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3 22: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大家知道,历史上发展繁荣时期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进入清代康乾时期,尤其是乾隆帝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励精图治,开疆拓宇,使清王朝帝国进入了历史上又一个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乾隆帝归政之时,那彦成的诗赞之“敬勤宵旰周花甲,才此骈喜受祉赢”,当并不为过。乾隆帝继位之初曾表示在位60年当传位嗣子,不能超过圣祖61年的限度,故在乾隆六十年的农历九月三日,御勤政殿,召皇子皇孙、王公大臣等入见,宣示立皇十五子嘉亲王为皇太子,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嘉庆元年的第一天举行了内禅大典,乾隆帝在太和殿亲自将御宝授予嘉庆帝,并接受众臣朝贺。《草稿》中对授受盛典均有诗赞之,如金士松“礼成授宝帝传心,景命三朝奉若钦”、彭元瑞“元辰凤诏福全敷,四国梯航王会图”等等。乾隆帝在位时对自己的武功很得意,尝以“十全武功”自居,亲自撰写了《十全武功记》,并命人建造碑亭,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碑上,以昭示他的武功。所谓“十全”,是指两平准葛尔,定回部,两定大小金川,靖台湾,降缅甸、安南,两服廓尔喀,合计为十。还自号“十全老人”,并镌刻了“十全老人之宝”。对此《草稿》中有诗赞日:“十全赢绩画云台”(董浩)、“箕畴福备功全十”(金士松)、“功纪十全还羡衍”(吴省兰)等。早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七旬寿诞之时,彭元瑞进《古稀之九颂》,他读了十分满意,誉之为“意新而遣辞雅”,为此作了一篇《古稀说》,赋诗并自注说三代以来的皇帝寿登70的仅6人,以梁武帝、宋高宗、元世祖为年寿最高,但梁武帝自贻倾覆,宋高宗忘耻偷安,元世祖虽能开创帝业,是个有为之君,但在位也只有35年,不曾有过五世同堂之盛。乾隆帝认为他能在位长久、年届70是上天的厚爱,亘古未有,自称“古稀天子”,御制了“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等玉玺。故《草稿》诗中称赞“用敷五福遍寰瀛”(王杰)、“五福赓联五福备:’(那彦成)。乾隆帝归政前曾下谕:“朕于明年归政后,凡有缮奏事件,俱书太上皇帝,其奏对称太上皇”。可见乾隆帝退位并没有归政,“尊上为太上皇帝,军国重务仍奏闻,秉训裁决,大事降旨敕,宫中时宪书用乾隆年号。”据《清朝野史大观》卷一“高宗禅后历书”记载:“高宗御极六十年,亲以大宝授之仁宗,真千古稀有。每岁颁朔,二品以上大臣入乾清官,仍给乾隆六十一年至六十四年历。纪文达公曾拜此赐,亲标日月于黄绫面上,盖纪恩也。藏之足备掌故。”嘉庆四年正月乾隆帝崩后,嘉庆帝才开始亲政。由此可知,《草稿》题签有“乾隆六十一年”字样也就并不与历史相矛盾了,因《草稿》出自内廷,此时内廷还在使用乾隆年号。
千叟宴为清朝宫廷大宴之一,创典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是年三月十八日为康熙帝60寿辰。康熙帝为一代有为明君,在位期间深受百姓爱戴。当时各省进京为康熙帝保祜祈福者不计其数,其中老人很多。为此康熙帝分别于三月二十五日和二十七日,召各省官员、士庶年龄在65岁以上者,赐宴于畅春园,皇子视食,宗室子弟执爵授饮,扶掖80岁以上老人到前,亲视他们饮酒,还分别赏给90岁以上者40人、80岁以上者730人白金。有清一代共举行了四次千叟宴,第二次为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二十六日,第三次为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六日。最后一次为嘉庆元年正月四日,这次大宴,据《清史稿》卷88“大宴仪”记载:“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邀赏者五千人。上自榑槐,下逮袀袯以至蒙、回、番部、朝鲜、安南、暹罗、廓尔喀陪价,略其年甲,咸集丹墀,诚盛典也。”90岁以上老人还被召到乾隆帝御座前赐酒,叙述旧事。这次盛筵,在前一年的十月二十六日,乾隆帝就已确定了正月初吉举行。《草稿》中的作者均提到了这次盛筵,如王杰“泰元增筴世升平,再锡耆筵颂兕觥”、玉保“九重叠启崇年宴,千叟胪欢拜紫墀”等等。时年86岁的乾隆帝,作为有“翰林天子”称号的老寿星太上皇,自然会诗兴大发,吟咏出了这样的诗章:“归禅人应词罢妍,新正肇庆合开筵。便因皇极初临日,重举乾清旧宴年。教孝敬忠惟一笃,日今日昨又旬延。敬天勤政仍勖子,敢谓从兹即歇肩?”故董诰有“五集诗成六集开”的诗句。此时皇极殿一派歌舞升平,诚如沈初诗中所言:“嘏词叟宴韵丝桐,喜气阳和鼓荡中”。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由此可见封建社会的帝王亦如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