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60|回复: 23

果儿:“丑书”之辩——驳”危害中国的欺世丑书者将被终结“一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6 19: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5-10-30 14:32 编辑

                                      果儿:“丑书”之辩   

                              ——驳”危害中国的欺世丑书者将被终结“一文

                                                                       作者:果儿


最近在微信的朋友圈里经常看到一篇名为《危害中国的欺世丑书者将被终结》的文章,最让我吃惊的不是“丑书”的丑陋,而是作者对法律的无知和艺术素养的缺失。作者处处高举“文字法”的大旗。他认为书法的“法”是遵循“文字法”的前提下的产物,他认为写字不规范、写错字的人不但是“违法分子、破坏分子”,还是“丧格辱国“之人。代表人物是谁呢?文章中配图的作者分别是井上有一和沃兴华先生。一个是日本人(上个世纪末已经去世),另一个是不合群的、喜欢默默的耕耘的读书人。说是他们“危害”了中国书法,肯定是误会。
文章围绕国展和入协展开,绘制出了一条书法家成才路径:入国展——得奖——入书协——得到最高层肯定=书法家。他认为由于写“丑书”的人不断获奖、入协,而造成了当今书坛混乱局面,使书法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目前,上述文章正被大量转发,很多人看了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一起热传还有一段曾翔先生尽情创作书法场面的视频,笔墨大起大落,不断发出“哇、哇”的叫声。有人将此声冠名为“叫床”。于是曾先生又得丑名——“叫床大师”。我觉得身体是书法节奏体验的第一载体,是情感的书面形式,用什么方式表达完全是他个人的事。古语有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书法家用新思维去寻求新的表现形式、尝试艺术的多元化无可厚非。可能还不成熟,看起来还很“丑”,但只要是“吃”了传统书法“草”后,挤出的“奶”,就不是空穴来风,不是胡编乱造。“丑小鸭是天鹅的童年”。人们都知道。

作者在文章中分别给书法和”丑书“下了定义:
1、什么是书法?书就是用传统的毛笔书写汉字;法就是在遵循文字法的前提下。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在书写过程中形成而又必须遵循的若干基本的结字法、笔法、技法、墨法和为了更加美化而为之配套的又必须具备的若干规范。
我问一句:“文字法”是公元2000年才颁布的,在这以前“书”有”法“吗?或者说有”书法“吗?
2、何谓“丑书”?作者说:丑书的书法有的把字写成扭扭捏捏小小作作;有的竟离开汉字的笔画结构,写成谁都不认识的异体怪字,丧失了国格人格。
我打断一下,如果把字写成了谁都不认识的异体怪字,写多少次会构成“违法”?写多少次会丧失了国格人格?如果死不改悔继续写,会不会丧失户籍、国籍呢?
3、丑书的特点:有的是抛开汉字的结构胡编乱写;有的是根本没传统书法味道和书法法度的随意“创新”;有的是凭个人想象的符号胡抹乱造;有的竟然让人看不出他写的是哪国的文字的所谓书法改革。
我用一句话来慨括:就是抛开汉字结构胡写乱抹,并谓之创新。进而再问一句:
是不是只有书写结构规范的汉字才是“合法”的书法?写字规规矩矩的人才是书法家?      

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6条“丑书”带来的不良后果:
首先是违法:违反了《文字法》,错字造字是一种连起码的遵纪守法的意识都没有的违反《文字法》的行为。

我补充一点:该法是针对文教、传媒、出版等行业提出的标准化的规范要求。其中第17条规定: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的手书字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该法对书法家没有约束力,作者可能
只看了前面几行内容,后面对书法规定和适用对象的内容没有看就匆忙“出手”了。
其次是后果:“背离传统、扭曲汉字、误导国民、排斥人才”。请问从二王到舒同、启功,一千七百年间,谁见过有这样的丑陋书法?
我问一句:在舒同之前的一千七百年里,谁见过书协和国展?又有谁见过如此多的主席和理事呢?
再次是担忧:中国书法的方向究竟要向何处去?
我提醒一下:
书法是一条绵延了几千年的河流,书协在与不在与它无关,应该换一种问法,问书协何去何从?而不是书法。
最后是追问:究竟谁是丑书的倡导者、推广者、保护者?
我暗示一下:文章的配图是“丑书”的例子,可以看做是“丑”的证据,作者
是井上有一和沃兴华先生,他们和书协是什么关系?我真说不好。想搞明白的人就上网查吧。

作者试图通过这些“后果”让民众认识到“丑书”之“丑”,让某些丑书家感受到某种程度的“震慑力”,而即刻金盆洗手。让“高层”出手抢救书法,铲除“丑书”极其流毒。以作者的逻辑似乎就是书协玩完了,书法也完了。当今书坛确实有很多急功近利,投机专营者,现有评审机制也存在大量弊端,书协鱼龙混杂。成员主要有三种:书家、书匠,书痞。危害书坛的是“书痞”,又称“江湖书法家”。他们模仿传统、“山寨”当代。打着“创新”的旗号,建立了一个“丑书”王国。民众对此深恶痛绝。而某些江湖评论者就借此来挑拨、扇动民怨。从而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文字有时比利刃还可怕。
我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书”、“法”、“艺”和“术”是几个不同的概念。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生命气息的符号,反映了古代的生态学和生命科学方面成就,是古人从特殊的角度观察生命的结果。只有了解了书法艺术的本质,我们才能去给“丑书”下定义。

人们描绘张旭的《古诗四帖》用“神虬腾霄”、“旋风骤雨”、“夏云出岫”、“奔蛇走虺”、“回环圆转”来比喻它的体势、变化和律动。据记载,张旭的草书中不但有很多错字,他还经常造字。他作品在当时可能就是“丑书”。因此,我把“丑书”看作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作品,是新艺术形式的“雏形”。

这绝不是一场简单的闹剧。最近密集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丑书”的文章,是传统观念和创新意识展开的交锋。对真正的书法家来说是一场洗礼。希望通过对“丑书”事件的讨论,各种观念的碰撞,我们能够分清:什么是书写和书法,什么是创新和江湖。在此我发文一驳,为当代书法的探索者辩护。我这段声音虽然微不足道,但足以让头脑清醒的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0: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5-10-28 15:54 编辑

附件原文如下

自启功先生离开中国书协领导岗位后,一个不伦不类的怪物打着改革创新的旗号横空出世,在书展上出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叫流行书风,后来叫现代派,以后叫丑书。从专业报上刊登的和国展书展所见的,这些丑书有以下特点:有的是抛开汉字的结构胡编乱写;有的是根本没传统书法味道和书法法度的随意“创新”;有的是凭个人想象的符号胡抹乱造;有的竟然让人看不出他写的是哪国的文字的所谓书法改革。

  2007年,我们几位老书法家观看了一位中国书协某会员写的中堂,端详猜测了很长时间,竟然看不出他写的是什么内容,后来连猜带顺地才悟出是“滚滚长江东逝水”一首,细察之,70%的字是错字,是自己造的所谓草书字。正如启功先生所说:他们是胡抹乱涂让人不识。这个怪物一出现,犹如任何新生物一样,当即被中国书协的领导层所看中,所以在当时的国展上,丑书入围、入展、获奖和作者成为中国书协会员的几率特别高。这就给人们指出了一个导向、放出了一个信号:只有写丑书,才能入展,才能获奖,才能成为中国书协会员,才能成为被中国书协认可的书法家。各省在入围、入展、获奖和中国书协会员的发展上才能大有作为和取得大的“成绩”,工作才能大放光彩。于是乎,为了投其所好,许多省市书协和书法爱好者年年搞备战国展,专门研究丑书的特点、写法,在学习丑书上狠下工夫。加上有的专业报刊对丑书的推荐和大肆宣染、推波助澜,也进一步助长了上层倡导评选丑书的底气。

  随之不少丑书书写者相继进入中国书协特别是中国书协的上层,有的被冠之以书法大家,有的给以重任,他们掌握了某些层面的书法大权,中国书协评委的成份也随之大变,丑书评委大增。虽然在国展书评时,坚持了公开、公证、公平的原则,但丑书被倡导、被评选却公开顺利地占了上风,丑书评委垄断书评的现象已经形成。大量事实给人们的印象是:国展基本上或者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不丑不入围、不丑不入展、不丑不获奖、不丑不得成为中国书协会员的现象,已经成不客观存在多年的事实。这样就造成了丑书至上、至尊的不正常现象,这也就客观上建成了引导人们朝着丑书发展的恶性循环的链条。

  丑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一)它违犯了《文字法》。

  《文字法》规定,汉字书写要规范,这当然包括楷、行、草书都要写规范字。我们的行草书经过千年精益求精的代代锤炼,已经形成了字字规范、全民公认的行草写法,这岂能是靠个人意向胡乱编造的吗?但有的丑书的书写者认为书家手下无错字,可以我行我素。你仔细观察丑书作品,哪一幅没有错字造字呢?这是一种连起码的遵纪守法的意识都没有的违反《文字法》的行为!

  (二)它背离了传统。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从甲骨到楷、行、草,历经几千年的进化,人民创造文化,广大人民群众对书法的发展作出了具大的贡献,多少仁人志士和文化豪杰为书法的进步耗尽了心血,而形成了独具中华特色的书写文化。它具有不同的流派和特点,但都具有靓丽的美感和为美而构成的严谨的书法规范。丑书书写者有的随意涂抹,错字连连,把书法的精髓、精华搞没了,把书法的传统书风搞糟了,请问从二王到舒同、启功,一千七百年间,谁见过有这样的丑陋书法呢?连传统都没有了,书法本身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三)它扭曲了汉字,改坏了书风。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丑书的书法有的把字写成扭扭捏捏小小作作;有的竟离开汉字的笔画结构,写成谁都不认识的异体怪字,丧失了国格人格,连起码的汉字都不会写,还成什么书法家呢?行书、草书既是一种语言文字的交流工具,又是一种历经千锤百炼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独有的高雅俊尚的文化艺术,被尊为我们的国粹。那么,不按照传统富有法度和严谨的书风去继承,哪里还有什么书法国粹呢?什么是书法?书就是用传统的毛笔书写汉字;法就是在遵循文字法的前提下,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在书写过程中形成而又必须遵循的若干基本的结字法、笔法、技法、墨法和为了更加美化而为之配套的又必须具备的若干规范。这就是书法的法度。不论行、草书,只要有了法度才有共识,才能彰显书法的本色。否则就是乱来一气。

  (四)它误导了国民,特别是青少年。

  许多人见到中国书协有的会员写的字,认为书法就是写丑书,因为这是中国书协认可的。他们说:“这样写不费功夫反能得奖,何乐而不为呢?”写丑书的人也确实感到满足了自己急功近利的要求而沾沾自喜,他们说:“你传统功底再深,写得再好,不是中国书协不要你吗!我写了不几年就入国展,就成了中国书协会员,得到了最高层地肯定,成了书法家,实在是件乐事!”这样,就出现了中国书法遍地丑的现象,哪能不令人为国粹的传承而担犹呢?

  (五)它排斥了一大批热爱传统书法,功底扎实而又具特色的书法人才。

  应当说这批人是书法的中坚力量和对中国书协的真正拥护者,他们也曾以最优秀的作品几次投稿国展,但屡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气愤地说:“丑书者当道,这才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就是因为他们不写丑书而长期被拒之书协门外,这些年所见到的国展获奖作品许多是丑书,许多被批准加入中国书协的也是写丑书的,他们对中国书法的前途悲观失望,一听到国展决不投稿,一看到有的大赛是聘请中国书协的专家当评委也决不投稿,他们说,我们不能与丑书同流合污,你不要我,我还不承认你呢!我罢笔就是反抗,就是抗议。因此,许多书法家就提出:中国书法的方向究竟要向何处去?

  (六)他改变了人们对中国书法上层某些人的看法。

  中国书协每举办一次国展或与地方联展都要借机发展一批会员,这些会员大部分是写丑书的。你叫他写个楷书碑文他写不了,你叫他写个商家匾额他写不了,因为他学的、练的就是丑书,加入中国书协靠的也是丑书,哦,这就是进入书协门槛的书法家。同时,由于丑书人员地大量拥入,中国书协的组成成分已经发生了很大地改变,写丑书的从上到下占了相当的比例。任何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这不引起书法方向的变化才怪呢?许多人从为书法的方向担忧而变为对书法前程失去信心。但是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人们要问:究竟谁是丑书的倡导者、推广者、保护者?

  对中国书法误入丑书的现象,广大书法者和人民群众出于爱我中华的热情,早已心存怨声,甚至出现了情绪地发泄,只是因为没有发言的机会而委屈存怨罢了,其实,对丑书说“不”的声音早就出现了:2007年8月15日《书法报》发表了《有一种破坏叫现代》、2011年《羲之书画报》发表了《改变书法怪相,永保中华文化精华》、2012年2月广东人书法院提出,要重建健康向上文化审美标准的大型书法研讨会、2012年3月30日《羲之书画报》发表了《书法真不是闹着玩的》、2012年4月18日《书法报》发表了《我对胡抗美、沃兴华书法作品的看法》、4月30日《羲之书画报》转载了这篇文章、今年4月27日《羲之书画报》发表了《中国书法的民族精神永远不能丢》等等,都从不同角度对丑书的形成、倡导、泛滥、误导广大人民群众的问题提出了尖锐地批评。

  作者是想通过上述材料引起各方、特别是书法上层的重视,以端正中国书法的方向,使书法回归到应有的本来面貌,进一步促进中国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昌盛

下图疑似日本书家井上有一的作品。

(下图为沃兴华作品)
西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美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0: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5-10-31 14:45 编辑

                               “丑”之魂(一)——来自天国的悲情

                                                                                                  作者:果儿



哎,实在是想不到在我死了三百多年后,那些写着陈年旧事的纸如今天我欠隔壁王麻子三石米、媒婆拿走我家五尺布等,特别是那张我写的:“月来病,力疾勉书,时绝粮,书 数条卖之,得五斗粟,买墨,墨不嘉耳,奈何!”(病了一个月,家里都断粮了,强忍病痛,爬起来写了几条字,卖了,换了五斗米,又买了点儿墨,可墨又特么不好使,奈何)!……”的残纸,都被后生们翻了出来(因为这些纸烂得比我慢)都被奉为了经典,我的名字现在已是天下皆知,甚至被追授为“圣”。我就是传统,我和传统一样光荣。不知多少有头脸的达官贵人,拜跪于我的脚下。

人民大会堂该是皇帝召重臣商议军国大事的地方吧,现在都用来商讨书事了,这恐怕连大圣人孔子都会嫉妒。可惜,我不在现场。不过我就是来了也进不去,他们肯定会对我这个衣冠不整、疯疯癫癫、邋遢的乡下老头表示出无比的蔑视,看门可能会背对着我轻轻地说了一句——他们是学了你的字而飞黄腾达的,这些人卖字而得的钞票“大大地”。
他们既然我尊为“圣”,那就说明我的话都是对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学的字及做的一切就大错特错了。

当年我写写“月来病时......”那几个字的时候那老是拉不出屎,憋得慌,第一两个字比较紧,后来蹦跶了几下放松了,才能接着往下写,我写“墨不嘉耳”的时候感觉头痛,手不由自主地抖动,胸口堵得慌(现在可能诊断癫痫)所以歪斜。写“奈何.....”的时候是因为年事已高、中气下陷(现在可能诊断为前列腺炎),所以收笔猥琐,拉不长。那年,我浑身都是病,饥寒交迫。这些字里都有明显的败笔,一个人身体有病,经脉不通、气血两亏,写出来的字当然也有病,你们怎么都在学我的病态,而且学得那么肖逼。我知道你们在学像了我这些带“病”的字的时候心中必定充满狂喜,以为学到了老朽的真传、秘籍。这让老朽无比恐惧,即使躺在最冷地方手心也在出汗。看着我的徒子徒孙、善男信女们的字挂在金碧辉煌的大厅,在镁光灯下大放光彩,我的背像被无数把无形的尖刀所逼刺,我的字竟然造就了一个个的“病人”,字不正,体怎健,心何以正。没有想到我这些病竟然会成“传染病”。罪过、罪过。

当我名字和字不巧和他们的利益发生联系的那一刻起,我就无数次想象过自己的死法,以他们的贪婪,结局可能是不妙的。我已经“死”过一次了,但那是寿终正寝,是安安静静,干干净净地的。现在到了这个份上死起来就难了,可能会遭遇大难如:凌迟、大卸八块,感染艾滋病.......这些足以我身败名裂。他们太愚蠢、太自负了,自负到在所有的人都对他们的“大展”作品闭着眼睛、抿着嘴巴走过时,还在为自己高唱赞歌。愚蠢总是与贪婪相连。他们彻底将我身心的“大病”,将自己人性中致命的缺点毫无遮掩地暴露在了阳光下,向苍生得意地展示着一片漆黑的世界。
我已累了。我在书坛大喜,书协又将有新“主”诞生的时刻说这些,目的是杀身成仁——让我再死一次,越快越好。呜呼哀哉,希望我没有白活,也没有白死,

                               孟津人     王觉斯
奈何,奈何,     唉……
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打湿了键盘。
   月来病,力疾勉书,时绝粮,书 数条卖之,得五斗粟,买墨,墨不嘉耳,奈何!














6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1: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5-10-31 14:46 编辑



                                       “丑”之魂(二)——沉于黑土的静默
                                                                                      

                                                                                        作者:果儿
                                                  
 我的行囊中经常放着几张折叠得像豆腐干的《张黑女墓志》的字帖,我把它从字帖上撕下来放在皮夹或名片夹中。在等车的站台上,加入取钱、购票的长龙时我都会拿起它,这时,我就会在静谧中进入“容光照世。君禀阴阳之纯精,含五行之秀气。雅性高奇,识量冲远......”的语境。我的心会慢慢地安静,一种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不知道究竟是遇见释迦摩尼,还是菩萨。好像是一个生者在与一个死者虔诚地对话,尽管对面这个人早已化成了无机物。但只要我的目光与这几行字对遇,哪怕短短的一瞬。这个人就会存在,那段话是对一个终结的生命的总结,这些孤独的文字随时都会获得我的同情和垂青。
   书坛中有无数块这样的碑, 如同是一个“天然的坟场”,墓碑林列。有的来自狭窄的峡谷,有的来自幽暗的墓穴,它们无声无息地被人们踩在脚下,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它们不是在等待,而是在替身边发亡灵超度。它们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这种关系受到巨大的外力冲击而倾覆,如地震、山体滑坡、开矿.....
    学书者何尝不是这样,不知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地蛰伏在亚洲广袤的原野上超度、诵经。但能够“容光照世”的有几人?没有人会去考虑,不可以考虑。
     书法是在关于死亡的价值体系中,寻觅先祖的声音和足迹。它要寻觅的是一种关于死亡的声音,这种声音会叫愿意接近它的人“沉下去、和先祖一起深沉于黑土。”当我开始深入那些古老的文字时,就如同从尽头处去审视生命。随着时光的绵延,我不知不觉走进先人的梦魇。这里没有冷漠,没有骄矜,没有轻狂,没有喜、没有悲。在这里找不到时尚。
      我不知道这些文字在阴暗的墓穴中沉睡了多少年。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又让它重新回到了人间。反正我随着它可以从当下一直走到苍茫的天的尽头。遥望生和死、天与地,在一个悠长的语境中完美的交融。
   看久了,真的想向它深鞠一躬。它让我置身于“其犹草上加风,民之悦化,若鱼之乐水”之境,领受莫名的恩赐,这是长眠在地下的主人赐予的。因为她的死亡,才有了这块碑,使得我可以通过它可以去领略远古的遗风。
     书法是“静”、是“深沉”。深深地“沉”下去就会和先祖一起不朽,至少灵魂会不朽。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书法,就要试着去接近墓穴的阴冷和寂寞、接近死亡。 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的人到了书海就会变成一具浮尸,立即腐烂、发臭。如果学书人觉得周围“臭”和“闹”,那是因为这样的“浮尸”太多和要将要死亡的人太多,他们在作垂死的挣扎。但没人可以活着出来。

书法是一种静默,是以顽强的意志去和死亡坚守。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2: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5-10-31 14:43 编辑

      首先我们要了解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促进各民族的交流。适用对象为:国家机关、教育机构、出版物、 公共服务等行业该法要求广播、电影、电视、公共场所的设施、招牌、广告等行业用字、用于应该使用规范的汉字。
该法第17条明文规定: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可见,书法艺术作品不在要求规范使用的范围内。书法不是一种狭隘的艺术,如果只知道起笔,收笔,提按,转折和结构,惟恐自己写不像二王米芾苏东坡,就等于整天照猫画虎。在某些人眼睛里不是条条大路通向罗马,而是条条大路都要通书协,通国展。那些用”卖相”来衡量书法的做法,是嫖客对妓女的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2: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5-10-28 18:34 编辑

 古代只有“书家”,没有“书法家”一词,据说“书法家”这个词是民国的时候出现的。“书法家”比“书家”多了一个“法”字,“法”就是万物的法则,书法家就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创造新法则和规则,并且普遍适用,颠扑不破。这顶桂冠不是人们能够轻易摘得的。
    我认为书法指向生命,指向生命的大量存在,指向一个人的意识和灵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2: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5-10-28 16:33 编辑


书法是绵延了5000年的河流,书协在与不在与它无关,作者应该问书协何去何从。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2: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5-10-28 16:32 编辑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是有了情感之后,才去写字、画画和歌唱的。艺术创作不在于达到什么标准和目的,而在于激励、唤醒、倾诉。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2: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5-10-28 16:30 编辑



文字有时比利刃还可怕。我这段声音虽然微不足道,但足以让头脑清醒的读者做出自己的判断。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2: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5-10-28 18:32 编辑

贝多芬在一个纪念册写道:“尽力而为,热爱自由基于一切,即使面对国王,也永不背叛真理。”这是一个站到了"金字塔的塔尖上"的人说的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6 11:58 , Processed in 0.16176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