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39|回复: 19

朱勇方:走自己的“王路”——我的书法老师王建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 14: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自己的“王路”
——我的书法老师王建华
文/朱勇方(兰亭书会理事、中国书协会员)

王建华.jpg


王建华

1959年生,曾任兰亭书会副会长、绍兴县文联副主席,绍兴县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兰亭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曾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大展。


“王路”是我的书法老师王建华先生的笔名。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建华”这个名字很流行,再加上“王”又是大姓,于是一说起王建华,大多知道,但往往并不是同一人。王建华太多了,据我所知光绍兴有点知名度的王建华就有好多个。我要介绍的王建华先生是我的书法老师,一位我虽没有行过拜师礼,却一直实实在在书法学习道路上指引我前行,并给予我无私帮助的好老师。

王老师太低调了,他有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无论在艺术学习积累,还是在工作、生活层面,他都有自己颇具个性的思考,一直坚持寂寞之道,走自己的路,以致于他的人与书法别人常常对不上号,这也是他笔名“王路”的由来。

王老师书法取法章草,高古质朴,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等高规格展览,开绍兴县书法作者进全国性展览之先河。其人干练风趣,不拘小节。初认识私下以为王老师玩世不恭,但随着交往的逐渐深入,却越来越折服于他的书品与人品了。当年学书正迷茫,得识王老师,其言谈幽默放达浪,而作书则一本正经。那时他一直在为县书协的长远发展呕心谋划。经费的筹措、创作梯队的培养等一系列长远的协会规划,在王老师的身体力行下,绍兴县早在九十年代初就迈出了扎实而有效的步伐。现在回头再看,当年由其牵头召集、定期集会的青年书法骨干,现在均已成长为绍兴县书法创作骨干力量,大家都亲切地喊王老师为“师傅”。

我现在还珍藏着当年王老师送我的临平复帖斗方,作品是师兄周关洪带来的,嫉妒得不行,但又不好意思在王老师面前说,只是在我面前一个劲地羡慕嫉妒恨。“当时打开王老师临作,就只是觉得眼前一亮”,这是他的原话。确实,王老师对我这个不善言辞的小徒弟是颇多偏爱的,我不止一次地从别人的嘴里听到他在背后表扬我,于是便私下更不敢偷懒了。但王老师从来不当面表扬我,记得结婚前后那几年,在书法学习过程中,我一直风头很顺,在他鼓励下斗胆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权威大展,作品本拿去只要能入个展就非常满意了,可运气来了推不掉,居然频频获奖。当时在王老师家里,报喜时未免多点“年少轻狂”,当时王老师淡淡一席话意味深长,让我受益多多,这辈子都难忘。

王老师与我同属猪,也许是前世一个轮回的书缘注定了我们的师徒情份。记得当年我学习书法一直未得门道,一次次拿作品请他点拨,讲着讲着王老师往往会起身翻出好几本古帖,悉数指出我根本不曾注意之细节处,并逐一示范,令我茅塞顿开。这可是他自己苦苦摸索多年的心得啊,此等无私传授,足见王老师提携后学之无私胸怀,当然还有对我之偏爱。我喜欢与老师泡一杯清茶,面对面坐着海阔天宽地聊,这时候往往是我收获最大的时候,学书、做人,王老师会以自己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你建议,并与你推心置腹地沟通。

王建华老师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绍兴县书法界的领军人物,当时他的官方身份是绍兴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兼专职县文联副主席。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的各级大型书画活动,现在绍兴县档案馆、文保所珍藏的一大批重量级名家书画均来自当时名家的活动参与,这离不开王老师背后的默默奉献与付出。年轻时的王老师学习书法勤奋是出了名的,就在绍兴瓷厂附近的老宅子里,多少个严寒酷暑,一头扎进书海泼墨挥毫,还引来一些邻里不解:一个大小伙子,一天到晚写毛笔字,倒贴笔墨纸砚,生产一大堆废纸,干啥哦?哎,真可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王建华老师学习书法以汉隶、章草打底,追求古厚朴实的境界。大师兄何来胜早年就得其真传,于隶书一道颇多感悟并学有所成,成长为足能代表当代隶书创作实力的知名中青年书法家。王老师临遍了章草名帖,尤对晋陆机《平复帖》钟爱有加。这件作品融合了章草与今草两种字体的特征,结体自然轻松,用笔质朴雄厚、古雅自然,充分体现了作者高深的书法艺术修养,也正与王老师的书法追求不谋而合,他送我的临《平复帖》斗方,正是自己书法学习浓缩的精华,我一直珍藏并时不时欣赏学习,此审美特质,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书法学习乃至创作审美。

《张迁碑》、《石门颂》是王老师隶书日课的主要内容,也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写得太熟练了,同样的局部所临几张叠在一起,几近重叠,着实令人惊叹!对于汉隶,王老师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运笔如何起收?如何转、承、折,还有线条质之“圆”、“厚”|、“通”,诸如此类书法专业术语,尽被其解读得淋漓尽致。而此时,往往是他最显神采之时,瘦小的身躯爆发出巨大的潜能,此时的王老师在我等面前尤显强大。

王建华老师生性散淡、低调,随着年龄的递增愈见其心境之平和。早在前几年他就主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潜心书法修炼。每天挤出业余时间到工作室写字,一篇《心经》不知被他用小楷演绎了多少遍。他说:“人家用嘴念,我用笔念。”王老师用笔念的不是心经,是心境啊。绍兴的水土养育了智慧而低调的绍兴人,他们大多不注重宣传,也从不包装自己。他们的知名度是自然而然铸就的,王建华老师正是这样一位典型的土生土长的绍兴书法家。当我将其多年前送我的临《平复帖》斗方发到微信上时,立即引来全国各地众多书友喝彩,而他们则大多看着落款还咨询是谁写的?

王建华老师是我的书法老师,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坚持着自己的寂寞书法“王路”之旅,这是艺术道路上求取真金的书法苦旅,而真金终将发出耀眼的光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4: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书晋神   甘为人梯
-------略记王建华先生

周关洪



在我的书法学习道路上,王建华先生是我的领路人,一直感恩在心。

已经记不得第一次与先生相识的场景了,但就是因书法而结缘。20余年前,我是一所小学的书法兴趣小组的辅导教师,王先生是县文联副主席兼书法干部,受聘到另一所学校不定期指导,我闻讯总是在先生到校指导时登门请教,既问教法,又学书艺,一来二去,渐渐相熟。后来又带着习作到文联请他指点,他总是热情相待。那时的我,只知道欧颜柳赵,只会写正楷字,在追随先生的过程中,逐渐开阔了眼界,壮大了胆子。倾听先生神聊篆隶真行草的历史演进,观摩先生耐心详尽的示范讲解,体悟先生作品的神韵美感,感受先生收藏的宏富多样。每次呈上习作,先生总是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对优点大声肯定,而缺点则委婉含蓄,让人如沐春风,在愉悦中一笔一画进展着,一行一幅成长着。

在问学的过程中,又发现在先生周围还聚集着像我一样各个年龄段的书法爱好者,因为先生的纽带,我们彼此成了好朋友。后来,先生又把我们一批“发烧友”组织起来,定时换地会诊,有时还会叫上他的书家朋友帮我们把脉。我们当场书写,或临或创,大家七嘴八舌相互批评。先生的指导还有一点很可贵,就是因人而异,发挥各人长处。现在想起来,先生组织的沙龙形式在当时是非常先进有效的,我们每个人受益无穷,在书法展览比赛中入展获奖了,先生比我们自己还要高兴。在当时书坛形成的“绍兴现象”中功不可没,先生的热心热情和无私奉献,至今令我们感激不尽。

王先生不但以精湛的书法技艺吸引了我们,而且更以风趣幽默、诙谐机智征服了我们。有他在场,气氛总是活跃热烈,笑声不断,时而书法内,时而书法外,语言生动,肢体夸张,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我们享受着由书法带来的艺术幸福和人生幸福。

先生本人的书法,常常以章草示人。陆机的《平复帖》不知临了多少遍,丝丝入扣。糅合《平复》、《月仪》和《急就》等诸多元素,线条简洁凝练,含蓄遒劲,与八大晚期有许多暗合之处,私底下还没问过先生是否关注过?他能把《张迁》、《石门颂》背临得惟妙惟肖,让我们大呼过瘾:原来功夫是这样积累的!他的隶书有《张迁》的厚重和《石门颂》的灵动,朴茂醇雅,高古雄强。有时去先生处,只见他在报纸的空余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多为唐人写经一类,极见功力,一叠又一叠。可是在正式展览上几乎没见过他的这类作品,不知先生是如何想的?在与先生的相处中,我始终有个疑惑:平时的言行似乎多少有点先祖王羲之的放浪形骸,而书法创作却又是那么的循规蹈矩,严守古法。“字如其人”这话在先生身上至少目前看来并不相符,以先生的学识、阅历、功夫和身上书圣的艺术基因来看,应该会有融合和嬗变。

以前学校举办艺术活动,要请书画名家来指导,先生总是热情牵线搭桥,引荐撮合。他对老先生们彬彬有礼,迎来送往体贴入微,照顾有加,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世。

与先生同辈的书家朋友以及他的学生们,这几年有的出作品集,有的办个展,有的报刊网络作宣传,忙前忙后,风生水起,不亦乐乎。先生却始终置若罔闻,心如静水,只与古人对话。一边又能倾心为他人出谋划策,甘为幕后英雄,隐藏在他人的鲜花掌声之外,真正做到了不求闻达,淡泊名利,使我等后学肃然起敬。


现在每次见到身形依旧清瘦、声音更加沙哑的先生,我总是默默在说:先生你要戒烟了。有理由相信正处在艺术家黄金年龄段的先生会盘整艺术“存粮”,书写更加美丽的艺术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4: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法 个性 心态


王建华


书法早已进入展厅时代,书法创作空前繁荣,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一种创作倾向值得注意:即盲目追逐时尚。由此反映出了创作者心态的浮躁与急功近利,导致了最终适得其反的创作效果。书法创作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书写,它是书家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技法上的成熟,还应该包括作者的审美观点、学识修养等等。

国人在书写汉字中建立起来的笔法体系和结构规律,是传统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书法艺术品位的根本。任何流畅、遒丽、凝重、有力度、有气势的线条和由线条构成的美妙形象都依赖于技法。对书法创作而言,只有技法达到纯熟的境界,才能驱逐心手之间的障碍,达到心手双畅,情感、个性才能通过纯熟的技法得以表露出来。正如沈尹默所说的,“不知道用笔,也就无法研究书法”。中国古代的经典方法,至今还那样耐人寻味,使人流连忘返,是因为他们创造了各种不朽的技法和生命活力。窃以为,不论创作何种流派、何种风格的书法,都应首先将技法的获得和锤炼作为跨人书法艺术门槛的第一步。我学章草已有多年,它那高古敦厚的风格、质朴凝重的线条令人心驰神往,尽管相处已久,但于我仍是魅力无穷。

对传统的照搬照抄,谈不上对书法艺术的创造和发展。真正的艺术创作,应该是以自己的形式抒发自己的胸臆,技法、功力、审美境界既有传统的根源,又都化为自己的修养和表现形式。无论是苏轼的“我书臆造本无法”,还是米芾的“集古字”后的“沉着痛快”、“八面出锋”;无论是徐渭大泼墨,大写意,还是王铎的造势、泼墨技法,都把对传统的学习演化为自己个性化的表现,注入了个人的审美追求。个性的形成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是人与人的个性差异。“书如其人”的说法正概括了这种朴素、自发的个性差异。其二是主动的个性差异,即驯化后的差异。长期临池不辍,法帖的形式淹没了自己,范本不同,驯化出的形式不同,前人法帖中汲取一切有用的经验、方法,有选择地吸收,并作为自己书法创作、造型取势的基础,进而不断地完善书艺,发展自我。先天的个性差异不经过剪裁、规范,将会走向野俗。学书者既要善于认识和发挥自己的有利因素,又要实事求是地发现和避开一些不利因素,化自己的短处为另一意义上的长处,寻求传统与个性之间的最佳契合点。用笔凝重老到、线条质朴雄健、风格高古敦厚,这就是我追求的艺术个性。

在我看来,所谓“创作”,其实是技法与个性在偶然的机会里得以最充分发挥的一种书写实践。蔡邕有一句名言:“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如此便能如意,“若迫于事”,执著于“创作”,即使环境幽雅,纸张笔墨精良,也未必能出佳作。也就是说,书法创作越是执著于达到某一预期目标,却往往越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相反,虽有个大致的目标,但进入创作状态时,并不怎么执著于这个目标,而是尽量将思想放开,让情绪松弛,以平常心态写来,却往往能达到较完美的创作效果。如何克服那种太经意的心态呢?我的办法是创作之前先临帖,使心绪稳定下来,以排除杂念,减少“创作”意识,淡化创作的程式化。因为是向古人学习,并不是为出作品以示人,所以心态平静。在写作品前临写一段范帖,在技术上,可以很快由手生到手熟,提高对笔墨性能的适应和驾驭能力;在心理上,可以作为走向创作的一种过渡,使自己保持一种平和的状态。临帖渐入佳境,创作的欲望也随之渐增,当作书人心神安泰又具有创作激情时,便可投入“创作”,这时,灵感不期而遇,佳作也随之产生了。

这仅仅是个人对书法创作的一点浅见。艺术创作的心态往往因人而异,书法创作也不例外。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4: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建华书法作品欣赏
171122z5d6fzerae5n7r7a.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4: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建华书法作品欣赏
20130816_081653-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4: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建华书法作品欣赏
20130816_0817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4: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建华书法作品欣赏
20130816_08170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5: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建华书法作品欣赏
20130816_08171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5: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建华书法作品欣赏
20130816_0817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5: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建华书法作品欣赏
20130816_08173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0 10:41 , Processed in 0.1669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