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碑”与“帖”
在书法涵义上,“碑”原指包括庙碑、墓碑、墓志、造象等所有的刻石。现能看到的最早的是12字商代石簋断耳和战国的石鼓,接下来便是秦代《泰山》等刻石。西汉有了摩崖凿字,至东汉才有了典型的碑刻(上有额,下有座),并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刻碑热潮,为祖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多姿多彩的隶书宝藏。汉末至西晋禁碑,“墓志铭”应运而生。北朝大兴石刻,除墓志、碑碣外,还有大量的摩崖、造像,不同风格的“魏碑”书法异彩纷呈,是为第二个碑刻高潮。第三个则是在唐代,随着书法艺术的繁荣,碑刻也花开遍野。之后,碑刻便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事项了。刻石的方法,原来仅是在石上“书丹”,刻工沿字的边缘入刀刻契;后来则是先写在纸上,然后勾勒上石,再行镌刻。此法约在宋代就已经普及了。虽然唐代以前的刻石很少留有书者的姓名,但书法水平一般都比较高,所以,很早就有爱好和学习书法的人用纸墨将原迹椎拓下来,称为“拓本”。人们常把它称为“碑帖”中的“碑”或“碑版”,于是这“拓本”、“碑版”便成了“碑”的另一个涵义。不过,清代以前这种拓本为数不多。“帖”同样原先只是指在帛或纸上书写的笔札。这些笔札包含了相当多的名家法书。五代开始,朝廷或个人将好的法书笔札真迹,摹勒在石板或枣木板上,再椎拓下来,称为法帖,以供学习。这就是常说的“碑帖”中的“帖”,久而久之,它成了人们所谓“帖”的主要涵义。这种帖有的只刻拓单篇文章,叫做单帖,如《乐毅论》、《争座位》等;刻有多篇甚至成系列者,叫做集帖或套帖、汇帖、丛帖,如《淳化阁帖》、《大观帖》、《三希堂法帖》等。
《淳化阁帖》全称《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它是北宋淳化三年太宗赵光义敕大臣王著将历代帝王、名臣的法书墨迹(不收铭石,多为小楷和行草书)400余种摹刻而成的,共分10卷(前5卷为历代帝王、名臣所书,后5卷全部是“二王”墨迹)。其中虽不少伪迹、重出、和误署,但因其模刻精良,历来被称为“下真迹一等”,对传承古代书法艺术起了巨大的作用。此举为官私刻帖开了先河,之后有依此辗转翻刻的不下数十种,后世法书的模刻也成了自然。于是,王著所刻便被称为《阁帖》“祖本”乃至全部刻帖的“祖帖”了。
碑帖数量之多可谓浩如烟海。其中,碑刻因剥损而致先后拓本发生变异,刻帖因同一墨迹的分别镌刻或辗转翻刻而出现不同版本,是很普遍的现象。于是出现了“碑学”与“帖学”。研究和考订碑刻源流、形制、时代、拓本真伪的学问叫“碑学”;而考究法帖源流、真伪、优劣和拓本先后的叫“帖学”。
由于有时代、地域、内容功用、刻制材料和刻工镌刻风格不同等原因,总的说来,“碑版”风格多方整爽利、挺拔劲健;而刻帖则多一些潇洒飘逸、流利柔美。明代以前人们很少见到碑版,书法多从刻帖而来,千余年中几乎是帖风一统。直到清中期金石考古兴起,石刻大量发现,经阮伯元、何绍基、包世臣、康有为等的大力倡导与实践,学碑之风才盛行至今。然而在书法艺术的百花园中,碑、帖共放共荣,只有风韵的不同,没有高下之别,无论“尊碑抑帖”,还是“褒帖贬碑”,都是不科学的偏颇之见。它们都是书法艺术继承传统、启发创新的珍贵财富,有志于攀登书法艺术高峰者,应该全面涉猎,当然亦应有主攻倾向罢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