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03|回复: 0

[刘正成评论文库]孙燕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21 15: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书法在线在 2003/04/21 03:38pm 第 5 次编辑]

他只有初中学历却靠自学成长为一流的书法家和学者,青年时代创作出版了《历史小说集》;调入中国书协工作后组织了一系列大型书法展,使一大批默默无闻的书法人才脱颖而出;撰写出版了三卷本《书法文集》,修撰出版了上下两卷《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自筹资金编纂出版百卷本《中国书法全集》。本文将解读他只争朝夕顽强拼搏的艰辛历程和独到见解,感受他那儒雅外表下渴望成就一番宏图伟业而砰砰跳动的脉搏

从名人书法走向竞技书法
———学者书法家刘正成访谈录
孙燕明
在中国书法界,刘正成算得上是一位风云人物!他的书法独具鲜明的艺术风格,并潜心致力于书法学术研究,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达10年之久,从而使圈里人对他都十分熟悉。1月12日,本报记者对刘正成先生进行了独家采访。刘先生身材瘦削,目光机智,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极具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风度与气质。
:em25: 在记忆中的童年,我们家的茅草房就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述的一样:“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em25: 我从事文学、书法创作的启蒙老师是“工人知识分子”李灏和孟凌云
:em25: 我写历史小说受到四川著名作家元工和高缨的鼓励,还得到老作家叶石与杨禾的认可,出版了《刘正成历史小说集》

记者: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童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
刘正成:在当前文化界标榜世家子弟、书香门弟的时尚下,我历来毫不隐讳自己1946年8月24日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刘钧林是著名川菜厨师,母亲何联华是家庭妇女。在记忆中的童年,我的生活是非常贫困的。有一次,父母都出门挣钱去了,弟弟刘正兴不到一周岁躺在摇篮里,由我看护。忽然来了倾贫大雨,我们家的茅草房就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描述的一样:“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家里已找不到一块可以安置摇篮而不致淋雨的地方了。别说童年了,已经活过30岁的时候,我尚记不起有几次可以放开胃口饱餐大肉的时候。
记者:你是怎么走上书法艺术之路的,师从过哪些老师?
刘正成:很惭愧,我既没有可标榜的名门,也没有名师。我的第一个老师是能认识几个字但不会写字的母亲。记得我未满6岁时,母亲就买来纸笔,叫我对着家里神龛上“刘氏堂上历代高曾祖考妣之位”的楷体大字临写。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的天性里,就喜欢写字,我认为把字写好,是天底下最难的事,也是天底下最美的事。我初中毕业后,因家里穷考上高中却失学了,在家帮助父亲做小生意。父亲的一个朋友带我到成都西玉龙街古旧书店,随手给我挑了一本赵孟兆页小楷《临虞世南闲邪公家传》,拿回家后无师自通地练起来。有一天,我正开门练字,一位先生探头进来,连声说我临得好,这就是我后来真正的书法启蒙老师李灏。李灏老师原是小学教师,因被打成右派沦为炉前工,单身住在一个稍可避雨的茅草棚内,他从床脚下抽出一部已被雨淋湿沤烂的《淳化阁帖》残本送我。我翻开第一页,正是“历代名臣法帖——张芝”的《冠军帖》狂草和《秋凉平善帖》章草。我想,我今天善狂草,就来自于汉末草圣张芝的“缘份”吧。孟凌云是我的另一位启蒙老师,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工人知识分子”。他所受的教育完全是五十年代以前的旧学传统私学,知识结构的基础是《四库全书》。孟凌云老师教我经史子集,也擅长书法。李灏先生的知识结构与孟老师不同,除了经史子集、琴棋书画外,经常提到黑格尔和康德。这两位老师给我打下了扎实的古典文学和书法基础,使我一生受益匪浅。
记者:你曾经是一名文学青年,创作过小说、话剧剧本、报告文学、散文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历史小说,并出版了《刘正成历史小说集》,缘何钟情历史小说创作,《怀素自叙》、《地狱变相图》等历史小说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刘正成:任何一个青年文学家或艺术家,在成长历史上都面临一个被承认的过程。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有创造精神的青年作家、艺术家,又得到了已经非常有社会影响的老作家、艺术家的认可,那么就可能获得真正的突破。我写的历史小说受到四川著名作家元工、高缨的鼓励,还得到老作家叶石与杨禾的认可。在我刚发表了《怀素自叙》、《地狱变相图》后不久的八十年代初(我是1981年1月份从成都川棉一厂调到四川作协《四川文学》编辑部当编辑的),正在《星星》诗刊当编辑的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来到《四川文学》编辑部对我说:“看了这两篇历史小说后,已对你刮目相看。”我永远记得住这些前辈的鼓励与扶持。《怀素自叙》应该有一些“自叙”的意味,但当然不能写实,我是绝不能企及怀素狂草孤高境界的。
生活告诉了我,文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时时在变形,有些作家、艺术家在无可挽救的“异化”。我在《元稹忏悔录》里曾这样写道:“本来知识和才能的天地是无穷的,可是获得成功的道路,却又是那么窄。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天才,当你从管子样的狭窄之道委屈钻过时,都会变成那样扭曲难看的模样。”像吴道子这样的旷世天才,也在名利场上遭受了一次重大挫折,在画史上他就曾有因嫉妒青年画家而买凶谋杀的污点。这段史事被记在案,当然我们已无从去考证真伪。文人的嫉妒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千万别忘记这种文人相轻、相仇、相杀的历史是统治者与当权者所一手炮制出来的。历代伟大的艺术家们,正是在地狱般的悲剧中,成就了一代一代的辉煌。20年后,重读这些小说,我认为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人生与社会价值肯定既是作品的灵魂,又是其审美价值的基础。
  :em02: 由中国文联秘书长陆石推荐,1985年调入中国书协工作
  :em02:  担任中国书协副秘书长,组织6届“中青展”,倡导并实践了从名人书法向竞技书法的转变,改变了一大批有才华中青年书法人才的命运
  :em02: 致力于书法学术研究,撰写出版三卷本《刘正成书法文集》

记者:你是怎么调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工作的?
刘正成:这有内因和外因。外因是,我在做《现代作家》(即原《四川文学》编辑时,曾到京为“四川老作家专号”组稿,结识了许多文坛的四川前辈,如钟惦斐、阳翰笙、陈敬蓉、李一氓等,其中包拓当时担任中国文联秘书长的陆石。陆石知道我当时是四川书协常务理事,1985年书协换届前,把我从四川借调到书协来,协助当时主持书协工作的刘艺同志起草会务工作报告。当时中国书协创会伊始,只有十来个工作干部,换届会开完之后,陆石同志就找我谈话,要我到北京工作,刘艺同志也按陆石同志意见打了调干报告。当时,鼓励我到中国书协工作的还有一位老书法家柳倩先生。而来京的内因是,我们四川有一句古话:“四川人不出川是条虫,出了川是一条龙。”当时,我已经是《人世间》文学丛刊的副主编,但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想走出四川去看看。我忍痛抛下奋壮举了20年的文学生涯,借调到了中国书协,1985年底才由中组部正式调入,开始了新的人生之旅。
记者:你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负责组织全国中青年书法家篆刻展览,倡导并实践了从名人书法向竞技书法的转变,使一大批有才华的中青年书法人才脱颖而出,能否介绍几个典型实例?
刘正成:纵观世界,包括西方的社会制度下,都难以实现真正的艺术民主。相对而言,中国当代书法应该说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民主待遇。在日本、韩国这样实行了“民主制”的国家,他们的全国性书法艺术团体的领导人也不可能像中国书协这样主要由50多岁的人组成,省和地区书协的负责人也不可能像中国这样甚至有30多岁的人担任领导职务。这是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力选拔中青年干部的结果。20年来,中国书法界的“中青展“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展开,它所造成的新人辈出的结果,应该是时代所赐,而非某个个人的特殊作用。第一届“中青展”是由江西张鑫先生发起的邀请展,第四届“中青展”我没有参与,我负责了6届组织工作。1986年举办的第二届“中青展”,当时组成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由30多人组成的评委会,当时的评委很多是各省市书协的骨干和学校的教师,其中只有一位尉天池先生刚刚升为副教授。而现在,除了尉先生外,朱关田、何应辉、聂成文、段成桂等评委都当选为中国书协副主席。第二届“中青展”的一等奖获得者如孙晓云、华人德、陈平等,大部分都在基层工作。现在孙晓云已是江苏书协副主席、南京画院副院长,华人德先生已是博士生导师,陈平是中国画研究院的著名书画家。当然,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的成功,不能把账算在“中青展”上,但这种“竞技性”的书法评选展览,造成了艺术人才竞争和展现的平台。
记者:你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而且致力于书法学术的研究工作,发表了数以百计的具有独特见解的书法论文与文章,撰写出版了三卷本《刘正成书法文集》,缘何对书法学术如此偏爱?
刘正成: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传统的命题,即安身立命之所。冯友兰先生从事哲学史研究工作,提出了“阐旧邦以辅新命”的观念,这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与时俱进的使命感。我从放弃文学工作来从事书法工作,尽管我从小热爱书法,七十年代中期作品就被选拔到日本展出,但把书法作为职业必须找到其理性的归宿。我曾反复问自己:书法是艺术吗?我从这一命题出发,又因为自己从事编辑工作,慢慢以文学理论作基础进入了书法理论领域。理性也能使自己得到快乐。这些年来,我在书法史研究中,受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影响,再吸收现代考古学方法,提出了“时空定位”的史料研究方法,我提倡的书法学科建设,提出书法的“非文人化”与“美术化倾向”等问题,引起了书法学术界关注,自己也得到同文学艺术创作能得到的精神收获.
  :em05: 以二三十名中青年为骨干,联络全国300多名专家修撰出版上下两卷《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荣获国家图书奖
  :em05:  自筹资金编纂出版《中国书法全集》,总规模108卷,已出版48卷,现在已投资几百万元
  :em05:  学界泰斗季羡林:“编纂出版《中国书法全集》为我们民族立了一大功”
  :em04:  新时代文人的职业化艺术,是当代书法应具有的总体特征

记者:1989年,你联络了中国书法界一批有为中青年学者,修撰出版了上下两卷《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荣获了国家图书奖,是在什么背景下做成这件事的?
刘正成:文化背景是“书法热”的需求,是拨乱反正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所致。当时,群众书法热潮中,急切需要对古典作品作一种美学认识,吸取养料。而书法理论研究也需要有一种群体作战的方式去覆盖社会需要,于是,以二三十名中青年为骨干,联络了全国300多名老中青专家修撰出版了这本空前的书法鉴赏工具书,在推动书法艺术史知识的普及上起到了重大作用,也为后来编纂百卷本《中国书法全集》打下基础。当时,编书条件非常有限,钱少,没有办公室。有时候十几个人都到我家里吃饭。我家住“八方斋”,全靠太太傅淑琼亲自掌勺,供应“军粮”。到北京17年,我们家从来都是工作的场所,现在住房大大扩展了,实际上也是一个大办公室,一年四季很少有三口小家庭安宁的家居生活。我想仅这一点,太太傅淑琼任劳任怨地全力支持就很了不起,这也是我十几年事业最重要的背景。
记者:从1990年开始,你自筹资金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初衷是什么,这部书有多大规模,需要注入多少资金?
刘正成:七十年代中期,我在四川省图书馆特藏部第一次看到《书道全集》,给了我强烈的刺激。这部《全集》30卷,是日本在四十年代编纂的,其中15卷是中国部分,另15卷是日本书法。我在那里看了很长时间,天天去,从日本人的著作中去了解中国书法。同时,我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不能编自己的书法《全集》呢?后来调到中国书协作专职工作后,开始了解到日本书法在西方的影响。日本当代著名书法家手岛右卿的书法作品《崩坏》就在西班牙艺术大展中获奖。西方人把很多中国的传统当成日本的东西。在很多西方博物馆,都是用日本和印度来代表东方的。可以说,这种民族文化的创造冲动成为编纂出版《中国书法全集》的初衷。《全集》每一卷书的出版,平均要花10多万元的成本,现在已出版48卷,总印规模是108卷。现在还欠印刷厂近百万元印刷费。从发展来看,《全集》出齐还需要10年时间,总投入可想而知。最初的启动投资,是由我弟弟刘正兴与台商叶妮妮合办的四川锦桥印务有限公司启动,并负责经营。当然,亏损不由我承担,但我负有道义上的全部责任。十几年来,我们一家除了吃喝消费外,所有的一切收入都花在了出《全集》上了。追求学术与追求金钱,无异南辕北辙。如果我去编畅销书,是有可能成为大老板的。
记者:《中国书法全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术界如何评价?
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第一个特点是“全”,108卷,是迄今为止最为浩大的中国书法经典作品总集。第二个特点是“编年”,所有作品均考证出所作时间,所以是一部书法“编年史”。第三个特点是“论”,《全集》是用现代艺术观念,对全部书法史的定位,是一咱艺术史的现代阐释,起到教科书的作用。当然,它的特点还需要评论家和历史来论定。
去年夏天,我将新出版的几本《全集》给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送去,他拿着书很动情地说:“编纂出版《中国书法全集》为我们民族立了一大功!”我听着季老的鼓励与理解,令我动情,眼睛也湿润了。季先生当年在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召集的《中国书法全集》座谈会上说:“精神文明也是一种生产力,《全集》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它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特点与成就。”著名学者顾廷龙先生说:“《全集》是书法界的福音,是一项巨大工程总结了历代书法的成果。从前皆以《淳化阁帖》、《三希堂法帖》最为美富,而今《全集》远远超过前人刻帖。”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称:“这是每个书法爱好者的必读之书。”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在将《全集》与日本《书道全集》比较后称:“《全集》是为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民族争了气,因而是一本争气书。”这些前辈学者不仅仅是简单地夸赞《全集》,还具有更为深广的历史视野。
记者:你最崇拜哪些书法家,你的书法创作具有怎样的艺术目标?
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以姓名立卷的书法家,都是我的崇拜对象,否则我不会为之立传的。当然,崇拜并非要全部吸收,我的书法创作的艺术目标就是“与时俱进”。当代书法有三大源流:一是以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为代表的经典书法;二是以清代以来崇尚汉魏碑刻的碑派系统;三是二十世纪考古新发现的甲骨文和秦汉简牍书风。我认为,这三大源派是书法艺术取材的土壤,去粗取精、兼收并容,会是我们合乎逻辑的审美趋势。另外,在创作主体的知识结构处于变化的时代,怎样在书法平民化、通俗化过程中,同时追求这门文人的精英艺术的高度。书法并非是一项美术,按巴黎大学教授熊秉明先生的说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文人,新时代的文人,新时代文人的职业化艺术,是当代书法应具有的总体特征。
  :em15:  书法家个展作品,必是本人认可的精品,这种精品价位高,是有能力的收藏者收藏精品的最佳渠道
  :em15:  日本当今的书法巨头,其资历、学养、艺术独创性与职业成就、社会名誉,当今中国老一辈名家中可以与之抗衡者不多;中国当今的中青年书家有成就者,有独创性者,总体数量多于日本
  :em15:  我的一件四尺草书成交价是2.58万元。

记者:现在有很多家庭都想购买名家书法作品,都有哪些渠道,哪种方式最好?
刘正成:据我所知,书法作品的市场渠道主要有四种:一是拍卖会,包括小拍会;二是书家家里;三是画廊;四是展览会,主要指书家个人商业展。这几种渠道各有所长,各有所用。拍卖会是自由竞争,价钱有高有低,如果是书家本人参与,作品好,价位必高。小拍会价钱低,但有可能是赝品。到书家本人手上买作品保真,但价格略高,因为他要照顾画商利益。从画廊买作品比较公道,随行就市,还可以跟他谈价钱,有时会很实惠,如果是假的还可以退货。要搞市场经济,要树立品牌意识,认准品牌画廊,是收藏走入规范化的必由之路。书法家个展作品,必是本人认可的精品,这种精品价位高,是有能力的收藏者收藏精品的最佳渠道,展览有作品集,作品有著录,只要你能认准这是一个有前途的艺术家,购买其作品肯定会保值和升值。
记者:你对历代书法有深入的研究,当代书法水平与历史上晋、唐、宋、元、明、清相比较,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处于什么位置?
刘正成:可谓有退有进,当然,这个比较得有一个前提,因为古代书家能列出来作标准比较的,都是当时的一流大家,比如北宋200年,有苏黄米蔡四大家。元代90年,有赵孟頫 、鲜于枢。当代一、二十年中选拔出来的好手如云,拔尖的得等历史定论。因此,你有眼力,把拔尖的找到了,而且肯定可以算作大家者,将之比较,自然就有长有短了。“文以时为大”。从发展的历史观来看,当代书法进步的优势,总体来说其作品的章法构成与视觉效果胜古人一筹。因为展厅形式是二十世纪所形成的,古人作品一般适合在案上把玩,现代作品作展室陈列更适合。但是古代的优秀作品文化价值非今天作品可比。当代书法总体水平不亚于清代,也不亚于明初与南宋,而接近晚明的水平。我还要重复一句,一个时代的水平是以代表性艺术家的水准标志的,如果你选择的比较对象并非艺术历史的代表者,这种比较结果肯定不准确。
记者;你对日本、韩国的书法水平非常了解,中国当代书法水平与日本、韩国相比较处于一种什么水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何异同?
刘正成:中、日、韩可以称为三足鼎立,如今的国际书法可以称为“三国时代”。20年前,日本书法肯定是实力最强的“魏国”,中国虽然古老而庞大,但现代书法社团活动尚未形成,只能屈居“东吴”。现在,中国与日本的书法有如当今的围棋,但情况要掉一个头。日本当今的书法巨头,如村上三岛、古谷苍韵、小林斗庵、梅舒适、今井凌雪等,其资历、学养、艺术独创性与职业成就、社会名誉,当今中国老一辈名家中可以与之抗衡者不多;中国当今的中青年书家有成就者,有独创性者,总体数量多于日本。八十年代,有一个日本书家曾说过,现在学书法要重到日本来。出于民族文化自尊心,我们不能认同这种狂妄。何况,书法艺术水平是没法量化的,见仁见智,并非体育比赛。书法史上也有比高低者,如王献之就曾经一再要求谢安评论与其父王羲之的书法谁好的轶事。书法作为艺术,是难以准确比较高低的。重要的在于一要自信,二要谦虚,这样才会进步。韩国现在是“书法热”,其热度不亚于足球。韩国书法受中国清代传统影响比较大,他们写隶书,却是受韩国古代书家金秋史影响。金秋史相当于乾、嘉时代人,近于邓石知。韩国狂草书法家很少,日本书法最有特色的是少字数和假名书法,非常有创意。像村上三岛的书法主要宗法王铎,创作十分严谨。中国当代中青年书法极似晚明书法,追求独创性与气势章法。
记者:你是否卖字,有过怎样的成交记录?
刘正成:书法家肯定希望实现其社会价值,这是当代的职业特征。我想,到了老年后不需要花钱时,我有可能不为卖字而写字了。现在不行,尚得为“五斗米折腰”。我第一次在荣宝拍卖会上拍卖作品,一件四条屏拍价1.6万元,后来一副对联拍了1.1万元。前年为了捐赠,湖南卫视拍卖我的一件四尺草书,成交价是2.58万元。我觉得一件精品应该卖得更高,而实际的市场价起码比这低50%。中国书法的市场刚刚培育,在市场上除了认知名度外,精品与非精品尤为要紧。
(本文原载于《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1月25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9-13 00:54 , Processed in 0.1347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