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39|回复: 10

四川中江县摩崖石刻《千秋亭记》相关文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4 10: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中江县摩崖石刻《千秋亭记》相关文献




(唐)赵演撰记;(唐)郭延瑾行书;(唐)崔文邕撰诗、序并行书。
尺寸 56×113cm

se24888291.jpg


《千秋亭记》释文:

盖此石亭者,送别之地也。昔汉国二陆(陆机、陆云)郊□□风流雨散,有追送之篇章。西□□梁,是分歧之祖饯,何独凄怆,今之□凌乎?粤我县寮丞,广平宋元逊,主薄太□郭欽让,尉博陵崔文邕,总括宏才,且安卑秩(意低微的职位或品级),承凋弊之俗,行辑宁(辑宁有安宁,平安之意)之化,政能垂绶,声辍调弦,去来宾朋,不欢于永日。远近郊郭,惜悲离于一时。供帐虽开,野亭多阙。□(应是而字)迺(通乃)春籍芳草,秋倚乔林,赋诗赠行,酌酒□(应为相字)劝,亦以别矣。然崔子名族之秀美,干于□(应为事字),适于时。爰凭岩崖,用省结构,袥(通拓)嵌岩以高敞,豁崆峒以傍开。种柳横阶,莳(移栽意)兰约砌。韶月则娇花乱入,溽暑则新藤竞垂。绿苔缀钱,红癣织锦,俯伏江浒,编联道周,是以驻征盖于浮云,长鸣斑马,握离杯于沟水,促转飞鹦。庶将来之吾贤,知有作之明悊(通哲),式刊古石,永烈声徽。是时开元(唐玄宗李隆基朝年号,元年为公元713年)十有八年冬。星迴大荒,落月应大吕(似有缺字),朔临甲乙,日御戊辰。前飞乌县主薄赵演也。

前铜山县(即峒山县,原刻为铜字)主薄郭延瑾书五言千秋亭詠并序。

朝散郎行梓州峒山县尉,博陵崔文邕。此千秋亭者,邕草创也,故得词人刊其不朽。自兹作古,仍勒是诗,客歌郢中(郢中,善歌之人),庶有同唱者矣。

饮饯凭何地?依岩闢此亭。
玉江摽胜讬,石壁效题铭。
秋染藤宜紫,春图柳爱青。
樽来是离酌,皆为送归情。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岁次辛未五月五日。


释:

铜山,今四川省中江县广福镇。此地文人辈出,《铜山乡贤祠》碑文云:“史传又宋判司天监赵公延义,参加政事苏易简,工部郎中苏公耆,度判官苏公舜元,集贤校理苏公舜钦,处士苏公伯起,元封君赵公垠,四川行省参加政事赵公成庆,四川肃政兼访副史张公国宝,凡九人”,碑文中更详细地记录了铜山“五苏”。

飞乌县,飞乌县城遗址位于四川省中江县仓山镇东北一公里飞乌坝(又名飞鹅坝)。据史籍记载,飞乌县设于隋开皇年间,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移至今仓山,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废,并入铜山。遗址背山环水,面积约200000平方米,西北为文献记载中的大、小飞乌山,飞乌江自西北经南部向东流过。

《中江县志》(1930年版)曾记载:“飞乌废县,在今县南百八十里之飞乌坝,遗址犹存,时发现古物。”




附:
摩崖石刻《千秋亭记》补遗
林鲁辛

     碑帖版本,尤其是原拓本,是我华夏民族文化的一大精萃,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过去被尊称为“黑老虎”,千百年来备受海内外文化人的推崇。今天,原拓本已少见,弥足珍贵。


     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收有唐摩崖石刻《千秋亭记》(又《石亭记》)清代拓裱本和整拓本各一件,品质尚佳。因他事所囿,未及考证。近有缘与《荣宝斋》编辑部的徐君鼎一先生相会,谈及原拓,受其鼓励而撰本文。



《千秋亭记》释文:
盖此石亭者,送别之地也。昔汉国二陆(陆机、陆云)郊□□风流雨散,有追送之篇章。西□□梁,是分歧之祖饯,何独凄怆,今之□凌乎?粤我县寮丞,广平宋元逊,主薄太□郭欽让,尉博陵崔文邕,总括宏才,且安卑秩(意低微的职位或品级),承凋弊之俗,行辑宁(辑宁有安宁,平安之意)之化,政能垂绶,声辍调弦,去来宾朋,不欢于永日。远近郊郭,惜悲离于一时。供帐虽开,野亭多阙。□(应是而字)迺(通乃)春籍芳草,秋倚乔林,赋诗赠行,酌酒□(应为相字)劝,亦以别矣。然崔子名族之秀美,干于□(应为事字),适于时。爰凭岩崖,用省结构,袥(通拓)嵌岩以高敞,豁崆峒以傍开。种柳横阶,莳(移栽意)兰约砌。韶月则娇花乱入,溽暑则新藤竞垂。绿苔缀钱,红癣织锦,俯伏江浒,编联道周,是以驻征盖于浮云,长鸣斑马,握离杯于沟水,促转飞鹦。庶将来之吾贤,知有作之明悊(通哲),式刊古石,永烈声徽。是时开元(唐玄宗李隆基朝年号,元年为公元713年)十有八年冬。星迴大荒,落月应大吕(似有缺字),朔临甲乙,日御戊辰。前飞乌县主薄赵演也。
前铜山县(即峒山县,原刻为铜字)主薄郭延瑾书五言千秋亭詠并序。

朝散郎行梓州峒山县尉,博陵崔文邕。此千秋亭者,邕草创也,故得词人刊其不朽。自兹作古,仍勒是诗,客歌郢中(郢中,善歌之人),庶有同唱者矣。
饮饯凭何地?依岩闢此亭。
玉江摽胜讬,石壁效题铭。
秋染藤宜紫,春图柳爱青。
樽来是离酌,皆为送归情。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岁次辛未五月五日。

     本文乃补遗之文,须说明两点:一是《荣宝斋》二〇一一年第九期载有李以超先生所撰《康有为与〈千秋亭记〉》一文,论述甚好。凡该文论及,本文基本不再重复,以補遗为主。二是拓本中有不可辨或缺失之字,以方框标出。本文括弧中注解多是笔者所为。至于断句,因能力所限,在参照其他译文基础上仍不免有误漏,还请诸方家指正。

   

今年八月八日,我亲自前往《千秋亭记》石刻原址考察,并在察阅相关资料后补遗如下:



    其一,石刻确切地址在今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所辖的广福镇,该镇别称峒山,现今有街名,村名,厂名沿用“峒山”一词。广福镇(即古峒山县)在中江县城南端,两相距48公里,在成都的东北方向,两相距90公里,浅丘地貌,均为坡地。在唐代调露元年(公元679年)置峒山县,归梓州辖。元代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并入中江县,历604年。



     其二,记中所写“玉江”,其名沿称至今。根据四川省专业地图查阅,玉江属四川涪江水系,经广福镇在三台县境内流入郪江,郪江在大英县境内流入涪江,涪江在重庆合川境内流入嘉陵江。玉江只是涪江水系的一条小支流。故前人有说《千秋亭记》石刻在嘉陵江畔是不确切的。亦有《郪江亭》一说,在此不作判定。这条玉江(图一、图二),今天看来仅是一条小河,水面宽两公尺到三十公尺不等,水浅,河中长满了水葫芦,水质也很差,流量小,根本没有通航的能力。可想一千多年前古人在此建码头,筑亭,石壁上刻字作记,至少水面可航船,较宽深。据记中所述这里是迎送亲朋友人的地方,绝非当今之状。

   

其三,古人在这里建亭刻记是确切的。仅据商承祚先生在其收藏的《千秋亭记》拓本中跋到:“千秋亭为石亭,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据记又是个送别亭,亭址湮没二百余年。”所以,近现代人是不可能看到的。《千秋亭记》石刻,当属摩崖石刻,规模不大。在当地两位热心的老先生指引下,观察询问的结果是,该石刻距广福镇约3华里,周围农家很少,在玉江上游方向左侧,崖岩均为红砂石质,原刻石壁紧挨着河边。因近几十年水土改造,那段刻记的崖岩基本挖掉,如今只剩一小段,上世纪七十年代石刻被彻底毁灭。现在那里长满了野草杂树,间有庄稼(图三、图四)。当地很多人都知道千秋亭,其名气没有在人们心中抹去,遗憾的是她永远消逝了。今天的广福镇甚至连老一点的建筑也看不到。历史的沧桑总让人充满怅然的遐想。



     《千秋亭记》石刻地处较偏远的丘陵山区,文化经济相对落后(至今也是这样),石刻也没沾上大名家,大石刻的名气,故传拓稀少,专业的著录亦少,再加上石刻已毁,这是她历来影响小的根本原因。自康有为得此拓本并视若至宝,影响渐大,传世拓本多是清人所为。


读《千秋亭记》,那是一篇优美并充满情意的散文与诗,可读性非浅。鉴赏其书法,其书风一反唐代碑刻庄重规整的流习。前部分的文与后面的诗,经笔者认真研读后,确如李以超先生所说,非一人之手书写。整个石刻书风的特点是散逸流宕,率真质朴,方圆兼备,不拘谨,不做作。文之部分以圆笔居多,楷行相参,结体欹斜别致,似有南梁《瘗鹤铭》遗韵,但更具神奇的变化。诗之部分以方笔为主,开张舒和而不失整饬,用笔入收转折健朗恣意,斩斫有势,大有北魏诸刻之豪气。如能认真研习领会《千秋亭记》的书法,可破板、刻、结的习气。在用笔及结体的变化上,使才任情的镕铸上,能得到很多启发,难怪康有为晚年的书法有该刻的痕迹,可见影响不小。小小的《千秋亭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展现她不拘一格,美妙奇逸的风采。

鲁辛撰于苦梅斋灯下
                                                                                                                                             2015.8.11


​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0: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中江县摩崖石刻《千秋亭记》相关文献
图一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0: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中江县摩崖石刻《千秋亭记》相关文献
mmexport145705797541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0: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中江县摩崖石刻《千秋亭记》相关文献
se24888291b.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0: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中江县摩崖石刻《千秋亭记》相关文献
se24888291c.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0: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中江县摩崖石刻《千秋亭记》相关文献
se24888291d.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0: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中江县摩崖石刻《千秋亭记》相关文献
se24888291d.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中江县摩崖石刻《千秋亭记》相关文献
se24888291f.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10: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中江县摩崖石刻《千秋亭记》相关文献
se24888291g.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10: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康体”书法及其成因

蔡显良

康有为的书法不拘一格,变化多姿,气雄力健,结构内紧外逸,点画如铜锤铁槊,运笔迟送涩进,体态开张峻拔,这种气势和魄力终身不曾移易,实在让人眼花缭乱,创造出狂放不羁的强烈书风—“康南海体”,即“康体”。康书一如南海先生“目光炯炯如岩下电”的“圣人”气质,是一道闪电,一声霹雳,而绝非一纸残山剩水或一声轻叹,总是让人过目难忘。

一、所谓“康体”

何谓“康体”?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这还用问,不就是康有为的书法吗?其实这样的回答即是犯了望文生义、想当然的错误。问题其实并没这么简单。大家均知道古代书法史上有四大楷书体,赵体即是其中之一,但见过有人把赵孟頫的篆隶书法称为赵体的吗?显然没有。因此,“康体”究竟是指康有为的那种书体呢?其内涵究竟是什么?特点风格怎样?其实这些都是必须明确的问题,才能明辨事实,言之凿凿。

有学者认为“康有为的对联写得极佳,近代书家中,实无与抗手者。”①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有康有为的一幅对联,是为“翰臣仁兄”所作的行书七言联:“天青竹石侍峭蒨,室白鱼鸟从相羊。”上有长题:

自宋后千年皆帖学,至近百年始讲北碑。然张廉卿集北碑之大成,邓完白写南碑汉隶而帖,包慎伯全南帖而无碑。千年以来,未有集北碑南帖之成者,况兼汉分、秦篆、周籀而陶冶之哉。鄙人不敏,谬欲兼之。康有为。

接着,康有为也不顾及是否会破坏已经署了长题并钤了印章的整体效果,而是于该题识后再题曰:
鄙人创此千年未有之新体,沈布政子培望而识之,郑叔问识而夺取,移赠翰臣,得人哉。②

“翰臣”为广东鉴藏家甘翰臣,沈子培即沈曾植,郑叔问即郑文焯,两人均为名书家。康有为煞费心机地数历其书为名人激赏,沈曾植“望而识之”,懂得自己书法的价值,郑文焯同样识得并“识而夺取”,显示出自己的书法何等受人关注与欢迎,而且还是名人名书家,其用心不可谓不良苦③。价值在哪呢?中心便自然地落在石破天惊的那一句:“鄙人创此千年未有之新体”。而这段后跋恰好为前面的题跋作了一个很高级的注脚,正因为自己的书法“创此千年未有之新体”,才有了睥睨“三家”(张裕钊、邓石如、包世臣)、雄视古今的的豪气与胸怀!

这段话给予我们两个信息:一是前文说过的康有为笔法的三位师傅张裕钊、邓石如、包世臣,“康体书法”的形成与这三人有密切的关系,他们既是自己的师法对象,同时也是自己的超越对象;二是康有为自己讲明自己的书法是一种新体。康有为在世的时候,有无别人率先提出“康体”的说法目前尚要取证,单从这则资料来看,康有为对于自己那独具风格的书法,早已经在心中认为是一种新体了,只是自己不好自己命名为“康体”而已。而且,康有为是在自己的行书作品上作的这一题跋,那么他心目中的“新体”自然首先指向于他的行书这一书体了。

商承祚在1945年所作的旧拓唐开元十九年楷书《千秋亭记》跋文中云:“康有为书法自诩宗魏,遂有尊魏卑唐之论。今见此,知康书所自。从第三行酌酒二字,可概其余。师魏之说,夸诞大言,遂被揭破,可谓其愚不可及也。”④后来他又说康有为书法“在该刻笔势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夸张,遂成‘康体’。”⑤ 1945年商承祚在题跋时并未说出“康体”这一名称,而在建国后的文章中才提及此名,是在楷书《千秋亭记》的题跋中说的,其指向当然首先应该是康有为的楷书。

他在书学上,尊碑而不尊帖,碑中又最看重北碑,取其浑涵质朴,庄穆厚重,格调高。他强调广搜博览,不独宗一家。即使是学习行草,他都要我从方笔开始。??两年后,广州肇庆一带水灾严重,上海广肇公所征得关心家乡民瘼的康老同意,在《申报》、《新闻报》刊登广告,由他写字义卖救灾??先生年事已高??就决定由我每天临摹对联十余副,由他选定??我学康体书法,颇得神形,一九二七年后,我开始练习《散氏盘铭》,又学了一阵子张旭、怀素草书,因此,虽在字形笔划保存了康先生的一些东西,但已经加以变化,开始追求自己的艺术个性,逐渐跳出了康体的樊篱。⑥

从刘海粟的这段话和留存下来的康有为教刘海粟写字的书迹来看,康有为教刘海粟写的既有北碑楷书,更多的是自己那飞扬峻利的行书。因此,在刘海粟这里所说的、能学得“颇得神形”的“康体书法”,既指向于康有为的楷书,也指向于康有为的行书。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世称的“康体书法”的渊薮,是来源于康有为他自己的一种自信与魅力;而“康南海体”只想与他的楷书与行书两种字体,再无其他内涵。因此,就不可能包括康有为并不擅长的篆隶与草书。

还要指出的是,“康南海体”尽管指的是康有为的楷书与行书,但指向的明显是康有为的那种“重、拙、大”的成熟时期的作品,是具有一种纵逸奇宕之气、碑意浓郁的作品;显然不是指的他个性风格未成熟之前的书法,比如像殿试状那样的干禄体。至于像《大同书》那样颜体面貌较为浓重的手稿行书,我想也应当排除在外。

二、康体书法的成因探析

1、清代碑派书法史的孕育

中国书法在清代的发展,相对于其他历史时期而言,应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朝代。对此康有为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与概括,其《广艺舟双楫?体变第四》云:“国朝书法凡有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清代乾嘉时期,北方魏碑大批出现,墓志、造像等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重现光辉,极大的引起了考据学、金石学、书法学界的注意。恰于此时,清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士人恐片言招祸,不敢有所述作,惟将精力转向金石考据之学。不少明代遗民、在野文人、知识分子悠然怀古,重金求碑,以金石学为业,逐渐将书法兴趣与审美取向转向于篆隶北碑的研究。至开创崭新风格的邓石如篆隶书法的崛起、加上阮元与包世臣的理论的阐发,碑派书法在清代中期终于形成一股强大的时风潮流,碑学主张进一步深入人心,于是形成了咸同年间碑派书法压倒帖学的一统天下之势。碑学经过“郑燮、金农发其机,阮元导其流,邓石如扬其波,包世臣,康有为助其澜,始成巨流耳。”⑦咸丰后至清末,碑学尤为昌盛。伊秉绶、吴熙载、何绍基、杨沂孙、张裕钊、赵之谦、吴昌硕等大师成功地完成了变革创新,使碑学书派迅速发展。在这样的书坛大势下,像康有为这样的思维敏捷、锐意革新的大家,怎么会置身度外、置若罔闻呢?有了碑学的迅猛发展这样的肥沃土壤,康体书法这棵大树迟早会茁壮生长的。

2、碑派思想的推动

清代书坛经历了前期傅山“四宁四勿”思想给予书家们观念上的启迪,有金农等人的创新实践,有邓石如的横空出世,“至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问世,碑学体系框架开始构成,此前的零星之‘火’才呼啸而成燎原之势。”⑧包世臣(1775?1855年)《艺舟双楫》虽然没有完整的体系,但其中却有一个鲜明的主—尊碑,这正是其理论贡献和价值所在。另外清朝大量碑碣的出土、佳拓的流传,清朝帖学的由盛转衰,都为康有为尊碑思想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⑨。至此,碑学理论在扭转书法审美风气、总结碑派创作经验技法等方面均有所突破与进展,总算跟上了碑派书法的发展形势,向着真正建立完整全面的碑学体系又迈进了一大步。而这一步最终是由康有为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来完成的,也算是碑学书法体系的一个圆满结局了。在康有为的碑学巨著《广艺舟双楫》中,抑帖、尊碑、卑唐的立场,对书法史、书家和作品全面的重新审视和梳理,宏观的思辩把握以及对创作实践的干预和导向作用是非常明确的。书法的历史造就了康有为及其《广艺舟双楫》的辉煌成就,反过来,康有为及其《广艺舟双楫》对清代碑学乃至整个书法创作趋向上给予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对于其本身的书法—康体书法的诞生,无疑也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思想保证。

3、政治观念的影响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高举的变革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全书,表现出鲜明深刻的批评立场没有如此立场鲜明的张扬与批评、推举与贬斥,这种变革思维仍然难以对其时其后的书坛造成如此巨大的震荡。在康有为的碑学观当中能很明显的看到其政治观念在书学上的投射。康氏借书法来曲折地抒泄他心中被压抑的政治思想,“因而康氏的《广艺舟双楫》既是他的政治观念在书艺上的集中反映,又是他为自己的变革寻找理论根据的历史见证。”⑩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初次上书即遭挫败,康氏政治上施展抱负的希望渺茫,苦闷之余转而研习金石书法。康氏本志在治国平天下,书法只是无路可走时的权宜之计,是政治活动受挫后精神苦闷的产物。在康氏最初的书法生涯中,我们看到了明显的政治影响和潜在干顶,对书法观念的形成起着支配作用。《广艺舟双楫》中极为重要的主题就是“尊碑”与“卑唐”。宋元以后皆视由唐入晋为书家的不法二门。而康氏则一改传统,其书学之论确如“大海潮音”。因此,“求变”与“尊碑”,便成为康体书法生成与创作的两个主要思想渊源。而“求变”的思想渊源则显然来自于他的政治思维。

4、自身的文化性格使然

“虽然晚清卑唐尊碑风气日盛,又有阮包思想的影响,但最终让康有为尊碑思想发芽开花的还是其自已的哲学观在起决定性的作用。”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颇有道理。康有为认为书法古胜于今,尊碑卑唐,反对机械因袭前人,主张法古创新,这和其对待今古文经学的态度是一致的,明显体现了他的“托古改制”思想和提倡改革进化“三世”、“大同”的历史进化论观点。另外,康有为的诗学观“主张熔古创新,博采欧美之长,追求新思想、新意境”;康有为通过在意大利游历中对西洋绘画艺术历史发展的思考以及对中国画的整理分析,极力呼吁中国画的变革,期望在新的时代出现新的绘画形式、新的创造者,而这种着眼于变革创新的精神,与其变法思想紧密相联;

康有为还是我国近代倡导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的第一人。所有这些,都使康有为的文化观代表着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过渡文化形态,它开启了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河。康氏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是吸纳外国优秀文化的先行者,构建成中外兼容的文化思想体系。康有为的这种文化品格的形成,自然是由他本人执拗、自负、叛逆与狂妄的个人气质与秉性所决定的。少年时因为在西樵山三湖书院常跟人争论佛、儒、道等学术问题,人们因此送他一个花名:“拗康”。由于与老师朱次琦在学术观点上对待韩愈问题的不同,在从学三年之后即告离开,可见其自负与执拗的性格实在不一般。后来独处西樵山或读书或歌吟或长啸,首创不裹足会,以以一介微不足道的荫生资格向光绪帝上书等等,无不反映了康有为骨子深处的叛逆与创变的品格。当然这种气质的极度表现有时候近于狂妄。比如他在万木草堂讲学时就曾以“康圣人”自居,并别号“长素”,意思是比“素王”孔夫子还略高一筹。“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为原料,以生命的冲动为动力生产出来的,是最具有个性的行为工程,离不开艺术家的人格精神,??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了解了一个艺术家的人格构成,也就掌握了解开其艺术创作奥秘的钥匙。”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艺术家的气质、秉性、生活经历、人生体验显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康有为这样的品格气质流淌到书法的笔下,怎么可能还是因循守旧而不产生令人瞠目结舌的变革呢?因此有人说,“由于狂放不羁的性格,基本也造就了康有为那种结体开张奔放不羁的强烈书风。”

5、笔法传承与取法对象的必然结果

“康的书法实践了自己的书法美学观,曾遍临各碑,尤得力于北魏摩崖刻石《石门铭》,又掺以《经石峪》、《瘗鹤铭》、《云峰石刻》诸钵,融会贯通,自成一种魏碑行楷书,世称康南海体。其书气象雄伟,局势宽博,圆浑苍厚。”这样的说法似乎目前相当流行,其实都是根植于马宗霍《书林藻鉴》里引用的《栖岳楼笔谈》中的一句话:“南海书法结想在六朝中脱化成一面目,大抵主于《石门铭》,而以《经石峪》、《六十人造像》及《云峰山石刻》诸种参之。”包括后来刘海粟先生的回忆文章中谈到的康有为学习书法的说法,似乎立论依据均不足。根据上一章的追本溯源,康有为碑派书法的根基,是这样的几种来源:

一是师法其师朱次琦,学习颜真卿书法。康有为自己说:“吾执笔用九江先生法,为黎、谢之正传。”朱次琦书法取法颜真卿,从康体书法那内擫外拓的体势与潇洒自然的姿态,以及笔画端点的顿笔强调与转折多取圆势的笔法,明显得益于颜字所打的基础。

二是得益于篆隶书的临习。尝学《琅琊台》、《峄山碑》,又学李阳冰、邓石如,其中又以学习邓石如为最倾心。康有为书法的中锋用笔为主大致更多的是由于临写篆书的缘故。那么,康有为为何喜欢隶书呢?首先,是他的法古思想使然,“熟极于汉隶及晋、魏之碑者,体裁胎息必古。吾于完白山人得之。”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认为王羲之、颜真卿两大古代书坛巨匠的书法均来源于隶书并传承古法:“逸少曰: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生发。??后人学《兰亭》者,平直如算子,不知其结胎得力之由。??右军惟善学古人,而变其面目。后世师右军面目而失其神理。杨少师变右军之面目而神理自得,盖以分作草,故能奇宕也。右军所采之博,所师之古如此。今人未尝师右军之所师,岂能步趋右军也?”杨凝式书法之所以能够称雄于世,就是因为他能像王羲之那样,“以分作草,故能奇宕也”。“汉分中有极近今真书者,《高君阙》‘故益州举廉丞贯’等字,‘阳’、‘都’字之‘邑’旁,直是今楷,尤似颜清臣书。吾既察平原之所自出,而又以知学者取法之贵上也。”不管是后来为自己寻找学习颜体的理由,还是从一开始就认识到颜真卿书法的渊源,反正从这里可以看出康有为学习汉隶和学习颜体的目的是一致的,也是十分用心和投入的。再次,康有为从汉隶中学到了笔法:“书法每苦落笔为难,虽云峻落逆入,此亦言意耳。欲求模范,仍当自汉分中求之。”这句话的意思使我们恍然大悟,康有为体“峻落逆入”的圆笔起笔除了胎息于颜体和碑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渊源就是隶书,这大概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三是习碑,这当然是他的主要师法对象。从他的自述以及临帖来看,主要取法《郑文公》、《爨龙颜碑》两碑,是否习过《石门铭》等碑,还需要实际材料证实,至少从康有为专门谈其习书经历的《广艺舟双楫?述学第二十三》来看,并未有片言只语谈到《石门》等碑,在其它谈及此碑的地方也未曾见到。

四是学习近人书法。主要是两个人:即邓石如和张裕钊。《广艺舟双楫》云:“湖北有张孝廉裕钊廉卿,??吾得其书,审其落墨运笔,中笔必折,外墨必连,转必提顿,以方为圆,落必含蓄,以圆为方,故为锐笔而实留,故为涨墨而实洁,乃大悟笔法。又得邓顽伯楷法,苍古质朴,如对商彝汉玉,真《灵庙碑阴》之嗣音。”尽管康有为自己讲“临碑用包慎伯法”,但只是运用他的执笔等方法,并未见临习包世臣的书法。而康有为年少时即已经学过邓石如,张裕钊的书法更是他后来学习的榜样。

如此看来,圆笔中锋的运用、内擫外拓的架构、纵横捭阖的气势等这些“康体书法”的主要特点,均能够找寻到他的源泉。如果不是这样的学习经历与师法对象,比如临习褚遂良书法以及《张玄》墓志等,恐怕不会生发出康体书法来。

(作者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注释:
①陈永正《岭南书法史》第167页,广大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②《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东书画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1年初版。
③参见朱万章《康体书法解读》一文,见2005年10月《碑学与康有为书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
④《商承祚书跋》,见谢光辉、刘春喜编《商衍鎏商承祚藏朱次琦康有为信翰》第82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6月版。
⑤商承祚《我在学习书法过程中的一点体会》,见《现代书法论文选》第7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年版。
⑥刘海粟《回忆康南海先生》,见楼肇明主编《1983年散文选》181?183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9月版。
⑦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第49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
⑧姜寿田《中国书法批评史》第281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⑨张日安《浅谈康有为和他的尊碑思想》,《鸡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⑩黄阳兴《康有为书法理论与变法理论的相关性》,《书法研究》总127期。
张日安《浅谈康有为和他的尊碑思想》,《鸡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张松才《康有为诗学观浅述》,《语文学刊》2003年第4期。
江滢河《“合中西为大家”─康有为的国画变革观》,《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褚灏《扬先贤“礼乐”育人、治国之圣意─康有为的音乐教育思想》,《中国音乐》2007年第4期。
马洪林《康有为文化观蠡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第33卷第2期。
童庆炳主编《艺术与人类心理》第8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
管继平《民国文人书法性情》第4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刘瑞轩编著《山东古代书法论》第174页,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本汉第七》,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本汉第七》,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5 22:13 , Processed in 0.1806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