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711|回复: 89

(连载)徐清著:沙孟海学术研究(不断更新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2 10: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正成推荐辞】
徐清:浙江的美女理论家。她是陈振濂先生的博士,现在是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她协助朱关田先生编撰《中国书法全集-唐代碑刻》等卷次,是一个低调而有实力的理论新秀。她刚寄给我的《沙孟海学术研究》就足见其学术功力。这本新著的插图也吸引人,除了沙孟海外,陆维钊、黄宾虹、罗福颐这些前辈的信札精彩纷呈,甚是罕见,诸君不妨一读。




(连载)

沙孟海学术研究



徐清 著





书封_副本.jpg




沙孟海(1900-1992)一生亲历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和学术的发展与变迁,在语言文学、古典文学、金石学、考古学、书学、印学等多个学术领域卓有研究,其晚年被誉为当代书坛泰头。本书将沙孟海置于20世纪纷繁复杂的历史情境中,以跨学科的视野,对其学术思想的渊源和生成,学术研究的主要构成、核心内容以及内涵特征,进行系统、完整而又深入的观照,揭明其求真求实、秉持怀疑精神和理性精神,具有现代特征和丰富内蕴的学术形象。


前 言


当代历史学家托尼•朱特(Tony Judt,1948-2010)在《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一书中指出:今天的世界完全不同于20年前的世界,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遗忘的时代”;在“制造神话”战胜“理解”、“否认”战胜“记忆”的过程中,刚刚过去的历史被搁置一边。 20世纪看似近在咫尺,实则渐行渐远,我们对它不乏生疏和隔膜。

沙孟海(1900-1992)一生亲历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和学术的发展与变迁,在语言文字学、古典文学、金石学、考古学、书学、印学等多个学术领域卓有研究,其晚年更是在当代书坛享有盛誉,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社长,参与筹建中国书法家协会、并任首届中国书协副主席,被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聘为中国首届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生导师,又担任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然而,光环的笼罩和历史的远去,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世人尤其是后辈对他的切实理解。多数论者提及沙孟海时,称其为学者型书家,然而对其治学旨趣、研究内容和知识构成等均不甚了了,实际上主要也只关注沙孟海的书法、篆刻创作风格以及书学、印学观点本身,而忽略了此种风格和观点背后的学术支撑,或仅将其学术背景泛泛交待,未能具体辨明彼此之间的关联。20世纪初期以来,在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与转型的进程中,国学热、科学主义、新史学、新文学运动以及疑古思潮等风起云涌、相互激荡,沙孟海身处其间、经受洗礼,思考和选择自己的学术之路。凡此种种,需要做出全面、细致的考察和分析,而非一鳞片爪的研究或曲附己意的解说。由此,我希望能真正走进20世纪纷繁复杂的历史情境中,对沙孟海的学术进行尽可能系统、完整的观照,力求揭明其学术思想的渊源和生成背景,学术研究的主要构成和内容,以及核心特征和影响,还原一个更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并非孤立、片面地视其为书法家、篆刻家。如果这一目标得以逐步接近,届时再回视沙孟海的书学、印学识见和创作,当能有新一层的领会。

2004年,我在整理、研究“20世纪中国书学疑古考辨”时,专门研读了沙孟海的书学著述,曾提出以下看法:20世纪的书学疑辨在现当代书学发展史上具有“思想启蒙”和“学术深化”的双重意义,其中最具引领性、代表性的三位学者是沙孟海、郭沫若和余绍宋。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拥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学术感知,能接纳多学科的知识和观念方法,与时代学术文化主动保持密切联系,具有突出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在沙孟海的知识结构中,除了传统的文献学、金石学、古典文学之外,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考古学、生物学等亦占据重要位置,尤其是考古学,几乎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因此他能以其超越于一般书家的学识和素养,对古代书体史、书法断代史、技法史等进行一系列反思,为后来者提供新的认识起点和研究思路。 选择沙孟海的治学进行研究,是在上述思考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希望能对其书学观点的形成、深层学术涵义加以把握。相较而言,“20世纪书学疑古考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整体性、宏观性,从古代书法文献和碑帖书迹的真伪与年代,到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起源传说和发展史观,再到20世纪诸多书家、学者的观点论辩,涉及面较广,而“沙孟海的学术”则是一项个案,选题更集中且趋于微观。但是,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研究“面”与“点”的比较,事实上,以沙孟海治学的多领域多维度以及所跨越的历史时段而言,这一个案背后的学术含量和丰富性并不亚于前一项,同样需要研究者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深入发掘的能力。

近年来,我围绕“沙孟海”陆续撰写了数篇论文,比如《沙孟海书学思想与二十世纪前叶中国新学术》、《沙孟海“执笔”新说及其成因考》、《沙孟海<中国古器物学讲稿>引用近现代著述初考》、《论沙孟海“浙派观”的转变及其原因》等,均是从具体的小问题切入,而令人兴奋的是,每一个小问题都能牵引出沙孟海与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发展以及诸多重要学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因此,我坚持了最初的疑问和研究目标:沙孟海本不以书法家或篆刻家自命,也未必以书学、印学为其治学之本,真正理解其治学旨趣、学术追求以及背后的促成因素,是还原一个“真实的沙孟海”的关键所在。

当代学者许纪霖关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研究曾有如下一段话:“对知识分子的个案研究是整体研究的基础,整体研究假如缺乏个案研究的基础,通常会流于‘知性化’、教条化,无法处理各种很复杂的问题,而个案里面通常各种复杂的思潮、观念、心态交织在一起,更有一种逼真感,更能达到某种分析的深度,历史的还原性更好。” 我对于沙孟海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上述学术诉求,并致力于实现“三还原”:一是将沙孟海这一个体还原到整个时代环境中,从20世纪的学术文化、沙孟海的生活历程、师承交游等方面探讨其学术思想得以形成的原因;二是将沙孟海的书学、印学研究还原到他整个的学术生涯和研究体系中,完整地考察其治学内容、观点以及彼此的关联;三是将沙孟海的书学、印学研究还原到近现代书学史、印学史的发展脉络中,进而定位其学术价值和意义。

本研究的具体展开,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步骤:首先,解读和梳理基本文献。这里所说的基本文献一方面指已出版的《沙孟海全集》、年谱和师友往来信札等,另一方面指沙孟海曾阅读和接触过的书籍资料。例如《僧孚日录》和《兰沙馆日录》中,较详细地记录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沙孟海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他与诸师友的交游,他迁转于甬、沪、杭、穗、宁各地的曲折经历等,还包括他每日或精读或点校或浏览的古代文史典籍、近现代书籍报刊以及文辞摘抄、学习札记。如果不亲自阅读和了解这些资料,想要真正把握沙孟海所经历的思想发展和学术脉络,深刻感受他所处的时代氛围,也就无从谈起。其次,补充新的鲜活的资料。通过实地考察宁波市鄞州区(原称鄞县)沙村、海曙区宝兴巷“回风堂”、杭州龙游路沙孟海故居等地,采访其家属后人、同事和友生,收集口述史料,增强对沙孟海生平和学术的真切感知。第三,宏观考察。关注20世纪中国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发展,以近现代中国学术文化史的宏观视野来认识沙孟海学术思想的生成、学术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四,中观分析。通过对沙孟海身处其间的地域文化、群体特征的分析,了解其学术渊源和内涵特征,比如他与清代以来的浙东学派之间情感和治学的双重维系,他与上海的金石书画家群体、中山大学的学者群体、抗战期间重庆的学者及篆刻家群体之间的多种关系等。第五,微观考证。比如沙孟海与语言文字学者闻宥、史学家陈训慈以及南高师“学衡派”之间的交游往来,他对扬州学派代表汪中之文的由衷敬服,对顾颉刚等人“古史辨”的浓厚兴趣,他在1950年代初授课于浙江大学时的《中国古器物学讲稿》所包孕的丰富信息等等,这样的学术“点”不胜枚举,均被以往的研究所忽略。

2011年,《沙孟海学术研究》被列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如今荏苒三年,书稿即将付梓。回想该研究最初的源起,实可推至十余年前。2002年春,我从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毕业后,考入同校中国艺术研究所,跟随导师陈振濂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在导师带领下第一次来到风景宜人的东钱湖畔,参观沙孟海书学院、瞻拜墓园。书学院陈列室里的手稿墨迹、文房物品,“研镜台”的苍松翠柏、墨池石亭,以及导师对沙孟海、陆维钊等先辈学术风范的娓娓叙说,都成为最初的、却又重要的记忆,为我后来的研究种下因缘。2014年春节前夕,导师在与我的一次谈话中,以其当年研究陆维钊的切身体会相勉,鼓励我做沙孟海研究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独辟蹊径的勇气。时隔四个月,当我完成此书第二稿,对内容框架和论述视角尚怀疑惑和不安时,导师抱病审读,后发来短信:“书稿信息量很大,尤其是跨学科展开,别开生面。论述亦细密,为过去沙老研究所不具备的视角,很吸引人。我很赞成。”沙孟海书学院副院长李立中在审阅书稿后,也给予很大鼓励,认为:“在近几十年的诸多研究论文中,能全面切入、系统探讨沙孟海学术源头、流变与生成,洋洋廿多万言的长篇实为罕见,能从学术层面写出新的高度和深度的更是凤毛麟角,这部《沙孟海学术研究》能将沙孟海置于时代大背景、社会大环境和繁多的人脉关系中,多视角多层面地描绘出一位具有现代特征和丰富内蕴、贯通古今的当今书坛泰斗的学术形象,故而对推动二十世纪书法史研究具有启迪和积极意义。”

作为后生晚辈,又因学识、能力有限,若要对先辈的治学做出切实、深入的理解,实需不断努力。撰稿前后的数年间,我曾得到诸多师友的悉心指导和倾力相助。2010年金秋,纪念沙孟海诞辰110周年、“沙孟海论坛暨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举办之际,我得缘拜识沙孟海1950年代任教于浙江大学时的学生鲍士杰。时入耄耋之年的鲍老师精神矍铄,欣然为我讲述其与沙老的师生情谊以及闻知的事迹,并在之后多方联系沙孟海家属、友生,引介我前往采访和联系。此后,沙茂世先生为书稿提出诸多审阅意见,从文章框架到注释、标点,乃至用词、配图,其细致、认真程度令人感佩。李立中老师腿患痛风,尚未痊愈,即亲自陪同前往书学院,又对书稿提出宝贵意见。《沙孟海全集》主编朱关田老师就研究思路和具体问题(比如沙孟海的文学和金石题跋等)给予指点,并示以尚未出版的沙孟海信札资料数十件。日本杉村邦彦教授于2013年12月慷慨寄赠沙孟海信札资料,且为述其与沙孟海交往事宜。此外,沙文汉的外孙沙克先生和外孙女沙梦女士曾陪同前往塘溪乡沙村沙氏故居、拜谒沙氏祖孙三代之墓;沙孟海书学院钱丁盛、张忠良两位副院长和陈磊先生多次热心接待,陪同至鄞州区档案馆查阅书学院藏品;宁波天一阁典藏部饶国庆主任和刘晓峰先生,陪同参观冯孟颛“伏跗室”,并为介绍相关文献情况。还有,沙孟海长孙沙援先生、长孙媳赵怡红女士,沙孟海友人葛旸之孙葛以武及孙媳,李文采、陈根民、方爱龙老师,《中国书法》杂志社张永强先生、西泠印社张钰霖女士以及同门周振等,都为书稿的撰写和顺利出版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所有这些,既是出于对我的深切关爱,也是源于对沙孟海学术品格、人格风范的由衷敬仰和由此而生的自觉承担。坚持完成这部书稿,就我个人而言同样是一份责任,希望它能成为今后沙孟海研究及相关学术探讨的一个有效铺垫。

徐 清
2014年7月1日
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10: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封_副本_副本.jpg

徐清

1976年出生。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博士,导师陈振濂教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杭州市13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学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沙孟海书学院研究员。曾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二等奖,第六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论文三等奖,杭州市第十六、十七届哲社优秀成果奖,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国际这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最高奖)等。在《文艺研究》、《中国书法》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省市级哲社规划课题3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古汉瓖同义词辨释词典”、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宋画全集》整理”等。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10: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突破
——评徐清著《沙孟海学术研究》

李立中
(沙孟海书学院副院长)


在二十世纪众多老一辈书家中,沙孟海是一位独具一格、影响深远的人物,他不仅精研书艺,以一手雄厚遒劲的“沙体”享誉当世,更因学养深厚、为人诚朴而赢得各界学人的敬仰。启功先生在《<沙孟海翰墨生涯>序》中讲到:沙先生的字给人以浩浩落落之感,往深里看去,有多方面的根柢修养,这应当归之于功夫、性格、学问、素养综合的效果。沙孟海的书法艺术之所以具有厚重体格、宏大气象,正是以其渊博精深的学问为支撑,学术与艺术互相融汇贯通之后达到的境界。

徐清博士积十年心血,对沙孟海的学术渊源与生成,学术研究的构成、内容与核心特征以及治学精神,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深入、独到的分析,在这部新著《沙孟海学术研究》中以洋洋三十多万言,多视角多层面地展现了当代书坛泰斗沙孟海具有现代特征和丰富内蕴的学者形象,从内在本质层面挖掘了沙孟海治学与治艺的紧密关联,相比于以往的研究,达到了新的学术高度和深度,令人耳目一新。该著不仅将沙孟海研究推向深入,而且在个案研究上也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范例。具体而言,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值得充分肯定:

首先是开阔的学术视野。沙孟海本身的学术宽广度,决定了作者也必须具备跨学科的视域、多领域的学识基础。该著下篇“沙孟海学术研究的构成与内容”涵盖了文学、语言文字学、金石考古学、书学、印学等五大学科领域,分章分节详细展开,已非一般研究者所能驾驭。以语言文字学为例,沙孟海既谙熟传统的训诂、音韵、文字理论,将其充分运用于金石碑帖的题跋考证,又能接纳近现代语言学、文法学理论,撰成《助词论》等长篇论文,还曾就中国文字学史、比较文字学和中国字体演变史等提出研究构想、逐步展开系列研究,这就要求作者在该领域具备扎实的基础,方能理解沙孟海青年时期的学术志向和抱负。徐清在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古代汉语专业的硕士求学历程和扎实基础,使她在接触沙孟海的这些著述材料时,更容易快速而准确地切入。

沙孟海的治学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发展以及诸多重要学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该著能将沙孟海置于时代大背景、社会大环境和繁多的人脉关系中,以此来认识沙孟海学术思想的生成、学术研究的内容和意义。晚清民国时期,西方近代科学、文化观念被中国学人积极引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学说受到新一轮的检验和重估,相伴而生的“国学”热潮、“科学主义”思潮、“整理国故”运动、新史学革命、古史辨运动等风起云涌,沙孟海身处其中,亦经受洗礼,并思考和选择自己的学术之路。徐清能将沙孟海所置身的时代场景加以清晰地勾勒,更将沙孟海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对章太炎、胡适、顾颉刚等人学术倡导的积极回应和自我立场,做出多层面的分析和梳理。同时,她还从地域文化、交游群体的角度,比如沙孟海与清代以来的考据学派、浙东学派之间的联系,他与宁波的文学名士、上海的金石书画家群体、中山大学的学者群体、抗战期间重庆的学者及篆刻家群体之间的往来等,揭明沙孟海的学术渊源、衍变过程和促成因素。

其次是详实的文献资料和精细的梳理解读。作者能充分利用沙孟海的日记和信札等资料,尤其对是《沙孟海全集》中的《日记卷》四大册、一百多万字的手稿,首次作出如此全面、细致的校点、解读和挖掘,又从《若榴花屋师友札存》和沙孟海书学院藏品资料中发现诸多重要信息、线索,考查了沙孟海与章太炎、冯君木、况周颐、朱孝臧、闻宥、陈训慈以及南高师学人等交往的关键细节,沙孟海早年于考古学家安特生论著的接触和考古学知识的逐步确立过程等,每一个内容点的揭示,都有助于我们对沙孟海获得更深入的认识。不仅如此,作者所用资料并不局限于沙孟海本人的著述,还能对沙孟海曾精读或浏览过的古代文史典籍、近现代书籍报刊加以检阅,真切把握沙孟海所经历的思想发展和学术脉络。其中对《中国古器物学讲稿》引用近现代中外著述一百余种的一一校核、统计以及列出的附录简目,既可见出沙孟海撰《讲稿》的广征博引,同时也体现了徐清在梳理这些著述时所下的细密功夫。此外,从该著最后列出的二十页、三百余种“参考文献”,其涉猎之广、资料之富亦可见一斑。

第三是深入的论证分析和敏锐的思辩能力。作者对沙孟海的治学既全面涉及、又重点突出,能紧扣其核心观点和学术根基所在,进行丝丝入扣的解析。统观沙孟海一生的治艺、治学,金石考古学是几乎贯穿始终的重要支柱。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沙孟海对以往金石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更将近现代考古学知识和方法纳入自己的视野,接触中国史前考古学,关注安阳殷墟发掘和考古新发现,这段时期的积累对他后来的治学包括书学、印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徐清能从学科的历史背景出发,考察晚清民国学界对“金石学”、“考古学”学科内涵的不同阐释和观念演进,对沙孟海学术理念的嬗新和来龙去脉加以明瞭清晰的阐述,对《中国古器物学讲稿》中弃用“金石学”概念、改称“古器物学”的深意做出准确的剖析,同时她还对沙孟海考古研究中因时代条件、资料局限而产生的偏失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其学术史意义。

沙孟海的书学、印学研究相对于他在其他领域的研究而言,较为书家和艺术界所熟悉,但是深究起来,仍有进一步发掘和探讨的空间。徐清对沙孟海《近三百的书学》一文在发表初期的实际影响力重新加以审视,认为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其真正受到关注和推尊是在八十年代以后,沙孟海书法史著价值在后来的日益显现或谓“追认”,恰也证明了他的识见不凡。徐清还将沙孟海对印学史的建构置于民国印学研究的背景下加以观照,既与傅抱石《中国篆刻史述略》、邓散木《篆刻学》以及罗福颐、王人聪合著《印章概述》等做比较,阐明沙孟海印学理论的鲜明特色和研究体格,又将沙孟海的《印学概论》(一九二七年)与《印学概述》(一九六二年)作对比,明晰其前后期印学观点的异同,还对沙孟海“浙派”观的转变及其外因、内因进行环环相扣的分析。

“沙孟海学术研究”这项个案选题看似普通,因为“沙孟海”之名在当代书坛、印坛无人不晓,被尊为一代学者型书法大家,然而实际上,多数书家和论者对沙孟海的治学并不十分清楚,主要也只关注他的书法、篆刻创作风格和书学印学观点本身,或仅仅将其学术背景泛泛交待,正如该著《前言》中所说,“光环的笼罩和历史的远去,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世人尤其是后辈对他的切实理解”。所以徐清作为青年学者,能有勇气、胆识选择对沙孟海的学术、艺术生涯和内涵进行多维度的探究,已然难能可贵,更何况其论述和分析能做到切实、入理,能将传统的考据与现代的思辩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徐清在十年前撰就博士学位论文《二十世纪中国书学疑古考辨之研究》,她的博士生导师陈振濂教授曾给予评价,认为体现出“扎实的文献功夫与敏锐的思辩能力”,如今对这部新著又给出“别开生面”的称赏,这并非虚评。沙孟海是真正意义上的二十世纪书法泰斗,徐清的著作为之提供了充分的证明和理由。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10: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静松声远,秋清泉气香。初秋之夜,我阅读完徐清博士所著《沙孟海学术研究》清样的最后一节文字,心中生发出无限感慨。合上清样,步出书房,远方有阵阵松涛声传来,仿佛还夹杂着沙邨老人登上讲坛授课时发出的笑语声……


忆往昔,我游学于著名学者姜亮夫先生门下,曾奉师命拜访沙老,求学问道于沙府,沙老谆谆教诲,示我以习书研艺之门径。两位老人一生结下深挚的友情。在我的眼里,姜老以研治古文字学、古汉语、楚辞学、敦煌学名世,而于书艺之道钟情一生,师法钟王与《爨宝子》、《爨龙颜》碑,化古融今,姿态横生;沙老以书法艺术上的辉煌成就闻名于世,而于学术之道独辟蹊径,于书法史、印学史、古文字学、博物馆学等卓有建树,小小话题信手拈来皆为文章。两位业师相聚,他俩从诗骚谈到静安先生与梁任公、章太炎先生的书法艺术,常常陶醉其间。沙老每次到芳草如茵的西溪校区授课,秀劲的板书、爽朗的笑声,让我们沉浸在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乐园里。沙老幼名“文瀚”,后改名“文若”,字孟海,中年以后以字行,“海”者,《说文》段玉裁注曰:“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沙老的胸襟、气度,真如大海一般的辽阔。

2010年初秋,我在新浪博客圈开设的“林泽时空”里发表了一篇博文《今日花开又一年》忆及沙老往事,受到无数网友的喜爱。《姜亮夫全集》编纂出版后,诵读之余,常由姜老思及沙老,并最早提出编纂《沙孟海全集》的设想。我当时担任浙江人民出版社主管业务的副总编辑,带了文史编辑室主任汪维玲女士到省有关部门,与朱关田老师及沙茂世、沙更世先生几轮商讨后,经过不懈努力,将该书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其后,历经波折,在沙老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之时,于2010年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这部全集。

全集出版以后,为研究沙老学术思想与艺术成就提供了莫大便利,一股研究热潮也随之兴起,相当数量的研究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问世。在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中,徐清有其独到的优势:第一,她具备扎实的艺术文献学功底,体现她文献学精湛功夫的硕士论文获得浙大古籍研究所师生的称赞;第二,她具有开阔的理论视野和书学史研究新观念,她的名为“20世纪中国书学疑古考辨之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对于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的疑古思潮作了系统而周详的阐析,在这部凝聚了她的心血的论著中,就有对于沙孟海先生书学理论所作的细致入微的辨析,对于我们深刻洞悉现代书学史的奥秘有莫大的帮助,深得业师陈振濂先生的首肯与赞赏。我是这部博士论文出版时的终审把关者,深深了解徐清博士对于沙老研究所持的严谨态度与独到见解。因此,我在履职浙江古籍出版社总编辑时,毅然拍板将这部散发着芬芳书香的书稿列入出版计划付梓问世。

在这部厚实的书稿中,徐清不仅为我们勾勒了一位在20世纪中国书坛及学界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的书法大师的鲜明学者形象,同时,也通过大量与沙老相互关联的重大学术活动、重要学界名人的追述,解读20世纪艺术史、学术史上的鲜为人知的关键细节,值得关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历程的读者细读慢品。

启功先生曾有一诗道及沙老,诗曰:“柔毫织笔世同殊,腕力沙翁继缶庐。点染名都助佳丽,奇事妙迹满西湖。”徐清花去数年光阴写就这部新着,正可为我们了解沙老的“奇事妙迹”助一臂之力。我衷心祝愿徐清在书法艺术史研究上更上层楼,取得更大的成就。谨以数语缀以篇前,以申贺意!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寿勤泽
二○一四年初秋
于会稽云门慧灯斋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15: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导 读==


前言       

上篇沙孟海学术思想的生成   

第一章生平行迹       

第一节青少年时期(1900-1922)        

一、严正家教和新式学堂教育的启蒙        
二、宁波师友群的砥节砺行      
三、浙东学术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      

第二节青壮年时期(1922-1949)        

一、沪上五载的学术机缘与观念更新        
二、广州、重庆学者群的相互启发        

第三节中晚年时期(1949-1992)        

一、浙江省文博考古工作的责任担当        
二、执教高校、引领西泠与学术倡导  




第二章师承和交游     

第一节沙孟海与文学名士        

一、冯君木      
二、张美翊        
三、况周颐        
四、朱孝臧      

第二节沙孟海与书法篆刻名家        

一、吴昌硕        
二、赵叔孺        

第三节沙孟海与思想家、语言文字学者和史学家        

一、章太炎      
二、闻宥        
三、陈训慈        

第三章学术文化转型时期的选择   

第一节清末民国时期的“国学”热潮      

第二节沙孟海的学术文化视野和立场      

一、支持《学衡》和《华国》        
二、服膺胡适和“疑古派”        
三、接纳马克思主义史学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15: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篇沙孟海学术研究的构成与内容        


第四章文学研究      


第一节博涉骈散诸家,尤重朴学一派   
     
一、不废桐城        
二、尤崇汪中      
第二节借径宋人,贯通汉唐:宋诗派影响下的诗学倾向     

第三节“词为小道”观的映现和调适      

一、“固非欲为词人”        
二、研习常州词派        
三、况周颐、朱孝臧词论的影响   
     
第四节论新语体文“别有生面”     
   
第五章语言文字学研究      

第一节《中国文字学史》编撰计划与前期研究      
  
第二节字体字形演变研究     
  
一、论近世文字学研究的偏误        
二、基本的字体发展观      
三、论隶、草书的渊源及其变化        
四、楷书研究      

第三节甲骨、金文释读        

一、罗振玉《殷商贞卜文字考》释文批正        
二、金文考释:以《<攈古录>释文订》为中心   
   
第四节助词研究        

一、“助词”的概念界定和分类        
二、助词的历史分期和兴替原因考察        
三、《马氏文通》与近现代语言学的启发  
   
第五节其他相关研究     
  
一、古代名字、姓氏研究        
二、《说文》专题研究   
   
第六章金石、考古学研究   
   
第一节对古代金石学研究的批评   
   
第二节考古学知识和视野的逐步确立     

第三节《中国古器物学讲稿》的内容体系和学科指向   
   
一、以甲骨、铜器、石刻为中心        
二、弃用“金石学”概念、改称“古器物学”的深意        
三、近现代中外著述的征引      
  
第四节论“石钺与越族的源出”   
   
一、“石钺”辨识的误失与时代限制      
二、越族得名于“钺”的推断及研究源起  
     
第五节“五代吴越文物”系列研究   
   
第六节“南宋官窑窑址”辨析   
   
第七章书学研究   
   
第一节书法史研究      

一、二十年代的“近三百年书学”研究      
二、七八十年代的书法通史和断代史研究  
     
第二节“碑学、帖学”观        

一、对清代碑学书论的传承和反思        
二、对帖学的传承和反思   
   
第三节“写体、刻体”论      
一、二三十年代的“书刻论”      
二、七八十年代的系列论述   
     
第四节执笔论
      
第八章印学研究      

第一节印学史的建构与断代   
   
一、两大时期的提出:“创制时期”与“游艺时期”        
二、论印学形成的四个阶段        
三、与同时期其他印学著述的比较
      
第二节明清文人篆刻流派研究     
  
一、明清文人篆刻流派体系的梳理        
二、“新安印派”研究      
三、“浙派”观的转变及其原因     
   
第三节秦印研究        

结论        

第一节沙孟海学术的主要渊源      

第二节沙孟海学术的内涵特征和影响   
   
参考文献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彩 图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15: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 宁波鄞州区塘溪镇沙氏故居外景。笔者摄于2013年。
图1 宁波鄞州区塘溪镇沙氏故居外景。笔者摄于2013年。 .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15: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2 沙氏故居内景。笔者摄于2013年
图2 沙氏故居内景。笔者摄于2013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15: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3 通往沙氏故居的石板路。笔者摄于2013年
图3 通往沙氏故居的石板路。笔者摄于2013年.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18 12:02 , Processed in 0.1662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