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21|回复: 6

孙人杰:秦国青铜三虎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0 14: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国青铜三虎符

孙人杰


IMG_20160512_110555.jpg


图1



虎符,是秦国器特有的品类。迄今为止共发现三件。分别是《杜虎符》、《新郪虎符》和《阳陵虎符》。

《杜虎会》(图1),一九七三年陕西西安市郊区山门口乡北沉村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铭文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也)。

秦称王从惠文王始,年代在公元前324年丁酉。因此,杜虎的铸造当为惠文王之前,在公元前337-325年之间。

《新郪虎符》(图2),现藏法国巴黎陈氏。出土年代不详。铭文38字(又合文一):”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毋会符,行殹(也)。铭文中“右在王”的“王”为谁待考,但必晚于杜虎符,是秦惠文王以后所铸。

《阳陵虎符》(图3),相传山东临城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左右各有错金篆书铭文两行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右在皇帝”,显然此符铸于秦统一之后,字体当属小篆,是秦国标准文字,与《峄山刻石》(图4),《泰山刻石》(图5),《琅琊台刻石》相较,字体一致。

从三虎符铭文相较,可以看出《新郪虎符》用字与《杜虎符》基本一致,《杜虎符》较率简,《新郪虎符》则整饬。以《阳陵虎符》与《新郪虎符》相较,则二者无甚差别,用字与刻写风格趋同。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自秦惠文王至秦统一六国,秦国文字基本上没有变化,是很稳定地使用下来了。那么,秦惠文王以前的秦文字又是什么样的呢?秦惠文王之前为秦孝公,秦孝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64年(庚申)——公元前337年甲申,共24年。秦孝公时期,有纪年的秦国文字资料就是有名的商鞅三器,即十三年商鞅戟(图7)、十六年商鞅镦(图8)、十八年商鞅量(图9)。

商鞅戟铭二行,正面6字,背面4字,刻“十三年,大良造基岩之造戟”。商鞅镦铭刻四行13字:“十六年大良造庶长鞅之造雍矛”。商鞅量铭刻十行75字,底部铭文为后补刻。从此三器铭文可以看出,三刻虽然较草率,然字形却似大篆体式,与三虎符字式有一定差距。据此,我们推断: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小篆就已具雏形,秦国大小篆的过渡期在秦孝公与秦惠文王之间。

再读许慎《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滌除旧典,大发史率,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则可解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书同文的措施,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小篆范本供世人学习,而非其创制小篆较为符合历史事实。
学书一得,谨记于此。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4: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2
IMG_20160512_1105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4: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3
11082514229b036cf2f8dbbab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5: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4
IMG_20160512_11523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5: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5
IMG_20160512_16030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5: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7
IMG_20160513_1102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5: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9
商鞅量拓片.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5 06:51 , Processed in 0.17751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