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80|回复: 1

孙人杰|荼茶之我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8 14: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荼茶之我辨
孙人杰



茶为日常之饮,故不走心。一日,友人忽要我以战国古文写某某茶,心中一楞,答曰容我想想。茶楼有以“荼”为“茶”,篆而悬之者,小篆是也。战国古文有“荼”字吗?一查还真有

235823869441262458.jpg

(图一)。提笔欲写,心忽忐忑。战国时人们饮茶吗?战国古文“荼”字能作“茶”字用吗?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查查看吧。

一、先查《说文解字》段注:“荼,苦荼也。释艸,邶毛传皆云,荼,苦菜。唐风采苦采苦,传云,苦,苦菜。然则苦与荼正一物也。仪礼钘芼。牛霍、羊苦、豕薇记内则。濡豚包苦,亦谓之苦,月令、本艸、易通卦验皆谓之苦菜。从艸、余声,同都切,五部,诗荼蓼,有女如荼及后世荼荈皆用此字,籀文作  。

二、《康熙字典》:《唐韵》《正韵》同都切,音涂。《诗、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传》荼,苦菜也。《大雅》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尔雅•释草》荼、苦菜。《疏》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白汁,花黄似菊。又《诗、豳风》采荼薪樗。《又》予所捋荼。《注》荼,萑苕也。又《诗•郑风》有女如荼。《笺》荼,茅秀,物之轻者,飞行无常。《周礼、地官、掌荼注》荼,茅秀也。《前汉•礼乐老》颜如荼,兆逐靡。《应劭曰》荼,野菅白华也。《师古曰》言美女颜貌如茅荼之柔也。荼者即今所谓兼锥也。又《书•汤浩》弗忍荼毒。《传》荼毒,苦也。《诗•大雅》民之贪乱,宁为荼毒。《疏》荼,毒皆恶物。又《诗•周颂》以薅荼蓼。《孙炎曰》荼亦秽草,非苦菜也。《王肃曰》荼,陆秽。又《尔雅•释木》槚、苦荼。《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饮。《野客丛书》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荼有数种,惟槚之荼即今之茶也。详茶字注。又《博雅》荼,僭也。又《扬子•方言》倩荼借也。《郭注》荼,犹荼也。又神名。《风俗通》上古之时有神荼、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蔡邕•独断》十二月岁竟,乃画荼、垒,并悬苇索以御凶。又《唐韵》宅加切《六书正譌》直加切《正韵》锄加切,音口,义同。又通舒。《礼•玉藻》诸侯荼。《注》读如舒迟之舒。《荀子•大略篇》诸侯御茶。《注》古舒字,玉之上圆下方者。《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荆荼是徵。《索隐注》荼,音舒。《唐韵古音》神荼之荼,荼毒之荼,亦音舒。又《集韵》时遮切,阇。尔雅、释草蔈,荂,荼,即芀也。又仓大切,音蔡。《博物记》云南郡荼首,其音为蔡茂,是两头鹿名也,永昌有之。又《集韵》余遮切,音邪。荼陵,县名,在长沙。又姓。《通志•氏族略》《汉书•江都易王传》有男子荼恬。苏林云:荼音琅琊之邪。又《正韵》商居切,音书。与瑹同。又《周礼•地官》掌荼,徐邈读作羊诸切,音余。又《集韵》后五切,音户。亦茅秀也。

三、再查《汉语大字典》荼……tú①苦菜……②chá同茶。……

四、《辞海》荼。②chá“茶”的古体字……

五、《辞源》茶,说文作“荼”,即古“茶”字,唐以后省作“茶”。

综上所查:《说文解字》中“荼”字无“茶”字之意。《康熙字典》仅罗列了若干古藉中关于“荼”的记载,亦并无通“茶”之解。《汉语大字典》、《辞海》、《辞源》三书中有“荼”同“茶”之解。认为是古今字。(补注:笔者也未忘记《说文解字》大徐本有注:“臣铉等曰”此即今之茶字一说,但也未有荼,茶二字何以为古今字的明白解释。

那么,中国人饮茶又起于何时呢?据陆羽“茶经”记载:

①“茶者……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②“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原注:俞:当作渝。巴渝也)间,以为比屋之饮”。

时间可谓早矣,地域可谓广矣。

另,据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笔者查到的战国文字“荼”有如下几处:


140851297686560827.jpg

265478947918713418.jpg
606940026184953302.jpg

656659020249256612.jpg


如(图二)中所列举,但这些“荼”字皆不与“茶”字通假。

分述如下:(1)《龙岗秦简》中“荼”字出自195简:“沙丘苑中风荼者……”及151简“风荼寇出,或捕诸吏……”据刘信芳,梁柱先生《云梦龙岗秦简综述》注释“风荼”即放牧黄牛。

(2)《古文字类编》中“荼”字,出自《长沙帛书》,通涂,为十二月神,故十二月为涂月。

(3)《上博八•子道饿》中之“荼”有两处:①“荼  ”,读为“荼乎”、“荼”:艰辛、痛苦、患难。②“我门人既荼……”意子游与门人已历险涉难。(见该书濮茅左先生《子道饿》释文考释。)

(4)《里耶秦简》中“荼”字出于第八层“廿七年五月戊辰水下五刻,走荼以来。”应是县廷在收到步遞者“荼”所送户曹需发往其他四县文书而加盖迂陵令印后的外发登记记录(见孙闻博先生《秦县的列曹与诸官》一文。)

通过以上考辨,确实是不知“荼”字从什么年代起用作“茶”字通假字。但现在篆书以“荼”为“茶”也是普遍认可的事实。若以战国文字写“荼”为“茶”,该如何评判呢?
其实这不是本文要寻找的答案,惟吾“将以求其是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8 17:30 , Processed in 0.1422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