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生,本名于明泉,别署于是乎等。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山东书协副主席,沧浪书社社员。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
讲座主持人叶辉先生致欢迎辞
从“曹宝麟兰亭奖事件”说到书法审美——我在乎书法里边有意思的那点意思
非常感动,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这个时候大家其实应该在各大商场里面疯狂地购物,大家牺牲这么宝贵的一个节日,来陪我聊天,我很高兴。跟大家聊点什么呢?就聊聊我自己这些年学习书法的一些体会吧。近三十年来,我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后来编在这四本书里边了。所以我用“四本书三句话”做个讲座题目,为什么说四本书三句话呢?这四本书里有一本是诗集。除了这本诗集,我想说的这三句话就是我另三本书的书名。一句话就是“我在乎书法里边有意思的那点意思”,另一句话是“书在哪,法是个啥?”第三句话就是“闭上眼睛看”。这三句话基本概括了我三十多年来研习书法的一点体会和认识。
最近有一个微信话题很火爆,就是兰亭奖评完以后,资深评委曹宝麟先生发了一段议论,现在各个网上都在转转发。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双方的观点都很激烈。曹先生是我多年来非常敬重的一位书家,一位书法理论家。他能够这么多年来为了心中的艺术不世故,敢于直言,我很敬佩。但是看了这些争论以后,我估计大家也会有跟我一样的体会,是什么呢?就是当说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很难说清楚。曹宝麟先生认为某一件作品不足够好,而另一件作品呢特别好,这就说得很具体了。当你说到很具体的时候,其实这个问题就很难讨论下去了。你说某一件作品不好,那自然也会有人站出来说这件作品很好。其中某些评委给这件作品投了高分,你觉得不妥当,如果让那些投高分的评委来说的话,他们完全能给你罗织一大堆理由说这件作品如何如何好,不仅是好的,而且是最好的,你也没有办法!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大家都学书法,都写字,甚至包括研究了多年的专家,造诣很精深的这些书法家看待同一件书法的时候,其实完全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这是很正常的。它不是数学不是物理化学,它不是自然科学,如果说自然科学数理化就好办了,我们用公式倒导一下,或者做一系列科学实验,足可以得出一个客观公正的结论,张三就高于李四。问题是艺术它不是科学,它真的没有办法通过一个大家都公认的公式计算,或者是通过一个科学实验的办法,能够得出来一个人人都能够认可的结论。
于明诠书法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等于说那就是说任何一件东西说好说坏一个样了?当然不是。肯定好的它一定还是好的,不好的它总归是不好的。但是这个要复杂得很,它复杂在哪里呢?就是它没有一个绝对的客观的标准答案,一个标准就是我们人人可以拿过来操作,没有。艺术的评判,真的很难,这就牵扯到书法艺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其实看起来大家都在写毛笔字,大家都在临古人,你也临王羲之,我也临王羲之,大家都在用同样的手段,都通过临写同样的古代的经典,但是每个人由于思想里边脑子里边对书法的观念不一样,甚至观念差异很大,所以造成了最后写的字完全不一样。所以看起来我们写字是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我们写字只要去拿着古人的字帖好好地下功夫,总归是能写好。看起来是这样的,实际上却不是这么简单,为什么他把字写成这个样子,为什么另一个人把字写成这个样子,为什么王羲之写成这样,王献之写成这样,苏东坡写成这样,米芾写成这样。为什么?看起来是手上的问题,是技术的问题,实际上是背后的书法观问题,审美观问题,就是你的脑子里边你的心灵深处,你在点化线条里边,你在这个结体里边寄托了什么,你表现了什么,这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我们学习书法就是一方面我们学习古人的技法,我们要通过大量的临帖实践来锻炼我们的基本功、基本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了解古人脑子里边的想法,了解古人的书法观,目的是干什么呢?就是慢慢地要形成我们自己的书法观,形成我们自己的审美观。或者有人说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有自己的书法观、审美观。还要学习、培养什么呢?那不一样。有什么区别呢?就是品位高低不一样,境界雅俗不一样。是雅的还是俗的,这些就差别太大了,而且往往我们形成了自己的很俗的书法观,我们自己不知道,以为我们是很雅的书法观,这就更加可悲。所以我一直认为,想法终究会比写法重要,书法观、审美观必须学习培养,不仅学习培养,还要不断调整提高。所以我自己这些年在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总是不断地在思考,自己在拷问自己,我怎么看古人,我去年怎么看苏东坡,我今年怎么看苏东坡,我十年前怎么看王羲之,十年后的今天我怎么看王羲之。不断地向自己在提出这些问题,寻求答案,自己在不断地摸索,探索,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书法这门艺术跟其他的艺术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它需要你一辈子在这种矛盾、纠结、诘问中探索,自己提出问题再慢慢地去摸索答案,慢慢走向深沉,慢慢走向深刻,走向高的品味和境界。你活到90岁的时候,这个活动它还不能结束,它还在进行,所以依然需要不断地调整。我觉得书法艺术是这样的一种性质的艺术,而不是简单地哪个老师告诉你一种科学的方法,一种好的训练方式用笔方法,从此以后你就获得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某种“武林秘籍”,我从来不承认这个,没有这个东西。有的是什么?有的就是你自问自答,有的就是你不断沿着古人走过来的那个轨迹,不断地去思考古人,研究古人。研究古人的想法是为了不断地来调整自己的想法,慢慢地形成你自己的有个性、有品位、有深度的审美观、书法观。
于明诠书法
今天的书法展览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无异于一种竞技比赛,比什么呢?比的是技术,比技术以什么为标准?只能以古人创造的的、书法史上出现过的、大家都熟悉都懂的技术程式为标准。最后也就是比谁的技术能够跟古人相近,能够跟古人乱真,那谁就是好的。书法展览走到这一步,那年轻人肯定能够在技术上最大程度地贴近古人,这方面能力肯定比年纪大的作者要好得多,年轻人笔性好模仿能力强嘛。比如叫林散之先生拿一幅作品,跟现在二十多岁的很有才华的年轻人拿一幅作品,参加比赛的话如果按照谁能够模仿古人模仿得像,那肯定林散之要败下来阵来。这是一定的,他年纪大了,他多少年形成自己的书写习惯,也就是自己的风格了,你再让他回过头去完全把自己的风格忘掉,完全来写酷似古人让所有的评委都给你投票的那种字,他肯定比不过年轻人。
那么,这也就是今天这些话题一个背后的原因。我是怎么来看这个问题的,就是学书法是要分阶段的,一个初学者他肯定要通过临帖,要尽量靠近古人,那么就是说你这个技法上必须要按照古代的经典技法去要求,也就是说你要学谁像谁。但是这个阶段是很短暂的,当你能把古人这些基本的技法,主要的技法能掌握到及格以上,你能够写到七八像了,甚至你能够写到八九分像了,其实你面临的问题就来了。从写毛笔字到书法艺术这一个升华阶段就到来了。
于明诠书法
那么这个时候,你更主要的是什么呢?是你必须把学的零零散散的古人的技法整合起来,整合起来干吗呢?你要独立地不依靠哪一个碑帖来完整地写一副独立的作品。也就是说,你从临摹要转换到创作能力的培养。这个阶段对于一个爱好书法的人来说是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那么这个时候,你临古人的技法,你临的再像,到时候突然不管用了,什么管用呢?你把临古人的所有的这些技法,不同风格流派的技法,你把它整合到你自己的笔下,然后很和谐地把它统率起来,能够运用到你的独立的创作当中去的这样的一个综合能力,就凸显出来了,这要重要的多得多。如果你这个能力没有的话,你前面零零散散的掌握的临摹古人的那些技法,再高明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我们看古人他也都是这样的,其实古人在我们说的学书法第一个阶段就是能把古代的经典碑帖,能够临写到及格或者临写到七八分以上,那么这个能力在古人那里,他没有专门的书法训练,他不需要。他们打小就用毛笔写字。当他们考秀才、考进士、考举人的时候,这些基本功早就过关了。聪明的孩子十三四岁就考秀才了,你说他考秀才的时候,写毛笔字的基本技法还能不过关吗?那不可能的。那么一般人来说十八九岁二十来岁都考秀才,有的聪明的二十多岁就考状元,考进士了。当他们去考取功名的时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写毛笔字的这种基本技法,这种基本功,这种能力,都已经过关了。但是过关了,是不是等于说他们都是书法家呢?当然不是。余秋雨写过一篇文章,说从隋代开科取士以后,光进士不下十万,那秀才举人还不算。如果都算书法家的话,我们的书法史怎么写啊,那肯定不算的。既然技法都很纯熟,都很好,那么又有学问,又有名气,他们写的都很好,为什么不能算书法家呢?因为书法跟我们平时说的写毛笔字还是有所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往往认为把毛笔字写好了,写好看了,大家都喜欢了就是书法家,这个说法是很不准确的。是在你的字里边,在你的点画线条里边,注入了你特殊的情感,你特殊的人生的体验,在你的点画线条里边能够自觉地反映出某种审美倾向,某种风格,某种个性,而且这种风格个性,这种审美取向,它必须是有一定的品味,有一定的内涵,甚至说它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之后,才能叫书法家。按照这个标准的话,我们都是书法爱好者,我们远远不能叫书法家。这不是我们谦虚,因为这个事还早着呢。你想你在点画线条里边你能体现一点自己的想法,能体现一点自己的审美取向,这是可以的。里面反映出自己的一点笔墨的趣味这也是可能的,但是你说你的这个字里边体现出了一种丰富的内涵,体现出了一种深刻的韵味,体现出了一种高雅的品味,甚至能够上升到了一定的境界。谁敢说?反正我不敢说。如果是把这个当做一个目标,我们用一辈子的生命慢慢地去打磨,慢慢地去萌养,慢慢地去把你现在表现出来的一点趣味风格特点,像一颗小树苗一样,爱护它、呵护它,慢慢地把它养成一颗参天大树。等我们到了八十、九十岁,要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如果到那个时候有人记得你,说你这个点画线条里面已经有了一点那个风格了,已经有了那么一点境界了,那差不多你就才算是书法家了。如果达不到那一步的话,我们不能简单的、贸然的说自己就是书法家。
我是这样来看这个问题的,所以就说到了我这里边的第一句话,这也是我的书法观。我这本书《我在乎书法里边有意思的那个意思》,我有一个副标题叫《我的书法观》。那么我追求什么呢?我就是追求在我的字里面,我不是想把我的字写成跟哪一位古人完全一样,跟哪一位古人乱真。先别说我有没有这个能力,我不想那么去做,因为在我看来那样去做没有多大意义。我感兴趣什么呢?我感兴趣就是在我的字里边,能够让人感觉到有一点点味道,有一点点意思。能够让我的字有一点点意思的那一点意思,我非常看重。那我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很多的技法实际上就改变了。当你的书法观念慢慢的形成以后,我刚才说的,你平时通过临帖很散乱的掌握的那些技法,不管是碑的,不管是帖的,也不管是哪一种书体的,所有的这些技法,在我这里就开始慢慢的把它整合起来了,整合起来之后了,因为我内心里面朦朦胧胧的有这样的一个观念,所以有的技法,是我把古人的某一种技法给它改造一下,那么有的技法呢?是我把古人的好几种技法,把它糅合在一起,那么有的技法呢?是古人没有过的,我自己觉得好玩,我自己觉得有意思,它符合我要追求的那点意思,是我冒着失败的风险尝试着独造、瞎造的。但这些东西呢?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一个标签,也就是说当你在运用这些技法的时候,你原来学的东西是很灵活的可以重新整合到一起的。
在很多人的脑子里面,一说到书法,马上脑子里就出现书法是什么,书法就是博物馆里的那些挂轴,那些对联,那些册页,那些扇面,要不就是书店里摆的浩如烟海的那些碑帖,或者一说书法就是王羲之,就是碑学帖学,就是一件一件很明确的那些东西,那些物件。在我看来我觉得书法不是这个东西,书法是什么呢?书法是书法家的心事。我刚才说了,一个人内心里的情感,人生的体验,自己的审美倾向,所有这些其实用两个字概括,就是书法家的心事。既然是心事,就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把它描述清楚的,而且有时候也没有必要把它描述清楚,这些心事就会自然而然的体现在你做事情的方式上,就自然而然的体现在你的点画线条里边,就会自然而然的体现在你的章法结体里边。就比说什么是文学?文学不是《红楼梦》,不是《水浒传》,不是古今中外的那些文学名著,那文学是什么呢?文学它是文学家的心事。我在这本书《自序》里说,点画迸溅,点画呻吟,点画即白当黑。无非书法家言说自己心事的具体方式。那这样的话,你站在这种风格立场上批评那样一种风格,你站在那个风格立场上批评这个风格,就没有力量了。他的心事不是你的心事,他写的东西不符合评论家的口味很正常。你不能按照自己的口味和习惯做标准、标尺,去卡、去量、去规定创作者的心事。那么喜欢林散之书法的人,他可能接受不了沙孟海那样的点画线条。那么喜欢沙孟海那种点画线条,喜欢他的书法的人,喜欢那种风格那种格调的人,他就可能接受不了启功那种点画线条,那样样式,那样审美。他们都是大书法家,他们各自言说的各自的心事完全不同,你怎么去拿一个标准去套所有的风格样式呢?
所以我认为几千年的书法史,它就是一部书法家的心灵史,构筑了一道如此这般有意思的风景。书法史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那么一直到今天,有多少种风格,有多少个流派,出现了多少种碑帖,出现过多少书法家,我们难以计数,是吧?我们难以计数,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无非,都是书法家的心灵史。也就是都是书法家们心事儿积累的这样的一道风景,这道风景之所以如此这般有意思,是因为这些心事儿各有不同。如果这些心事完全是冷冰冰的,完全是像数字一样那么客观,完全是这样的一些绝对的一堆标准件儿的话,那么这道风景就没意思了。它好就好在什么?好就好在各自的心事不同,体现出来的各自的风格特点和审美的这种品味境界不同,所以它才有意思。所以一句话,我认为书法是很有意思很有意思的事儿。对吧?那这就是我的书法观。所以走进书法,当我真的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书法,书法能够成为我个人生活当中、生命当中的一部分的时候,我最在乎的是什么呢?我在乎的就是书法里边有意思的那点意思。这句话是这么来的。这里面专门有一篇小文章的题目就是这句话,所以这本书就是我学习书法这些年来,我自己的一些感受,一些体会,称其为我的书法观,就是说目前我自己对书法是这么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