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25|回复: 38

明四家创始人—沈周1478年作品《松下洗砚图》鉴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5 12: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是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创始人,还是唐寅、文征明等名士的老师,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为“明四家”。
         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 ,后自成一家。沈周画艺精博,擅长山水、花鸟、人物各科,尤以山水画成就最著。沈周早年多作小幅,四十岁以后,经过陶铸宋元各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画法逐渐由细变粗,景致由繁变简,尺幅由小变大,疏密相间,刚柔相济,中锋侧笔并用,长勾短斫兼施,呈多种技法融合体势。沈周五十至六十岁时,已基本形成“粗沈”风格,画法以董、巨、黄公望为本,兼融王蒙、倪瓒之法,笔墨粗劲浑厚,然中锋尚多于侧笔,景致疏简开阔,但形体刻划仍较细致,逸笔草草、粗株大叶的作品还不多见。1471年前后,成为沈周绘画发展的第二个重要时期,从师法古人到师自然之法。从自然山川中获取灵感,进入了实景创作阶段。他将从古人那里学来的笔墨融入到他造化自然的笔墨当中,这一时期是他艺术生涯向中期过度的转折点。沈周绘画的中年时期,大致在1471年到1496年间,是其艺术辉煌的“师法自然、粗笔沈周时期”。此时期他将仿古与自然写生汇为一体,构景多曲折萦回之势,并点缀行人、舟楫、草亭、茅屋等景物,注入人事的生活气息。呈现出气势清旷苍郁、笔墨苍润雄浑的风格特色。文徵明曾阐述沈周的绘画风格递变说:“自其少时作画已脱去家习,上师古人,有所模临,辄乱真迹。然所为率盈尺小景。至四十始拓为大幅,粗枝大叶,草草而成。虽天真烂发,而矩度点染,不若向时精工矣。
沈周五十八岁时自号“白石翁”,直至八十二岁去世,为他艺术晚年期。他晚年倾心于黄公望和吴镇,把黄公望的松秀,吴镇的粗豪,王蒙的缜密,马远、夏圭的刚健,米氏云山的浑凝等技法,有机地融合成一体。形成疏简、苍劲、浑厚、沉郁的风格。

沈周的山水画构图力求平稳,于平中求奇,境界宁静优雅,充溢着平和怡适的情调。沈周山水题材广泛,分写实、仿古二类。按内容又可分为访胜纪游、幽居庄园、雅集文会、寻访送别等几种类型:
访胜纪游:大多描写亲身游览过的山林胜境,以实景为客体,真实再现自然真趣,并将自身真切的感受表现出来。
幽居庄园:或描写文人隐居山野茅屋,或表现精致幽雅的山庄园林,不管是简陋,还是宽阔,都强调安宁清雅的环境。
雅集文会:主要借助自然景观来表达文人雅士的意趣和抒发友情。
寻访送别:采取以情取景,寄情于景的手法,含蓄表达出作者眷恋挽留之情。
仿古山水:展现了他泛学诸家的师承以及探求精致的态度。许多仿古之作,实际上已融各家之长,在把握诸家笔墨上,仿其大略,形神逼肖,但决不拘泥于古人,注重师法自然,从而脱古图新,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
     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画作出了两大贡献:其一,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如沈周的粗笔山水,用笔融进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势,将南宋的苍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其二,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沈周的书法学黄庭坚,书风“遒劲奇崛”,与他的山水画苍劲浑厚十分相似、协调。他又将书法的运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沈周同时还是一个诗人,至老年“踔厉顿挫,浓郁苍老”。他把这种诗风与画格相结合,使所作之画,更具有诗情画意。
    沈周除了山水画方面有巨大成就外,在花鸟人物方面也有贡献,他擅长花卉、鸟兽,也能画人物。他在研习山水的同时也总结了徐熙和两宋以来的水墨表现花鸟画的经验,将点线结合用在花鸟画中,一改宋代的精致工整的花鸟画摹写自然的色调。从而大大的发展了徐熙的“没骨花”的传统。他成为了写意花鸟画的奠基人之一,后经过其学生的不断发扬光大,写意画成为花鸟画坛的统治地位。


    沈周在书法上也卓然有成。他初学沈度台阁体,中年后专攻黄庭坚,笔力劲挺,体势奇倔,同时又融入钟繇、王羲之和米芾的结架和笔法,趋于平稳和清俊。至40岁时,沈周题画书法一改以前融苏、米诸家的面目。他学黄庭坚书法,又明显掺入已意中,他喜用狼毫,方笔中锋.线条挺劲瘦削,结字上夸大了黄庭坚的特点,收紧中宫而开张四维,呈长撇大捺之状,一派纵横道逸的气象,给人以笔势劲健之感。
    下面的作品《松下洗砚图》,是沈周52岁(1478年)时创作的作品,属于沈周中期清雅、庄园类作品,画中环境幽雅写实,人物刻划细腻、形象准确逼真。该作品是沈周一生创作中罕有的画有写实人物作品的上乘之作。
    该作品中主人公置身在一个苍松掩映之下的水榭当中,凭栏远眺,给人以高雅脱俗之感,榭中的桌案上摆放着图书。院中画有两个书童,一个正蹲在水榭下的石阶上,小心翼翼地刷洗着一方石砚;另一个书童正站在火炉边手拿着蒲扇煽火,火炉上架着一把提梁壶。该作在构图、创作技法上十分考究,在两棵虬曲的松树下,水榭傍石而建,水榭的画法是用近似“界画”的技法完成,透视比例严谨准确,人物的衣纹线条柔和自然,既饱满又酣畅。郁郁葱葱的松树显示了沈周扎实的绘画功底,景物、崖石等用笔线条较粗,用笔简练,转折处略显生硬,“粗沈”风格体现明显。该作品是沈周中期书法及绘画特征的最鲜明体现。
           

      该作品以馆藏的沈周作品为标本依据,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对笔迹、画面、纸墨款印、时代风格、个人风格、传承及史料记载等多方面比对分析,有多重可靠的依据证明该作品为沈周52岁(1478年)时创作的作品,这些证据及说明如下:
证据一:该作品款识中的字体,书体略倾向于黄庭坚,线条锋利铦锐,结构跌宕开阖,中宫收紧而四维开张,长撇大捺,笔势劲健 ,是非常典型的成熟期“沈周”体书法,款识字迹与馆藏的沈周书法或款识书法中对应字比对,笔迹相符,有的字笔迹接近于一模一样,从而确认该作品款识笔迹与沈周52岁时的笔迹是相符的。款识笔迹的部分对比图如下: sqts.jpg szkk.jpg szkszk.jpg szxk.jpg s7s.jpg s13sk.jpg ssz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2: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迹比对 : szk3k.jpg szkk.jpg sxx.jpg s3x.jpg sx1k.jpg s8zk.jpg s9wsk.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2: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迹比对 : syx.jpg syw2.jpg szkk.jpg s18k.jpg sx3k.jpg sgtk.jpg sqmk.jpg szk3k.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2: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迹比对 : s14xik.jpg szkk.jpg s14xi.jpg s5y.jpg syan.jpg syx.jpg stuk.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2: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书林 于 2015-11-15 13:01 编辑

笔迹比对 : szkk.jpg s10t.jpg szk2.jpg stt.jpg stu.jpg stzk.jpg s9wsk.jpg
szz1k.jpg
szppk.jpg
szc.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2: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迹比对 : s1.jpg s4z.jpg s8zk.jpg szkk.jpg s11z.jpg syx.jpg szc.jpg s12xk.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3: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绘画风格来看,绘画用笔线条较粗,用笔简练,转折处略显生硬,“粗沈”风格体现明显;该作品尺幅较大,构图师法自然,笔墨随师法自然而融入其中。款识记载该作品创作于1478年,据资料记载及馆藏的此时期作品证实此时期沈周绘画的“粗沈”风格已经形成,绘画已从前期的师古人之法转变为师自然之法,绘画创作早已从早年小幅拓为大幅。该作品的绘画风格及特点与资料记载及馆藏的同时期作品是相符的。 sxjb.jpg ssb1.jpg sdz1.jpg srjs.jpg scsr.jpg sdzrs.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3: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的坐姿与服饰(画有黑色的开领边)画法符合沈周的习惯画法。这样的画法很多,如下图: sqty.jpg sy4.jpg sy3.jpg sy2.jpg sy1.jpg ssrr.jpg ssrj.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3: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周的山水画中有很多画有人物,但人物有写实造型的不多。除本幅作品外,目前本人只发现《二仙采药图》、《云际停舟图》、《为祝淇作山水轴》等几幅作品人物比较写实,本幅作品和《二仙采药图》中的人物刻画比较细腻、逼真,《云际停舟图中》光头人物造型与本幅作品中的人物光头造型类似,《为祝淇做山水轴》中的人物旁也摆放着书籍,如下图: sqts (2).jpg srgtj.jpg srjs.jpg srwj.jpg sdzrs.jpg szxj.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3: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周的山水画中经常画有松树,画法很多,仿古作品中仿谁倾向于谁,1471年前主要师古人画法,1471年后开始师自然之法。本幅作品的画法是师自然之法,而如《庐山高》等作品中松树的画法还是师古人之法,但笔法用色等方面仍有相似之处: sqtsx.jpg sss.jpg sgtsr.jpg ssc.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6 06:38 , Processed in 0.3768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