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墨双修——支荣慧
支荣慧
近年来在全国书法核心刊物发表书法理论文章、评论、作品、随笔百余篇幅,其中书法理论文章共计数十万字,发表作品的刊物有《中国书法通讯》、《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书法》、《书与画》、《美术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福建日报》,新华网、福建新闻联播与福建省文化厅网站也刊登、介绍、播报支荣慧的书法成就、作品。现为中国作家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日本东洋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建阳市文联副主席等。
技道并进的支荣慧
文/胡建军
近年来,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书法爱好者不断加入到书法这个行当中来,书法队伍日见庞大。古今书法大家成名的历史告诉我们,书法之道以技巧入门,而登堂入室凭借的却是文化底蕴和理论修养,正如黄庭坚评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我认识的支荣慧则是在书、道上不断求索的一位。
支荣慧擅长的行草书刚柔兼济,动静和谐,寓动于静,创造情感与象征统一的情意美,而又在动态之中凝聚成静态的生命形象,化为浓郁的神韵。其书法疏密相间,欹正顾盼,一气贯通,布势连绵、苍劲跳跃。笔意秀含其中,力求劲健洒脱,墨气苍古,尤其特别讲究整体感的浑然一气,笔力灵动超拔,雅致凝重又极富弹性,展现出中国传统书法的美学质感和艺术魅力。线条循着情感而起伏变化,疾涩兼施,纯任自然。既写出了自然物象,也表露出其人格气质、学养胸襟和审美追求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王僧虔《笔意赞》中有说:“书之妙道,神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法艺术注重表现字外的境界,更注重于表现内心世界。支荣慧书法是有思想的,与他的精神世界高度一致。他尤重读书。其书法追求笔墨的厚重与力量,追求动感的潇洒与浪漫,追求书法的生命感。他认为,书法是技法性很强的艺术,但书法从本质上是表现生命的,是人“心灵的外化”,情感的表达,而不只是单纯炫耀技法。他认为,书法与所有艺术形式一样,必然具备“传情达意”的功能,掌握它必须经过“心手相师”的过程。这使他的字充满生命感,筋骨相连,气息流动,精神饱满,正如《书谱》所说:“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在富有节奏的线条流动中,完成主体意识、主体情调、主体美感的张扬与释放。这正是行草书在诸体中最能抒情达意、令人心旌摇荡之故。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用笔“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意即以汉字为根据创造的书法形象是形态美和情意美的统一。书家之所以看重笔意,是因为用点、画的变化表现出丰富的内心情愫,以及意匠独运时所呈现的功力、神态和风格。
“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宗白华先生之论,切中肯綮,发人深思。支荣慧心悟神会,擅长寓动于静,创造情感与象征统一的情意美,而又在动态之中凝聚成静态的生命形象,化为浓郁的神韵。
随着书法学习的深入,考察书者的不仅仅是书写的技巧、能力和书法功力,更多的是书者个人的文化修养与人生阅历。康有为在给刘海粟的信中曾说过:“临碑不读书至多得古人皮毛,字匠而已……习字得转折停顿收缩之法不难,健筋骨血肉丰满有个性甚难。而有书卷气则极难,唯有书外求之。博览群书,气高志洁,心有巨眼,下笔自然起拔。此境非终生苦学不办,潜移默化自有乐地……。”欣赏支荣慧的书法,一股秀如春水的书卷气扑面而来。他的书法,不论取何形制,都透露出浓浓的文人气质。书法之于他,既是表现对象,也是上升到精神层面自我心境和生命的一种抒与写。近年来,支荣慧积极深入研究书法,有数十万字的书法理论文章发表于全国书法核心报刊,共计百余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坚持照此路子走下去,支荣慧理应取得更大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