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34|回复: 0

中国文明网:从“丑书”之争看传统回归之不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1 11: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文明网:从“丑书”之争看传统回归之不易



岁末的中国书坛,很是热闹。12月24日,《北京日报》发表《丑书穿行在哗众取宠的路上一文》,以著名书法家、复旦大学教授沃兴华先生的书法作品为插图,以近乎大字报的行文风格,大批“丑书”,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经过几天的发酵,网络上呈现两股截然相反的舆论波,有人认为《北京日报》批评得力,大有痛打落水狗之快,也有人为“丑书”鸣不平,认为以沃兴华为代表的丑书作者功力深厚,是批评者不懂书法。一时之间,真书家与伪高手似乎成了真假美猴王,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

笔者习字有年,平心而论,就本人的书写体验和了解来看,网络上盛传的沃兴华,王镛等“十大丑书之星”,大多为高校教授,学养较高,不乏功力。以沃兴华先生为例,作为复旦大学的资深教授和著名书法家,沃先生为人低调,著述颇丰,其早期作品颇有古风,下笔有源。近年来,为解决传统书法如何对接现代社会的问题,他在这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故其作品多以“丑书”示人。
清初画家石涛有言: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当今社会,书法几乎由古人日常性书写变成了一种纯艺术,书法如何对接当代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由于书法的文化附着性,沃兴华们的探索也许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作为一种努力,不管成功与否,都值得鼓励与肯定,而不是将这种“丑书”一棍子打死。

事实上,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会显得稚嫩和不合时宜。东汉灵帝光和年间,草书兴盛,文人学子竞相仿效,辞赋家赵壹忧心忡忡,写就一篇《非草书》痛陈其弊,然而,历史证明,草书最终以其突出的情感表达功能成为了书法之塔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细思之,不光书法,很多艺术形式和社会风气在兴起之初,不都受到过不被接受、打击、嘲讽的“礼遇”吗?宋词、流行歌曲、人体彩绘……莫不如此。

与此同时,当代中国书法作品价值的衡量并非以书法本身的好坏为标准,而是以书者名气论高低。行政官员,书协领导,商业领袖、演艺明星大笔一挥,不管功力如何,都备受追捧,赚得个盆盈钵满。甚至有人趁浑水摸鱼,以头发、以嘴巴、甚至以下体写字,大搞行为艺术,以艺术之名,行炒作之实,而那些没有社会名望,默默写字的的书法高手的作品却无人问津。书法,由高雅文化活动变成了权力寻租和商人炒作的利器,破坏了整个社会尊重文化的氛围。

“丑书”之争,折射出书法审美的迷失和异化。懂书法的欣赏者可能会因为审美倾向不喜欢某类风格,断不至于对不合自己口味的作品施以棍棒,将一些艺术家的探索认定为糊涂乱抹。传统文化的的回归,有赖于文化土壤的培育。回归传统文化,重拾艺术精神,对于书法来说,首要问题是倡导普及性的书写,只有有了书写体验和对经典法贴的深度理解,才会知道书写的难度和美感到底在哪里。
余秋雨先生在《笔墨祭》中谈道,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人文趋向。搞好书法等传统文化的传承,绝不仅仅是小学课堂多开几节书法课,社会上多开几个国学班的问题,而需要整个社会要营造一种尊重传统的氛围,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爱护我们传统文化,让以书法等传统文化获得社会尊重的诚恳性。只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传统,践行传统行为,大众的审美能力才能普遍提高,才能让真艺术大行其道。(高常)
QQ图片20151231113435.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19 12:43 , Processed in 0.1356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