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173|回复: 21

[原创]书法作品鉴定(请坛主给予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7 13: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15345
15346
[/watermark]

-=-=-=-=- 以下内容由 元上都2006年05月27日 01:28pm 时添加 -=-=-=-=-
再发两幅同仁共赏,请行家给予评论!谢谢!
001_1148706446.jpg
002_114870660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5-29 13: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作品鉴定(请坛主给予评论!!)

太武断了吧?你是谁?是顶级专家吗?好象何绍基是你的学生?
呸.
 楼主| 发表于 2006-5-29 20: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作品鉴定(请坛主给予评论!!)

前头说的有君子气.谓之无故加之而不怒.最后一句话有铜臭味.什么学费呀心痛呀.我问当银几何了吗?
发表于 2006-6-2 23: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作品鉴定(请坛主给予评论!!)

下面引用由元上都2006/05/29 01:25pm 发表的内容:
太武断了吧?你是谁?是顶级专家吗?好象何绍基是你的学生?
呸.
1.找顶级专家建议到故宫或历史博物馆.当然各大拍行也有许多高手.
2.说假的就是太武断?如果他说这件是真的你还会说他太武断吗?难道你喜欢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3.看你标题点名叫版主进来.结果他给了评论你给了个呸~,就算他说的不正确你也不至于啊.兄弟,做人要厚道.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20: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作品鉴定(请坛主给予评论!!)

是啊.假的东西太多了.老弟颇有侠客风度.愿共榷磋.真假无所谓.但愿说真话.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20: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作品鉴定(请坛主给予评论!!)

何之字何特征?何人评何?凭何评何?
发表于 2006-6-6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作品鉴定(请坛主给予评论!!)

字假无疑,LZ倒象真泼皮。转贴评论,给你长见识:

            何紹基之書法藝術成就          語四乙  882073  賴宜茵
一、前言--------------------------------------------------------------------------1
二、何紹基的生平介紹--------------------------------------------------------3
(一)生平事誼
(二)書香門第
(三)書法理論與藝術潮流時代
三、何紹基的書藝成就之各體書賞析--------------------------------------6
(一)楷書-主要得力於顏真卿書體、魏碑《黑女志》、歐陽通《道因碑》
(二)隸書-源於《張遷》,具有漢隸的神韻,以隸書為第一
(三)篆書-出入周秦籀篆,古拙而奇趣
(四)行草-取法顏真卿的《爭座位帖》和《裴將軍詩》;以顏魯公《爭座位帖》為基礎;得顏真卿的筆法
四、何紹基的書學理論-------------------------------------------------------11
(一)執筆與運筆-迴腕法
(二)力道
(三)學書「五難」
(四)衡平豎直
(五)墨氣
五、何紹基的書學成就及影響----------------------------------------------15
(一)體現北碑精神、意兼南北
(二)融合篆隸、融合書體
(三)風格趨向
(四)後代重要書家多受其陶然影響
六、結論-------------------------------------------------------------------------18
參考書目-------------------------------------------------------------------21
    附圖-------------------------------------------------------------------------22

何紹基之書法藝術成就
                                    班級:語四乙  
                                          姓名:賴宜茵  
                                          學號:882073  
                                          指導教授:蘇友泉老師
一、前言
清代書法的發展,劃分為兩個時期,即清初之際為帖學時期,咸、同以後為碑學時期。帖學盛極而衰,康熙、乾隆之際,屢興文字獄。一般學者為明哲保身之際,轉而研究考古,自此金石學大興,加以金石出土日多,拓本亦廣,不少人由考據進而學書,至使碑學大興。此時期,鼓吹求變思想最力的是包世臣(一七七五--一八五五年),其後是康有為(一八五八--一九二七年),他們繼承了阮元(一七六四-一八四九年)最先倡導的「尊碑」之說,並發揚光大。包世臣所著的《藝舟雙輯》和康有為的《廣藝舟雙輯》,都力倡碑學,尊碑抑帖,在晚清書壇上造成巨大的影響;何紹基、趙之遷(一八二九-一八八四年)、吳大澂(一八三五-一九0二年)等人,則是崇尚碑學、實踐書法藝術求變的書法大家,其中尤以何紹基為突出,他最終能力宗開派,獨立於晚清書壇。而且何紹基既在理論上推崇碑學,又仍法唐學顏,還能身體力行新書法之開創,從而成為一代碑學大師。
何紹基的書法藝術成就,在當時就得到同時代人的讚譽,而對後世的影響更為廣泛。吾參照學者何孟侯註1觀點:何紹基在書法藝術上具有很高的造詣,究其成因可歸納出四點(1)家庭出身,書香門第,書法世家(2)人生閱歷與師友之間密切的交往,(3)所處書法理論與藝術潮流時代,(4)個人天份學力和勤奮態度。前三點,是吾對何紹基生平的探討與介紹的主要方向,望如此而能夠更了解何紹基書法藝術之成就的淵源與背景;其次,第四點何紹基的個人的天份學力和勤奮態度,是吾人探討何紹基書法藝術成就的基礎。由於何紹基的天份與勤奮,造就了何紹基的書法地位,也發展出吾人所關心的焦點:何紹基各書體的書藝成就、書學理論、書學成就及影響。
近人馬宗霍在《霋玉樓筆談》中評介何紹基:「道州早歲楷法宗樓蘭《道因碑》,行書宗魯公《爭座位帖》、《裴將軍帖》,駿發雄強,微少涵渟。中年極意北碑,尤得力《黑女志》,遂臻沉著之境。晚喜分篆,周金漢石無不臨摹,融入行楷,乃自成家。」綜觀何紹基的書法藝術,此語道盡何紹基的書學歷程,極為中肯。而在書體賞析部分,吾主要是著重在其篆、隸、楷、行、草之成就與特色、學書歷程、自身評價、學者評價和作品介紹等來賞析,而較不偏重於其學書時期與階段,望能對其各書體能有精闢透徹的深入探討。另外,因其勤學苦練所致,何紹基對其自身作書之理論有其獨到的見解。最為人所知即為他強調寫字必須用中鋒,進一步發明執筆與運筆-迴腕法的特殊執
註1:引自何孟侯,《何紹基論書—道州的書學觀點與書論成就》,美育月刊,第103期,36頁。
筆法;以「衡平豎直」為衡量筆法優劣的標準。
最後,何紹基的書學成就及影響中,其真正實現了清代碑學家的理想,書風體現了北派碑體的精神與實質;不同於阮元二分南北兩派,意兼南北,正如其所謂「篆分真草只一事」,南北兩派的書法是相容且相通的,且帖學可和篆隸融通,融合書體,對後來書法史上有正面的影響;風格趨向於「樸」的境界,強調「古勁厚遠之氣」、「參差超邁之趣」,能貫之氣力圓活自如運用,化出極豐富的變化。
根據李銘宗註2的考證,同治光緒以後許多重要書法家多受其陶染,如湖南譚延闓、譚澤闓昆仲的顏底書,民初李瑞清、曾農髯的篆籀北碑。餘如北京翁同龢也是藉何以學顏,一代篆刻大家吳昌碩也運用何道州溯源篆籀的法子,齊白石雖步武吳昌碩,以篆籀之筆入書畫,亦實際導源何紹基。由上所述,道州何紹基實無愧開宗風為百世師。
二、何紹基的生平介紹
何紹基(一七九九-一八七三年),字子貞,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湖南道州人。紹基自幼慧靜,濡染家學,但鄉試數次未中,清宣宗道光十一年(1831年),始成優貢,時年三十三歲;至三十七歲
鄉試始獲解元,次年(1836)恩科會試成貢士,旋得殿試二甲第八名,
註2:見李銘宗,《紀念何紹基誕辰二百週年書法特展簡介》
成進士。初任官翰林院編修,繼供職於國史館,任最久。清文宗咸豐
二年(1852)八月簡放四川學政,十一月至成都接篆視事;咸豐五年(1853)五月因條陳時務觸忌降調,六月解學政印綬,九月啟程離蜀,前後在四川任職三年。咸豐六年六月應山東巡撫崇恩之聘,主講於濟南濼源書院;次年三月至北京,期盼能再膺命復官,羈旅京師半載,沒有結果,復任的希望破滅,九月返回濟南。至咸豐五年六月解四川學政以後,何紹基就再也沒有膺任何官職。咸豐十年九月,離開濟南,第二年二月返回故鄉湖南長沙,主講於長沙城南書院。同治九年應曾國藩和丁日昌延請赴揚州書局、蘇州書局主持《十三經注疏》校刊事宜,兼主孝廉堂講席。同治十二年秋,寢疾遂不起。是年七月卒,享年七十五。
何紹基嫻經史、經律算、嗜金石碑刻、尤工書法,真草篆隸無不精妙,其中以行草及隸書最具面貌,是有清一代最重要書家之一。主要著述有:《東洲草堂文鈔》、《東州草堂詩鈔》、《說文段注駁正》、《惜道味齋經說》、《說文聲訂》、《水經注刊誤》、《玄女室雜記》、《史漢地理合證》、《使閩草》等。
何紹基書法藝術成就,與其仕宦生涯和心境轉變,都有著極大的相關:主要是以六十歲為分野,由學政生涯轉入學術生活,其思想觀念書法創作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的轉型期,也跳出了傳統書法的鍾王顏柳的帖派框框。除了上述成因和他自身勤奮努力之外,跟他所處的環境和時代背景亦是密不可分的。
康熙、乾隆之際,屢興文字獄。一般學者為明哲保身之際,轉而研究考古,自此金石學大興,加以金石出土日多,拓本亦廣,不少人由考據進而學書,至使碑學大興。此時期,鼓吹求變思想最力的是包世臣和康有為,他們繼承了阮元最先倡導的「尊碑」之說,並發揚光大,在晚清書壇上造成巨大的影響。何紹基處於金石考據學勃興,碑學興起的書法變革時代,造就了他對碑學極力的提倡和獨闢蹊徑的創新。且超脫了當時極盛的阮元南北二分書派論點,不僅使其書學上窮究北派的淵源,研究篆隸,更發展出「意兼南北」的立場,認為南北兩派是相容且相融的,對後來書法史有正面的影響。
何紹基出生的家庭環境,對其影響也是很大,可說是家學淵源,書香世家。
父親何凌漢註3,字雲門,本身即是一位學識淵博,書法精湛的朝廷要員。其教子有方,使其四個兒子(何紹基、何紹業、何紹祺、何紹京)都成了才,特別是在書法方面,被時人譽為「何氏四傑」
何紹業字子毅,以蔭生官兵部員外郎。精繪畫,亦喜書,尤精篆
刻,楊翰稱:「子毅筆墨超拔流俗,幼年即著名壇坫,善舒嗜琴。」
註3:見劉剛《論何紹基之書法藝術成就》,《紀念何紹基誕辰二百週年書法特展簡介》,50頁。
     何紹祺,字子敬,紹基第。道光十四年(1834)舉人,官至浙江道員。書法顏真卿,能承家學。
    何紹京,字子惠,別號自娛山房主人,紹基第。道光十九年舉人,湖北候選道員。以詩、書、畫及鑑賞名於時,書宗顏真卿,晚兼董其昌。
    還有何紹基的孫輩何維樸、何維棣等,也都能書善畫,尤其是何維樸,以畫山水著稱,書摹其祖紹基,亦得其神似。
    由此可見,何氏家族幾代人,幾乎個個都精擅書法,可謂書法世家,為晚清書壇上絕無僅有的。且端詳何紹基之生平,我們可以非常認同學者何孟侯觀點:何紹基在書法藝術上具有很高的造詣,究其成因,除了其勤奮態度和人生閱歷之外,所處之書家世家和書法理論與藝術潮流時代,亦對其有著深大的影響。
三、何紹基的書藝成就之各體書賞析
    綜觀何紹基的書法藝術,其早期書法多為楷書;中期以後行書多於楷書,行書多參篆意,於縱橫敧斜中見規矩,恣肆中透秀逸之氣。後期則多為篆書和隸書;晚年的書法風貌獨具,將草書、篆書、隸書、行草融為一體,渾厚雄重,獨創一格,頗具成就,在晚清書壇上,光彩奪目。現在就其各體之一兩件作品賞析其各書體的書藝表現。
(一)楷書—主要得力於顏真卿書體、魏碑《黑女志》、歐陽通《道因碑》
    從何紹基傳世的楷書作品來看,其結體橫平豎直,整齊凝練,力厚骨勁,氣蒼韻遒,金石味極濃,完全是得力於魏碑《黑女志》、歐陽通《道因碑》諸碑體。而他的楷書中那種藏鋒行筆,筆道較圓的特點,則是吸取了顏體的精髓。這樣,便形成了其獨具風貌的楷書體勢。近代書法家曾熙曾言:「蝯叟從三代兩漢包舉無遺,取其精意入楷,其腕之空取黑女,力之厚取平原,風之險勁取蘭臺,故能獨有千古。」
道光二十年何紹基三月書,「典冊法書,眾英聚集;紫芝朱草,太平機關」楷書八言聯,時年四十一歲。另書楷書七言聯「安得仙人九節杖,壯哉崑崙方丈圖」,為賀長輩歐陽厚均壽聯(見圖一),兩者約為同期作品。前聯中之「芝、朱、太、平、法、英」等字的蠶頭鼠尾筆劃明顯出現,結字豐偉縱逸,風稜射人。而後聯望去,則有正人君子之概,充溢剛毅之氣,點畫圓整,墨酣意足,書作雄偉奇特,有如顏書自足籠罩一代。
    何紹基的楷書作品中,小楷(黃庭內景玉經冊)(見圖二)可謂精品,其結體中有較濃的顏體味,飽滿圓潤,每個字、每一筆劃都一絲不苟,無不從橫平豎直中來。同一時代的楊瀚於同治十一年在此冊上跋文評道:「何真老書,專從顏清臣問津,數十年功力,溯源篆隸,入神化境。此冊書(黃庭),圓勁清渾,仍從瑯琊上掩山陰,數千年書法於斯一振。如此小字,人間不能有第二本。」道盡了此冊的藝術書壇上的歷史地位。
(二)隸書—源於(張遷),具有漢隸的神韻,以隸書為第一
    隸書是何紹基晚年才涉獵的的書體,主要是源於(張遷),而於漢隸無所不習,如(衡方碑)、(乙瑛碑)、(禮器碑)及(石門頌)等有代表性的名品,反覆臨摹,挹其精髓,書體是自己的筆法,所具有的是漢隸的神韻,重風神韻致,在把握住用筆的凝重飽厚和字型的方整端莊以後,則全以已意為之,運筆加入頓挫顫抖動作,用筆選擇潤濕風腴特點,放筆直書,大氣雍容。所臨漢碑既能不失其精神而又能自成面目,充分體現了其在書法上的融會貫通本領,繼鄧石如、伊秉綬之後,又為清代碑派書家取法漢隸開闢了一種嶄新氣象。
    學者劉剛評其隸書五言聯:「駕言登五獄,游好在六經」(見圖三),寓流動於平正,藏精巧於古雅,舉重若輕,游刃有餘,落筆灑脫,皆隨意而自然,有清雅之氣。其隸書軸(見圖四),婉和韻雅,古茂樸厚,運筆渾圓,筆道灑脫空靈、峻逸。其「顫筆」拙厚有趣,點畫之間筆斷意連,無做作之氣。章法上,虛實相間,字與字雖無牽連之筆,卻使人感到氣勢緊密,生動耐觀。註4
    當代書家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書學》一文中,對蝯叟隸書評價
註4:見劉剛《論何紹基之書法藝術成就》,《紀念何紹基誕辰二百週年書法特展
簡介》,54頁。
道:「其隸書的好處,在有一縷真氣,用筆極靈空,極灑脫,看過處很潦草,其實他不肯絲毫苟且的。至於他的大氣盤旋處,更非常人所能望其項背。他生平遍寫各體隸碑,對於(張遷)的功夫最深。他的境界雖沒有像伊秉綬的高,但比桂馥來得生動,比金農來得實在,在隸家中,不能不讓他站一席位次」可見其隸書在書家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三)篆書-出入周秦籀篆,古拙而奇趣
其篆書出自周秦籀篆,極重氣韻,不以分布為工,而以挺拔雋逸見長,以圓潤婉遒見性。晚年所臨(蔡殷)、(楚公鍾)、(毛公鼎)等皆自出機杼,用筆上非一概,中鋒圓筆,而是方圓尖扁間施並用,以垂露法收鋒,故神融筆暢,遒勁古拙而有奇趣。正如楊守敬所指出的「純以神行,不以分布為工」體現了其「溯源篆分」的追求和努力。《霋嶽樓筆談》稱何紹基的篆書:「所臨三代鼎彝款識,接自出機杼,興至時遇紙則書,神融筆暢,妙緒環生,以其法以寫小篆,遂爾天機洋溢,獨得仙証。」何紹基臨習三代、秦漢、六朝篆籀,不是一味地全盤照臨,而是如同其學寫隸臨碑一般,採取「欲先分之以究其極,然後合之以匯其歸」的方法,所寫出的篆書,看不出是出自何體,但又覺得大有來歷,展現出其與眾不同的書法風格。
何紹基對篆書的書法創作上,作品數量不多,但品味高。如篆書屏(見圖五),書於同治丁卯,其嚴謹的書風無不令人欽佩。該書屏是在吸取古人書藝養分的基礎上,將行書的氣、隸書的勢有機地揉入。筆道上,方筆圓筆、粗筆細筆渾然一體,呈現出獨具一格的篆書風貌。而在凡能體現其風格的楷書、行書、草書及隸書作品中,均參有篆意,形成各種書體都呈現出古拙樸茂之趣,也是他書法最具有特色的一環。
(四)行草-取法顏真卿的《爭座位帖》和《裴將軍詩》,得顏真卿的筆法
何紹基行書根底顏真卿《爭座位帖》和《裴將軍詩》。三四十歲就已確立了自己的風格,顯得既溫柔敦厚,而又和雅內斂。晚歲之筆,則變得生辣奇嶇;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之作,因揉合了蘭臺及北海筆意,故表現得挺拔矯健。他將圓渾飽滿的顏楷行書和俊爽鋒稜的歐書,自然地融合於自己的筆底,乃能出奇生妙。何氏於碑,無論漢、魏、隋、唐,於臨諸如《痊鶴銘》、定武本《蘭亭序》、《聖教序》、《懷素小草千文》以及蘇、黃、米、蔡等歷代書家法帖,均廣泛涉獵。尊古創新,別開生面,形成古樸自然的獨特行書風格。在行草方面,獨創一格。其用筆飛動騰躍,起伏跌宕,造成點畫方圓交錯,線條精細相間,尤注重整體的章法布白,講究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關係,疏密錯綜有序,天然質樸,體現其在藝術上的造詣之深。
子貞與方山子論用兵帖(見圖六),恣肆遒勁,觀其筆勢縱逸,法度不失,字體或大或小,筆畫粗細不一,運筆復方圓兼用,融篆隸於行草,是以風格古秀遒勁,有爭座位與裴將軍詩之駿發雄強,更兼縱放之逸趣,是故馬宗霍評此作「恣肆中見逸氣」晚年所書《題李伯时畫》,行草書七行,共九十六字。行書或直或斜,似直非直,似斜非斜。通篇字體大小連貫而又相稱。無論其筆亦重抑輕,但皆遒勁古拙,婉轉流利。且篆分筆法參染,落筆跳躍飛動,圓勁秀挺,變化多姿,令人莫測。幅中字體,隨處可見方正、奇肆、恣縱、虛實、肥瘦等風格。如所書「為、人、文、會」等字的撇,「鋒、伯、神、耳」等字,任意揮灑,更具飄逸奇縱。
四、何紹基的書學理論
何紹基各體的書藝成就,有其獨特的風格,不外乎出自於自己本身作字之主要方法及理念。吾根據學者杜裕明《何紹基書論探析—從其對晉以後之書法評論談起(下)》註5及蒐集其它相關的資料,整理出主要有五大點何紹基作書的書學闡述,包括:(1)執筆與運筆-迴腕法;(2)力道;(3)學書「五難」;(4)衡平豎直;(5)墨氣。現吾分述如下:
(一)執筆與運筆-迴腕法
註5:見杜裕明《何紹基書論探析—從其對晉以後之書法評論談起(下)》,美育月刊103,頁50-51。     
何紹基獨到的書風與其特別的執筆方法有很重要的關聯。他在跋《張玄墓志》時曾說:「每一臨寫,必回腕高懸,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約不及半,汗浹衣襦也。」此乃其在實踐中體悟「書律本與射理同,貴能懸臂能圓空」,自比漢代名將李廣,認為書法如同射箭一般,能圓活自如,勢若張弓之氣力而能四方運用靈活,因而創執筆--「回腕法」,腕肘並用,手掌反轉,指背向左,虎口向上,拇指與四指對擫握管,寫字時以立姿為主,通身力到,腕平鋒正。
雖有些學者主張此種執筆運腕方法不合乎人體生理,十分吃力,每寫一次字都要出一次汗。然而根據何紹基他自己的解釋,此方法才能令氣力灌注於臂腕之間,使落筆之跡蘊含某種力道與韻律,形成個人特色,具有沉厚而不飄弱的美感。現代學者劉剛註6更明確指出其優點是能使氣力灌注於腕臂之間,可使精神處於高度集中,無私利雜念,毛筆完全垂直於紙面,是一種心到、眼到、手到的絕對中鋒態勢,保持了中鋒入紙,又略帶戰掣,從而避免了一味平質光潤的現象。由於他這種獨特而艱難的書寫姿勢,手臂運動的方向、角度、壓力特殊的方式和揮運幅度,使書法結構也體現出一種特定趣味。
(二)力道
由於懸臂,何氏之書無疑是著重力道的,且主張書法貴乎「有氣
註6:見劉剛《論何紹基之書法藝術成就》,《紀念何紹基二百周年誕辰書法特展簡介》,頁56-57。
有血」,字字力道送及,「鋒宜方銳精緊穩,邪入怯出皆所憎」,一股氣力,純用筆心,下筆穩健不怯,使筆若劍而「殺紙有聲鋒有稜」,足見何紹基追求一種氣力具足的筆下效果且在速度上亦傾向於豪快。觀其書,即使是以軟毫作書,於行筆力道和速度上,仍有明顯的變化與發揮。
(三)學書「五難」
何紹基曾就習書之困難具體歸納出五個方面,為一兼具理論與實務性的論書結晶:
(1)為六藝之一,而學者所從事未有限於此者也。一心運臂,臂運腕,腕使筆,筆使墨,墨使指,紙肖心,杆格太多,得於心,不能應於手,一難也。
(2)縱習古人碑碣簡牘而沿襲肖似,不克自成門徑,與此事終不相涉,二難也。
(3)師友指示,不能攢吾腕底,不比文章學問可以破昧為明,改懦成勇,又一難也。
(4)落紙如鑄,無可修飾,又一難也。
(5)非砥行言讀書多,風骨不能峻,氣韻不得深,又一難也。
指出作書運筆的方法,自本身的心境和意志為出發點,由穩當沉靜的心思驅動而使臂運腕,腕使筆,筆使墨,墨使指,最後將意志集中至使墨之指,書家之真性情自能躍然紙上。其次強調個人的融會體悟,且個人的才情資賦,學養品行之充實與修持,都與學書息息相關。由上所述,何氏不但指出習書當留心的五個層面,並且也具體說明了學書過程中身、心、與週遭外在互動的因果關連,可視為何氏論書中的導論基礎。
(四)衡平豎直
所謂的衡平豎直強調的是筆筆正鋒,而貶抑側筆、偏鋒之欹側態貌。何紹基幼承家學,父何凌漢書宗趙、董,早已能書名世,子貞志學之年就以「橫平豎直」四字為學書庭訓,且為畢生深信不疑的作書鐵律,初由顏真卿入手,顏書無論楷書或爭座位帖、祭姪、祭伯父三稿都具衡平豎直,或起止無痕的「屋漏痕」、「折釵股」古法遺意,莫不以此為主。何氏認為寫字必須用正鋒,此從其反對包氏臣扁筆側鋒,讚賞伊秉綬能平能直的書法可見一斑。其論詩說:「氣貫其中則圓,如寫字用中鋒然。一筆到底;四面都有。安得不厚,安得不韻,安得不渾厚,安得不淡遠。此事切要握筆時提起丹田,高著眼光,盤曲縱送,自運神明,方得此氣真圓。」
用筆正鋒不使欹側外,何氏論書著重篆、隸古法,篆、隸二體皆為主軸正直之勢,而非字勢屈左伸右或斜迤,以取姿態為先。故何氏主張「學書重骨不重姿」,「捨骨尚姿,此後世書律所以不振乎?」細觀何氏之書,縱或有字勢斜迤,仍是於平直為主之基礎上變化;其作行草書亦少斜側連筆,不同於宋元或晚明連綿草一路,以發揮若篆、隸、章草及唐人碑版字字分離之章法特色。
(五)墨氣
筆與紙、墨的關係是很密切的,用筆的效果,可以由紙、墨反映出來。何紹基平生多用羊毫寫字,它彈性不及其他毛筆,吸墨量多,而不易調停,但駕駛得法,寫出來的字蒼勁有力,無流滑之態,最能體現漢碑那種古樸渾厚、鏗鏘有力的風貌。清代的羊毫筆書法,到他時可謂集大成。而他平生書法另一大喜好,則用比較粗糙的紙寫字,贊同紙張應有一定厚度,並且不很光滑,如此可使筆鋒堅入而墨氣騰驟,用筆之力道同時亦使墨氣騰出,表現某種乾、濕的效果。其書時見飛白與漲墨並存,筆劃輕重亦顯出多樣的粗細墨筆效果,能成氣候。從他大量的傳世作品中,其字明顯地流露出此種澀味,且字越大澀味越濃,程度多取決於紙,紙澀則墨澀,墨澀則字澀,這種澀味恰到好處地體現出漢碑的氣息。
五、何紹基的書學成就及影響
綜觀何紹基的書法藝術,可見其風格是獨特的,成就是卓越的,在晚清書壇上力尊碑學,身體力行,以淵博的學識、聰穎的性靈和一生鍥而不捨的刻苦努力,在書法藝術上獨樹一幟,確立了其在中國書法史上無可取代的地位。誠如晚清書家向燊所說:「蝯叟博洽多聞,精於小學,書由平原蘭臺以追六朝秦漢三代古篆籀。迴腕高懸,每碑臨摹至百通或數十通。雖舟車旅舍,未嘗偶間,至老尤勤。其分隸行楷,皆以篆法行之,如屈鐵枯藤,驚雷墜石,真足以凌  百代矣。世稱鄧石如集碑學之大成,而於三代篆籀或未之逮。蝯叟通篆籀於各體,遂開光宣以來書派。」註7
以下分別論述其在書學上之成就及影響:
(一)融合書體—意合篆分,派兼南北
「意合篆分,派兼南北」可說是何氏的主要書論立場。其曾自述「余學書四十餘年,溯源篆分,楷法則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化篆分入楷,歲爾無種不妙」,且其晚年書作益發融合書體之外,再加以變化,自是更佳。顏真卿、李  、歐陽通和南朝的《痊鶴銘》均將篆體或隸體之特色運揉入楷、行,即為典範,趨向更古、更具風骨的唐人、漢隸及其以上。後人曾農髯曾讚揚說:「道州以不世之才,出入周、秦,但取神骨,馳騁兩漢,和以天倪,當客歷下,所臨禮器乙瑛曹全諸碑,腕和韻雅,庸庸乎東漢之風度,及居長沙臨張遷百餘通,衡方、禮器、史晨又數十通,皆以篆隸入分。極晚之歲,草、篆、分、行,治於一爐,神龍變化,不可測已。」何氏耳順之年更加留意習學
註7:《書林藻鑑》卷第十二。
漢碑,篆、隸體作品更多,其行草體屬於楷書一般筆法之方筆、提按、頓挫和右捺越趨不明顯,而代之以起筆藏鋒圓筆、行筆提轉、收筆不特別回鋒,若無起止之痕之「屋漏痕」之古意。體勢亦不盡方正而帶圓,整體有向篆、隸靠近的趨勢。能將行草一類書體如此自在地融入篆、隸特質,而能維持其行草書體,可說是何紹基的一大成就,真正實現了「篆分真草只一事」之理想。何氏此風格使晚清帖學之弊可除,碑版得以發揚,南北二派共治,反得以發揮清代碑學思潮與書學新徑。
(二)風格趨向
何氏風格特點在於「樸」,與姿媚相反,為融會貫通,自最樸質之衡平豎直、正鋒運筆出發,筆鋒內斂而不外放頓折,卻能貫之氣力圓活自如運用,化出極豐富的變化,強調古勁厚遠之氣,參差超邁之趣,一如厚實之碑版篆隸,字間表現力道,且參差錯落,勁偉中表達緩綽、疏散,則添增古意之趣味。何紹基確立了此種風格,著重力道(丹田氣力貫徹)、正鋒、衡平豎直、篆力氣息出發,加以「轉形易勢」、「盤曲縱送」變化之豪快書風,自其傳世數量極大之書作中得以窺知。
何紹基更進一步地將鄧石如、伊秉綬等人取法秦漢六朝碑版的傳統與阮元、包世臣等人的理論結合起來,集于一身,並在創作技法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功和具體完整的經驗。且他在取法北碑、變革楷書和行草書筆法方面的成就,標誌著碑派書法的審美原則在各種書體領域的全面落實,對晚清書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堪稱為清光、宣以來書派的一代宗主。
(三)後代重要書家多受其陶然影響
學者李銘宗考證註8認為同治光緒以後以及民初許多重要書法家多受何氏之陶染影響。湖南、北京、江浙是何紹基一生居住仕官最久的所在地,同治、光緒以後活躍書壇的重要書家多受其陶然影響。湖南譚延闓、譚澤闓昆仲的顏底書,民初鬻書海上有「北李南曾」的李瑞青和曾農髯所走的篆籀北碑一路筆法也都是何紹基的遺規。北京的翁同龢亦藉何以學顏,隸書更為何氏的法子;江浙書家如吳雲,雖書宗魯公,實出入蝯叟之門。而一代篆刻大家吳昌碩所寫篆書、石鼓、散盤、行書跌宕自由,不避漲墨而真氣淋漓,亦是何氏溯源篆隸的功夫,開創同治、光緒以後書家開啟創作的康莊大道;民初海上「金石派」書畫家所走的也是溯源篆隸金石的老法子,但卻化啟藝術新潮流,齊白石雖步武吳昌碩,以篆隸之筆入書畫,而實際導源何紹基,道州無愧開一代宗風為百世師。
六、結論
何紹基的書法造詣高深,主要是由於他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
註8:見李銘宗,《紀念何紹基誕辰二百週年書法特展簡介》,頁5-6。
受到家學的薰陶且其天份學力、閱歷廣博和師友間的交往。尤其是他所處時代出現的書法理論和藝術潮流,對他產生了極具深刻的影響。另外,他所創的迴腕法和自己的書寫理論見解,亦造就了他獨特的書學成就。
    何氏早期由顏入手,故他的書法近取顏魯公,上溯周秦、西漢古篆隸,下至六朝南北碑刻,融匯精華,自成一家。自中年起又出入漢魏之間,對六朝碑版和篆隸,無一不學,專注神韻,從而得其風骨,
故他所臨的碑版,沒有發現與原碑完全相似的,以《張遷碑》和《禮器碑》等最為精彩。何氏雖對真、草、隸、篆各體無一不精,其中以隸書為第一,下的功夫最深,他遍臨漢碑,揉和了眾碑之長;同時,再加上己意,創立了一種新的風格,故他的隸書更別具一格,足與隸書大家鄧石如雁行。他的楷書混合了顏法和歐陽通《道因碑》、《黑女誌》的神韻,力厚骨勁,氣蒼韻遒,既有唐人的法度,又有六朝的風骨;他的篆書出入周秦籀篆,用筆遒勁,古拙而奇趣;他的行草以顏魯公《爭座位帖》為基礎,同時又配以篆、分和魏碑等筆法,鑄成了一種新的書風。
    除了上述何氏的書學成就外,其書學尚可依當時時代背景和對後代的影響歸納出以下幾點成就:
(1)清代崇碑思潮興盛,過去如阮元、包世臣其書風仍脫離不出帖學之籓籬,理論與實踐未能合一。何氏可說是真正體現了清代碑學家的理想,書風體現了北派碑體的精神與實質,將前人未能達致的目標具現達成。
(2)何紹基結合了碑學家的理論與實踐,但他不同於阮元二分法,主張「意兼南北」,使兩派的書法是相容且不相斥的。在此基礎上,清代書法才能於純粹北派或南派的風格外,同時能有將帖學筆法、觀念等和碑學相互融合的共治發展,對後來清末以迄民初之書法史有正面的影響。
(3)何紹基的書法和明末清初諸家在融合篆、隸上是不同意義的。明末清初諸家重在技巧,缺乏士人積學古法而流露之內斂氣韻;何氏則秉持書家正統,深入探討帖學之脈系思想,由內在涵養自然而發出,得以變化出具篆、隸碑體特色之「筆」和「勢」。
(4)由何氏各體書的比較,可看出其字體圓潤,運筆中鋒,主要是學自於顏體的筆法;且氣勢古蒼勁遒,古樸趣味,頗有篆隸之味。
(5)何氏作品風格特點在「樸」,強調古勁厚遠之氣,無論是運筆或形勢上,出自己意,風神韻致,即使是「顫」筆的抖動,均以己意,並不同於金農絕對一致的單調,表現出「意」的意境,顯現出其內在氣質,呼應其書寫著重學養的功夫,由內而發的氣息。
(6)何氏獨特的書寫風格,在展現漢碑的古拙趣味,溯源篆隸的功夫等方面,不僅影響其底下的師承,其他大家和後代書家亦受其陶然影響。

參考書目:
1. 行仁(民71),何紹基的書法。書畫家,頁30-53。
2. 杜裕明(民87),何紹基書論探析—從其對晉以後之書法評論談起(下)。美育月刊102,頁36-40。
3. 杜裕明(民88),何紹基書論探析—從其對晉以後之書法評論談起(下)。美育月刊103,頁50-51。
4. 李郁周(民87),何紹基晚年筆法—變的關鍵。美育月刊101,頁1-8。
5. 何孟侯(民88),何紹基論書—道州的書寫觀點與書論成就。美育月刊103,頁38-46。
6. 周倜主編(民76),中國歷代書法家名人墨跡(下冊)。北京:中國展望。
7. 閔祥德、熊秉明編(民77),中國書法理論體系—行書書寫門徑。台北:莊嚴。
8. 劉恆(民88),中國書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9. 劉正成主編(民83),中國書法全集—第70卷。北京:榮華齋。
10. 蔡崇明(民77),書法及其教學之研究。台北:華上書局。
11. 蔣文光(民82),中國書法史。台北:文津。
12. .歐宗智(民87),紀念何紹基二百周年誕辰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書法學會。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故他臨的碑版,沒有發現與原碑完全相似的,以《張遷碑》和禮器碑》
 楼主| 发表于 2006-6-6 20: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作品鉴定(请坛主给予评论!!)

谢谢你转别人的贴子来唬我.你自己的语言呢?难到就会出口伤人吗?此河岂能评彼何?老弟:谈何容易?
 楼主| 发表于 2006-6-7 14: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作品鉴定(请坛主给予评论!!)

不是谁也不信,是无法使我相信.诚然应以诚信为本.但当今收藏市场有几多信誉可言?何况本论坛非鱼龙混杂乎?君不见:鬼谷子下山引元青花遍地开放,雍粉彩上市让清三代独领风骚.鄙人偶得一联何字,上贴探讨其诚意可见.但尔等如此武断.令我等汗颜.要知道;就是假洋鬼子拍买的真鬼谷子也有专家提出疑议.版主作何解释/?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16: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作品鉴定(请坛主给予评论!!)

拜读了.好,好,好。尤其是第二幅字体飘逸,有仙风道骨之气.看似柔弱无力,实乃笔笔如刀.感觉其墨杀纸有声.哥们儿这厢有礼了.在别的网上也看过不少何字.但这三幅是第一次.好呀.不过我也知道何写字从不重复每幅字都有其独立特色.所以我的那幅焉知是非?比如;长撇,竖稍偏左,飞白等等.另;本人有本古籍字画并茂.字全是古人的书法可谓行,草,隶,篆无不囊括.精美至极.待我发上几页共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19 23:47 , Processed in 0.1585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