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29|回复: 6

罗振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6 22: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振玉:(1866-1940)近代学者,上虞越东人。1896年在上海创办《农学报》,反对戊戌变法。后从事教育工作。一度经理过清廷内阁大库档案,设法使8000麻袋的明清档案免于付之一炬。并奏请学部购运敦煌石窟故物。辛亥革命后,积极参与制造伪满州国活动。曾任伪满州国监察院院长。平生好搜集、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文物资料,有独到研究。著述甚丰,流传较广者有《殷墟书契》、《三代吉金文存》等。
 楼主| 发表于 2003-5-6 22: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振玉

1
84_25_1.jpg
发表于 2003-5-7 19: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振玉

                              王国维与罗振玉
                                   吴 云


    王国维(1877-1927年)、罗振玉(1866-1940年)均为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在王国维的一生中,除了家人之外,和他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罗振玉。罗振玉比王国维年长11岁,两人既是同乡,对学术研究又同样认真而执著,有一种献身精神。1898年,罗振玉在上海创立东文学社,王国维入社学习日文,因其家境贫困,罗振玉让他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而免其学费,使他继续学习。两年之后,王国维翻译的农业和教育方面的文章开始刊载于罗振玉主编的《农学报》和《教育世界》上。1902年初,罗振玉出资送王国维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习,但仅有四五个月,便因脚气病大作,不得不返回上海。他边学习英文,边为罗振玉编译《农学报》和《教育世界》,开始从事教育学、哲学、文学方面的研究。1903年11月,罗振玉应两广总督岑春煊之请,出任教育顾问。此前,张謇办通州师范学校,欲聘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教员,罗振玉推荐王国维前往,并订下教学一年的契约。次年,罗振玉从两广返回,至年底,在苏州创办江苏师范学堂,延请王国维前往执教,主讲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1905年,王国维第一部文集《静庵文集》刊行。罗振玉因父亲病逝,乞假暂归。1906年春,罗振玉百日丧满,辞去江苏师范学堂监督一职。当时清廷学部刚设立,官员未满,端方推荐罗振玉为学部行走,罗振玉又携王国维到北京任职。王国维即住罗振玉家中。至8月,王国维因父亲病故,赴海宁奔丧。至11月,王国维将父亲安葬,即在乡守制。1907年春,罗振玉向学部尚书荣庆推荐王国维,王氏于4月抵达北京,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并担任学部图书馆编辑,主持编译及审定教科书等。
    1908年初,罗振玉、王国维所办的《教育世界》杂志停办,而《农学报》已在1906年停办。他们办的这两个杂志在近代史上,属于时间长、贡献大的杂志。他们利用这两个杂志,一方面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发表了许多自己的研究文章,阐明了个人的观点与主张。此后的几年,罗振玉与王国维仍继续在学部任职,其主要精力,罗氏从事甲骨文和金石学研究,王氏则从事宋元戏曲和诗词的研究。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京城人心惶惶。11月初,罗振玉和王国维在日本朋友的帮助下,携家带口前往日本京都避难。在此期间,罗、王二人仍专心从事国学研究:罗氏以校勘古书,研究金石、甲骨文为主,王氏则舍弃原来研究的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的诗词戏曲,并专习经史小学,学问日进。至1916年初,国内局势较为稳定,王国维又不想在生活上长期拖累罗振玉,便决定先行回国,到上海出任英国人哈同所办的《学术杂志》编辑之职;主管《学术丛编》,后又兼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在此期间,罗氏与王氏天各一方,而书信便成为联系的纽带。他们在书信中纵论古今,臧否人物,交流思想,其中讨论最多的仍为学术问题。
    1919年春,罗振玉携家人离开日本,至上海嫁女。罗氏三女罗孝纯嫁与王氏长子王潜明,罗、王又成为儿女亲家。此后罗振玉定居于天津。1923年1月溥仪结婚,罗振玉入贺,被溥仪召见,恩宠有加。本年4月,溥仪又召王国维入值南书房。这样罗、王二人见面机会增多,还曾一同清查宫中的书籍、古器物。1924年,冯玉祥占领北京,将溥仪驱逐出故宫。次年罗振玉陪同溥仪到达天津;王国维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在此期间,罗、王的著述日益丰富,王国维的进步尤其大。1926年9月王国维长子王潜明在上海病逝,由于婆媳不和,罗振玉愤然携女儿返回天津。罗、王二人的关系不久即告破裂。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在颐和园中投湖自尽,罗振玉闻讯后,亲赴北京为丧事奔忙。事毕,又和赵万里一起将王国维遗作整理成《海宁王忠悫公遗书》,至本年冬印行。此后罗振玉与日本帝国主义图谋复辟清朝,并积极参与制造伪满洲国的汉奸活动,并出任要职,于1940年6月19日在旅顺病亡。

发表于 2003-5-7 19: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振玉

http://hnbc.hpe.sh.cn/04/yuyanwenzixue/luozhenyu.jpg
罗振玉 (1866~1940) 中国古文字学家、 金石收藏家。字叔蕴,一字叔言, 号雪堂,浙江上虞人。清同治五年(1866)六月廿八日生 于小官吏家庭,16岁中秀才。光绪二十二年(1896)起,在 上海创办学农社、东文学社,后在湖北等省任农务、教 育方面职务。光绪三十三年,到北京任学部咨议。辛亥 革命后,他自居遗民,策划清廷复辟,并参预了成立伪满 的活动。民国二十九年(1940)五月十四日卒于旅顺。罗 振玉自青年时爱好金石考订之学,生平著作130余种,刊 印书籍超过400种。对晚清以来发现的文物,如殷墟甲骨、 西陲简牍、汉魏石经及清内阁大库档案等,他都作过搜集 和研究,有重要贡献。
     殷墟甲骨发现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两年后罗振 玉见到刘鹗所藏,建议刘氏将拓本编为《铁云藏龟》印 行。随后探明甲骨出土地点,在卜辞中发现商王名号,于 宣统二年(1910)作《殷商贞卜文字考》,同时将经古董 商搜集的甲骨选编为《殷虚书契前编》。次年,命弟振 常等到殷墟收购甲骨等古物。民国四年(1915),他又亲 往殷墟调查。他有关甲骨的著作,还有《殷虚书契考释》、 《殷虚书契菁华》、《铁云藏龟之余》、《殷虚古器物 图录》、《殷虚书契待问编》、《殷虚书契后编》、《殷虚 书契续编》等多种。
     关于青铜器,罗振玉编有《梦□草堂吉金图》、《贞 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吉金图》等,而《三代吉金 文存》20卷,搜集拓本尤为齐备,是最重要的金文汇编。
     此外,他与王国维合著的《流沙坠简》,以及著录敦 煌写本的《鸣沙山石室秘录》、 《敦煌石室遗书》、《鸣沙 石室佚书》正续编、《鸣沙石室古籍丛残》、《敦煌零 拾》、《贞松堂西陲秘籍丛残》等,也有较大的影响。
发表于 2003-5-7 20: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振玉

                            百年收藏:雪堂春秋
                                异域桃源  
      甲骨文被确认为是殷商文字之后,京城内外学界和古玩界一片轰动,纷纷要去甲骨出土地作进一步考查和收购。古玩商们为了垄断新出土的甲骨,哄抬价格,谎称出土地为河南汤阴和卫辉,学者们跟着兜圈子,并未发现真正的线索,连刘鹗出版《铁云藏龟》时也误认为出土地是河南汤阴。后来经过8年的辗转寻访,最后才弄清楚真正的出土地是在河南安阳西北洹水南岸的小屯村. 这个出土地址的确定,意义极其重大,因为据此进一步作考古研究,才有了后来的殷墟遗址的确定,也才有了甲骨文形成的年代的确定,以及与史籍上种种记载有关的印证和研究。这个打破古玩商布下的“迷魂阵”的人,就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浙江上虞人罗振玉。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言,又字叔蕴,号雪堂,自署守残老人,晚号贞松老人 历官学部二等咨议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辛亥革命爆发后流亡日本,1919年春回国,住天津,当遗老。1924年春奉清废帝溥仪之召,入直南书房,与王国维一起检点宫中古器物。溥仪被冯玉祥将军驱逐出宫后,在天津住日租界“张园”,罗亦同趋,被任命为“顾问”。“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与伪满洲国的活动,曾任伪满“监察院院长”等职。他的一生,是晚清一代政治上坚持顽固立场的知识分子的悲剧,然而他在学术上的贡献,历数本世纪以来国学类的学者专家,却又罕有其比,一个人的多面性,竟至如此。
    1894年,他在大收藏家刘鹗家当家庭教师,教刘的四个儿子读书,后来又把长女罗孝则嫁给了刘的第四个儿子大绅为妻,与刘成了儿女亲家。可是罗与刘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儿女亲家,他们在甲骨学的研究上亦是志同道合的开拓者。刘鹗在王懿荣去世后,从王懿荣儿子手里买下1000余片甲骨,并继续收购,罗就催促刘将其摹拓并印出来流传,供士林研讨。刘的《铁云藏龟》1903年出版时,罗为之作序,在序中,罗对刘与王没有一句奉承话,满篇都是考据文字。那时他已认为,龟甲骨片上的文字属于古代的占卜文字,并具体阐明了古人的灼龟与钻龟的区别和做法,以及钻、灼之处的讲究。只是那时仅能初步考证“其文字之缔造与篆书大异,其为史籀以前之古文无疑,为此龟与骨乃夏商而非周之确证,且证之经史亦有定其为夏商而非周者。因出土所见尚少,且出土地址未详,尚不能断定为殷墟之物耳。”
    刘鹗客死新疆之后,甲骨学上的研究,罗振玉成了主帅。他先前在1906年到清廷学部作官后,就开始留意搜求甲骨,1909年委托琉璃厂古董商人祝继先、秋良臣、范子衡以及弟弟罗振常,四次赴河南收购甲骨,先后所得2万余枚。罗振常后来曾撰有《洹洛访古记》,详细记录当时的收购情况和当地甲骨的出土情况。1915年,罗振玉又亲自前往安阳实地考查,从刻辞中认出殷帝王名谥,恍然悟出它确为殷王朝遗物,沿这一思路继续深究,果然殷太卜所典藏均深埋于此。这一石破天惊的发现,令整个学术界为之震

    对于罗振玉钻研国故的“牛劲”,郭沫若曾称赞道:“这种热心,这种识见,可以说是从来的考古家所未有。”又说:“甲骨自出土后,其搜集、保存、传播之功,罗氏当据第一,而考释之功亦深赖罗氏。”(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他的好朋友又是亲家的王国维先生也说:“审释文字,自以罗氏为第一。其考定小屯为故殷墟,及审释殷帝王名号,皆由罗氏发之。”这些评价并无过誉之处,罗氏在学问上求实、深究、重考据的作风,亦为乾嘉以来的学界之余绪。
    关于罗振玉收藏甲骨的规模,1912年他在所著《殷墟书契前编》17卷本的自序中说:“因遣山左及厂肆估人至中州,瘁吾力以购之,一岁所获殆逾万。意不自歉,复命家弟子敬振常,妇弟范恒斋兆昌,至洹阳采掘之,所得则又再倍焉。”1916年他在所著《殷墟书契后编》自序中又说:“归而发箧,尽出所藏甲骨数万。”王国维说:“参事所藏凡二三万片,印于《殷墟书契》前后编者,皆其选也。” 又说:“丙午(1906)上虞罗叔言参事始官京师,复令估人大搜之,于)丁(1907)以后,所出多归罗氏,自丙午至辛亥(1911)所得约二三万片。”(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现之学问》)可见其藏甲骨在当时,仅次于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可惜这些甲骨在罗振玉避居日本时散去许多。据著名学者胡厚宣考证,其有记录说明的,归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3599片,天理大学参考馆809片,东京国立博物馆225片、东京大学考古研究室113片、富冈谦藏800片……总计达5745片。
    罗氏旧藏甲骨,据说在东北解放时颇有损失。其残存的甲骨,现在收藏在国内各单位者尚有5883片。其中山东省图书馆84盒,1234片;北京图书馆32盒,461片;吉林省博物馆11盒,206片;吉林大学8盒,107片;故宫博物院1盒,15片。另外零散没有装盒的在旅顺博物馆有2925片,辽宁省博物馆394片,吉林大学377片……以上这些数字都是解放以后胡厚宣在编《甲骨文合集》时,仔细统计、查对、考证过的,而且发现,凡是罗氏木盒原装甲骨,都是选出的精品,没有盒装的零散甲骨中,也有很多精品。与罗氏《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后编》和《殷墟书契著华》三书核校起来,著录过的材料只不过三分之一,未经著录过的甲骨,仍有很多极为重要的材料。 龟甲骨片的收藏,仅仅是罗氏收藏的一部分,他收藏的书画、青铜器、古籍、简牍、明器、清宫档案等等,亦称山海之富。这些藏品曾编成《三代吉金文存》、《明吴门四君子法书》、《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高昌壁画精华》等。他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活动,除了甲骨的收藏和研究,尚有抢救大内明清档案(所谓“八千麻袋档案”),抢救、刊行敦煌卷子,考证居延汉简等壮举。
    罗振玉的嫡孙、现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的罗继祖,在谈到他祖父的收藏时曾说:“十五岁买汉印为有印癖之始;十六岁摩挲西湖诸山铭刻不肯去,为癖金石铭刻之始;十八岁买淮安钦工镇出土的古镜为搜集文物之始;二十岁著《读碑小笺》为著书之始;三十八岁到广东收买南海孔氏岳雪楼藏书为藏书之始。今更加补充,十六岁手拓‘石鼓文’为肄习篆籀之始;二十三岁得山阳阮葵生《风邪蒙束》稿本,授人印行为谋传刻前人遗著之始……”并谈及罗氏一生不蓄田产,解放时除了长春和旅顺两处住房外,就是一大堆古董。这些古董在罗氏生前曾卖给伪政府一部分古物书画,还有一批是在1917年河北、山东、河南闹水灾的时候卖掉助赈了。1920年又在北京举办“雪堂金石书画京旗义赈即卖会”,这是为辛亥革命后北京满族人生计不振者举办的义卖,所得2万元全部充赈。他早期的藏品,几乎都在日本散去,如罗继祖说:“在海东八年,全家生活就是靠出卖长物度日的”,其晚年到了东北,“在祖父生前卖给伪满的一部分古物书画的代价为伪币,如扔下水一样……”(罗继祖《庭闻忆旧》)罗振玉两次公开义卖藏品赈灾、救穷,目前幸有记录在世,从中可窥见其收藏的规模与质量。1931年,罗振玉在北京举办的“雪堂所藏金石书画珍品义卖”会上,义卖的历代法书、名画目录为:宋范文正公致尹师鲁二札卷(纸本)、明宋仲温草书《进学解》卷(纸本)、明祝允明楷书《饭苓赋》轴(纸本)、邓顽伯篆书立轴(纸本)、明吴文定书巨然洽平山寺诗文衡山补图卷、赵扌为叔隶书立轴(纸本)、吴渔山楷书六言联、黄小松隶书五言联、唐颜鲁公真迹册(价6400元)、宋孝宗法书赞册(价1400元)、明李文正行书诗卷(纸本)、明姚云东行书(唐鹪安旧藏,纸本)、陈老莲行书五言联、翁方纲书黄山谷七佛偈、《乐毅论》稿册(纸本)、刘石庵临古册(纸本)。其中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一批宋拓古碑孤本:唐沈传师《柳州罗池庙碑》(罗注:叶石君旧藏,近得之道州何氏,传师书迹人间仅存此一本,价6000元)、隋《舍利塔铭》(张叔未题字)、《祝府君碑》(临川李氏藏)、《雁塔唐贤题名二卷》(罗注:王壮愍端忠敏公故物,覃溪题字数千,价3000元)。另有宋拓本:汉王稚子阙、汉石经、三段碑、《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公碑》、《温彦博碑》、《圣教序碑》、《伊阙佛龛碑》、《麓山寺碑》、《李思训碑》、《中兴颂》、《八关斋记》残本、小字《麻姑仙坛记》、《干禄字书》、《宋广平碑》残本、《段行琛碑》、宋拓《袁州学记》残本、《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游丞相本《兰亭》卷、开皇本《兰亭》卷、晋唐小楷、东库本《阁帖》卷六、《汝帖》。另又有“孤本与佚石”类、“明拓及旧拓善本”类46品,皆为王懿荣、张叔未、阮文达、汪容甫等名流旧藏。罗振玉收藏的历史名人法书,至精者曾影印行世,书名为《贞松堂藏历代名人法书》三巨册,卷上为晋大令王献之《鹅群帖》、晋人尺牍(出敦煌石室)、宋吴卫王书《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元俞紫芝临《乐毅论》、明杨升庵诗稿、明吴文定公诗稿、明文徵明草书《赤壁赋》;卷中为明王雅宜书《史记刺客传》、明董其昌《陈于廷告身》、又行书秦淮海词、又临《郎官石柱记》、又《阿房宫赋》、明黄忠端公诗稿;卷下为清王文简公书陶诗及临古七种、清姜西溟《圣驾巡行颂》、清阮玉勾诗评、清张文敏公《千字文》、又诗稿、又书宋人词、清刘文清公书《秋阳赋》三种。其中王献之的《鹅群帖》,共49字,有历朝历代的鉴赏章82方,又题跋多通,足见其流传之迹。罗振玉去世后,1942年他的孙子罗继祖翻检家中遗藏字画,录其题识,略加考订,遂成《雪堂书画记略》。罗氏另有《贞松堂吉金图》影印本三巨册,著录其收藏青铜器物,卷上为58品,卷中为77品,卷下为63品;附录有4个,著录三代石刻、唐代封泥等古物 罗氏的藏书,其生前未见有目录。东北解放以后,罗继祖与其从弟承祖,禀承祖母命全部捐给国家,共计9万册,存旅大图书馆;归辽宁省图书馆的亦不在少数,未计入9万册之内。至全国解放初,罗家藏品据罗继祖说:“被破坏不少”,剩下的“什之一”就作为捐献,捐给人民政府了。

发表于 2003-8-8 01: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振玉

罗振玉的《百爵斋藏历代名人法书》共三册!《贞松堂藏历代名人法书》共三册!确实是罗振玉收藏的!有实印为证,就是在旅顺遗失的那本!有要的留价!!
发表于 2005-4-12 23: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振玉

liyanily  兄:
罗振玉的《百爵斋藏历代名人法书》共三册!《贞松堂藏历代名人法书》共三册!
说个价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19 10:04 , Processed in 0.1568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