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84|回复: 0

曾如影:王冬龄“地书”就是“杂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9 11: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冬龄“地书”就是“杂耍”
《书法导报》2014年4月09日第15期目录   导报目录-[点563/回0]
发布时间:2014/4/9 10:47:54
[楼主]林间

第一版(新闻):  
    全国书法名家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捐赠书法作品展在京举办
    如也---曾翔书法篆刻作品展在东莞开幕
    首届“东华羲之杯”中国榜书大展启动
    河南省书协举办2014年第二届书法培训班
    山东省书协首届“国展冲刺班”暨第六期书法创作提高班在莒县举行
    欧阳中石为第九届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展题词
    顾亚龙主讲“大众文艺”在济南举行
    北京举办《鎏金岁月---宣祥鎏人生纪略》新书发行座谈会
    第一届四川省书协青少年书法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挂牌“书画创作基地”暨第20场“书法进校园”活动走进历史名城韩城市
    短讯若干……
第二版(技法):  
    谈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小荷张军
    临褚遂良《房玄龄碑》——张宇
    《王诵墓志》——王博文
第三版(创作):  
    无巧不成书——薛元明
第四版(书法作品):
    刘小金(安徽) 崔茂盛(山东) 王亚洲(甘肃) 盛大林(河南) 杨锦生(辽宁) 曾发进(江西) 扎西(青海) 高树义(北京) 孙涧秋(安徽) 李进生(陕西) 李永红(湖北) 王官印(河南)
第五版、八版(军旅书家):
    戴焕书法作品选
第六版(书法批评):  
    当代地域书风的价值生成——戴春森
    当代草书的流行病与矫治——盛剑成
第七版(书法理论):  
    沈尹默草书研究——程渤
    “南沈北于”的民初帖学书家沈尹默
第九版(广告):  
    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2014年第二期临帖班招生启事
    全国第二届“中华曾氏根据地”书画展征稿启事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第十届书法创作高级研修班暨访问学者招生简章
第十版(书法文史苑):
    一份证据 一分结论——西中文
    关于《赵孟頫跋王羲之平安帖》的一些话——殷宪
    丹阳“四帖”——申卫平
第十一版(关注)
    王冬龄“地书”就是“杂耍”——曾如影
    恶搞的背后——张红军
    曾是惊鸿照影来——徐文勇
    中国美院书法函授
第十二版(广告):
    河南省钟繇书画院书法创作强化训练营第七期书法班招生
    周慧珺从艺60周年书法作品展暨周慧珺书法研讨会征稿启事
    “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大展征稿启事
    中国书协主办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招生简章
第十三版、十六版(专题):  
    李元茂书法作品选
第十四版(副刊):  
    临安廊桥 翰墨飘香——何贤寿
    砚边记联(二十)——史星文
    诗人孙世伟临《西岳华山庙碑》——于建华
    贵阳萧娴书法陈列馆楹联——张桂守
    论书绝句100首之八——廖晓鹏
第十五版(文摘~书法生活):  
    施蛰存:一生为学开“四窗”——管继平
    坐对当桌砚 闲度好时光——褚公伟
    徐悲鸿输官司——刘典
    新颖别致广告诗——韩士奇
第十七版(专题):  
    陇军书阵---王兰香
第十八版(经典精临):  
    本期作者:郎照玉
    传世经典:杨维桢《元夕与妇饮》
第十九版(艺术视点):  
    江西省书协主席毛国典访谈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本土化”与“国际化”——西沐
    去掉作品集奢华的外衣——黄俊俭
    旭宇论书
第二十版(专题):
    “快哉雅集”---曾来德书法作品选
第二十一版、二十四版(专题):  
    杜锡瑞师生艺术作品展
第二十二版(海峡之窗):  
    台湾当代书家作品选
第二十三版(高校书法):
    尴尬人生,一代宗师---赵孟頫——孟云飞
    当代书法“十病”——卜德慧
    书法:中国人的文化图腾——段俊平
第二十五版、二十八版(美术版):
刘杰绘画作品选
    在豫从艺50周年---曹天舒国画展
第二十六版、二十七版(专题):
    深切缅怀沙曼翁先生



王冬龄“地书”就是“杂耍”
■曾如影
读罢《书法报》2014年4月2日第13期“言论版”泉城子的《“地书”不是“中国式杂耍”——王冬龄美国展演“地书”刍议》,笔者不敢苟同于泉城子的观点。
泉城子说得很好:“艺术无国界,批评也无国界,大腕也好,新星也罢,登场国外,弘扬国粹,其不足之处当可品评一番,以利于艺术家改进提高”。
据泉城子介绍,2014年1月11日,王冬龄亮相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写“地书”——道法自然。国内舆论对此痛斥:“以老北京天桥下的‘中国式杂耍’迎合欧美人的猎奇心里,哗众取宠,丢人现眼”……作为知识分子王冬龄的“地书”为什么被贬斥为老北京天桥下的“地书”呢?
我想,王冬龄广场“地书”与老北京天桥下的“地书”行为方式是一样的,都是用大胶桶装着液体,或是水,或是墨汁;都是用超大的笔,或是海绵做笔头,或是杂毛做笔头;都是在宽广的场地进行大字的书写;最重要的是,都是一个目的,希望吸引到大众的注意,引起社会效应。
浮躁的社会,世风日下。官二代,拼亲爹;女星,拼干爹;嫩模,拼“奶”……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就是为了吸引凡夫俗子的眼球。老北京天桥下的“地书”也好,王冬龄的广场“地书”也好,目的很明确,也很一致。
泉城子渲染道:“有幸观赏者无一不鼓掌叫好”。这仅能说明那个时间段里在那个场地上的人都很有风度,都能礼貌性地鼓掌了。王冬龄这么来回走动着,十分费力地挥着巨笔,龙飞凤舞地摆弄着美国人眼里神奇的外国文字——汉字。美国人很好奇,原来中国书法是这么写的!所以“有幸观赏者无一不鼓掌叫好”。中国书法真是这样子写的吗?在场的大多数美国人肯定不懂得如何辨识中国书法的好与坏,鼓掌叫好之余的艺术品质追问,王冬龄的广场“地书”未必就是“very good”。当然,假如有人乐意享受自欺欺人,那另当别论。
何以国人视之为“杂耍”、“怪哉”?国人都知道,中国书法自古以来都很雅,是文人雅士弄的活,那是书斋文化。书法是靠文化养出来的,书法主要是在书房里创作的。书法不是行为艺术,书法不是表演艺术,书法不必跑到广场上挥洒“地书”吸引欧美人气,书法不必跑到体育馆里“涂抹”引起人气爆棚“逍遥游”。
王冬龄很拼,拼过“现代书法”,拼过“裸体书法”,拼过广场“地书”……这么拼命地拼,无非是拼一个“大”字而已。拼“大”字,拼大场面,拼大效应,没拼没人关注,书者十分明了这等事,即使是对个体书法的提高和书法事业的发展起不到根本的作用,但对于个人声名这东西来说,非拼不可。官二代“晒钱”,嫩模“挤奶”等都是靠拼出来的。近日很热的干露露不但要“挤奶”,还有意无意地“露露”呢,这其中,她并不是“干露露”而已,“露露”了,总会“干”出点效应吧。这不,“露露”“干”出点名堂来了,娱乐版都成了她的专卖场。这就是说,干露露拼得对了。王冬龄拼得对否?诚然,王冬龄可能尝试到了别人尝试不到的甜头,但国人也表示了关注——“痛斥以老北京天桥下的‘中国式杂耍’迎合欧美人的猎奇心里,哗众取宠,丢人现眼……”
唐朝以前,书者席地而坐,以至后来书者伏案而书,书者都自然而然地顺应了现实的环境,不作故做惊人之举。书者,像王冬龄这样知识分子的书者,何必干蛮汉般的体力活?何必跑到广场上让人误解成江湖杂耍呢?你的书法是靠你表演的活儿吸引人气,还是靠书法的本身打动人呢?何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书法创作根本不需要什么广场、体育馆之类的“背景”“虚张声势”,除非,你仅仅是想让人们关注你的书法行为,而不是书法。
王冬龄也曾搞过“黑白至上”主题书法展览,在他精心挑选的人体艺术照片上书写汉字。人体艺术照片本来很美很美,但王冬龄有时把黑麻麻的墨团填满了除了生殖器以外的空间,有意无意地把女性私处突出呈现;有时又刻意地抑扬顿挫般用笔墨涂抹在女性的私处……如果把这样的行为以艺术的概念来形容的话,这是有意而为之,未致无意之境,尚欠火侯。无意乃高,无欲则刚。被单里的裸体行为的目的很明确,追求“性福”。人体艺术照片的书法创作,经过王冬龄精心构思,精准的笔画毫厘不差地掩盖了某些空间,刻意留白“三点”的人体艺术照书法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呢?用笔墨、线条“抚摸”女性私处这样做法的目的是什么呢?言之艺术者,雅致乎?言之情色者,庸俗乎?此时此刻,我们该想到的是人体艺术美,还是被单里的裸体美?
广场“地书”和书法“黑白至上”的创意在于行为方式,在于材料,还是应该在于书法本体?我想王冬龄比我们都清楚,只是乐意不乐意板凳十年坐而已。
有书友赞美道:“什么是艺术的终极之美?充满律动的书法线条,还是洋溢生命的自然人体,或者是一位书法家五十年如一日的行动书写?从墙壁到摄影,虽已不是宣纸黑墨的书法,却依然是黑白至上的精神世界。”也有书友言:“这把年纪的王冬龄保持着如此旺盛的创作精力,很可贵。”客观地说,王冬龄的探索精神值得赞一个,但理性地思考一番,王冬龄的书外功夫做得太多了,“中英文现代书法”、“现代巨无霸榜书”、“体育馆书法”、广场“地书”等等,无所不“秀”,由是,书内的功夫真有些荒废。有书友说:“王教授极几十年功力未得林散之前辈皮毛。”此话似乎有点过,但确实也道出了王冬龄书法创作的软肋。技进乎道,故谓道法自然。
“广场地书”也罢,“黑白之上”也罢,从来都是企求创意,吸引注意力,但就是差了那么一点书意。或许,直白点说所谓的“广场地书”、“黑白至上”仅仅是一种纯粹的书法炒作方式,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国人才痛斥“哗众取宠、丢人现眼”吧。
不也有书友这样感叹:“如果纯粹是为了一次展览,不如静下来思考点问题,不要搞的跟任务一样,或跟现在的人玩微博一样,总要想方设法整点所谓的新东西让人评论,让人转你的段子,但真正好的段子实在太少,所以,留下来的现象总给人黔驴之嫌。”
泉城子如此总结:“王冬龄这次美国纽约行展演‘地书’,是一次将中国书法文化与当代水墨相结合,走向世界的有益尝试”。中国书法走向世界靠的是书法的行为方式,还是书法的本体?哗众取宠的杂耍性书法创作,严格来说应该是书法创作行为方式,还能让中国书法在世界上走多远呢?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不至于在大场地上才可以写出大效应的大作来。欧美广场上的掌声很响亮,那是礼貌;人体艺术照里没有诱惑,唯美。只因你的书法行为方式破坏了唯美的艺术氛围,所以说,书法艺术在这一刻显得有点多余了。
书法创作,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关怀书法的本体。
2014年4月3日星期四即兴敲击于雷州市书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21:03 , Processed in 0.1380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