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11|回复: 0

[转帖]容庚遺札與《叢帖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5 23: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容庚遺札與《叢帖目》
林申清 撰

    容庚先生無疑是當代最有成就的古文字學家和金石學家。早在1925年,容庚先生就以《金文編》十四卷,被當時的學術界一致譽為最完備的金文字典,由此奠定了他在古文字研究領域中的地位。也是在這一年,容庚先生從北京大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此後五十多年,他先後任教於燕京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著書二十餘部,另外還有數量可觀的論文等。無庸諱言,建國以後,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容庚先生的著述明顯減少,其中最重要的一部著述當數
《叢帖目》,是書共著錄叢帖310餘種,1981年6月起由中華書局香港分局出版,1983年被評為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其實,容庚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初即已著意廣事收集各種碑帖。他在《叢帖目‧序》中回憶說:“一九三一年,余初鈔得《鳴野山房帖目》稿本,喜其草創。然訛誤滿紙,每有所見,輒校改於其上。於帖目未收者,成校補一卷。”容庚先生除了自藏外,先後在國內各地選購及借閱叢帖,親手抄錄,精心研究,反覆考訂,到五十年代初時,
他的《叢帖目》已初具規模,但由於各種原因,直到1964年才最終編定。
    《叢帖目》最早時稱為《頌齋帖目》,當時只是為了文化上的積累,未必認真想到出版之事。隨著收集、考訂的工作不斷深入繼續,到1951年年底,容庚先生完成了作為《叢帖目》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淳化秘閣法帖考》(1952年6月發表於《嶺南學報》第十二卷第一期)。此時,他已欲罷不能,編纂構思也不斷完善,不幸,也正在這時,容庚先生已經無法在書齋裏悠然以碑帖考訂為消遣了,如火如荼的運動已經在全國各地掀起,想躲也躲不開。手裏有十
餘通容庚先生致潘景鄭先生信,內容均與編寫《叢帖目》有關,可助了解容庚先生《叢帖目》的成書過程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謹錄其二如下:
其一
景鄭先生:
  承補正《紅豆山齋帖目》,至謝。《淨雲枝帖》乃八卷,後四卷乃晉、唐、宋及蔣氏書。《惠氏帖目》三四百葉,非一時所能鈔完。另紙開列《帖目》,“欲見之帖”十一種,如《惠目》有之,請覓工代鈔如何?“待校之帖”如《惠目》有之,欲將拙稿奉上,請代一校。拙著名為《法帖叢考》,似有未妥,擬改《叢帖考》,如何?原為《頌齋帖目》,後加入各家考證,不能不有所更改。諸承教益,請為一序尤感。張伯英《法帖提要》有七百餘種,弟則不收單種,故去其大半。
  土改本定十七八兩日出發肇慶,乃明時宣布五十以上者不用去,只得留校學習。此時人不能無職業,左右在圖書館服務,實大佳事。雲林棄其田宅,其先知可佩。弟欲于暇日重定《金文編》,此間毛筆皆不中書,請代覓毛春塘、周虎臣筆單一二紙寄來,以便託郵局代購。弟已辭去《學報》主編,十卷二期不知有送合眾??(圖書館)否?如未送,請來一信,當囑其寄奉。起潛久未通信,希代致候。弟每周授課六小時,此時每日學習六小時,為建設新中國,不
能不略儘其綿薄也。
敬祝
新年進步
弟容庚上
十二月廿七日

其二
景鄭先生:
  拙著《叢帖考》最是無用,而廢(費)時最多,姑錄存之。蒙允作序,感荷無已。《惠氏帖目》如能假觀,固不急急。弟所用筆,以紫兼毫為宜,郵局代購似較方便。《學報》十壹卷二期已寄合眾圖書館。前十餘年,日人擬編《續四庫書提要》,張伯英為撰“法帖之部”。弟鈔錄三百餘篇,多屬于叢帖者,其單種之帖未暇儘錄。今張氏已死,其子宜舟久未通信,不知景況如何?兄如欲觀,弟可以先檢一二百種寄奉。張氏文筆簡潔,真偽之辨甚嚴,然亦不無過當者耳。吾鄉無五代不敗之故家,觸??對趙太後之言,足資警惕。社會主義實行人人皆須工作,雖百代不敗可也。而兄顧有不釋然者,願兄強自寬假,佇俟太平。敬頌
春福客 弟容庚上
一月廿三日
    在容庚先生的所有信中,以文中所錄的這兩封最令筆者感嘆,當時知識分子對政治運動的無奈和矛盾心理,躍然其中。近來見許多文章論及當年康生到中山大學求見陳寅恪被拒絕,而最終以見到容庚先生為補償,褒貶之意已在其中。筆者以為這對容庚先生似有不公,因為我們無法苛求所有知識分子都有陳寅恪先生的那一種錚錚傲骨,更何況康生當時是黨的高級領導人,一個書生,如何弄得清其中的是是非非!其實,容庚先生一定也有難言的苦衷,以致哀嘆自己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為“最是無用”,對於一個獻身於學術研究的知識分子來講,難道還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嗎?然而,即使無可奈何地自嘲為“最是無用”,即使他和潘景鄭先生一樣“有不釋然者”,卻依然互相“強自寬假”,依然想到重定《金文編》,依然惦記著買紙買筆,去繼續從事“最是無用”的工作,雖九死而不悔、便萬劫猶向前,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書生的本色。中國知識分子的可敬、可愛,乃至可悲,莫不於此,中國傳統文化的血脈也正是在這種無奈之中得以延續傳遞。而這也正是筆者寫下這段文字的初衷所在。

转自青藤书屋http://artvine.com.tw/cgi-bin/board/bbsboard.pl?board_id=2&type=show_post&post=58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0 05:56 , Processed in 0.1231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