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76|回复: 0

傅如明:高等院校书法教育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6 11: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等院校书法教育几点思考

傅如明


_DSC0061_副本.jpg


摘要: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类型,既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又有很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很广泛的普及性,然而在目前高等院校书法等艺术类教育却存在失衡的现象。学生对于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知之甚少,汉字书写存在水平偏低的问题,书法作品及相关门类的艺术欣赏能力欠缺,很有必要加强艺术门类课程建设,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字:书法;艺术素质; 教育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载体是汉字,并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呈现出瑰丽无比的艺术风格,既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又具有很独特的审美特征,是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在世界众多的文字中只有汉字的书写走上了艺术化的道路,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独具特色的艺术类型。它无声却有着音乐的和谐、美妙、壮观,无色而具有图画灿烂的视觉表象。

但是,我们的书法教育与普及却是严重的不足。现在的大学生中,汉字书写水平之低级、书法基本知识之贫乏已经到令人吃惊的程度。社会上有众多的民间团体及各种书法学习班,但是许多都只是简单的技法训练,缺乏系统的最基本的书法知识的普及教育。二十世纪后半叶,我国在高校开设书法本科、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涉及到史论研究、技法研究、美学研究、古典文学等国学及相关艺术学科的研究,进行了一些系统而规范的书法教育,但是普及不够,在许多人眼里把它作为一门艺术,甚至是很玄很高深的艺术门类来对待。更主要的是这门传统艺术已经与现今的社会发展,人才模式的培养没有太大的联系,被认为是可有可无。其实不然,书法教育可以陶治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能够修身养性,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现在社会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网络泛滥,书法对于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校开设相关的书法等艺术类教育课很有必要,且势在必行。

一、中国古代的书法教育

书法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时期对学童教之以“书”名之曰“六书”,《周礼•地官》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虽然没有象后世所说的书法技法教育或者只是汉字基本的书写,但是其中包含了对于汉字最基本的书写要求。汉代学童自小接受识字和书写教育,教育儿童识字和书写的学习场所称为“学馆”、“书馆”、“书舍”、“蒙学”、“小学”,广泛分布于乡村、闾里。东汉王充《论衡•自记篇》记叙自己童年的学书经历:“六岁教书……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学童百人以上……或以书丑得鞭。”说明当时识字、书写是结合在一起教学的,并且对于学童书写好坏的严格要求。汉代官制中有令史、书佐等职,而这些官职的使用,是通过严格考核选拔的。根据许慎《说文解字序》记载的其中《尉律》规定:“学童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可见,汉代对于官吏的选拔是有严格要求的,而日常公文,书写不端整,就会被举其名而论其罪。东汉末年,在洛阳鸿都门内设置了鸿都门学,这是太学之外的又一中央官学,主要教授、从事辞赋创作与文字书写等内容。鸿都门学突出了书法教育,使书法从童蒙识字书写教育、官员公文的书写实用要求和治经学所需的文字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而纯粹的艺术教育。可以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文学艺术大学。

唐代,科举考试、铨选官员,书法都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科举考试中有明书一科,明书,又称明字,是以书法为专业的科举考试,考试的主要内容文字学和杂体书法。科举登科之后,吏部还要铨选,《新唐书•选举志下》记载:“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书法的优劣与升官晋职紧紧联系在一起。唐太宗贞观年间,设国子监书学,学生以书法为专业,其他诸学学生也规定要“学书,日纸一幅” (《新唐书•选举志上》),兼习《说文》、《字林》、《三苍》等文字书籍。地方上的学馆纷纷效仿中央,亦注重书法教学。另外,书法教育也扩展到内廷,武后时期,设有内教博士十八人,其中楷书二人,篆书、飞白各一人,共四位书法教师,已颇具专业性。

帝王身边有侍书学士,吏部以书铨选官职,科举中设明书科,可凭善书的才能升官晋职,书法的重要性是前所未有的。新兴的官方书法教育体系向社会各阶层普及书法,国子监中有书学博士,六学中有书学,中央地方各学馆及内廷都注重书法教学,唐代书法及其教育是蓬勃发展的。
宋代以后,书法教育走上了程式化,并逐渐推行到一般的庶民子弟中,教育的人数增加,范围扩大。明廷很重视教育,对书法的学习就有明确规定。政府官办学校学习书法成为定制,据《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四记载,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重申《学规教条》,要求学生:“每日习仿书一幅,二百余字,以羲、献、智永、欧、虞、颜、柳等帖为法,各专一家,必务端楷。”地方官学对于书法的学习基本上按照朝廷的规定进行,对书法的要求也很严格:“诸生要临摹著名书法家的字帖,大致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大家的字帖为蓝本,每日必须仿写五百字以上。”明代乡塾教育也很重视书法学习,《程氏家塾分年日程》对于习书有严格的规定:“四日内以一日专写字,从影写开始,以后全日自一千五百字增至三、四千字,‘他日写多,运笔如飞,永不走样。’”严格的楷书技法要求,奠定了扎实的书写技术基础。

明清时期,欧、颜、柳、赵诸体被编成了专门的写字教材,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的教学方法。明清两代对于书法的要求严格更为严格,科举取士考卷的字体要求写得乌黑、方正、光洁、大小一律,合乎规范,书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干禄求仕的成败,科举士子们无不孜孜以求,最终形成了形成了千人一面,万字雷同的所谓“馆阁体”,这表明古代书法教育的发展和这种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也说明书法及书法教育发展至此也达到了极致。

二、高等院校书法教育之缺失

书法一直被视为文人学者必备的文化修养。在古人眼里书法乃“书学小道”,毛笔书写是必须的也是唯一的基本技能,因此自幼就具备相当扎实的童子功,整日浸淫于名书法帖,于欧、颜、柳、赵用功尤深,可谓“取法乎上”,因此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书法,具备了很深的书法素养。许多大文学家如李白、杜牧、苏轼、黄庭坚等都是大书法家,近代的鲁迅、郭沫若、齐白石、张大千等文学艺术家都有很高的书学修养。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传统文化遭到扬弃,书法艺术等传统文化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随着现代教育专业化的加强,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多是符合现在专业需要的专门人才,这是较快地适应现代社会速效的需要,但由于忽略了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熏陶与教育,人的综合的素质与学养便显得欠缺,在人文素质、艺术素质等方面的不足日渐显露出来。

(一)高等院校非书法专业书法基本知识的缺失

就普及而言,书法基本知识是指书法史论及书法技法两个层面。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书法作为最基本的实用价值逐步地退化,完全不是古代那样将书法作为衡量一个人才艺和科举考试的一个必要条件,汉代非常注意书法教育,王公大臣、贵族子弟皆“善史书”(这里的“史”就是孔子《论语》中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史,是有风采的意思)。唐代东西两京的国子监,各设国子、太学、四门、律、书、算六学,科举和铨选方法都列为重要的科目或作为任用的先决条件,士子考试的重要标准之一必须是“楷法遒美”。宋代以后,由于刻帖的流行,书法教育相当的广泛与普及,科举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清代满腹经纶的学者龚自珍因书法不好而被拒科举之门外,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书法被摆在了非常高的地位。
随着书写工具使用的多样性,毛笔书写首先遭到淘汰,日益加快的社会节奏甚至将汉字的书写也冲击得无关紧要,随着电脑的普及,在许多方面手写汉字是越来越少,这就造成汉字最基本的书写规范已受到严重的冲击,有的学生写请假条用电脑打印,大学生书写的汉字不堪入目者是大有人在。不用说毛笔书法,就是硬笔书写都不规范,更谈不上书写美观、流畅,可观者更是寥寥无几。其次,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汉字字体发展的基本知识默然不知,甚至是弄不清汉有几种字体,不知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楷书这样一个汉字字体最基本的发展脉络及其先后次序,更理不清字体发展的时间、风格特点。笔者曾遇到大学生在填表格时问这样的问题:什么叫楷书书写?楷书是什么竟然不知道!这不能不说是汉字书法这门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大缺失。中小学受升学的影响,已经把书法等艺术类素质课排除在外,大学阶段也同样如此,大学教育也缺少这一板块。因此说包括书法在内的艺术素质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大学阶段弥补这一缺失,增加这类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势在必行。

(二)书法艺术作品欣赏能力的缺失

欣赏书法,本身就是读者对于书法作品文化内涵的挖掘,感受宣纸上书法流畅的线条、多变的结体和独特的章法构思所产生的艺术美感,产生一种审美愉悦,激起无限的审美空间,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目前,书法热还是如火如荼,社会上各种展览层出不穷,全国也有三十多所院校开办书法专业,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系列。但这似乎就是圈内的人的事,大学生对此了解的很少(书法专业学生除外)有的甚至连一次书法展览都没看过,对于书法作品的好坏更是一无所知,缺乏最基本的欣赏能力。可以说,书法及其欣赏的普及力度不是很强,而是很弱,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致使许多人谈到书法都感到很陌生,有一些人甚至是不屑一顾。笔者调查一些高校的选修课,只有几个别的学校单独开设书法这门选修课(主要针对非书法专业),许多学校根本就没有。有些高校有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书法协会组织,但由于很多同学缺少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以至于书法展览中出现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有些同学将字写错暂且不说,许多作品给人带来的不是美的享受,而是对汉字书写的丑化。其原因是他们对于汉字构造内涵缺少最基本的了解,对于书法的临摹与创作缺少最基本的训练,对于书法作品的欣赏缺乏最基本的欣赏知识(其实不单是书法,对于绘画与雕塑等相关的艺术品也是如此),这不能不说这是高等院校传统文化的缺失。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有多高的欣赏水平,但最起码要求他们具有一些最基本的欣赏能力,比如说对于古今书家、书体等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概念,对于古今书法作品能够从哪些角度如何去欣赏,最简单能够分出优劣雅俗。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个人才竞争的社会,其中艺术素质是一个很重要方面。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难道作为培养菁英人才的大学不应该注重书法等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吗?

(三)高等院校书法教育设置的缺失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在普通学校,书法不再是必修的科目。伴随着几次换笔,毛笔已不再是书写的主要工具。在现代艺术教育中,书法也处于边缘的地位,书法原与绘画并列,但在民国和共和国中小学的普及性教育中,美术(主要指绘画)被列为正式课程,书法则若有若无。在艺术院校专业的设置上,二十世纪初期建立了多所美术院校,但没有一所正规的书法学院。从民国起,把书法纳入到美术的范围,或者说是一个分支,作为造型艺术的组成部分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工艺等并列,而在实际的专业设置中,多数美术院校未将书法列为科、系,直到二十世纪下半叶,才有书法科系。1963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画系设置了书法篆刻科,招收书法篆刻本科学生;1979年中国美术学院在招收书法本科生的基础上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1993年首都师范大学率先在全国设立美术学书法教育方向的博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正式招收书法博士生。

高等书法教育的失衡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约有三个方面。一是书法自身的人文特征,使它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代里受到限制然而。二是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以及书法自身强大的文化性,削弱并限制了它冲击性和认可度。三是中西文化的差异,近现代教育科学借鉴、继承和发展的特殊性,客观地将书法拒绝于各级教育学科之外。即使是书法成为大学的一个专业,在当今的学科建设中,实在是因为人们的观念及书法的实用性太小而被忽视。随着书法的艺术化,人们逐渐认为书法是书法家的事。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人们书写的机会逐渐削弱,人们与书法的距离是越来越远,书法又返回到原来的只有少数人才能欣赏的菁英文化了。

三、高等院校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之必要性

书法作为艺术课程之一,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当今的大学教育。美学家宗白华在《艺境》里说:“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书法的价值当然不仅仅是精神界的快乐,对于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书法的传统文化性,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中说:“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须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书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汉字为载体,以儒家、道家等传统哲学作为其艺术精神,塑造出了一门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乐于陶醉其中的艺术形式。柳诒徵先生著《中国文化史》即列每朝经、史、子、集、释、道、书,这说明文化注重的是人类的精神生活和人类的精神遗产。书法作为艺术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性。一支软软的毛笔能写出汉字书法的千变万化,表达出书家精神气质、艺术学养,“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无数人醉心与此,这就是书法文化艺术魅力之所在。这门独特的艺术千百年来承载中华文化的传递,中华历史记载的使命,又在千百年中滋润着中华民族的心田,净化中华民做的心灵,更为重要的是在铸造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审美意识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书法不仅仅是提高汉字的书写水平,书写得规范、美观、流畅,更重要的是“如其人,达其情”,让传统文化滋养他们的心灵。中国古代历来讲究书品即人品,尤其强调一个人品格的修养,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其书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但是更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清代书学家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中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学习书法并非人人都要成为书法家,而是通过书法作品的点线、结体、章法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及其精神内涵,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之目的,在这个快节奏、高竞争的社会里调剂心理状态,缓解紧张情绪和心理的不安,塑造出完美的人格。

(二)汉字书法结构的经典性,培养学生的思维理念

《论语•述而篇》中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就是《周礼》中所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从周人开始即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虽然此处的“书”指的是文字,其中包含着书写的因素,古人将书写作为一个重要的技能。汉字最终成为一门艺术,来源于其自身独特的构造方式,艺术以原创为贵,书法又是中华民族最有原创性的艺术。真、草、隶、篆各种书体,轻、重、缓、急各种用笔,长、短、方、圆各种结体,疏、密、纵、横各种章法,都是独特的创造。比如,对于艺术类特别是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的同学来说,汉字的构成就可以给设计带来灵感,将书法引入设计,可以提高设计的文化内涵,可谓标新立异,2008年北京奥运会图标的设计融书法篆刻为一体,极具创意和民族特色,由此可以看出设计者对于中国的书法篆刻有很深的研究。书法的立体结构能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说,汉字的立体结构同样能带来启示,发散思维,激发灵感,带来新的创作理念。笔者应邀在几所理工科大学讲授书法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学校和学生都认为,在大学阶段弥补这一门人文学科课很有必要,很有价值。

四、高等院校书法教育学科设置

在高等院校开设书法教育分为两种,专业和非专业。
专业课程设置。目前全国有几十所高等院校开设书法本科以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专业。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学科课程的设置比较多样化,在培养的方向上各个学校均有其侧重点,有的侧重于技法,比如一些专业类美术教育院校,有的侧重于史论研究,比如一些综合类或者师范类院校,还有一些注重于将书法和设计结合在一起……这是根据目前就业等现实需要而决定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书法本科专业的设置除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程外专业课和相关的课程应有以下设置。

理论专业课:中国书法史、中国书论、篆刻史论等;

技法专业课:篆书临习与创作、隶书临习与创作、楷书临习与创作、行书临习与创作、草书临习与创作、篆刻临习与创作、创作实践等;

文化课: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古文字学、中国文化史、艺术概论(侧重于中西方美术史、美学)

这些课程的设置既注重了书法技法方面的训练,又强化了文化对于学生的滋养,书法需要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当今的书法教育的缺失更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重在品格与学养,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非专业书法课程设置。目前的高等教育缺少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尤其是中国古典传统经典。在高等院校设置书法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陶冶情操意义很大,书法给予人的是品格与学养方面的熏陶,其次弥补中学教育中传统艺术教育之不足,目前的大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的意识已经可怜到惊人的程度。对于非专业书法教育的课程设置应重在欣赏与提高人的艺术素养、文化品格、鉴赏能力方面。

课程重点:中国书法史图说,重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汉字字体的发展以及书法发展的大体脉络,图文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书法作品赏析,通过对于古今书法家及其作品的解析,提高学生对于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

文字学常识,现在的文字学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几乎是空白,学生不懂得汉字的来历,不懂得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深刻而富有哲学、艺术意味的构成。开设文字学常识课让学生领悟到汉字独特而有意味的智慧结构,从汉字的书写过程中体会汉字书写的乐趣。

书法课程的设置不论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及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专业人才的培养重在研究、传承中国的书法艺术;非专业的书法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对于中国这门独特的传统文化的热爱,弥补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高等院校书法教育的研究应该说是需要我们加大研究力度的一个大课题。

五、结语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中国是一个非常崇尚和重视人文科学发展的国家和民族。可是到了二十世纪后,确实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以传统文化为本质特征的书法,受到社会文化教育等各学术界的冷落的现象。但是,随着物质文化的逐步提高,精神文化也必将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培养人才的大学教育应该重视学生对于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及鉴赏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特别是艺术审美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本钱。其中艺术素质的培养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 金开诚.中国书法文化大观[M],北京,北大出版社,1995年版
[3] 黑格尔.美学[M],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 姜寿田.中国书法批评史[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5] 祝敏申.大学书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6] 宗白华.艺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
[7] 李泽厚.美学三讲,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版
[8] 华人德.中国书法史 两汉卷[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版
[9].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四.浙江,浙江文华图书馆抄本。
[10] 尹选波.中国明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 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作者:傅如明,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盟盟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6 01:32 , Processed in 0.16375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