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成参观谢云书画艺术展,大赞其长城系列:无韵之离骚!
书法在线 侯勇 1月1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谢云书画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鸟虫篆、金文小篆、现代书法以及长城稽首组画四个部分构成,向观众全面展示谢云先生独具风神的书法和绘画创作。
1月26日,谢云先生邀请昔日的老同事刘正成先生参观展览,刘正成对谢云先生此次展览,两位老先生,老同志兴致勃勃的在展厅近两个小时的参观,刘正成先生对谢云先生的《长城系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称之为谢云的长城,盛赞其为无韵之离骚。并在参观完后即兴在微信上写下:谢云的长城,无韵之离骚。全文如下:
刘正成微信:
谢云的长城,无韵之离骚
当过共产党游击队员,一九五七年打成反革命右派份子,当他被流放前登上长城,抚摸着冰冷的砖石,一抒胸中无声的郁闷。三十年后返回北京重登长城,已是五十年后了,他眼中的长城变成了眼下的油彩与水墨,这是属于谢云的长城,两千年的大历史风烟和五十年的小历史的泪痕所凝聚的心灵符号。我建议谢老扔了轮椅,他马上离开轮椅拉着我的手看了每一件作品。在展览的结尾处,他一字一句朗诵着他的《长城稽首》,他显然很兴奋地带我走进他的历史与心灵。这篇随笔是一个很好的释文,使我震撼,也使我思考:离愁别恨总是诗,不囿成法乃动人!
谢老给国博工作人员介绍说:他是秘书长,我是副秘书长,我们搭档十年!我说:我们搭挡十年没有红过脸,在今天的官场真是难得!谢老比我大十七岁,如今他已八十七,我也七十了,大家不免有些回忆聊聊。他送我作品图录称我为“正成老同志”让我感慨,我回赠了一本《我与书法二十年》让谢老对他在我心中的记忆很感兴趣。看来,大家都很珍惜那些共事的为了艺术的岁月。
著名书法家、诗人和出版家谢云先生,1929年生于浙江,原名谢盛培,号裳翁,幼尊家教习字习诗。习字始学颜、柳,继学篆、隶,1980年后广涉魏晋汉碑及鸟虫篆等异体字,融篆、隶、行、草于一格。书法象形隽美,拙辣兼施,草篆尤多变化,以鸟虫篆、金文独具风神。刘海粟大师评谢云书法:“奇而不奇,不奇而奇,放逸可观。”其书法作品入选第二届全国书法展。1989年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谢云书法展”。
谢云先生满腹经纶,把文化的感悟化为内心的自由,把表现自我的美学创作追求熔铸笔端,以诗、书、画的相互渗透为表现特征,书风呈现出不事雕琢的大朴之美和天真浪漫的韵味情趣,大大拓展了书法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谢云先生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国家博物馆的艺术品收藏和展陈建设。2007年,他向国家博物馆捐赠了68件书法作品。近年来,谢云先生在耄耋之年不顾年迈,忘我创作,再次将81件书画作品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为了彰显谢云先生的捐赠义举,特举办本次《谢云书画艺术展》。
据悉,展览于2月24日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