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成先生1月7日上午在国家画院开讲
《近古以来书法史的三个转折点》
书法在线 侯勇 2015年1月7日,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先生在国家画院开讲《近古以来书法史的三个转折点》。
1月7日,受国家画院教学中心的邀请,刘正成先生在国家画院为国家画院教学中心全体学员开讲《近古以来书法史的三个转折点》,国家画院各工作室的学员100余人参加听讲,国家画院马啸先生主持讲座。
刘正成微信:
马啸:青年书论家已不青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马啸即与曾来徳在北京办展时认识我,算来二、三十年了。当年从陇上走来的一个二十出头意气风发风度翩翩的小伙子已年过半百矣,嗟乎!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在年轻时绝对体会不到的!算来,马啸这一回北飘已快十年了吧,他以中年后惊人沉稳的定力战斗在国家画院培训中心的岗位上终修成正果当了专职主任。昨天我十分荣幸地应邀去国家画院讲学,饭时聊天,马啸说他主持教学几乎听了每一堂专家讲演,我说这真不简单,杂取众家必成大器名世也!今天的书画界名家都是天才似的,各设壁垒几乎不关心别的名家在说什么做什么,只顾抢占官办协会的位置,何来交流提高?当年的新月社之胡适之、徐志摩、郁达夫,创造社之郭沫若、闻一多、成仿吾,都是在一起切磋艺术学术砥砺提高的!今日之书家见面就讨论润格与市场,哪有讨论学术艺术的?昨天去国家画院交流,讲演《近古以来书法史的三个转折点》,是我近年来的研究力作,很想听听国家画院的高手们反应,谁知搞书法的都沒来,近百号人皆是画家,悲乎![流泪][流泪][流泪]
附:
近古以来书法史的三个转折点
目录
一.緒論:十七世纪书法转折点不是清初与傅山
1、傅山写唐碑而不写魏碑
2、康有为结论:道光之后,碑学中兴
3、“近古以来”的概念
二.第一个转点:中、晚明书法艺术书写成为主流
1、社会生态的两大变化
(1)、民居建筑与挂轴书法
(2)、画商经营的书画市场
2、书法创作的两大变化
(1)、幅式的变化引起创作技法与工具的大变化
(2)、作品审美功能的变化引起创作心理的变化
三.第二个转折点:清代道光时期碑学书风成为主流
1、碑学书风兴的内在原因不是法帖摩挲日坏
(1)法帖浩如烟海摹刻尚精
(2)碑学书风兴的两个内在原因之一:作品变大
(3)碑学书风兴的两个内在原因之二:金石学兴盛
2、阮元、包世臣发起了碑学“运动”
(1)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
(2)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3、邓石如解决了写碑的技法问题
(1)邓石如解密篆法
(2)邓石如的“计白当黑”
4、康有为解决了碑学理论问题
(1) 《广艺舟双楫》帖学、碑学说
(2) 《广艺舟双楫》独尊魏碑说
(3) 《广艺舟双楫》方笔、圆笔说
5、碑派书风的代表性书法家
赵之谦
吴昌硕
康有为
于右任
四、第三个转折点:破体书风成为当代主流
1、商周甲骨文、战国秦汉简牍、敦煌写经的取法
(1)现代破体书家
(2)当代破体书状态
2、现代展览会对视觉审美的凸显
(1)展览会作品:追求视觉冲击力
(2)展览会作品:审美的两难命题
(3)饶宗颐与柯律格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