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80|回复: 0

刘锁翔|本从实起 “何要浮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9 16: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从实起 何要浮名》

刘锁祥
来源:北京晚报

zlh7651_b.jpg


本从实起“何要浮名”(齐白石语),是我作为一名观赏者,对近期北京画院美术馆在展的国画大师齐白石“何要浮名”主题展览的观后感。

我是山西人,若是以四百年前乡贤傅山的口吻来说,白石先生的“何要浮名”这句话,他一准会这样说:“我本是从实处起,要那些浮名去做甚?”

看得出,本次展览主办方使用白石先生一方篆刻“何要浮名”作展览主题,是有着深刻含义的。依我看,一是还原了白石作为大师的本色;二是凸显展览接地气。

深入展览,我们会发现“大师”之名来之不易。白石一生从他初始的识字读书、砍柴牧牛、雕花木工到湖南乡间一名“画匠”(自称)。又有所谓的“五出五进”游历,再到后来“客居京华”成为一名画家和进而作为享誉盛名的国画大师,一步步走来都是付出了艰辛努力和天道酬勤的结果。成名之后的齐白石没有把“名”看得那么重要,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名是“实”之宾。所以,才有我们看到他成名之后的更大辉煌。在此,我们看展览、读画作、品细节,不仅要从白石的画作中体会其超凡的艺术创造;还要力求从白石的画作中了解其所刻画塑造对象的内在精神世界。例如:那幅格外引人注目的人物画《上学图》(见左图),尺幅不大的画面上的父子两人,一高一矮、一老一少,小的被老的硬拉着往上学路上走去;小的呢,显然单纯对上学还处于极不情愿的状态,已是哭鼻子、抹眼泪了;而老的呢,则表现出的是一副复杂的心情和难于言表的样子。这画面,仅仅是孩子不情愿上学吗?我看不是这样,还是因为孩子上学是天经地义的事啊!做父亲的有责任克服家庭里的一切困难,供孩子上学才是道理呢。

其实,这幅《上学图》是有生活原型的,这原型就是他自己。

齐白石先生在他的自传中有这样的记述文字:“我从四岁的冬天起,跟我祖父识字。到了七岁那年,祖父认为他自己识的字,已经全部教完了,再有别的字,他老人家自己也不认得,没办法再往下教……那年腊月初旬,祖父说,提前放了学年吧!祖父一面夸奖我识的字已和他一般多了(300来字),一面却唉声叹气,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我母亲是个聪明伶俐的人,知道公公的叹气,是为了没有力量供给孙子上学读书的缘故,就对祖父说:‘儿媳今年椎草椎下来的稻谷,积了四斗。存在隔岭的一个银匠家里……现在可以把四斗稻谷的钱取出来,买些纸笔书本,预备阿芝(白石小名)上学。’”白石先生又说:“我们家乡,做饭是烧稻草的。我母亲看稻草上,常有没打干净、剩下来的谷粒,觉得烧掉可惜,用捣衣的椎,一椎一椎地椎了下来。一天可以得谷一合,一个月三升,一年就三斗六升了。积了差不多的数目,就拿去换棉花……”

我们知道了,这就是白石的家庭,这也就是白石的童年。齐白石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其时祖父母、父母都在堂,他既是祖父母的长孙,又是父母亲的长子。所以,他的上学以至于他将来的成长,全家人的心都操在了他的身上。可晚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白石出生后,一家五口人的日子,按白石的记述只能是“对付着活下去”。像他上学的事只能是奢想。这也就难怪其祖父在那里唉声叹气了。由此可见,白石绘制的《上学图》,是深深的渗透着他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在白石先生的作品展览中,我们除了欣赏他那些有着强烈观赏性的作品外,余以为更要注意品读他类似像《上学图》这样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大师的绘画艺术,也才能使我们在赏读艺术之中产生厚重的生命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0 10:30 , Processed in 0.1254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