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家集评
其凤书法作品无论小楷至大幅行草,皆骨力充盈,风神高迈,天淳朴茂,质中寓妍,开合浩荡,奇正相生,读之让人领略解衣盘礴之概,从容酣适之情。(言恭达,2014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
创作与理论双擅,海内不多见也。(陈振濂,2001年,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院、浙江大学双博导。)
张其凤是当代一名优秀的青年书法家。他用心于真草隶行诸体,尤精于小楷与草书。(胡抗美,2012年,中国书协副主席)
今世书学,问刘墉事,问其凤君可也。(刘正成,2000年,原中国书协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原主编)
其凤是当代书坛上很有发展后劲的学者型青年书家之一。(马世晓,1996年,曾任中国书协理事、浙江大学教授、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书协副主席,当代公认的狂草大家)
其凤不畏艰难,对中国绘画史诗书画印一体化形成史的考证,可谓筚路蓝缕,有始创之功,自将嘉惠学林。对《宣和画谱》编撰与徽宗关系的考证,学术功力深厚,应为这一课题当代标志性成果之一。而论文不迷信权威,对余绍宋、邓白、谢巍、潘运告诸位大家在宋徽宗研究中的硬伤,一一辨明,铁证如山,同样是对学术界不可忽视的贡献。至于对文人画的重新审视,无疑为当代文人画的思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结论。而在这一新的审视中,其对宋朝何以会形成“使中国书法转变走向的‘尚意书风’与使中国绘画史改变航道的‘文人画’这样两大思潮”的解说,发千年之覆,令人欣喜。(阮荣春,2008年,国务院艺术学学科评议小组成员,原南艺主管教学科研的副院长、教授、博导)
我与其凤交游已久,知其聪敏过人,勤奋好学,字内功、字外功双管齐下,俱有所成,硕果累累。(张荣庆,201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
张其凤是当代难得的创作、理论双擅的青年书家,称其在当今书坛以综合实力在同龄人中占有突出位置,当非过言。(周俊杰,2002年,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协副主席)
他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从史学角度、美学高度、哲学深度审视书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确定自己的创作走向。(髙以俭,2009年,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看到了他的行草对联你方才明白,他对各种笔锋的运用是多么地娴熟。多面地展开和探索,立体地审视古今书法是其最为突出的特质。(胡传海,2009年,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杂志主编)
其凤先生作为南航艺术学院的书法专业教授,名副其实的“刘墉研究专家”,他在书法创作、书法教育、书画史研究等方面齐头并进,均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刘宗超,2010年,博士,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协副主席,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在某种意义上,他已冲破了帖学的牢笼,而将笔触伸向了碑版墓志,充溢在他书法作品中的诸多方劲凌厉的笔画与扁方横展的结字,又何尝不是对“二王”一系的丰富呢?(周德聪,2010年,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宜昌市文联副主席) 张其凤与莫言是同乡,更是忘年挚友。他们的书法和文学都是高密的特产,既有汉字艺术的共性,更具地域文化和本体内质的个性,因而独树新帜,招惹目光。亦如高密的红高粱,其凤先生的书法已在书坛铺开了一片青纱帐,技道共舞的"凤体",书写的正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力量。龙骨凤羽,堪与先人匹敌。(菖见,2014年,新华日报•艺坛主编,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