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琅琊颜氏家学
唐代,对于“家学”、“门风”等观念的重视并未稍减于前。综合六朝隋唐书家来看,也成为文化传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时,最能代表这种家族式书法传承的书法家,以颜真卿等人最具代表性。较之殷氏的文化传家,颜氏的家学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上追春秋末期复圣颜回,至东晋有大臣颜含“少有操行,以孝闻”,之后更是辈出人才,正史立传者可谓多矣,如颜协、颜之仪、颜思鲁、颜师古、颜元孙等皆以文学、德行闻于世。此节拟就颜氏家族的发展,尤其唐代颜氏家族的家教、家风、家学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唐代颜氏是孔子弟子颜回的嫡系后裔。颜回是颜氏家族处于宗法制家族时的代表人物,也是颜氏家族作为一个文化家族的开创者。自颜回传二十三代后,至二十四代时历史己进入魏晋时期。从家族制度的发展来看,己开始发展到世家大族式时期。历经南北朝,颜氏在唐代得以进一步发展。[4]笔者以为,颜氏虽在政治、经济上无法比肩同时期王、谢等一流高门,只能算次等氏族,但其之所以延续六百年而长盛不衰的原因就在于文化上的建树。
颜氏家族的家教可谓源远流长。琅邪颜氏世代儒雅传承,名播儒林。被奉为一世祖的颜回,是孔子著名弟子被后世尊为“复圣”。颜回以下,颜氏家族谨守儒家忠孝仁义之道。颜氏迁居琅琊临沂后,至东晋颜含时有了一定的发展。颜含注重实践儒家的孝悌思想,在当时以孝悌闻名于世。后颜含留下遗训,名曰:“靖侯成规”,即“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世家”。之后,有刘宋的颜延之作《庭浩》对子孙后代的立志、修身、为人、处世等叮嘱周至,颇为详瞻。隋唐时期的颜氏尤其在研习经史及文字训诂、音韵之学等方面才人辈出,子孙多以名德、学业、著述、文翰留名青史。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颜之仪、颜之推、颜思鲁、颜师古、颜昭甫、颜元孙、颜杲卿、颜真卿等。其中,颜之推作《颜氏家训》二十篇,总结颜氏先人及社会上关于家训的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家教理论,被后世尊为家训的开山之作,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颜氏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以传承与实践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优良家风与家学,涌现出震灼千古的爱国主义人物颜杲卿、颜真卿,在民族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字学、书风传承而言,根据颜真卿所撰的多篇颜氏家族人物的神道碑之记载,其家族自宋齐之世的颜腾之即真卿之九世祖,就已经有善书之誉。八世祖炳之,以能书称;六世祖协,工于草隶飞白,荆楚碑碣皆其所书;五世祖之推,工尺牍,兼善文字学;高祖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训诂;曾伯祖师古少传家业,尤精训诂;曾祖勤礼工篆籀,尤精训诂;祖昭甫,工篆籀、草隶,书法与内弟殷仲容齐名,而劲利过之;伯元孙与父惟贞,幼孤,养於舅氏殷仲容,蒙教笔法,皆以草隶擅名。由此可见,颜氏家族自上及下不仅工于翰墨,且多善属文、精训诂,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对颜真卿的书学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书史》[5]言:
卫恒四体书势,秦始皇会稽石刻入隋书经籍志经部字书小学之类,《书品》、《书后品》、《笔墨法》入旧唐书经籍志经部小学类,《书断》、《法书要录》、荆浩《笔法记》、二王、张芝、张昶等书一千五百一十卷入《新唐书》艺文志小学类,观此可知初唐迄宋,字学、书论实为一体,皆小学之节目,其用有不同,而其道为一致。此古人之无分别心也。唐人书家中尤能见此古义者,为颜鲁公。
朱长文在《墨池编》第一卷《字学》后的按语中谈到:“古之书者,志于义理而体势存焉。周官教国子以六书者,惟其通于义理也。”所谓“义理”即包括了造字的原理与规则,颜真卿之书则是朱长文最为推崇的“书有义理,法贵谨严” 的代表,这与他的家学渊源是密不可分的。
颜氏家族能够自三国时期步入士流之后,历经两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时出现了兴盛的局面,延续六、七百年而不衰,这其中原因就在于颜氏能够代代以承传儒家的伦理道德,注重以德育人,以德传世,形成传之久远的优良家风,同时又十分注重文史书法文字音韵等学问的传承发展,形成优良的家学。也就是说颜氏具有思想文化上的优势,因之这一家族得以长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