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01|回复: 5

【朱清时】科学与佛法——谈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8 08: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与佛法
——谈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朱清时

|目 录|


序言         


一、人类感知的世界图像是心智加工的产物
二、物质世界的深层面目是“空”
三、物质原本是信息(It from bit)!
四、如何由信息构建物质世界?
五、物质与意识
六、四圣谛
七、结束语




序言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现在我终于静下心来,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追求的“道”是世界和人生的真相:我是谁?从哪里来?为什么活着?

“昔者庄子梦为蝴蝶”,梦醒后庄子不知是他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子。最近有人问霍金:“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是生活在梦里还是真实存在?” 霍金回答说:“我们不知道,也许也无法知道!这个问题至少要等到我们开始深刻地了解意识和宇宙时才可知。我们必须要孜孜不倦地探索关于存在的基本命题,只有这样,我们也许才会知道蝴蝶(或宇宙)是真实存在,还是只存在于我们的梦里。(引自网络)

与庄子几乎同时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用洞穴隐喻来说明,人类囚禁在自己的身体之中,无法辨别相互之间的真实身份,甚至也无法辨别自己的身份,人类的直接经验不是关于现实的经验,而是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之中。

庄子和柏拉图所在的那个时期,公元前数百年,现在被称为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那时中国有孔子、老子,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他们大致同时创立了世界几大文化模式。从此,人类一直靠这些思考和创造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

为何会这样呢?虽然现在对“轴心时代”还众说纷纭,但是已有证据表明当时人的个体智商可能比后代高。因为在物競天擇的演化過程中,智慧曾是人类生存的關鍵。為了求生,我們祖先的大腦一直在进化,并在“轴心时代”到达智慧成長的高峰期。随后農業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已不再适用于后来的人类社会,人的平均智能由于不利的基因突变而开始衰退;我们的食物系统和环境污染也是造成我们的智能下降的原因。虽然我们这些后代积累的知识和大规模合作能力已大大超过古人,但是平均的个人智力却已不如轴心时代的他们。

在那个时代特别重要的是,释迦牟尼(以下简称佛陀)不仅思考了这个人类的基本问题,而且给出了答案,并据此创立了佛法。佛法最核心的内容是缘起学说,谓一切有为法(宇宙万有),皆待因缘而起。生命不是无因的,也不是由上帝等所创造的,它是由一系列的诸缘而产生的。在“苦、集、灭、道”四谛中,“苦”的意思是你在世间看到的、感觉到的种种都是生灭无常的假相,对此众生并不自觉,有执着就会有苦;“集”的意思是,众生在受苦报的同时,还在造种种业,集聚继续受苦的原因;“灭”的意思是明白了这些道理,想要从苦果中彻底解脱出来,就要消除苦因,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道”的意思是就需要通过修道的方法,走上离苦的道路。

在佛陀灭度之后,大乘佛法开始兴起,缘起学说越来越具体化。一是龙树菩萨的中观学说,认为“五蕴皆空”;一是弥勒菩萨的唯识学说,认为“万法唯识”。现代人把中观和唯识看做是大乘佛法高度成熟的标志。粗浅地说,“五蕴皆空”讲形成宇宙万有的五蕴(色、受、想、行、识)缘起虚空,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性质,五蕴皆空是《心经》的核心观点。《中论》也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万法唯识”说一切见、闻、觉、知乃至宇宙万有都与心、意、识有关,在心、意、识之外,没有一个所谓的外境,只是色、受、想、行、识五类蕴结起来的。

当今科学昌明,不仅给人类造就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为我们揭示了世界和人生的真相。十年前拙文“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开始试谈这个问题,受到大家关注。我一直努力想把这个问题理解得更准确、更全面,并讲得更通俗以让更多的人读懂生信。最近我在杭州灵隐寺佛学院、峨眉山佛学院、五台山智慧日论坛和上海恒南书院、苏州太湖大讲堂等地交流这些思考,现根据各地的录音记录,综合整理出此文,期盼更好地就教于大家。

在五台山智慧日论坛演讲结束时,如瑞法师说:“他在上面讲时,我在底下想着,他像谁呢?最恰当的、发自真心的,我觉得他像维摩诘。他为什么会来五台山跟大家结这种法缘呢?这是我们久别后的重逢,大家一起回家里来。我的心情就是四句话:清凉古道一净宜,悲心示现往来身,文殊圣地续前缘,头心头末立情深。”

希望我们在当今科技发展进入“奇点时代”、人类文明面临重大转折之时,一起来回顾一下佛法这个人类文化的精神家园。

一.人类感知的世界图像是心智加工的产物

佛法“万法唯识”的第一层意思是,有情众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是心识上产生的变异影像,而不是所对应境界的真实状况。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感知的物质世界图像都是心智加工的结果,这个说的心智类似于科学家们说的大脑的功能。

大家会想,我们看到的东西实实在在,怎么可能是心智加工的结果呢?下面我们就从一个被很多人当作娱乐的视频开始讨论。

我们来看网上曾经流传很广的“旋转的舞者”视频,它是网页设计师茅原伸幸(Nobuyuki Kayahara)在2003年设计出的。大家看了觉得好玩,其实它有力地说明我们对世界的一切感知都是心智加工的结果。

764fa1a7jw1f6l8uop68zg208d0b6755.gif
图1. “旋转的舞者”视频(详情参见《国家地理》大脑游戏(Brain Games)“眼见为凭?”)

大家从图1的视频中,看见一位女士在旋转,但是有人看到她在左旋(逆时针转),有人看见她在右旋(顺时针转),还有些人看到她一会儿左旋、一会儿又右旋。大家一定想问,她的原本状态是什么?究竟她是在左旋还是右旋?

其实,她的原本状态只是从屏幕上发出的一系列光信号,有些地方黑、有些地方白,然后随时间变化。如果用机器来观察,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信息流,本来是没有图像的。

因为机器人没有意识,不会把这些信息进一步加工成图像。我们认为有个女孩在旋转,这是我们大脑加工出来的图像。我们的大脑用旋转图像(模型)来解释加工这些信息,发现它们一致,就认为她在旋转。

为什么她既在左旋,又在右旋?这是因为这个视频提供的信息不够充分,既可以解释为左旋,又可以解释为右旋。有些人用右旋图像来加工这些信号,发现一致,于是他们就认为她右旋;有些人用左旋图像来加工这些信号,发现一致,就认为是左旋。你的意识中的图像跟这些信息一致,你就会认为你是看到了左旋或是右旋,或者看到了既左旋又右旋。如果增加一点信息,情况就不一样了。

764fa1a7jw1f6l8vfjlw4g20bc05274v.gif
图2. 增加信息的“旋转的舞者”视频

图2中间这张与图1完全一样,有些人看到左旋,有些人看到右旋;在两边的图中增加一点信息,把面部用两只眼睛标示出来了,你可以知道抬起的是左脚还是右脚,这点信息就使选择方向确定了。

现在先看左边这一张,大家都看到右旋,没有人看到左旋。有了右旋的意念,再看中间这个图,所有人看到的都是右旋,没有人再看到左旋;

再看右边这一张,大家都看到左旋,没有人看到右旋。有了左旋的意念,再看中间这个图,所有人看到的都是左旋,没有人再看到右旋。

图3是《国家地理》大脑游戏(Brain Games)主题网站中的另一张图形:

764fa1a7jw1f6l8x4h4zdj20cs08raad.jpg
图3.骑脚踏车的人

有人看成他向你靠近;有人看到他离你而去;还有人看到他向你靠近,突然又离你而去。这个图与旋转舞女图一样,都缺少眼睛的信息,无法判断正面或背面。

另外还可以证明,我们自以为看到的颜色,也不一定是它的本来面目。现在看图4中的这两粒药丸,你看到左面的是蓝色,右面的是红色。其实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当加进来不同的环境,你感觉到的颜色就变了,所以你看到的颜色也是大脑加工的结果。如果用一个机器去测,颜色就是光的波长,两副图的波长是完全一样。可是大脑看到这个波长后要与周围的环境一起来思考。

764fa1a7jw1f6l8y5fesuj20go0a3dgv.jpg
图4.你看到两个人手里的药丸是什么颜色?

不仅视觉如此,我们的听觉也是意识加工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of Surrey)的心理学家哈里·麦格克(Harry McGurk)和约翰·麦克唐纳(John MacDonald)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给自愿者放映的一部影片中,一个音节“ga”在配音时发作了“ba”,而自愿者称听到的音节是却是“da”。这样一来,视听信息联手创造出了第三种全新的声音,这个过程现在被叫做“麦格克效应”(McGurk effect)。

人有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科学研究用的所有仪器实际上都是感官的延长。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均是通过感官接收外界的一些信息,然后由大脑把它们进一步加工成图像。由于感官的局限,我们得到的信息往往都是不完整的。而且为了形成图像,人脑都要“自以为是”地补充部分信息。例如外界信息往往是二维的,就像舞女旋转图片给你的实际上是二维信息,但人是三维动物,我们总是用三维图像去理解它,要把二维信息加工成三维图像,这些信息自然就不够了,在这个加工过程中你的意念就会起很大作用。我们看到的银河系、微生物、原子、分子,都是大脑加工所得到的信息产生的图像。我们认识外界的一切,包括科学认识外界的一切,其实都和那个舞女旋转本质相同。

人类意识中的图像来自记忆,但记忆不仅来自我们的亲身经验,也来自我们的基因中储存的祖先的记忆。我们总是用意识中的图像去解释所得的外界信息。这是因为,人类的大脑是为在所处的环境中生存而进化出来的,我们的大脑的特点是会寻找模式或图像,即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或赋予事物一个我们熟悉的图像。因为对模式的认知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关键,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

比如我们可以在过马路时及时发现一辆正冲过来的汽车,这个能力相当于在一秒内从几十本长篇小说中找到最重要的两三句话。亿万年中人类及其远祖正是靠这个能力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其中的机制是什么?科学家至今尚不清楚,但是它包含两个要点。一是视觉系统善于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最特别、最重要的信息。你在“万绿丛中”很快就能看出“一点红”;二是大脑善于根据少量信息迅速构造出模式或图像,发现一辆汽车正冲过来。

不过这个能力有时会过分,会找出一些并不存在的模式或图像,这其实是“迷信”的另一个定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说这点。这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真相。

懂得了这个真相,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六祖坛经》中的这段公案: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看见一个风幡在动,有两个僧人就开始争议,一个说就是有风在动,另一个僧人说是只能看到幡动,六祖慧能就说这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以上是佛法中“万法唯识”的第一层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08: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物质世界的深层面目是“空”

大家会想,虽然我们大脑根据接受到的有限信号加工出图像,但是外界那个信号的来源、“外境”是不是真实存在?如果真实存在的话,我们可以说我们加工图像总有误差,那么人类借助科技不断修正这个误差,最后总能逼近外界的真实。

佛法中 “唯识无境”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说“外境”也不真实存在,世间一切事物都是阿赖耶识所藏种子呈现的幻相,不具有各自“独立”存在的真实性。《心经》的关键就是说“五蕴皆空”,这是世人很难理解的又一个佛法问题。最接近现代科学的解释是在《高僧传》中佛陀跋陀罗回答鸠摩罗什的问题:怎么理解五蕴皆空(“云何法空”)?他说“众微成色,色无自性,故为色常空”,“微无自性,则为空矣”。这就是说,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是很多微尘聚起来的,无论物质现象或是这些微尘都没有自性,就叫空。过去还没有现在习以为常的知识,佛陀跋陀罗的话很难被人接受。

现代科学最有趣的成果,就是说明佛陀跋陀罗的这个话有道理。

764fa1a7jw1f6m5p13x6kj20hs0qo0uu.jpg
图5.现代科学得到的宇宙图像:从最大到最小

图5是谷歌制作的现代科学所知道的世界图像视频。一个女士躺在谷歌公司总部的草地上,假设你迅速往上飞,看到下面的人越来越小,依次看到硅谷、加州、美国,地球、月亮、行星、太阳系,再就是银河系、星云、星系,这就是现代科学所知道的整个宇宙。然后你又往下冲,先把这个过程从大到小反转一遍,直到看见地球、加州、硅谷、这个女士、她的眼睛。接着用不断增大倍数的显微镜,看见眼睛中的一条血管、血管中的白血球,再用显微镜继续放大,就看到染色体,原子核,最后发现原子核中是一堆夸克。这就是物质世界最小层面的图像。估计整个宇宙大概是由10^80个夸克和电子等基本粒子组成的。

下面我们来讨论物质世界的显微图像。看图6中女士的脸部,那里皮肤最好,但放大十倍后,就惨不忍睹了;往下看,放大很多很多倍后,就知道人体是由原子堆起来的;再往下看就是电子和原子核,原子核由夸克组成。
764fa1a7jw1f6m5pzjxxhj20a10b4jrx.jpg 764fa1a7jw1f6m5qnah82j20g409g0uq.jpg
图6.人体是一堆基本粒子

近年来物理学的新前沿-弦论表明,电子和质子等所有亚原子粒子都不是实在的东西,弦才是实在的。宇宙中所有的亚原子粒子都可以被视为弦的各种不同振动。弦上所发出的各种“和弦”就构成各种物理学定律。 弦是“体”,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用”。按照这个理论,整个宇宙、物质世界就是一场盛大的交响乐。这与佛法所讲的世界图像不谋而合。

《楞伽经》讲到物质世界如何由藏识海产生时说:“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流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意思是:宇宙的本体藏识海,本来是澄然湛寂、随缘常住而不变,内外的境风就是业力的风,吹荡使这个清凈本体起了波浪起伏,于是就生出万物。现在科学家说物质世界是弦的海洋中演奏出的盛大交响乐,这与《楞伽经》用这个波浪的比喻是一致的.

然而,佛法的真如海(藏识海)属于与心智类似的范畴;如果弦是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单元,仍属于物质。二者会有本质上的差别。有趣的是,最近物理学家越来越傾向于认为,虚空并不是空的,而是量子比特(bit,即基本信息单位)的动态海洋,基本粒子是比特海洋中的漩涡、波浪以及网状结构。这样一来,弦的本质就是信息,与真如海在本质上接近了。其实现代科技的不同领域都指向这个方向,在下面几部分中再继续讨论。

总之,人类所感知的世界图像是我们的心智创造的产物;组成世界的最小“砖头”(如基本粒子)并非实体,也是心智根据得到的信息创造的图像。这个现代科学的观点,正如霍金在《大设计》一书中讲的 “模型相关实在论”:

“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真实,是不存在的。相反地,我们将采用的观点是真实与模型相关,换句话说,我们将物理理论或世界图像视为将观察现象与模型元素联结的一套规则(通常是数学规则)。这提供的架构可用来阐述现代科学。”(霍金,《大设计》,郭兆林等译,大块文化版,2011)

他说的就是,我们的大脑会制造外在世界的模型,然后根据模型诠释感官输入。我们会形成屋、树、人等心智概念,可也形成有关电的心智概念,不论电是流通于插座、原子、分子和其他宇宙等等。这些心智概念成为我们唯一知道的真实,如果没有模型便无法检验真实,一定是先建构模型,才会创造出真实。

可能有人难以理解这段话,人的心智怎么能根据得到的信息创造图像呢?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可能有助于你理解。你去漓江边看过“九马画山”没有?

764fa1a7jw1f6m5sw9flnj20dw07st97.jpg
图7. 漓江边的“九马画山”

上图这个山壁实际就是各种颜色的花岗岩杂错,导游说聪明的人能够看出九匹马来,大家产生了这个意念后,一看这里、那里果然像匹马,就可以找出九匹马。如果你走近仔细看,山壁都是各种颜色交错的石头。你带着马的意念看出马来了,就像刚才那个舞女的例子,马只存在于你的意念中。这就像用电脑产生的随机点状图,你觉得感知什么模式或图像,都只出现在你心中。

也许你会想,我们觉得看到的马,是这些各种颜色交错的石头 “粗粒化”的结果,因此它们仍然是客观的,与心智无关。那么我们再看下面的图8,用它进行的研究表明,孩子們从图中看到的是9隻海豚,而许多成人看到的却是一對親密的夫妻,因為他們心智中與之相關的先行記憶不同。这证明你看到的图像确实与心智有关。
764fa1a7jw1f6m5wdv97bj20dc0hsdij.jpg

图8.你看到了什么?

物质世界的深层面貌-信息的海洋,就像那个各种颜色的花岗岩杂错的山壁。我们的大脑总是试图找出这些信息之间的因果联系,并赋予它们一个我们熟悉的图像。弦、基本粒子、原子、分子,乃至整个世界的图像,都只存在于我们心中。这些图像强有力地帮助了人类生存的。不过不能过分,不能迷信,它们其实是我们的心智产生的概念。我们的心智毕竟有限,在更高智慧看来,这些图像可能幼稚和简单;在更大更深的层次上,这些图像可能并不正确。

  三.  物质原本是信息(It from bit)!

宇宙是人类心智创造的最大图像。长时间以来,人们都把宇宙看作是一架服从物理定律的机器,这是人类的认知特点造就的图像。但是当科学延伸到两个极端时,不论是大到整个宇宙,还是小到原子的核心深处,这个图像失效了。

在大尺度上,宇宙中的一切物质是由大约10^80个基本粒子组成的。这些基本粒子是从哪来的?回答是在大爆炸之初的暴涨时期从虚空中的能量转化来的;那么虚空中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回答是无中生有地产生的,因为宇宙中所有物质对应的正能量和引力产生的负能量都很大,但正好相等,所以宇宙的总能量还是等于零。总之,这个物质世界是无中生有产生的。

在小尺度上,这些基本粒子是怎么构成物质世界的?量子物理发现微观粒子行为十分诡异。

第一个诡异就是它们没有确定状态,比如可以在这儿,也可以遍布整个空间,没有具体的位置。我们一般很难想象这种状态,但科学实验非常精密地证明了这一点。在没有人观测以前,基本粒子没有确定的状态,每一个粒子同时又是一片波,波可以充满整个宇宙。物质世界在这个基本层面上的基本层面没有确定的状态,浑沌一片。

第二,微观世界虽然没有确定状态,但是在人去观测的时候,被观测的对象突然就选择一个确定状态出现了,而观测离不开人的意识,意识在微观世界出现确定状态中起了关键作用。

量子纠缠就是刚才这两个诡异现象的必然推论。爱因斯坦指出,如果有一个原子在空中一下分裂成两个碎片(这在微观世界很常见),向左右两个方向飞去,它们的状态一定有一个明确的关系,比如保持角动量守恒,这个关系就叫纠缠。这两个原子碎片的角动量加起来一定等于原来的角动量,如果原来角动量为零,这两个碎片的角动量一定是一正一负,抵消为零。这就是它们之间的纠缠关系。

764fa1a7jw1f6m5x35v8tj20hi06mq2x.jpg
图9.量子纠缠

在宏观世界里也有纠缠关系。例如你拿一副手套,把其中一只寄到北京,另一只寄到上海,北京的人不知道会收到左手套还是右手套,上海的人也不知道,但是只要北京的或者上海的人收到,打开一看,即“观察”,那么另一只手套的状态是左是右也就确定了,这是宏观的纠缠。所以纠缠并不奇怪,就是有一种守恒律或按属性把它们约束起来。

奇怪的是量子纠缠。如果微观粒子发生纠缠,比如一个原子分成向两边飞的两个碎片,假设时间足够长后,一个飞到北京,另一个飞到银河系另一边去了,两者相隔可能几十万年光年。如果你在北京检测这一个的角动量,看它怎么旋转,因为角动量守恒,你一定知道跑到银河系边的那一个的角动量,是怎么转的。

奇怪的是这两个碎片在没被人观测之前,按照量子物理,它们同时在所有可能的状态上存在,并没有确定状态;然而一旦北京这一个被观测,有了某个确定状态了,银河系边上那一个怎么知道另一个被观测了、并且已经选择某个确定状态出现了啊?如果有信号传递,这个传递速度一定远超光速,不可能;如果没有信号传递,那它们怎么知道对方的状态呢?难道有“心灵感应”?

1982年,巴黎大学阿斯佩克特和他的小組做实验,发现量子纠缠的超距离作用确实是这样,就像心灵感应一样,根本不需要信号传播,是瞬时的。

物理学界直到现在没有人能够解释这个现象,但却已经把它运用到量子通信的秘钥分配上了。这个问题是物理学家的难言之隐,因为要理解它可能需要放弃物质是实体的观念。

例如,伦敦大学的波姆提出,处于量子纠缠的微观粒子,不是分离的实体,而是某种更基本相同来源的实际延伸。他认为处于量子纠缠的两个微观粒子,其实不是分裂开的两个实体,而是某个基本东西的不同表像。设想一个大鱼缸(图10),里面有一条鱼在游,你用两台摄像机对着这个鱼缸,一台从侧面,一台从背后,与两台摄像机连接的屏幕上就出现两条鱼,角度、形状都不一样,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这是同一个鱼缸,他只看屏幕会以为有两条鱼,很奇怪只要其中一条鱼动一下,另外一条鱼就会马上响应,而且配合得很好,他会觉得觉得它们中间一定有什么心灵感应。波姆认为,要理解量子纠缠,只能放弃基本粒子是实体的概念,只能把它看作是某个更基本东西的表相。

764fa1a7jw1f6mc4qwe1pj20rt0e3q6b (1).jpg
图10. 鱼缸世界

如果《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到现在的商场监控室,周围全是屏幕。当有个人进入大厅,被许多摄像头对着,刘姥姥就看到每个屏幕上都有一个人,她会奇怪他们的动作都协调一致,一个人动一下,其他那些人都起动。屏幕上的图像就是信息,不是实体。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把物质看做是信息。1989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提出“it from bit”,意思是物质就是从信息中来的,信息就是物质,这就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奥地利的安东·柴林格等人认为,微观粒子只是表象,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并非光子、电子这些物质粒子本身的规律,而是我们所拥有的关于它们的信息,这样一来量子物理遇到的的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

为什么一个系统能同时存在于好几种状态之中?因为我们已知的信息尚不足以准确的告诉我们它到底处于何种状态;

为什么对该系统进行测量,就能使其一下子缩减为单一态?因为这种测量使我们获得了新的信息,加深了对该系统的认识;

为什么两个系统之间可以发生超时空的关联?因为这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共同点,我们从一个系统获得的信息可以立刻让我们了解另一个系统;

量子世界里为什么会有偶然的存在?因为我们缺乏必要的信息,无法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所以不得不将其划归偶然的范畴;

为什么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这是因为它和信息本身的量子化是对称的,量子化的信息缩减为一些二进制的答案:是或否、0或1 、 阴或阳。

当然,量子物理与信息的关系可能比此更复杂。目前物理学中的旋网理论,就提出了新的“以太学说”:真空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什么都没有,而是量子比特(0或1)的海洋,和1可以互变,光波、基本粒子都是这个海洋中波动的旋涡,万物就是从这个波动的旋涡中浮现出来的。

总之,科学可以使我们沿着知识的阶梯走出经验的牢笼,看到看到更大和更小的领域,现在我们在更大的视野中发现,宇宙更像一个巨大的信息海洋,而不是以前看来那样像一架巨大的机器。这与佛法中“万法唯识”“心物一元”的思想接近了。
764fa1a7jw1f6mc4qwe1pj20rt0e3q6b.jpg
764fa1a7jw1f6m5x35v8tj20hi06mq2x.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08: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如何由信息构建物质世界?

一般人很难理解物质就是信息这个观念,它不仅与我们的直觉和经验不一致,而且也是与我们现在的思维定式不一致。

其实古人曾有过万事万物都是信息的思维定式。《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易”者,阴阳之变。“易”有二义:“交易者,阴阳之对也;变易者,阴阳之流行”(《河洛理数》卷一)。由于《易经》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被不断修改补充,现在我们对它的本来面貌已不甚了解,但是《易经》的基本方法是清楚的,它用等价于现代的信息比特(0和1)的阴阳两爻,组合成“”八卦”,代表自然界的八种状态,并研究其演变规律。因此《易经》是直接研究信息比特的变化,而不用图像和模型。最初的《易经》主要是预测的学问,这从甲骨文中留下的大量卜莁记载可看出。由于当时没有电脑和信息技术,《易经》的知识体系只能停留在唯象阶段,并且由于历代文人士大夫的改造,可能早已面目全非。

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诞生于三个世纪以前,以牛顿出版《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为标志,人类发现自然界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述的定律来描述,它从简单的公设出发,用逻辑推导出数学,又用数学和简单体系的几个定理,推导出越来越复杂的系统的行为。目前这个科学体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也暴露出了局限。当自然界的各种基本单元的规律已经大致清楚,在转向研究真实世界的复杂事物时,发现许多复杂系统的规律难以从这个科学知识体系中推出,例如生命现象、气象变化、社会行为等。

由于人体和生命现象难以用这个科学知识体系理解,上世纪的一批科学家已开始另辟蹊径。四十年代,冯·诺伊曼就提出了元胞自动机的概念。他设想一个可编程的宇宙,其中时间定义为宇宙之钟的滴答声;空间定义为一个个分离的元胞(Cell)格子,它们可能具有的状态只有两种,“生”与“死”,用颜色表示成绿色或白色,其实等价于易经的阴和阳,就像电脑屏幕是由许多小格子组成一样。宇宙之钟每滴答一次,每个元胞就会转入一个新的状态,这个新的状态是根据其当前状态和其邻居当前的状态,按一个规则决定的。

元胞自动机的一个特例是“生命游戏”,每个元胞的邻居定义为它周围紧邻的8个元胞(见图11左下),其变化规则是:

(1) “人口过少”:如果活邻居少于2个,任何活元胞则死掉;

(2)“正常”:如果活邻居为2个或3个,任何活元胞则继续活;

(3)“人口过多”:如果活邻居大于3个,任何活元胞则死掉;

( 4 )“繁殖”:如果活邻居正好是3个,任何死元胞则活过来。

764fa1a7jw1f6n9d32rh5j205p064mx9.jpg
图11

这里举几个“生命游戏”的例子,它们用信息流的方法很简单地就构造出了生命现象和时间空间的特征。

“轻量级飞船”:它的周期是4,每2个回合会向右边走一格

​
764fa1a7jw1f6n9di4jj5g203i02q0rq.gif


图12

“繁殖者”:它会向右行进,留下一个接一个的“滑翔者枪”。动图最后一帧定格时用三种颜色区分了繁殖者本体、滑翔者枪和它们打出来的滑翔者。

764fa1a7jw1f6mf1l24vkg20aj05cdfl.gif
图13

什么是运动?我们长期以为,“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它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生命游戏”根据某些简单的规则,格子空间中的结构的变易就会使人产生运动的图像。我们感觉到的一切运动可能是心智加工所得的信息建造的图像或模型。

“滑翔者枪”:它会不停地释放出一个又一个滑翔者。

764fa1a7jw1f6mf11w5jgg206y0500n8.gif
图14

"脉冲星":它的周期为3,看起来像一颗周期爆发的星星。

764fa1a7jw1f6menpp7apg203t03t0si (1).gif
图15

什么是物质?物质科学的目标一直是研究物质的属性,大家都认为物质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屋内的桌椅和屋外的石头。凭什么有人说它们只是幻象呢?像“脉冲星”这样的格子空间中的结构,随时间相对不变,就会使人脑产生某种“实在的东西”,如物质的图像。

十年前,斯蒂芬·沃尔夫勒姆(wolfram)出版了《一种新科学》(A New Kind ofScience)一书,他试图用和1的比特流构造出整个宇宙。他研究最简单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从一个黑点开始变化,每次新的变化就产生新的一行,打印在下面。而每一个元胞的死活由且仅由它自己和它左右两侧的细胞在上一行的状态决定。每个元胞只根据上一行中与该细胞紧相邻的三个元胞的状态来改变自己的状态,变成黑色或保留白色。变化规则共有256种。

他在1983年发现了规则30:

764fa1a7jw1f6men98xa4g20fe0af74e.gif
图16

运行到几百步后,就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特征,一些结构开始既不是周期性地也不是完全随机地出现在画面上。下图左边是按Rule 30迭代250次后的结果。大部分区域看起来近乎是随机的。下图右边是自然界中的织锦芋螺(Conus textile)的花纹,竟然神似Rule 30的结果,说明生物色素沉着这一在现代科学看来非常复杂的现象,可以用这个方法很简单地解释。



764fa1a7jw1f6melybn2qj20dx06z757.jpg 764fa1a7jw1f6memek0qzj20d00dw77i.jpg

图17

沃尔夫勒姆又找到规则110:当某元胞的上一行相邻三个细胞为全黑,全白或者左侧一个细胞为黑时,该细胞为白色,否则为黑色。用这个简单的规则,元胞自动机从初始状态(一个黑色细胞)可以产生出复杂的图形模式。他首先完成了乘法、除法运算,和求素数、求平方根、求π值,甚至解偏微分方程。并把一维元胞自动机扩展到多维元胞自动机,产生更高的复杂程度,模拟了雪花、生物细胞等等。

他又进一步把元胞自动机与周围的真实世界联系起来,弹子球,纸牌游戏,布朗运动,三体问题等等问题中的随机性都可以用元胞自动机来解释;流体的湍流,晶体生长的规律,华尔街股票的涨落也都可用元胞自动机来模拟;还有自然界中的树叶,贝壳,生物色素沉着等,元胞自动机能生成与它们一模一样的图案和形态。

他指出规则110元胞自动机是普适的,等价于一台普适图灵机(Universal Turing Machine)[11],并证明了"计算等价原理"(the Principle of Computational Equivalence):几乎所有达到一定复杂程度的系统都等价于规则110元胞自动机,也即等价于一台普适图灵机。

沃尔夫勒姆在书中说:“三个世纪以前,人们发现建立在数学方程基础上的规律能够用于对自然界的描述,伴随着这种新观念,科学发生了转变.在此书中我的目的是将要用简单的电脑程序来表达更为一般类型的规律,并在此种规律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科学,从而启动另一场科学变革。"


这里所指的三个世纪前那场发生在科学上的转变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革命",那场革命以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为开端,经过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的推进,到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到高潮.沃尔夫勒姆认为"传统科学"未能建立起解释宇宙复杂性的理论,靠数学方程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他要发动一场新的"科学革命",革命的内容就是要用简单的电脑程序取代数学方程。

虽然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然而沃尔夫勒姆的工作说明,现代科学家已经开始重新走到古人的智慧-用信息来构造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是一个主流的科普杂志,里面的一篇文章《走过爱因斯坦》认为“物理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物质和能量不过是附属物而已。”

英国剑桥大学的数学家约翰·巴劳在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新发现》杂志2005年12月号),提出我们可能只是一个巨大的电子游戏里的虚拟存在而已。如果在高维的世界中,有一个比人类智能更高的物种,他们中有一位超级程序员,在一台超级计算机的三维屏幕上虚拟“生命游戏”,用和1组成的比特流模拟:星辰的升落和星系的形成;整合生物化学法则,观察生命的进化、不同文明的成长;赋予人类以意识,观察他们的悲欢离合。

我们怎么能知道自己不是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角色,此刻就生活在一个黑客帝国那样的世界中呢?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的、想象的世界中,“图灵原理”说我们没有任何办法确定在这个虚拟现实的背后还存在另一个现实。

如果认为宇宙是被虚拟的,那就等同于承认存在“超级意识”。

五.物质与意识

自然科学总是自诩为最客观、最不能容忍主观意识,然而量子力学却发现意识和物质世界不可分开,物质世界从不确定的浑沌到确定状态的转移是靠意识促成的。

有人认为,在宏观世界和宇宙这类问题不会存在,因为大量微观粒子聚集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迫使一个粒子出现一个特定的状态,使它的量子不确定性消失(称为“退相干”)。例如用仪器观察,在照相的底片留下记录,就可以使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消失。但是严格地说,这种认识并未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量子不确定性会向更大的系统转移。

1932年,冯·诺伊曼在量子力学刚建立的时候写了一本书,《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一直是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他指出,一般的观测仪器都是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因为每个微观粒子都服从量子力学,所以整个系统也服从量子力学,可以由量子力学描述。

用一台与世界其它部分完全隔绝的仪器(记为A)来观察一个处于叠加态的量子系统,比如用盖革计数器观察原子衰变。这时原子状态的不确定消失了,不过他证明这个由更多粒子构成的大观测系统又变得不确定了,量子的不确定性转移到观察仪器上去了。盖革计数器的是否偏转,又变得不确定。

如果再用第二台仪器(记为B)来观察A所指示的状态,那么虽然A的状态确定了,但是他证明这时A+B将成为不确定的的叠加态,不确定性转移到更大的系统中。

这种所谓“冯·诺伊曼链”(A,B,…)将无限持续下去。在实用意义上,在此观测链进入宏观阶段时,电子已失去相干性,干涉现象已不可能出现;然而严格地说,当我们用仪器去测量仪器,这整个链条的最后一台仪器总是处在不确定叠加状态之中,这叫做“无限后退”(infinite regression)。换句话说,假如我们把用于测量的仪器也加入到整个系统中去,这个大系统的量子状态从未彻底坍缩过;直到有意识(弗洛伊德的“自我”)的观察者参与,由于意识不服从量子力学规则,薛定谔的方程不能再用了,整个系统才坍缩到确定状态。

随后薛定谔举了个例子,说明微观世界的诡异可以直接影响我们宏观尺度上的生活,这个例子现在被称为“薛定谔的猫”。

764fa1a7jw1f6mel757dtj20go09sgn0.jpg
图18

如果有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密封盒子,外界看不见里面。里面放一只猫,猫的旁边有一个放射性原子,如果它衰变会放出中子,旁边的计数器接收到,启动一个精密装置,铁锤就掉下来砸碎猫旁边的玻璃瓶,瓶里是**这类剧毒物质,瓶子一破猫就死了。

由于外边看不到盒子里的情况,盒子外的人都不知道这个放射性原子衰变没有衰变,所以也不知道猫死没死。过一段时间后,我们按通常在宏观世界的经验,认为猫要么是死,要么是活,只能是其中之一。然而按照量子力学,微观世界的诡异就在于放射性原子将同时处于两种状态:不衰变和衰变,在这个盒子中的猫也就是既死又活。这样一来,就不仅是微观粒子没有确定状态,现在宏观的猫也变成了没有确定状态了。一只猫同时又是死的又是活的,即处在不死不活的叠加状态,这与常识太不一致了。

这个理想的实验的每个环节都是可以实行的。它说明微观世界没有确定状态的诡异,与宏观世界完全可以连接起来,因此宏观世界也会有这类诡异的不确定性。

有人会说,我们要知道这个猫死没死,这个原子衰不衰变,只要打开箱子一看不就得了,猫肯定要么是死、要么是活,只有一种可能。然而量子物理的第二个诡异之点,就是说只要有人去观察,这个微观粒子会突然选一个确定状态出现,所以你观察到的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那么猫死和活也有确定的结果。

还有人问猫有意识吗?其实在这个理想实验中,猫有无意识并不重要。盒子里的猫只是起探测仪器的作用,死与活是生命系统的两种可能的状态,是这种仪器给出的两种测量结果。按照量子物理,有死和生两个本征态的系统,任何这两个态的叠加也是可能的态,在这些叠加态上,猫就是 “既死又活” 的。原则上,使用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出这些态的波函数如何随时间变化。然而,如何用当前物理学中的数学语言写出这些态的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据估计,猫是由大约10^26个原子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原子都按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规律运行,形成一个个统一协调的整体。“活”意味着这个系统运行正常,即使部分不正常,系统也可以自我修复他们,或者整合成一个新的协调运行的整体;“死”意味着这个系统崩溃。当这只猫与一个放射性原子连同盒子内的装置在一起时,它们形成一个新的更大系统。这个原子与猫连同装置本身的原子相比,微乎其微,它怎么能影响猫的生死啊!这就像一只蚂蚁要推倒一座大山。

然而,我们世界的一个奥妙就是,这是可能的。科学家们已发现,在复杂系统中,初始条件的极微小变化, 可能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别。例如长期的气象现象是不可能被准确预报的,因为气象预报的初始条件, 由极不稳定的环球的大气流所决定。巴西的一只蝴蝶抖动了一下翅膀,改变了气象站所掌握的初始资料,三个月之後,就有可能引发美国德克萨斯州出乎意料之外地刮起一阵未曾预报到的龙卷风。这个结论被形象地称为“蝴蝶效应”。这就相当于一只蚂蚁推倒一座大山。这种现象被称为“混沌”(英文“Chaos”的译名),含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意。

764fa1a7jw1f6n9cd08lcj20fh0b0q4t.jpg
19.“蝴蝶效应”示意图

“蝴蝶效应”是第一个被深入研究的混沌现象。现已发现,混沌这种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以至于几乎不可能预测其行为的系统,广泛地存在于宏观世界中,即使在人文和社会学的研究系统中也发现了一批混沌运动的实例。其实周围这类状态比比皆是,不过我们熟视无睹。

最近(2016年7月11日)《自然·物理》杂志报道了尼尔(Charles Neill)等人的实验,他们发现之前被认为无关的两个现象—属于经典物理的混沌现象和属于量子物理的量子纠缠现象—之间存在联系。量子纠缠特性能够用经典物理体系下的热力学和混沌理论来描述。这提示我们,混沌可能就是与量子纠缠相应的宏观现象。这样一来,原子衰变与不衰变相应于猫系统崩溃与不崩溃。“猫既死又活”等价于猫系统崩溃又不崩溃。科学正在厘清量子不确定性与宏观系统的不确定性的关系。

佛法的“诸法无常”讲的就是宇宙万有的不确定性。在大乘经典《中论》中最不容易懂的就是“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大家想像不出这是什么状态。其实中观的“中”是为了对佛陀说的“空”做更细致的分析,它是缘起和诸法无常的另一表述。“空”或“中”,这样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的状态,是否与薛定谔的猫有些相似呢?

更有意思的是,在人观察之后,猫不生不死的不确定状态就消失了。这又契合了佛法。佛法认为妄念产生了妄动,然后才出现物质世界。《楞严经》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就是说,宇宙本体-如来藏本是清净本然,元自灵明。因为明极了,而忽生妄念,想看看自己是
什么样,就发生照明感觉的作用。物质世界的本体是清凈本然,因为产生了妄念想看看什么样子,这个时候产生了妄动心,就形成了物质世界,也就是说观察生成了物质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08: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人生的真相-四圣谛

人类对宇宙万有的认识,最终都要归结为人生的真相。佛法的“五蕴皆空” 、“万法唯识”和“心物一元”思想,都围绕着人的生死及解脱等问题。“四圣谛”提出了苦、集、灭、道,其中最基本的问题是为什么说人生是苦?

南怀瑾讲过一个故事。抗战时期的四川成都,有个银行老板很有钱,每天晚上都要看报表和账本到凌晨,十分辛苦。与他一墙之隔,以卖豆腐为生的小两口每天早起磨豆腐,边工作边唱歌,日子过得很快活。银行老板的太太问“他们怎么那么快活?” 老板说“我可以马上让他们快活不起来!”他拿起一包银子扔到了隔壁。随着银子“哐当”一声落地,隔壁小两口的歌声再也没有响起。他们开始忙于用这包银子赚钱、保本,从此没有了快乐。

听完之后,学友们互相开玩笑:“老总,你把银子扔过来,我来接。”大家都认为把银子扔出去很傻。这说明真的把苦看破很难。虽然银行老板的那包银子,大家都知道带来了烦恼和痛苦,但是都不觉得是真的“苦”,要真正放下不容易。

更一般地说,现代人已经知道人类和地球都是宇宙的尘埃,宇宙根本不在意我们,而且人生艰难又短暂,但是很多人的内心是赶快享受生活才有意义。用网络流行的话说就是:“活着就是胜利,挣钱只是游戏,健康才是目的,快乐最是实际。”正如我们小时候的格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说的就是人生很艰难,需要在奋斗中得到快乐。还有人说出家人愚痴,这一生不享受白过了。

为什么大家知道痛苦来自那包银子,还是不愿把银子扔掉呢?这是因为一般人的情绪是受物质的大脑支配的。这个大脑是为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繁衍而演化出来的,它的特点就是让人着迷世间这些事,即使知道了真相也不在乎,这样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人的快乐是长期演化成的大脑的生化机制造成的。这个机制为了鼓励你去做生存繁衍所需要的事,就让你在做这些事时,身体释放多巴胺、血清素、催产素等等,让你此时感到快乐。例如坠入爱河,多巴胺在那个时候排放得特别多,甚至使人变傻,目的就是让你喜欢并投入这类事,以便有利于基因传播;我们喜欢跟朋友在一起相处,这是生化机制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合作,在人际关系好、跟朋友相处和谐时多巴胺的排放会增多,让你感到快乐;有些人觉得健身上瘾,那是因为生化机制为了使你喜欢健身,增多多巴胺排放,你就感到非常舒服;再如有些人喜欢吃甜食,或者看到好菜,多巴胺马上排放多了,你就很兴奋,这在引导你补充营养;另一方面,财富和地位能使人在生存繁衍中更安全、更有能力,它们也是通过多巴胺排放增多,让你产生快感。一旦失去财富和地位,多巴胺排放不足,你就会忧郁。

其实生化机制让人感到的快乐,只是一个短暂的奖赏,它引导人去做有利于人类生存繁衍的事,一旦做完,人的心绪就回到正常水平。就像我们用奖励的方法训练小孩和宠物一样。

人生的基本问题是,你愿意一辈子做一个生化机器吗?这个机器可能自以为神圣,但是终生被生化机制操纵,完全没有自我。这样的人类只是物理定律、生物化学定律操纵的傀儡,并不是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能动主体。这样的人生是场闹剧,有什么意义呢?

图20.佛陀开讲"四圣谛"(公元2世纪石刻。藏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

佛法用缘起和无常的道理讲人生是苦。《杂阿含经》第一卷记录着佛陀的开示:色(身体和世间万事万物)无常,无常是苦,所以色是苦;受、想、行、识也是无常的苦的;对色、受、想、行、识有这样的理解而生厌,因生厌而离贪爱,因离贪爱而得解脱,因得解脱而生法住智。慧解脱阿罗汉,虽然不得四禅,也没有五神通,就是以法住智通达缘起而得解脱的。

据记载当时听佛陀说法的弟子,大多数都马上解脱成就了慧阿罗汉。这是可能的,因为当时的人生活非常简单,物质享受的诱惑很少,加之他们的高智商,容易对色、受、想、行、识有这样的理解而生厌,因生厌而得解脱。后来人的物质享受和诱惑多了,慧解脱就越来越难。现代人的物质享受太多,诱惑更强,解脱更不易。

然而另一方面,现代人具有古人没有的科技知识,我们容易理解被生化机制操纵的人生是场闹剧。如果你的一生只是被这个生化机制带来的快乐役使,没有自我和自性,就是“无常”,这样的人生是苦。如果你把这个看透,生厌,并摆脱它的驱使,即“放下”,就可以得到慧解脱。

然而,并非想通道理就能解脱,挣扎于肉体的苦痛之中的人,是很难真解脱的。所以一般还需要色身转化,包括重塑大脑,使身体和情绪摆脱生化机制的束缚,并感受到这种摆脱了生化机制的解脱自在大快乐。否则虽然明白道理,但还是不愿扔掉那包银子。

禅定是佛法等所有修炼法门的共法,禅定的可使色身转化。过去二十年来,脑科学家们用现在最精密的脑成像仪器来观测,发现禅定确实可以改变大脑。这里举几个例子(取自朱迺欣《打坐与脑》,立绪文化出版,2000):

(1).丹麦科学家在1999和2002年用PET(正电子断层扫描)研究尼达拉瑜伽(Yoga Nidra)的放松禅定,发现此时人脑部明显多巴胺排放增加,多巴胺增多使人快乐,印证了佛法说的“禅悦充满”。(Kjaer T.W.,et al,Brain Res Cong Brain Res 13:255-9,2002)

(2).2001年美国宾州大学的纽貝格等人用SPECT(单光子断层扫描)研究藏传佛教修炼者,发现他们禅定时,一些重要脑区的血流量增加,不仅提高了皮质活动,而且使人更专注。这验证了禅定时大脑不只是没有杂念,也是处于高度清醒的认知状态,高度灵敏。(Newberg A.,et al,Psychiatry Res 106:113-22,2001)

(3).2005年,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的团队研究培养专注和正念的观想禅定(vipassana meditation),他们发现这种禅定使相关脑区的皮层明显增厚,而且可以防止人因年龄增大而产生的大脑皮层变薄或者萎缩。(Lazar S.W.,et al,Neuroreport 16:1893-7,2005)

(4).2007年,威斯康星大学的团队请来二十几个禅定修行了四十年左右的藏传佛教资深喇嘛,用fMRI(功能磁共振)观察,发现他们的专注能力很强又持久,而且不受干扰,原因是他们在禅定时相关脑区被激活,这说明长期禅定可以重塑大脑,使大脑中控制专注,慈悲和快乐的部位特别发达。(Brefczynski-Lewis J.A.,et al,Proc Nat Acad Sci USA 104:11483-8,2007)

(5).2007年,艾默里大学的科学家用fMRI研究禅宗的禅定,发现不仅能培养专注能力,而且能阻止大脑老化。(PagnoniG.,et al, Neurobiol Aging 28:1623-7,2007)

(6).2009年,丹麦科学家用高清晰度MRI(磁共振)不仅看整个大脑,也看小脑和脑干,研究了十名大圆满禅定的长期修炼者(平均16.5年),发现禅定不仅能重塑大脑,也能改善脑干,而且脑干的构造变化比大脑还大。(Vestergaard-Poulsen P.,et al, Neuroreport 20:170-4,2009)

禅定可以重塑大脑,意指长期禅定可以产生神经重塑。这很像长期弹钢琴、拉小提琴、学习外语,可以改变特殊脑区的构造和功能。内心专注和乐、空、慈悲等正面思维,可以使相关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加强。这些研究是沟通科学与佛法的可喜进展,但是还很初步。它们还未触及禅定使色身转化的原因。在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中,人体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很难用一般概念和公式把这个原因分析清楚。这里我们只讲“乐”。南怀瑾的《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p58-264中详细解释了“大乐法”。这是与生化机制不同的方法,它所讲的左中右三脉和四轮(顶轮、喉轮、心轮、脐轮)是生化机制以外的概念。

很多人不理解三脉四轮和其中运行的拙火(下面用中医叫法-真气),用检测物质的方法没有找到它,说明真气可能不是物质。然而真气可以改变我们的身体,因此它的确真实存在。古人就是用自己的身体检测到它,并且画出了经络,包括三脉和四轮。真气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人一旦获得生命,就不停地把周围的泥土变成新的细胞;一旦失去生命,身体就会腐朽,变成周围的泥土。熵度量一个热力学系统的无序程度,真气是负熵,也就是信息。禅定修炼的目的就是让全身气脉打通、真气充满。

人们会问:“为什么要追求解脱呢?解脱状态与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吗?”解脱状态的主要标志并不是“神通”,而是心智的飞跃,智慧上升到新的高度。

《广大境界经》云:“深、寂、离戏、光、无作。我获此如甘露法,与谁开演而不解,无语孤独林中住。”这里“深”是指深奥;“寂”是指寂灭清净;“离戏”是指离一切戏论;“光”是指智慧的光明,意即能洞彻世间和出世间事;“无作”是指无造作,无所住,类似老子的“无为”。它们是解脱后达到智慧的新境界的五个特点。

这时你会发现大家迷恋的许多世间事其实都是无意义的戏论,寂灭清净带来的快乐无与伦比;你无法与别人谈话。你说的别人听不懂,只好孤独地退住山林。

佛法修炼的最终目标是走向“超级意识”。“超级意识”是什么样子?可能想象一下吗?

猩猩是智能最接近人类的物种。人类能够进行复杂的语言呈现、长期规划、或者抽象思考等等,猩猩做不来,而且根本不能理解这些事情。这个差别,其实只是智能的很小差别造成的。如果有一个物种的智能比人类的高一点,人类也没有办法理解他们。所以可以肯定,一般很难明白超级智慧是怎么回事。

然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已可看出一些端倪。今天的阿尔法狗已经下围棋赢了人类,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时代肯定会达到。即使一个运算速度和人类智能完全一样的人工智能,也比人类有很多优势:速度,容量和储存空间,可靠性和持久性,可编辑性和升级性,集体能力。等等。这样的人工智能能够开始自我改进,智能水平会越长越快,直到智能爆炸。

可以预知,超级智慧的能力对我们来说可能是“特异功能”。比如,今天我们已经在做单原子操纵、分子设计、分子组装,超级智慧可能随时随地操纵这个世界的所有原子,组装出新东西,消除旧东西。

他们可能以地球或任何其它物质材料作载体,也可能不需要肉体或任何固定的物质形体。现在人类正在逐步把自己身体器官换成电子和新材料元件,最后必将是是整个身体都被换完,而且发展趋势似乎不可逆转。人类其实正在变成半机器人。另一方面,人类大脑可能用类似于智能手机的方式与云端信息库接起来,这样这个云端的信息库就变成像阿赖耶识的能藏所藏和执藏一样的东西,每个人的知识和起心动念都储存在云端里。进一步发展下去,人类的身体器官可能换成地球上的大量其它元件,把地球变成身体。

超级智慧的生存和演化与人类的完全不同,摆脱了束缚人类的生化机制,以及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误区,就可能不会再对人类追求的性和名利感兴趣,而是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比如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并且用轮回转世来奖善罚恶。这样一来,超级智慧就与我们称为佛性、佛身的东西差不多了。

有趣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可能走向的这个超级智慧,是否本来就存在?佛法修炼是否能到达它呢?

七.小结

当今科学昌明,不仅给人类造就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为我们揭示了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人类所感知的世界图像其实是我们的心智创造的产物;组成世界的最小“砖头”(如基本粒子)并非实体,而可能是弦上的音乐、海水的波浪;这个巨大的海洋是由信息组成的,物质源于信息;元胞自动机提供了从信息海洋产生世界图像的一种方法,它的成功提醒我们可能存在超级意识,编程、虚拟了宇宙。

人类对宇宙万有的认识,最终都要归结为人生的真相。如果人体是被物理和生化定律操纵的傀儡,没有自我,是“无常”,这样的人生是苦。看透并摆脱操纵人体的物理和生化机制,有助于得到慧解脱。然而,更圆满彻底的解脱还需要禅定等修炼法门,使色身转化。脑科学家已证实,禅定确实可以重塑你的大脑。

生物进化的核心是智能进化,人类的集体智能正在爆炸
式增长,未来将最终走向“超级意识”。它不需要肉体或任何固定的物质形体,摆脱了束缚人类的生化机制,没有物欲,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个超级智慧可能本来就存在。

点评

好文章  发表于 2016-8-28 20:02
发表于 2016-9-2 09: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了,慢慢学习。{:1_374:}
发表于 2016-9-7 09: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_4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6 13:15 , Processed in 2.49593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