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成微信】12月20日
常熟寻访草圣祠、醉尉街
常熟寻访醉尉街。《中国书法全集-张旭怀素卷》正在编排,前往常熟寻访张旭遗址。当年,张旭任常熟尉,公余常与贺知章去酒肆畅饮而书壁,亦曾醉倒街巷自家门边,故有醉尉街在。然当年的洗砚池已填平,仅余地名牌,钉在一个小酒馆门边。陈炳彪常熟人也,他带我们寻访到此处,邵岩、徐圭逊、杨帆等一众还在池砚池上酒馆品茗论书,畅谈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从邬彤折钗股、颜真卿屋漏痕到怀素夏云奇峰,众皆大悟会心!邵岩当晚夜不能寐,梦见这个小巷,神也!于是,择日再来此地饮书圣池水而作书,因书“醉尉书舍”以存之![偷笑]
邵岩寻常熟张旭醉尉街洗砚池后,沏夜不眠,忽有所悟,捋须狂草,众皆大惊,叹为观止!圭逊问:其价何?某曰:如此神品,可遇而不可求也!哈哈![呲牙][偷笑][色]
常熟寻访草圣祠遗址:行万里路与人类学原理。常熟原有张旭草圣祠,就在正重建的孔庙正后方,乃常熟市虞山镇第五人民医院之址。陈炳彪先生一路打听,穿过弯弯的巷子与小桥,找到了草圣祠遗址。这个草圣祠什么时候建立的我没有考证过,但拆掉的时间很明确:近几十年。一千多年前的传奇艺术人物,还有属于他的街巷与建筑的名字,可见其在人类学上的价值,足令我们三思!这是一种文化人类学的穿越性认识,让这这种历史的穿越触发我们学术与艺术的灵感,不亦乐乎!张旭的诗歌流传不朽,张旭的事类行为令我们作一种历史文化的思考:一个小小的县官,为何在民间成为千年不朽的传奇?[偷笑]我的《晤对书艺》在常熟市新华书店有一孤本,正被陈先生购得,因以索题,于是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