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36|回复: 1

[转帖]“地下史”弥补文字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5 23: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下史”弥补文字史
■新闻周刊  黄小伟

  

  历史有很多的断裂之处和未解之谜,而考古就是试图接上这些断了的链条。正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将历史的缺环弥补,并将中华文明大大地推前。
  在昆仑山下,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许新国兴奋地称,他们最近的一项考古发现有望填补华夏文明从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到西藏自治区聂拉木之间一个半月型文化传播带在青海省缺失的重要一环。
  更重要的是有可能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从3万到1万年前就在青藏高原的青海生活,更能证明昆仑山也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起源地。
  而在北京,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教授显得同样兴奋,他和他的考古队伍在开展一个更为宏大的考古计划,项目的全称是“中华古代文明探源工程”,“我们要通过这个项目弄清楚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脉络。”李伯谦说。
  李伯谦同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副组长,首席科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将中国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29年,使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而探源工程是将考古的探头伸向夏以前的1000年的历史。
  冲击中华文明的发现
  2002年7月7日,连云港金大工程公司的工人姜茂东在操纵挖掘机时意外带出一口棺材,姜茂东没有意识到,其实他在为考古学家展开一条谜语,而谜底还没有出现。
  正是这个意外的挖掘,连云港汉代女尸出墓。这个名叫凌惠平的女尸出土时保持完好,尸体皮肤新鲜,白皙润泽。这是继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北荆州汉墓之后又一次发现保存完好的汉代古尸,而古尸为何保存如此完好,现在仍是一个谜。
  连云港女尸的发现只是近来重大考古发现的一个例子,历史有很多的断缘之处和未解之谜,而考古就是试图接上这些断了的链条。“正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将历史的缺环弥补,并将中华文明大大地推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王巍说。
  王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农业的出现是文明的起源和基础。而近年的考古发现正是将农业的出现时期大大前推。
  在上世纪80年代前,考古学界一直认为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水稻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水稻。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上世纪90年代,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9000年到10000年的水稻遗址,近年才发现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也发现了距今8500至7000年的水稻。考古将水稻发现从距今7000年提前到1万年。
  令人吃惊的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还发现了多件骨笛,这种7孔骨笛非但不是装饰品,而且能演奏非常动听的音乐,同时在乌龟壳上发现刻画的符号,而这个遗址和现在时间的距离是8500年。“当时先民已经掌握了相当成熟的音乐技巧。而传统观点认为,这种水平的音乐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王巍说。
  在东北一带,考古新发现同样让人欣喜。在赤峰,发现了8000年前的聚落,在一个名为查海的遗址中,就有一个石块堆起来的长达19米的龙的形状,而在河南濮阳一处遗址中,发现东边是龙、西边是虎的雕塑,具有青龙白虎的雏形。而传统考古认为青龙白虎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但这个遗址距今6000多年。
  在距今5500至5000年的辽西牛河梁遗址群,发现有大小不同的墓葬。距今5000年至4300年的南方良渚文化,在其遗址群中也发现了差别很大的大小墓葬:大墓葬里有上百件的玉器和雕刻的神像,而小墓葬里一无所有。表明当时已经出现等级分化。
  “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一是把水稻的发现推到10000年前,其次把先民对龙的信仰从东周提前到8000年前,而且原始宗教已经非常的发达。”王巍说,“同时这些考古发现还打破了中原文化中心论的观点,而以前这是一种主导的观点。”
  多瓣一心的中华文化
  考古对城的发现也在修正传统的观点。
  在湖北石家河遗址,发现了120万平方米的城遗址,而随后2000年发现的山西南部襄汾市的陶寺遗址,距今4500年,遗址面积达250万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遗址群。而这个时期正是传说中的尧的时期,山西南部也是尧活动的地点。
  在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的南门,发现门卫房,在古城中间,发现有大型建筑的遗址,还有陶制的排水管。这个古城距近5000到4500年。
  城的出现,一是表明战争的激化,二是集团的凝聚力在增强,从而促使了首长权力的集中、王权的形成。传统的看法是把夏王朝的建立看做是中华文明的开始,这就是4000年历史。但是人们意识到4000到5000年这一千年间文明已经相当发达,是不是可以成为早期国家的开始,这一千年是在文明社会的门外还是已经迈进门里?
  “这些考古发现大都集中在5000年至4000年前,说明了这个时期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从原始社会开始向阶级社会转变,”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教授说,“而这个时期正是传说中的五帝时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主任王巍认为,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也同时证明了中华文明形成的模式是多元一体。但各个地区文明发展不平衡,有的中途夭折了。多元是指各个地区文化有自己的轨迹,而一体是在很早就表现出共同的信仰,比如对龙的崇拜。
  “这个模式也可以描述成为多瓣一心,中原文化就是那心,”王巍说,“在4500年左右,中原文化的地位确立后,对周边起到汇聚与辐射的功能。”
  “中华文化首先肯定的是本土产生的,而起源是多元的,形成了几个文化区域,至少6个系统,每个系统都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刘伯谦说。
  探源中华文明
  按照传统的观点,夏王朝的建立是中华文明的开始,夏文化的代表是二里头文化,但科学测定发现二里头文化只有300年的历史,根据文献记载,夏朝有14代,有400多年历史,那么早期夏文化在哪里?而后来的商朝5次迁都,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这就是历史的缺环之处,探源工程就是要找出文化的源头。”刘伯谦教授说。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已经整理出一个较为清晰而符合规律的发展序列。但也不乏断缘和缺环之处,文明的形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段空白。
  “启动探源工程,一是这么多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需要总结,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试图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回答中华文明是怎么样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机制又是什么?”文明探源工程的总协调人王巍说。
  “探源工程要回答几个问题,中华文明是本土还是外来的;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还是一元的;文明化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轨迹;中华文明的特点以及和其他文明的区别;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是什么样的位置。”刘伯谦教授说。
  探源工程的预研究已经启动,研究点选择在河南西部到山西南部,而时间点主要集中在距今5000年到4000年前,这正是传说中的五帝时期。
  中国古代文献一般是把黄帝、炎帝作为中华文明开化的肇始,国内外华人也都将黄帝和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但文献中对于黄帝和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载非常简略,目前尚难以将其视为信史。因此从考古学上探索黄帝、炎帝时期至夏商周时期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伯谦教授说:“我们会建立起有血有肉的,内容丰富精彩的中国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作为中华文明史第一章。


http://www.meet-greatwall.org/gwsd/wen/dxs.htm
发表于 2014-6-19 11: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景迁先生的---【雪】。一雪知自成,翻读百衲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00:51 , Processed in 0.1243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