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78|回复: 60

瞻仰台静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9 16: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瞻仰台静农



左起,庄严、张大千、张目寒、台静农在台北郊区张目寒寓所。庄严摄。.jpg


左起,庄严、张大千、张目寒、台静农在台北郊区张目寒寓所。庄严摄



1986年,《中国书法》对台静农作了专题介绍,1987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又出版了《台静农书法选》,让我得以知道在海峡对岸有这样一位书坛巨匠。

九十年代初,我有幸收藏了一件台静农先生的作品,是写倪鸿宝一路的,这也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台老的书风。台老的书法笔意高古,结字奇崛,有一种冷逸、孤傲的味道。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我多次赴台,得以欣赏到更多台静农先生的作品,也认识了几位追随台老多年的弟子,每次与他们谈到台老,我都能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那一份深深的敬仰,从此,我的心目中又多了一位高山仰止的民国先生。

有时候和一些业内朋友感叹,很多四十年代末去台的文人学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为大陆所熟知,这是历史造成的遗憾。这其中,台静农先生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值得庆幸的是,大陆的艺术品市场从十年前开始升温,同时,由于台湾经济的衰退,原藏在台湾藏家手中的书画作品陆续回流大陆,让我们终于有机会看到许多于右任、张大千、溥心畬等艺术大师的精品,而比前者更珍贵的是大量文人学者的手泽。当然,这其中也自然少不了台静农先生的遗墨。

台静农先生的书法早已被学术界所推崇,张大千说,“三百年来,能得倪书神髓者,静农一人而已。”启功说他的书法,“一行之内,几行之间,信手而往,错错落落,到了酣适之处,真不知是倪是台。这种意境和乐趣,恐怕倪氏也不见得尝到的。”过去,我们称张大千、溥心畬、黄君璧为“渡海三家”,今天,市场中已经有人把于右任、台静农与前面三位一起称为“渡海五家”,这也反映出市场对台静农先生书法造诣的认可。

其实,台静农先生在文学上的成就并不亚于书法,作为“新文学的燃灯人”,台静农先生的小说和散文都被鲁迅所推重,台静农先生也是鲁迅的终生挚友,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维持了十几年,更也使其成为鲁迅研究的专家,他曾编写了最早研究鲁迅的专集《关于鲁迅及其著作》。1946年去台后,台静农先生担任台大中文系教授长达二十余年,为人师表,桃李满门。

台静农与启功的深厚友谊最为人所称道,而两位老人隔海相念,最终未能谋面也是令人唏嘘的一段悲情故事。二十年代时,台静农到辅仁大学任教,并兼任校长陈垣的秘书,与小他十岁的启功结为好友。当时,台静农与启功、牟润孙交往亲密,经常在一起吟诗作画,被人称为“辅仁铁三角”。时势艰辛,造物弄人,历史无情地将他们分开,从此天各一方。台静农初到台湾时,曾取斋名曰“歇脚庵”,大概就是暂时在此歇歇脚的意思,没想到这一歇就是四十多年。“老来空余渡海心”即是台静农先生盼望归国的心情写照。八十年代,启功先生曾说,海峡对岸有很多他的老友,第一想见的就是台静农。许力平先生曾在回忆文章中记述了启功先生在香港与台静农先生通电话的情景,电话那头说:“你快来啊,再不来就看不到了... ”不到半年后,台老便驾鹤西行...

“故国山川皆梦寐,昔年亲友半凋零”,这是台静农先生晚年经常书写的联语,每每读之都让我深深感受到老人思恋祖国,怀念故友的真挚感情。也是让我下决心为台静农先生举办书法展最主要的动因。由于历史原因,台老没能回归故国。今天,我们把他的作品请回来供大家瞻仰,这既是对他的缅怀,也算是对离开我们整整十年的启功先生的一种告慰。



QQ图片20151009154610.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6: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选择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刘正成先生在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展的发言
(综合开幕式致辞和研讨会发言)

_LX09899.jpg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有幸参加龙坡遗珍台静农展览,我是台静农先生资深的粉丝,86年在编《中国书法》杂志的时候,那个时候还不能到海峡对岸去,我通过启功先生、李济先生这两位台静农先生的好朋友,联系上了台静农先生并在《中国书法》杂志做了台静农先生专题,事隔30年,我们在北京看到台静农书法展,虽然这个迟到的展览规模并不大,但是台静农先生的展览对我们的书法史、文化史文学艺术史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所以这次展览是不同凡响的,今天在首都北京,在中国文化界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这样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同时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他在书法上开拓进取精神是今天中国书法界、大陆书法界尤其值得研究和学习的。

从台静农先生作品中可以看出,台先生研究了东汉、研究了中国古代,他的隶书、楷书、行草书是我们现代艺术史重要的突破。回想当代书法界文化的缺失、书法艺术形式的保守都可以通过这个展览让我们予以反响。所以我个人是台静农先生的崇拜者,我觉得今天这个展览非常有意义,感谢这个展览的组织者,这是我们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一个最重要的展览之一!

第一,这个展览启示我们怎么选择当代的和近现代书法家做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为什么中国美术馆没有选择他去做展览?或者中国书法家协会没有选择这个展览?而由匡时拍卖在杏坛美术馆办这个展览?艺术史上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贡布里希那本闻名于世的书的书名所揭示,它叫《艺术的故事》,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没有艺术的故事这个作品就是无法传世的。而这个“故事”的核心内容就叫“生不逢时”,台静农书法是可以传世的,因为他有一个“生不逢时”的故事。王羲之辞官才有《兰亭叙》,颜真𡖖遭安史之乱兄死侄亡才有《祭侄稿》,苏东坡被贬黄州才有《寒食帖》。环顾今天,记得我们1985年去组稿的时候,那个时候大陆的思想很开放,我去找启功先生,启功先生说我没有跟台先生联系,让我到天津找李霁野先生,李先生说他偶尔联系,给了我们一个作品集,《中国书法》1986年第一期台静农专题就用这个作品集翻拍的。现在大陆鲁迅先生所有的文章在中小学课文里边撤下来了,这个时候台静农先生来了,这个也是生不逢时,生不逢时就是艺术的故事。苏东坡说:“古人论书,兼论其人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所谓“生平”,就是生不逢时的故事。台静农这样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人物,如果他是享受锦衣玉食温柔富贵,什么事都赶到好时候一帆风顺,而艰难困苦,乃玉汝于成,肯定在艺术史上是没有名声的。因为今天在这个地方展览,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精神?我们不太注意台湾地区的一些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的命运。台静农先生的文学造诣、书法作品反映了这个时代,他为什么对倪元璐感兴趣呢?倪元璐、黄道周都是为明代殉国的,他们都有一个巢倾卵复的历史情怀与社会担当,他们的激情与思想,在他们的作品中苦涩之美的表现,就是一个时代很好的写照。

再过一百年的时候,我们在挑选最近一百年书法家的时候就挑选什么人?肯定不会选那些只会抄写唐诗宋词工匠似从“工作室”中制作的东西,而是肯定是有文学情怀与文才的艺术佳作。今天,我们就是把文学和书法分科,以前哪有专业书法家,没有。今天的座谈会书法家、文学家一块谈台静农这个人物,可见这个人物的书法作品是既“工”且“贵”的。书法界觉得写得好,文学界认为很有价值,就是苏东坡说的“古人论书兼论其人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的道理。今天书法界写得“工的”的很多,但是“贵”的很少。台静农的书法是既工且贵的一个很好的代表。匡时这个市场引领我很感动,这是正能量”。今天我们安徽老乡,如果有纪念馆赶快给安徽省打报告,这个作品都拿到你们纪念馆去收藏,向国家财政部申请资金,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值钱的东西,不能论平尺去卖。这是我的感受之一。

第二:可以匡正时弊。

刚才央美书法系徐海主任说要带他们的学生来看一看,这很好。我觉得当代的书法家都是应该来看看,因为当代书法十几年来就总是只讲“回归二王”,让当代书坛倒退回馆阁体时代。书协领导认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书法很乱,丑书横行,于是把二王书法当作我们国展选秀的唯一标准。当然我们看看我们的前辈,沈尹默先生告诉台先生说你不要去写王铎,王铎太熟,让他不要走二王的路子。他是怎么讲的?他与康有为一样,刻帖都是翻刻的不好,所以我选碑,选择倪元璐。到底书法艺术标准是什么?是不是二王书法的点画结构就是唯一的标准?今天我们就要思考,台静农书法为什么拍卖会上别人要用真金白银来买呢?在大陆回归二王的时代他的书法价值在什么地方?是要引起我们的思考,他的书法并沒有按二王的点画结构来写,但为什么令人心动呢,并作为一个时代的很优秀的代表陈列在这个地方?可以断言,今天中国书协获兰亭奖的大部分作品以至90%,以后要扫到文化垃圾里边去,而台静农的书法肯定要流传下来的。建议安徽的纪念馆趁这个台静农最低价位的时候赶快买进来,买进来的目的其实我们要看可以到那儿去看,如果你拿一件我拿一件我们看不到了。1985年要找台先生作品的时候费多大的劲找不到,台湾现在也没有这样的收藏,台湾书法界对他还是很推崇的。我也同意徐海先生讲的对于他笔法的理解,他就是一个新的笔法,这个笔法就不是二王的笔法,也不是王铎的笔法,而是传承了倪元璐、黄道周这样一种新的笔法形态,这种八面出锋的用笔形态写的人不多。我们今天书法界选作品都是按照《圣教序》或者是《书谱》来选,倘这样,那么台静农的作品怎么评价呢?当然今天《中国书法》杂志朱培尔先生是主编,他很有见识非常重视,这非常有幸。《中国书法》三十年前做过专题,现在重新做一个专题,让我们今天的人看一看到底台静农艺术书法价值在什么地方,对今天书法的启示在什么地方,很有意义。它既有故事,同时艺术发展上有新的艺术的形态的创造。他不完全是倪元璐,他也不完全是黄道周,他就是台静农。他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在台湾那么困难,他到台湾去是左派,生存很难,像徐先生被暗杀那种生存环境。到现在鲁迅的课文要撤的时候他回到北京来了,我们就是要有眼力把这个作品收藏起来,哈,等他很火的时候再收藏就不行了!所以我很佩服董国强先生主持匡时确实做了很多对书法好的事情,引领了收藏界的书法价值观,所以我们很感谢他。我想,台静农书法还会在我们书法界、通过《中国书法》杂志发表以后引起讨论,这种讨论有利于当代书法回归新常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6: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背景


由北京杏坛美术馆主办,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协办,《中国书法》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的「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展」于2015年9月28日下午在杏坛美术馆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展出台静农的书法佳作以及台静农知交老友所赠笔墨丹青共计80件,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台静农的行草书,所谓落笔险峻,古拙遒劲,点画如刀切玉,利落有神。其中的《行书“补过斋”》、《行书苏轼寒食帖》、《岁朝图》等60余件精品是首次集中亮相,另有张大千、启功、马叙伦、刘半农、饶宗颐等台静农旧藏的名人作品。


出席展览嘉宾




LC1_5856.jpg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胡抗美
《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 刘正成先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龚鹏程
鲁迅博物馆副馆长 陈漱渝
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院、台静农弟子 李宗焜先生
《名家翰墨》创办人、藏家 许礼平先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周绚隆先生;
著名书画家、中国国家画院理论部原主任 梅墨生先生;
《中国书法》杂志主编 朱培尔先生;
著名作家、梁启超研究专家 解玺璋先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风先生;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王中忱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徐海先生;
中国书法院副院长 杨涛先生;
《中国书法报》副总编辑 王登科先生;
作家、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张瑞田先生;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国强先生;
北京杏坛美术馆馆长 黄和平先生;
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先生;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台静农纪念馆馆长 台建设先生;
魏建忠之子魏至先生;
李霁野之子李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6: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抗美

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有幸能够参加这次展览,这个展览非常有意义,我认为它最大的意义在于这个展览会引起书法界、学术界对书法传统的反思,引起我们对民国书论的追寻。由于特殊的原因,中国书法这样一个一脉相承的链条在民国书论这一段给断裂了。我们所了解的书论大概是清代以前的,明代以前的书论在今天是被遗忘的。这次展览重要的意义是唤醒我们。

台静农先生的作品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书法的传统,什么是书法的传承,这一点在书法史上留下一笔。如果没有认识台静农先生这样一个意义,可能很难,台静农不仅是一个书法家,他还是一个大学者。进入台静农书法的时候我们了解他的文人身份,所以我特别赞赏董国强先生办了一件大好事,是书法艺术的使者,他在书法上做了很多使者的角色。今天能够看到这么系统的台静农的书法展览是学习的好机会,他的书法特点主要是古朴带有人文的东西。我们今天看台静农书法的时候给我们提示的恰恰是宋代这一段,那么厚实、浑厚、紧密就在于他的基础,和今天浮躁的社会相比确实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意义,非常高兴今天参加这样的展览。
_LX099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6: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台静农弟子李宗焜: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来参加这个展览,我想今天是台静农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的日子(没听清,需要确认),所以今天举办这样一个非常有意义,他对台湾的书法首屈一指,但是台静农先生的书法这么大规模在北京展览是第一次,这次展览呈现了台先生在书法方面的特点。我在这次展览上主要是讲台先生书法方面多元的方面,我进台大的时候见到台先生,那个时候并没有这样的特色,经常在书法上受他的教育。台先生特别提到他的书法他自己认为是自然的,因为大家也书法有一定的环境,他说他对书法的研究是不值得别人来学习的,所以他不认为他的书法可以教别人。他在台大时期,他在书法上并没有特别的,他只是说他就是学习,我特别为什么在书法上有这样的学习?他很简单地说这是我们的特点。我想经过这几十年的体会,今天很高兴看到台先生的展览的开幕。谢谢各位!
_LX0991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6: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展厅

「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展」展厅现场
_LX0986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6: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展厅

「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展」展厅现场
_LX0998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6: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展厅

「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展」展厅现场
_LX099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6: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厅

「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展」展厅现场
LC1_58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6: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厅

「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展」展厅现场
LC1_589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20 22:45 , Processed in 0.1944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