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这个主题很好,很关心沃兴华的未来,我想,作为一位批评人,有这样的思考是好的.至于对错,不置可否.于此,谈点感受.
知道沃兴华先生,是在99年初,那个时候,书法媒体有一批关于沃兴华先生从敦煌回来后所创作的作品和他的心路历程的信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很深的印象。我想,我是从那个时候,有了对沃兴华老师最基本的认识的印象,也是从那个时候,在我的心里,埋藏了我心中的一个梦,至今依然没有实现,虽然去年去河西走廊,依然没有去到敦煌,多少有些遗憾,或许,因为遗憾,也让我在更多的理解之后再去到敦煌,我想,这或许是好事,而这个去敦煌的梦想,我想,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而去的意义,我想,更多的是带着去朝圣心境去了,从这一点来说,我很感谢沃兴华老师,他让我知道了敦煌,更知道了敦煌的宝库,在我心中的神圣的种子。
而沃兴华先生基于敦煌遗书的探索并矢志不渝的坚持了这么多年,也经受了这么多年的诟病而义无反顾的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亦是让我辈景仰的学习的。这种精神,我想,在书法界是少有的,亦是书界的一剂强心剂,他让我知道了书法在心目中的神圣和为此终其一身的精神。我想,这总比当今所谓的二王风气,停留在口号和技法表面的浮吹,要高尚很多倍。因为他把理想贯彻到了他的创作实践中去。所以,首先要肯定他的这种探索精神。
至于其探索的成功与失败与否,我想在这个时候来谈,为时过早,也失去了学术的民主和自由风气。作为批评者来说,一味的说好与不好,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去思考,如果仅仅是表现自己的好恶,那就失去了批评的意义,也有愧于作为一个批评者的普世价值和对文化进步的责任感了。
作个体创作批评来说,沃兴华先生对于敦煌遗书的探索应用于视觉,时间空间变化的尝试和实践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至于走不走得通,任由历史去评说比较好,我们去置疑他的对与错,好像有点越庖代厨了.文艺自古就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风气,我想,这一点,无论沃兴华先生的艺术创作将要走向何方,我们都应该包容,都应该正视,而不是以一已之好恶去否定,去中伤。
我曾经听过楼主所提到的沃兴华先生的创作讲座,并且叹服于不用讲稿,三个小时一气喝成的讲座,妙语连珠,精彩纷呈。而且不是现在所胃的某些书家的天马行空, 不知所云。其艺术创作与自己对理论的研究,在书坛应该已属少数了。
按说,沃兴华在八十年代就是书法创作的先锋人物,并且作为中青展评委多年,他完全不用再去劳心费力去搞什么所谓的为人诟病敦煌遗书风格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完全可以就其曾经中青展评委的水平就可以坐享其成,但是他没有满足,而是继续为其理想而继续不断探索,我想,作为当代的书法创作和书法批评人来说,更多的应该是反思,而不是片面去否定,去批评,去质疑。
批评的目的是促进艺术的发展,指导艺术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批评,更需要实践的探索。对于沃兴华先生的艺术实践,我个人还是持支持的态度。他走向何方,我想批评还是为时过早,过早的评价和反对都是没有意义的,我想,他本人也会对这样的批评持一笑了之的态度。我知道沃兴华先生喜欢笑,大笑,但是其对艺术的严谨态度,我想,也是业界所少有的。
来京时间不久,对艺术圈子的理解稍有增加,批评少了,更多的是关注,希望书法圈多些健康的批评,以促进学术争鸣,也反对空泛的批评和有目的的批评以及人身攻击。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更多的实践和包容。
希望像沃兴华先生这样的探索多一些,空泛的,有目的的,为了某种利益的假大空少一些。只有这样,书法才有希望,艺术才有希望,才不辜负我们的传统艺术。
2012年3月18日
时客京华问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