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为心声——关于《对晤书艺—刘正成书法对话录》
言为心声——关于《对晤书艺—刘正成书法对话录》文/刘鹏
《对晤书艺—刘正成书法对话录》收录了刘正成17年来的学术对话。本书为作者极具心力智慧的对话录。这些对话无论是作者作为采访者采访长辈学者,还是作为被访者的“真话告白”,但是篇篇都洋溢着至深的学术价值,句句都能流露出作者对艺术的感悟。这其中不仅能够体现出作者博大精深的知识涵养,严谨问学的治学态度,而且可以引领读者走进作者,让读者感觉到话语者的灵魂与脉搏。
在阅读过程中,看到里面的文图,一个个画面真实的历史般的展现在我的面前。其差别就在于我听到了看到了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文字和从未接触过的面孔。尤其是多种学科之间的对话语言。涉及当下艺术观念,书法创作和理论的发展,广罗考古,文学,戏剧,宗教,哲学,红学,社会学,网论等各种学科领域,集史、识、才、情于一体。我还听到了大师学者的声音,像冯其庸、赵冷月、饶宗颐、魏启后、熊秉明、季羡林、周汝昌等。一系列的画面以比影像更多的花样和更快的速度,更真实质朴的语言从我的眼前滑过,而且每一篇我所能阅读到的文字里,都在迫使我努力思考话语间的真实与价值,并在我内心烙下深深的印痕。
这本对话录完全超越了作者本身的个人艺术生涯记录,而更多的体现出对人生、对艺术、对书法深度思考后的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气质。透过几十篇“面对面”的陈述,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形式,凸显出作者对书法艺术的坚定和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关照。作者内心深处的艺术生命精神显然是承载着一个智者的信念,并投射出一种睿智的思考。
在当今文化快餐泛滥的情况下,“书法热”一点不减八十年代。虽然“特殊时代的特殊人物”看似已经过去,但刘正成的艺术精神与艺术观念是永葆青春的。就这样一个通才,正是以他敏锐度洞察力和深度的判断力播扬给他人,通过这样一本对话录调动起广泛的社会记忆,并以此来影射我们这个时代。“下岗”后的作者,被世人看成“当代主流书坛”的边缘人物,但从2007年作者“就当代书法答中国书法网网友问”就可以看出作者还是拥有众多“关心他和关心书法发展的同仁们的”。对话录语言幽默,蕴涵深度哲理,解答一个艺术问题,使人受益匪浅。
“灯火夜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宇生光”,“看竹客来双履雨,寻诗人坐一庭秋”。这可谓正是作者目前的生活写照。然而作为年轻的一代人,生活在这个被徐复观成为“不思不想的时代”,一个忽略人文关怀的时代。我认为书法圈内外徘徊的年轻一代,正是需要这样一部“智者之思、晤者之声”,唤起我们年轻一代大旱云霓的渴望,激起一种醍醐灌顶的豁然。
用著名哲学家叶秀山的话说:“并不是要大家专门想他们所想的问题,而是要大家了解他们在想着什么,作为借鉴,来想我们的问题。”我认为这正是这本对话录最大价值所在。正如作者在前序里所言:“这些对话可能得意忘言,点到而已;也可能雾里看花,无迹可寻。热心书法的读者,当然不必刻舟求剑,而只须把这些或许有所可取的对话,作为启发你思维的“引子”,打开你智慧的多方想像空间,去追求高蹈超凡的书法境界。”
几年前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三卷《刘正成书法文集》可以代表作者工作与思考的“足迹”,而这本即将面世的《晤对书艺—刘正成书法对话录》可以代表作者的“心路” 历程。所谓“言为心声”是也。 曾几何时《中国书法》刊载的刘先生一系列的书法对话,读来真的是大气磅礴,充满智性和才情,在融会文史哲的高点上观照书艺,指点江山,是何等地令人感佩!而此后《中国书法》主编几易人手,气度格局是越来越小了。 被边缘化之后仍然能够书写辉煌,创造奇迹,我们有理由相信,“刘正成时代”远没有结束。。。。。。 好一个“灯火夜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宇生光” ::gif15::gif ::gif15::gif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