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55|回复: 3

[张军刚来稿]九成宫出土《鹅辞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4 15: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同志:
你好!现将《鹅辞碑》文图发出,请查收,注意附件!!

陕西省岐山县益店高级中学 张军刚
电话:0917-8442575  1399173304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成宫出土《鹅辞碑》
前不久,麟游县九成宫镇的一个古老寺庙(属道教)中出土了一通无署名、无纪年石碑。石碑出土后,观赏者多,考究者少。笔者得知消息后,出于业余爱好,前往观赏并拓石。(见图)其碑文如下:(文中“□”号为笔者不认识的字)
王右军鹅辞帖为爱鹅而作也鹅以黄庭故
得以成其为鹅辞也有正鹅□鹅立鹅倒鹅
横鹅斜鹅之□□更兼乎飞鹅鸣鹅食鹅□
鹅之形□若非右军鹅辞安足传此羲之千
古法妙笔在鹅辞以相契处满空飞白云
右十六鹅式
因碑文是以介绍东晋“书圣”王羲之的《鹅辞帖》为内容的,为叙述方便暂称其为《鹅辞碑》。石碑出土的古庙距唐永安宫不远,与武则天沐浴过的玉女潭为邻。它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北与闻名遐迩的唐九成宫遗址遥遥相望;南有岐山八景之一的堀山古刹。这是东晋时,龟兹高僧九摩罗什翻译《金刚经》的地方,也曾是后秦姚兴(姚苌之子)与高僧避暑之地。东有唐箭括岭古御道。这是唐人专为大唐皇室去九成宫避暑所开凿的古道。因山有两峰,中有缺口,形似箭括,故得名。断崖有磨崖刻字,苍劲有力。西有岐山、麟游两县的界山五将山。据《资治通鉴》载,前秦王苻坚在“淝水之战”兵败后,为谋求东山再起,他以诚信有云“帝出五将久长得”。遂奔五将山,中了伏击,为后秦王姚苌之将吴忠所擒之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就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出土了神秘的石碑。该寺庙自唐至明清曾历经几度兴废。石碑何时入土一时难以考证。文革前,该寺庙有较大的规模,沿山神堂有一十二处,庙宇房舍百拾余间,文革中毁灭殆尽,变为一片废墟。这最后毁灭的庙宇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八十年代始,该寺庙又开始重建。《鹅辞碑》就是在重修《三清殿》开掘地基时出土的。石质为面粟石 ,素背无碑座。碑高150厘米,宽65厘米,厚10厘米;碑头为半圆形、高浮雕单龙造像,龙头突兀,龙身隐没在浮云之中……
《鹅辞碑》碑文中共有“鹅”字十七个,无一重复雷同书法。或立或倒或卧,或横或斜或颠,各具形态,在书法上,或楷或行或草,甚而以至于狂草,但却不篆不隶,书者的书法,熟练地应运了左右两手。刻石也极其精美细致,丝毫没有损伤书者笔画走势的力度和神韵。撰文、书法、刻石三者配合之默契似一人之所为也。该人或许为高道,淡泊名利,不愿署名,甚至连时空也隐没了。留下的只有鹅辞碑文、碑文传世了其高超的书法……
《鹅辞帖》为右军所创,始为鹅辞之源也。因其书法珍贵,为历代名家所集藏,尤以唐太宗酷爱为最,不惜花重金求购,故其真迹绝世。其后各代虽有争相临书的摹本,终归鹅辞之流也。九成宫出土的《鹅辞碑》虽难断代,却也很稀见,属出土的文物,当为珍惜。她虽然是王右军《鹅辞帖》的临书,是鹅辞之流,在真迹绝世的今天,我们借助她可以想见羲之真迹之神妙,进而领略其卓而不群的书法艺术,填补历史的空白。她的出土无疑是书法界的幸事,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和实物资料。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值得庆贺。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4 15: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军刚来稿]九成宫出土《鹅辞碑》

   
[全碑]
79_120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4 15: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军刚来稿]九成宫出土《鹅辞碑》

   
[碑文]
79_120_2.jpg
发表于 2007-4-9 12: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军刚来稿]九成宫出土《鹅辞碑》

我有一个朋友那里我看到一副鹅字贴,看起来很古老的样子,上面有9个鹅字,那个飞鹅很象碑上面的字,不知道是不是真贴.过两天我把照片传上来,我朋友说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只知道是他祖上传给他的,到时候请大家鉴定一下

-=-=-=-=- 以下内容由 xiaowang2007年04月09日 00:36pm 时添加 -=-=-=-=-
不是跎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5-10 06:35 , Processed in 0.3716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