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48|回复: 1

书者,如也———张公者对话黄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7 11: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者,如也———张公者对话黄惇



QQ图片20170227105130.png



张公者(以下简称“张”):以前曾读过您不少关于米芾、董其昌的研究著述,在书史上米芾、董其昌是了不起的,书画创作、鉴赏都一流。留下的谈艺文字也是内行话,是真懂。虽然二人在语言表述上都有“夸张”的成分,但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看也不无道理。

黄惇(以下简称“黄”):是的,这二人都是旷世之才。1993年我对董其昌书论作过一次梳理,出版了《董其昌书论注》。以前不读书不知道,后来了解到明代有个董其昌,他善书法、懂书法,又是鉴藏家,跟一般搞书法理论的人不同,他把中国古代书法的来龙去脉拎得一清二楚,这使我对中国书法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在读董其昌的书论中,注意到董师法的是米芾,王铎也是写米芾。他们都把米芾作为学习“二王”的跳板。我曾和学生合写过一篇关于王铎的文章《王铎与阁帖》,有些观点就写在这篇文章中。王铎为了要把字放大写,他找到的门径就是米芾,所以当他寻找到米芾桔形大的字,便激动地焚香礼拜。他应该知道米芾有一句话,也是董其昌经常引用的一句,即“大字如小字,以势为主”。经过清代以后,书法发生了变化,往往不是以“势”为主,而是以可视的字形为主。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张怀瓘论书说“玩迹探情”。刘熙载讲“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古贤也讲“书为心画”。到康有为,他认为“书者形也”。我认为书法谈人、谈神、谈韵、谈情、谈意等等,都是精神层面的,是技进于道者,高级得很。所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然“书者形也”,降而谈形,则是形而下了,这是清代后期出现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观点呢?可能与碑学的发展是有关联的。碑学和帖学的关系,也是我长期关注的一个现象,从清代碑学的出场和到最后的结果,到底对中国书法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张:我觉得“碑学”的提出当是有其时代特征的。就书法本体而言,碑与帖本来并没有什么区别。碑上的字,也要写出来,写便是所谓“帖”法。书法的本体是“写”,碑是刻出来的。米芾曾讲“碑刻不可学”,把一些粗糙的碑刻、摩崖当成经典来临习,尤其是初学者,最容易走入歧途。只有对书法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及技法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或言进入风格形成阶段时,从其中受到启发并借鉴某些特征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才是穷乡儿女造像等对书法学习者的价值。

黄:我基本上同意你的观点,就是碑和帖最根本的对于书法的追求,应该是有共同之处的,我曾说过历史上本无帖学。

张:帖学是相对于碑学而言的。

黄:是的,碑学出现之后才谈到了帖学。碑学兴起的过程,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叫“解构帖学”,把帖学当做对立面才兴起碑学的浪潮,于是碑和帖就变成了好像是对立的。我们仔细看这些书家,比如有书家是写碑的,他也写帖,康有为也研究《兰亭序》,是不是?所以你真正要找到一个整天反碑的,很少见;你要找到一个人整天反帖的,也很少见。从理念上提出碑学的第一人只能找到金农,因为他有一首诗很明确:“会稽内史负俗姿,字坛荒疏笑骋驰。耻向书家作奴婢,华山片石是吾师。”这首诗里边包含几层内容:一层内容是对王羲之的否定;第二层内容认为王羲之过时了,我要来笑着驰骋了;第三个是耻向书家作奴婢,凡书家我都不学,我只师碑。三层意思相互关联,关键问题是不学历史上的经典书家,而转向学碑、学无名书家,取法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一生当中曾经喜欢写经体,喜欢《华山碑》,喜欢北齐的字,学无名书家,学碑的观念非常明确。后来康有为笑说金农“欲变而不知变”,又用袁枚的话讲金农和郑板桥都是牛鬼蛇神,其实金农和郑板桥还是有区别的。他还讲赵之谦是靡靡之音,赵之谦字里面有帖的成份,不符合他雄强的要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总结了“魏碑十美”,这是他总结成功的地方。但是他有很多问题,比如他推崇穷乡儿女造像,这就走向了极端。他否定金农、否定赵之谦,骂到最后没有形成清代碑学的经典,经典书家都给骂光了。他曾抬出来的经典一个是刘墉,集帖学之成;一个是张裕钊,集碑学之成,其实都是不行的。刘墉、张裕钊的字,在中国历史上能占多少分量?不能讲是末流,起码不是一流。许多人认为赵之谦碑帖兼通,他刻印刻得多么通达,诗写得也好,文也好,通人。最后康有为一句话把他贬成“靡靡之音”。所以清代碑学本身内部就比较混乱,到康氏时代并没有形成公认的清代书法经典。好像《清史稿》推邓石如为清代第一,今天回首,邓石如能称一流吗?碑学到了清代末年的时候走下坡路了,而且这个下滑的标志,就是康有为。


黄惇 行书斗方陆游诗一首

张:康有为抬出来的两个人物:刘墉、张裕钊,都算不上一流书家。张裕钊的字和美术字差不多。清代及民国有一些人物学碑学成了做、描、画,这就失去了书法的本体。但是也不能简单地说到现在碑学没有发展。

黄:现在的碑学还在发展,而且我认为碑学在中国历史上是有价值的,是在往前走的,支撑它的条件就是两条,一个是无名书家,一个是碑、金石文字。近三十年来出土了很多东西,都是碑学的取法对象。碑学不是取法王羲之、米南宫、褚遂良,也不是赵孟緁、董其昌、王铎。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新挖出来的东西,只要地下出土的古代书法遗迹都可以取法,从这个角度上讲碑学在前进。有的人不大同意我的观点,也可以理解。或言汉简怎么算是碑学?明明写法跟汉碑不一样,也没有刻成碑,是写出来的嘛。这话不错,但他不知道汉简一类遗迹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不知道它是谁写的。在明朝以上,只要不知道他是谁写的,书法家是不会取法的,这个历史现象非常明确。比如说赵孟緁学锺繇隶书,谁见过锺繇的隶书什么样子?没人知道,实际上他学的是曹魏时候的碑,没有作者也要附会到名家身上。王羲之的这套系统是帖学,是以历史上沉淀下来的大书法家的作品作为取法的支撑材料,而碑学的支撑材料主要是无名书家。有人讲近代学习写经曾有过一个高潮,来自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以为这与碑学无关。其实不然,因为写经尽管是写,但是其中取法无名书家作为重要的观念,在整个碑学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而这样的观念在帖学系统中却一点地位没有。明代以上基本没人学抄经体,王羲之、赵孟緁等人的抄经作品与经生抄经性质也不同。所以如果从取法的系统讲,而不从写和刻的角度讲,它应该是属于碑学系统,因为碑学系统的人取法无名书家。

张:我觉得这些非经典的作品,可统称为“民间书写”,有人称为“民间书法”,或许并不准确。

黄:有的人是以刻和写来区分,我认为不够。要看观念,看取法对象是什么。从培养书法家方面说碑和帖没什么差别,都可以写出优秀的书家来。我们没有理由讲写碑的就比写帖的差,不好这样讲。但应该注意碑与帖供给的养料是不同的,譬如说评价邓石如,你不要讲他什么都好,说他的篆书和隶书,或者他写的楷书有价值,我不反对,你非要说他什么都好,那我拿他写的《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给你看,他根本就不懂行草,从笔法上也不懂,字形上也不对,甚至完全把帖的内涵的东西破坏掉了。

张:邓石如的篆书、隶书是好的,而于草书邓石如则不会写。不会写草书的表现就在于他不懂草书的笔法,往深里究,就是没有研究墨迹—所谓对“帖”学的研究用功不够。他的印章中行草边款刻得也不高明。

黄:碑学系统的内部没有像帖学那么完整的成为一个体系,清代之前,你看上去好像只崇拜王羲之一个人,其实历代经典是一条完整的链条。那么王羲之到清代中期,为什么会被人反了?这是一个思潮问题,后来我研究深入一点时发现还有社会问题,比如清代统治者不让玩个性,有人写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那就杀你的头,这叫文字狱。于是当时考据学兴盛,考据学是没有反动的。文字狱造成的结果就是考据学兴盛,当然金石学就繁荣,金石学兴盛当然大家就天天摩挲金石,然后觉得这个美,大家就想法在笔下表现这种金石之美。历史就是这么现实,当所有的人都去玩碑的时候,对于碑的审美就变成了一种普遍的认识,就是一种接受美学被普遍认可,于是这种美就有传播的价值。

张:当某种事物被推到极致时,其本身存在的弱点也往往被当成优点来学习继承。具备风格的艺术作品,也容易存在习气。后学者也常常把习气夸张放大,这便会走入另一极端,自然会遭到反对。




黄:康有为讲“书者形也”,忽略了中国人讲书法的神、意,他就关注形。清代人在关注书法的时候,突出关注单字之美,把书法多种要素割裂了。我们看王羲之写字,看古人的行书、草书,看张旭、怀素,都是组合式的,是连绵不绝的,有宏观性和照应性的,可是清代往往把书法看成一个个字,才会突出强调“形”。

所以当康有为讲到“书者形也”的时候,脱离了中国人宏观、抽象的思维。中国艺术高级就高级在这里,他能被人家接受的是一种意象,而不是具象,中国艺术中写意是最重要精神,能让人产生联想的空间是无限的。这样的艺术创作是自然得到的,往往不能重复。王羲之的《兰亭序》再写一遍也写不出来当初的神采。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也是只能一遍,所以高妙。可是清人学碑,喜欢界格,喜欢写对联、横匾,制作性显然多得多,这些都对后世产生影响。碑学当中有哪些是优点,有哪些是弱点,有哪些是他抛弃了清代以上的书法当中的优秀因素?有哪些是他在这个时代特定环境下出现的高峰?这些都应分析思考。这样一来,我们看清代书法就清楚了。中国书法史上有个特点,基本都是下一代沿袭上一代,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就把上一代超越掉,超越了再前进。清代碑学对于明朝书风的超越,也是一种前进。但是注意,前进有时候是螺旋形的,迂回的,并非直线的。这样看待清代,我们这一代人就应认清如何超越清代?超越些什么?不超越他们我们这个时代能前进吗?这个观点我提得很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个形势,二十多年下来,帖学重新恢复了自信,甚至可以说帖学在当代大兴。我们看到有那么多青年人喜欢写帖,为什么?因为印刷术的发达革新,出版了大量的原作墨迹的印刷品,而这些原作是清朝大部分书家看不到的。取法还是要看原作,因为墨迹原作是学习书法最佳的范本。

张:古人能看到经典作品墨迹实在太难,这些东西多集中收藏在内府及官宦家中。历史上的刻帖起到了一定的传播作用,而大量的刻帖存在着翻刻失真的问题,这是碑学产生之初批判帖学的重要理论根据。这在行草书方面刻帖表现得尤为明显,照帖临摹者便容易走向俗、媚、弱、软。今天则不一样了,碑学产生之初批判帖学的理论根据可以说不存在了。印刷术如此发达,大量经典墨迹被印刷传播,可谓“下真迹一等”,学书者可以不学刻帖,直学墨迹名作的印刷品。




黄:其实古代杰出的书家也是学墨迹,米、赵、文、董都是大藏家,以自己所藏的名家真迹作为学习的范本。清人学习碑刻之初,就是因为看不到古代书法遗迹,又认为刻帖失真。这样汉碑隶书在清代是最先被接受的,次则篆书,最后是南北朝石刻。在这种情况下,我称之为中国古代“原始笔法”的一些作品被推了上来,中国的书法是从篆书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草书到行书、楷书。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篆书和隶书的笔法相对简单,所以在清代前中期普及得很快。可是帖学以行草为主,笔法与篆隶不一样。草书你要不得法,就是通和不通的差别,会和不会的差别,你不会就没有入门。我在教学中发现,篆隶对于学生来讲接受很快,篆书、隶书一个方块型,都是对称的,很容易好看,这是字形;从笔法上来讲就是一个中锋,只要解决中锋用笔,再加上一些理解力就不难了。可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没有人讲篆书和隶书的表现力可达最高境界。是草书,为什么?用龙飞凤舞也能形容,用风驰电掣也能形容,用喝醉酒也能形容,用阴阳太极也能形容,是不是?而且好的作品,可以从外面看到内部。那么书法发展到行草,还要追求一种自然境界,自由而随意,用苏东坡的话讲叫“无意于佳乃佳”。有时写的过程中并不知道它好,回头看看这么好,这一点是其他的书体不具备的。那么问题在于人们往往不去想一想,为什么行、草书能够有这种丰富的表现力?

张:草书是最能代表书法的最高境界、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就是笔法、结字的丰富。或者说,草书本身就具备着丰富性,而其书写的难度也最大。篆隶用笔相对来说简单,真正能把篆书点画写得丰富不容易。清代虽说在篆书上有突破,但在点画上有突破与丰富者也不多。


黄:我认为草书的丰富有两条,第一笔法丰富,第二字形自由。首先是笔法丰富,才能造成字形自由,如果是字形自由在前,笔法根本不通,这个字是不能看的。如果把这种丰富给还原成原始,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清代出现了,所以清代的篆隶有突出的成就,而草书是不行的,就是康有为也讲“草书既绝灭”。当然我们看一个时代应该要整体看,因为清初还有王铎,但是王铎以下我们看不到这样的人,举出晚清的一些帖学家,他们一个人都不善草书。以后民国出现了于右任,于右任后面又出现了林散之、高二适,当代人都称他们是草圣。这就明显的看到一种现象,那就是对于算盘珠一样的一颗一颗字的书法作品开始反动了。有几个代表人物就可以做样品来分析时代发展的脉络。




张:认为于右任是学碑的集大成者也不准确。于先生写字是下笔直书,也是帖法,在这一点上于右任并没有失去书法的本体—书写性,只是于右任留下的精品不多。

黄:清前期从郑簠到金农这些人是以碑破帖的,那么民国以后这一批人又开始破碑学,这个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前奏。于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就并存,既有碑,又有碑帖结合,又有帖,还有人搞现代派。我们这样看问题,这里面我们并没有对哪一种东西进行了否定,只是历史地梳理这些现象。看清楚碑和帖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发展的脉络,确认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怎么走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还抱着康有为的思想,就完全不可取了。

这样我们看问题就有了一个历史观,而且有了一个完整链条的历史观,这个历史观对于每一位书家,在选择自己学习对象的时候,都是具有价值的,而不是光听书本讲,听别人讲。比如清朝人的话我们都听,那就上当了,如果今天还停留在那时的思维上,是没有办法跟书法前进的步伐合拍的。

张:您说的这个书法观念的进步,是不用怀疑的,但今天似乎很难找到能够与包括清代、民国期间的大家相提并论的人物。

黄:我不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今天许多优秀的书法家写得不比清代、民国的差。

张:衡量一位书家于历史贡献的大小,最重要的应该是他的风格个性,在具备共性书法审美基本准则的情况下,个性越强,价值越大。

黄:这是对的,但共性审美基本准则是会变化的,这种准则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清人碑派书法强调拙、重、大,讲究藏锋,运笔速度慢,这样的审美准则如果放到晋、唐、宋、元会被书家认可吗?显然不行。清人有用秃笔写慢字的,放到唐代这可能是笑话。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时代的共性审美基本准则也与清代发生了变化。不要说与清代了,就与20世纪80年代比变化也十分显著。当然今天有个问题是必须要讨论的,这就是我们当代的书法家,有很多人只注意书法之美,不注意文化关怀,不注意用文化或者叫做学问来塑造美的品格,这是当代书家最弱的一点。当代书家在对待艺术创作上,或者在创作的理念上,对待形式的认识上,是要超过古代的。至于你讲的“大家”难以突现,可能与我们今天的一些体制有关。


张:书法审美是在发生改变。赵孟緁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种观点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林散之的字却使用“破锋”、“散锋”,古人虽有此法,但未形成气候也缺少成熟作品,而林散之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发展了笔法,同时也就改变了书法的审美观。

  今天的书家,尤其是一些中青年书家,在技法上不比古人、前人差,见得也多,学习方法也多样。但是有些青年书家在书写方法上存在问题,不是自然书写,有些往往是设计,有些是追求书法的所谓“节奏”,这种节奏就是忽快、忽慢、忽停、忽动……这与古人的“急风骤雨”是不同的概念,这种方法是简单意义上的节奏。节奏要有韵律,要过度自然。


张公者 扇面《荷》

黄:这是另一问题,当代有些书家受西方艺术影响,从古代书法中抽绎出美术性,强调构成关系,在书写前做设计稿。是日本人先这样搞的,我本人不赞成,因为这种方法看似强化了美术性,却丢掉书法原有的书写性这一最根本的艺术特性。现在有些青年人的书法天才和对艺术的感觉、认识,真是堪与古人比肩。今天唯一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缺陷就是书家缺少人文关怀,大部分书家不通诗、不通文(指古文)。这当然有时代的局限,因为从“五四运动”始,作为书法根基的传统文化就因西学的入侵而衰退乃至断裂。书法无疑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国学不振,要改变这一缺陷是很困难的。没有深厚的文化学养,很难认识艺术的高境界。今天的展览非常多,多到目不暇接,但繁荣的背后有没有问题需要停下来检讨,显然是有的。今天我们通常把作品大尺寸、形式美,叫“展厅效应”,展厅效应一定是美的吗?我认为一件好作品挂在展厅美,拿到手上美,挂在家里还是美。如果只为了展厅效应,拿下来一看粗糙不堪,请问你做这么大一个东西干什么?

张:看过您的不少作品,应该是受宋代的影响比较多。

黄:我主要是学“二王”、米芾,也喜欢王铎晚期的作品。

张:在您的作品当中,我觉得王铎对您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黄:你这样看可能是客观的,因为我学米字,我看王铎主要是从中看他如何学米,如同我学米是看他如何学“二王”,向上追索,不是简单只学表象。可能有的人觉得我学的米跟别人学的米不太一样。我在米字当中吸收比较多的是米芾的信札,不是通常见到的《蜀素帖》、《苕溪诗帖》,尽管那些类型的字我也很喜欢,也临过。抱歉的是我总认为自己临摹的功夫不够。我曾经跟学生讲,在课堂上临给你们看,这就是我临的第一遍。我也分析自己,之所以能把这些东西记住,最重要的方法是我读帖。我认为读帖中没有读懂的东西,手上是不会出现的。

张:您早年也曾学习颜柳,后来您却不赞成初学写颜柳。

黄:我真正写楷书,写“颜、柳”是在十五、六岁,主要是柳,后来长大以后写过《九成宫》,都很短暂,因为楷书我觉得不是太难。后来就自己想学行书,老写不好,一看到王字里面一捺,觉得它跟楷书差不多,于是总想在头上拐一拐,尾巴上顿一顿,勾上要停一停,其实全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因为颜柳楷书的点画独立且都已具有装饰性,必然不会是楷行相通的。这或许是我理解的米芾名言“颜柳挑踢乃丑怪恶札之祖”我后来找了一条路子,学初唐楷书和晋楷,它们没有华饰现象,可以与行书相通,只是字形比较小。

张:您认为真行相通的楷书,初学写哪种好?

黄:初学像欧、虞、褚都好,再往前可以学智永《千字文》中的楷书,原大临写,就这么大,最舒服,写太小很拘谨,写太大也不合生理状态,容易滑入画字、做字。古人法帖的字大抵一寸以内,不是没有道理的。把笔法都会了,想大或想小,加一点东西、减一点东西,这样障碍就小得多?关键还是要通规律。写完《千字文》,再临《兰亭序》就没有障碍了。当然这不是唯一途径,写篆隶、写草书、写楷书都各有门径,但都需思考。另外我有几点想说:

  第一,我虽然临帖临得不多,但是一有空闲就有很强烈的临摹欲望。我讲自己临的不多是跟学生比,因为学生在专业训练时往往是十通、百通地临。我曾再三跟他们讲,不要用练字的方法来对待临摹,“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搞武术的可以,搞书法的不行。我们现在看古代人留下的临摹作品,临得那么认真,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把它当作一件传世的东西,所谓“好书两三行”或者说“落笔作千秋之想”,这跟随便拿张纸练字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主张临帖要讲究、临完就保留下来。

  第二个,我认为学习书法,还是要取法经典,而不是取法穷乡儿女造像这样的东西,我不相信敦煌出土的残纸,都可以叫书法,因为其中许多没有法,怎么能叫书法?有法之书称之为“法书”,不是法书不可以作为临摹和取法的对象。如果让一个初学者开始就去学歪七倒八的东西,他怎么会有站稳脚跟的立场。

  第三个态度,我认为学写字要雅。因为自古以来,诗文书画是连在一起的,一定要有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立脚点是雅,可以雅俗共赏,也可以化俗为雅,化腐朽为神奇,但绝对不是以俗为俗,拿腐朽当奇。“化”这个字,哪里来?当然是你的眼光,是人文关怀,没有文化的关怀,说你有本事“化”我是不相信的。

  至于我自己写书法,应该讲经常还跟一个现象较劲,就是有没有习气。习气和风格一墙之隔或者叫一纸之隔,当你有一种动作你觉得很快乐、很快感的时候,这个动作有可能是有害的。比如高级的乒乓球选手,想打哪里就打哪里,当他打不过别人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往往是对手利用他的习惯制约了他,这种习惯,叫习气也可,叫风格也可,只是一纸之隔。所以我认为写书法经常要跟自己的习气较劲,尽量注意哪些习惯动作是否是美的,不美不雅不高级就要改。比如说茂密可能是一种美,但是茂密过度就不美,所以中国人的书法里面又讲究一种适度,过犹不及。

张:这样会不会把风格也丢掉?

黄:不会,看怎么掌握了。有人下笔特别重,你说是习气,有时候是风格。有人写字一定这个地方要弯一弯,好像是风格,第二个人学的时候不知道这是他的坏毛病,一学就坏了。所以学古人也好、学今人也好,学碑也好、学帖也好,在掌握了共性规律开始创造自己个性特征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扬弃。

张:这就需要学养了,有的不知道哪个是毛病哪个是习气,需要眼光。

黄:有的青年不读书,以为自己字写得很好,以我这个年龄的人观察,一般来讲到四、五十岁就完了,你要像文徵明写到八十几岁还那么狠,没有后劲是不行的,后劲就是学养,要读书。

张:学养能提高我们辨别美丑的能力,可以联想,举一反三,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黄:读书和学养能够提供书家经常自省的能力,自省就是自己检点自己。有的人年轻的时候蛮好的,越写越坏,为什么?因为缺少自省的能力。年轻时是学习的最好机会,过了这个阶段你要想学习,学不进去了,到老了你还有精力吗?还有敏锐的思维吗?当然各种艺术不一样,要承认这个问题,书画还好一点,晚年都可以学,但是要有认识。
学养包含哪些?像我们学书法的,写的是汉字,汉字就要学。如果写古人的诗,诗也要学。如果写对联,对联也要学。一个书法家写对联,连平仄都不知道,还左右挂倒了。如果你看都看不懂,怎么写给别人看?怎么能体会里面的境界?那只能贻笑大方。




原文载于《中国书画》

张公者
亦署旭光、弓者,号容堂,1967年生于辽宁兴城。现工作于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张公者工作室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

黄惇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艺术学)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47年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江苏扬州。1982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8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等。


发表于 2017-2-28 16: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文大家的---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6 04:15 , Processed in 0.2582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