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书法只是中国书法一点皮毛而已 施政明 摘要:日本书法来源于中国。日本书法是舶来品,是向中国书法拿来的,所以,在他们的书桌上大多是中国的碑帖。日本书法是依附于中国书法的派生物,没有中国民族文化的底蕴和源动力,所以完全是依葫芦画瓢,没有创造性。正因为如此,当代日本书法行为艺术开始泛滥。日本没有中国传统的文字审美基础和书法艺术审美环境,书法行为艺术可以忽悠很多人。日本书法远不如中国,他们只是学了中国书法一点皮毛而已。不管是店面招牌,还是展览馆中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人眼里总能说出一大堆不是。当然,汉字功底好的日本书法家确实也有不同凡响,但很少。 关键词:日本书法 皮毛 日本书法来源于中国。中国书法艺术经过五千年历史的发展,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已基本形成,《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帖》等绽放异彩,书法从文字符号上升到具有对人的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的一门艺术。日本书法是舶来品,是向中国书法拿来的,所以,在他们的书桌上大多是中国的碑帖。 中国书法艺术在过去相当长历史中主要表现形式是记录汉文字,然而,由于汉字的形象性和书写工具的特殊性,以及中国人所特有的形象思维,这些特殊的文字符号逐渐成为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而日本书法是依附于中国书法的派生物,没有中国民族文化的底蕴和源动力,所以完全是依葫芦画瓢,没有创造性。正因为如此,当代日本书法行为艺术开始泛滥。日本没有中国传统的文字审美基础和书法艺术审美环境,书法行为艺术可以忽悠很多人。日本书法远不如中国,他们只是学了中国书法一点皮毛而已。不管是店面招牌,还是展览馆中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人眼里总能说出一大堆不是。当然,汉字功底好的日本书法家确实也有不同凡响,但很少。 书法是一项集“诗画舞歌”多门艺术于一身的精神外化工程,远不是把字写好这么简单。笔者认为,写好字还仅仅是艺术的基础,还只是一个字的诗,一笔彩色的画,一个动作的舞蹈,一个音符的歌,是书法发展的第一步,还没有上升到完美艺术的高度。书法需要形式美,需要内容美,更需要两者的统一美,即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这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方向。但日本书法因为落后中国书法一大截,在发展的道路上停滞不前,前途迷茫,只剩下多让几个孩子写写毛笔字,弄个热闹的场面这一本事了。 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是在全面总结、梳理、归纳五千年中国书法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书体已基本完善,书风已基本形成,文字教育全面普及,这给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日本,这一中国书法的突破苗头还没有能力窥视到。 笔者认为,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具体要做到形式与主题、形象与意境、情感与思想、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它既要做到字写得好,又要有意义,更要有艺术,所以,书法创作必须根据书写内容运笔、结体、布局,必须根据文字内容的主题思想酝酿创作情感,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笔画(书风)书写,字体的大小、笔画的粗细、墨色的浓淡、结构的欹正等等都要根据文字内容的主题意义构思,并融入象征、寓意、夸张、借代、写意、蒙太奇等多种创作手法,表现出诗一样的韵味,画一样的美感,舞一样的节奏,歌一样的旋律,凸显“诗画舞歌”艺术之美。 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创作书法只有以雄浑豪放的书风来写,同时运用相应的创作手法增强主题意义,才能表现出形式美与内容美相一致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呈现出书法的艺术魄力。如果采用秀丽恬静的书风创作此词,那么,书法形式和主题思想完全背离,观众就无法从书法中得到由视觉到心理的精神升华和情感共鸣,其书法艺术性更是无从谈起。又如,《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书法创作采用自然清新的书风,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主题。相反,如果采用雄浑粗犷的书风创作,那我们的眼睛一定会进了沙子—般难受。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书法艺术虽然停滞不前,一直在重复传统中打转,无法越雷池一步,但反过来说明,中国书法在书体、书风中寻找突破口已几乎无路可走,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是中国书法唯一的出路。日本书法要摆脱目前的落后现状,唯一的出路同样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总之,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相统一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是中国书法真正走向艺术的契点,创作要求更高,表现形式更多,书法意境更深,艺术品位更高,发展空间更大。日本书法如果真正要学习中国书法的精髓,就必须全面学习中国书法,走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相统一之道。只有这样,才能让日本书法走向更成熟、更完善、更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