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36|回复: 1

胡觉照:关于用《止战疏》代替《出师表》的建议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30 09: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止战疏》打败《出师表》
                   ——关于用《止战疏》代替《出师表》的建议信

教育部教材司:
    多年来,诸葛亮的《出师表》一直被选入中学的语文课本,作为范文让学生学习。我以为这是不妥当的,应将其撤出,以华歆《止战疏》代之。
    公元227年,即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奏请刘禅要求北伐,给后世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出师表》。公元230年,即魏太和四年,因大将军曹真欲南伐蜀汉,司徒华歆奏请曹睿息兵止战(姑称《止战疏》)。可惜的是,这份字字玑珠的奏章被尘封了一千七百多年而鲜为人知。如能抛开感情的好恶,当不难辨其优劣。

关于对战争的认识
    战争是政治斗争的终极手段,内战是阶级或军事集团之间政治斗争的终极手段;政治斗争发源于利益矛盾与冲突,同一阶级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说到底,是争夺对广大民众的统治权和剥削权;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既已形成,民众就被绑在两架敌对的战车上成为牺牲品。正因为如此,战争自古被视为凶器、危器或险器。之所以不被完全否定,因为这是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最后手段,虽不能贸然轻启,也不能断然弃置。
    在《止战疏》中,华歆认为:“战争是在不得已时才发动的,不可以轻启战端,要等待时机的成熟。”(原文为:“夫兵,不得已而为之,故戢而时动。”)戢是收藏、收殓、止息不用,时是偶尔。华歆深谙战争的习性特点,认识到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满足民众愿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三国鼎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背景下,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自曹丕、刘备、孙权相继称帝后,虽国有大小贫富强弱之分,然分裂局面已经形成,战局也相对地稳定下来,这同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已很不一样,即令是拥有中国整个富饶的北方区域,有近五倍于西蜀人口的曹魏,一时也不可能取得胜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华歆才有“戢而时动”的主张。
    诸葛亮不同。《出师表》对战争的两面性缺乏认识,对魏蜀双方力量悬殊缺乏了解,对民众厌战苦战希望休养生息的强烈愿望缺乏体察,惟因刘备曾“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所以要报恩于刘禅。在这里,诸葛亮置西蜀九十四万民众(已少得可怜)利益于不顾,视刘氏集团的利益为至高无上的利益,并以发动战争北伐中原作为回报,不仅表现了愚忠,而且无自知之明!
    相比较,《止战疏》通达明晓,《出师表》愚昧癫狂。
用什么赢得战争胜利?
    一场战争的胜负,说到底,是国力民心的较量。
   《止战疏》中,华歆认识到三国鼎立局面业已形成,弱小者虽然进攻无力,但退守尚可自保的局势,极力主张积蓄国力,收揽民心,希望曹睿恤民情做个明君,并提出了明君的具体目标:“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治二王之业。”即以周成王、周康王作为榜样,先治理好曹操、曹丕留下的基业,成就一个太平盛世。同时提出了当前任务,亦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在这里,华歆提出了明君的目标,提出了政府的任务。二者虽然有差别,其实质完全一致,即无论是战争时期抑或是和平时期,政府都要把发展经济、解决民众的衣食作为当务之急。因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没有了民众,就没有国家,也就没有统治者,以至于皇帝!它强烈地反映了华歆民本思想和止戈为武的战争观。
    《出师表》将目标确定为“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确定的目标有三个错误。其一,兴复汉室已成为虚妄,继公元220年曹丕称帝,221年刘备称帝,222年孙权称帝后,汉室已不复存在,失去君主宝座的汉献帝刘协,已做了曹魏的山阳公。西蜀刘氏虽然还自称汉室,但是此汉非彼汉,除了一块旧招牌未更换之外,不为蜀地之外所有人认可。刘禅虽无能之极,也不会让出江山给刘协。诸葛亮谙熟经、史、子、集,对夏商周秦汉兴起、衰落和灭亡的历史了然于胸,亦能领悟到新兴力量替代腐朽王朝的必然规律,制定《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将刘备的终极目标确定为做一个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主,像他们匡扶周室那样去匡扶汉室。这时的认识已经落伍,刘备正式称帝时,已经放弃了兴复汉室的目标。而在七年之后,还奢望汉室复兴,已经十分陈腐了。惟有德者居之的天下,哪能始终都姓刘?其二,刘禅政治军事集团没有统一中国的能力。荆州丧失,夷陵失败后,蜀汉政权大伤元气,更丧失了进军中原的桥头堡。战争胜负虽同统帅的才能有直接关系,说到底,它是财力、物力、人力、人心的较量。当时魏国人口四百四十三万,西蜀仅九十四万,力量悬殊注定了北伐必然失败的命运。注定失败的战争制约了军心士气,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亲自率领数万主力攻打陈仓(宝鸡),陈仓守军郝昭部仅千余人,攻打了二十多天,各种攻战办法全都使用,依然拿不下一座孤城,由此可见蜀军士气之低落。其三,观察诸葛亮之世,担任丞相十二年中,从不曾将发展社会生产作为要务,而以战争为主题,以至相府都搬迁到汉中勉县(今勉县西边半公里处的武侯祠)。这不仅把西蜀民众绑上了战车,而没有人力物力支撑的战车,也只是一架纸糊的战车,穷兵黩武的结果,只能加速民穷财尽和国破家人亡。五出祁山无功而返,虽然每次都有客观的具体原因,究其实质,都因为匮乏,即人才匮乏、粮食匮乏、军用物资匮乏,统帅的雄心也匮乏疲惫得游丝断裂。全都匮乏的根本原因是好战!
    一些人认为:西蜀已到了危急存亡关头,诸葛亮是用主动出击以求挽救西蜀政权。姑且不说此论缺乏依据支持,退一万步说,此理论能够成立,那也是饮鸩止渴。略有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知道,战术上有短促突击,即处于防守的一方为改变被动挨打的处境,会采取短促突击挽救暂时的危局,拖延时间等待援军;或者在撤退之前,出奇兵短促突击以转移敌方视线,从而使突围获得成功。在战略上,弱小一方不宜于主动开战,战衅一启,主动者处于战争的客位,必须动员远较对方为多的兵力、人力和物力。更何况,千里行军,粮草器械和伤员转输所需要军工须数倍于作战部队,弱小的国力不堪承受如此浩大的负担。主动出击,必然造成国力的巨大消耗,一旦敌方全线进攻,虚乏的弱小之国将何以应对?所以,在形势相对稳定时,理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都会采取守势,养精蓄锐以培养国力,静等时局和敌方内部发生变化。不能为则不为,不可乘则不乘。在不知彼、不知己、又不知总局势的状况下强行出兵,受到接二连三的失败教训又不肯接受,而依然一意孤行,只能以穷兵黩武来概括。当然,这是一个十分挖苦的字眼,如果还有较为贴切温和或较为贴切褒赞的字眼,我肯定早就换过了。
    相比较,《止战疏》冷静理智,《出师表》浮躁张扬。
治国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对作战时机的选择,历来受政治家、军事家重视,在对双方国力、军力、物力、人心进行仔细比较,对邻国及地理、天候因素通盘筹算后,才能做出最后的决断。谁把握了社会运动的脉搏,善于捕捉瞬息万变的机遇,谁才拥有主动权。
    《止战疏》认为:“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战为后事。二贼之衅,可尘而待也。”关键需要曹魏政权“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如果能这样,“天下百姓将襁负而至”。这席话申明了以下主张:一、把治国放在首位,讨伐放在第二位,不能本末倒置。二、治国的核心是民众的安居乐业,只有这样,国人欢迎,东吴、西蜀的民众也会拖儿带女地前来投奔。三、统一中国的大业当然要完成,但是欲速则不达,需要静待时机,时机一旦成熟,则可传檄而定天下。从谋略上讲,这是世事练达的老谋深算,今天看来,也让人拍案叫绝。在申述主张的同时,华歆对曹睿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这一批评,尖锐而中肯,既是出于对民众的关怀爱护,也是为了保护社会生产力,从而保证国家的强大繁荣,为以后统一国家的战争做了准备。
    《出师表》对当时的西蜀形势虽有清醒认识,即:“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形势的危急看出来了,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得“天府之国”人力物力匮乏,军力疲弊而导致西蜀政权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不奇怪,穷兵黩武的结果!公元199年,关羽破坏孙刘联合战线,在魏、吴夹攻下输得精光,以至连性命也丢了。这一仗,不仅使准备经年的器械粮食全部资敌,而且,还有更甚者,荆州三郡即南郡、零陵、武陵全部丢失,从而丢失了沿江而下出师中原的桥头堡。刘备在极不理智的状态下倾巢而出,企图上演一出“大报仇”,结果又被陆逊一把火烧得狼奔豕突,刘备也在气愤与羞愧交加中一命呜呼于白帝城。这时,军令、政令集于一身的诸葛亮,本该在元气尽丧的情况下改弦更张,于民休养生息,以图后举。然而,他仍未醒悟,在南方稍事平定之后,又贸然率兵北伐,去进行一场毫无胜利希望的战争,它无异于自我消耗、自我毁灭。
    相比较,《止战疏》审时度势,应付从容;《出师表》举措失据,气急败坏。
败局预后有几招?
    这是战前应该审慎预见的,并应有进退方略的。虑事深远的军事家,往往有几套方案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军事势态。正确的预见是决定战事发动以及战争中间进行战略调整的依据,没有不顾及战争结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拥有北方十余省份的泱泱魏国,《止战疏》尚有贸然出兵作战,则“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的顾虑。曹睿在看《止战疏》时,也感慨道:“两位先祖(指曹操、曹丕)为消灭西蜀、东吴两个政权毕生操劳,尚且没有收复,我哪敢说自己比先祖的才能高,就一定能使他们灭亡吗?”(原文为:“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亡哉?”)显然,这一对君臣特别是华歆对战争结果判断是正确的。正是这一正确的判断,才有《止战疏》的产生和曹睿的退兵决定。
    《出师表》对北伐的结果,虽没有做出正面阐述,但在“不效,则治臣之罪”的字里行间中,都表露了踌躇满志和必胜把握。问题是,他对战争结局的预测,并不是理性分析的结果,而是带着十分强烈的感情色彩,是侥幸心理占据主导地位时的踊跃表态,是对敌我双方实力的漠视!以小击大,以弱击强,取得胜利的战例虽然自古很多,究其原因,都十分特殊:一、较小的新兴力量战胜貌似强大的腐朽力量。二、形势混乱中,较小一方依靠军事家奇谋突袭成功;这还得有附加条件,即所谓的大国也很小,没有较稳定的战略后方作更多回旋。三、众志成城的保卫战。四、貌似强大的一方骄傲轻敌,在准备不足时贸然地发动进攻。除此而外,别无其他。诸葛亮北伐时候,面对的是国力强于西蜀数倍的曹魏,人力、物力、财力都不能相比,益州已民穷国困。只是因为严刑峻法,怨声才不载于道路,但民心的丧失已没有疑义。鼎立的形势已处于相对稳定,突袭成功的机会不复存在。更何况,曹魏有偌大的稳定后方作回旋,诸葛亮即令一时在凉州得手,也不可能加以巩固,曹魏必然要奋力抢夺。
    凉州殊异于汉中,刘备夺得汉中后,秦岭成了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即令曹操亲率大兵来抢夺,也无能为力。反观凉州,秦岭和陇上则成了西蜀北伐的巨大障碍,对曹魏而言,防守则容易得多。西蜀政权在夹缝中勉强生存,形势已岌岌可危,在四个特殊条件均已丧失的情况下,要坚持北伐,无异于以卵击石,失败自是不可避免的结局。在四出祁山连连受挫后,诸葛亮已流露出了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的蛮干情绪。既是蛮干,当然不可能成功。第五次出师的目的十分特殊,这在后边另有交待。
    有人常以楚汉相争时,刘邦仅凭汉中这一弹丸之地,终于打败了拥有全国人力物力支持的项羽相比,这是非常形式、非常机械浮浅的类比。严格地说,项羽并不是农民起义军领袖,而是立场没有改变的楚国贵族,他代表了六国贵族分裂华夏恢复昔日天堂的愿望。亡秦之后,他虽然未对全国土地私有制度进行改造,但分封诸侯却是对郡县制度的反动,自不得人心。结果使得他所控制的区域,成为一盘散沙而难以调动。将秦朝降将章邯等三人分封于陕西以防御刘邦,是用非其人,他们在民众中的口碑,同曾与百姓约法三章的刘邦相比,自成天壤,刘邦在人心上占据了绝对优势。项羽虽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但在政治上却是低能儿。低能儿如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倒还罢了,然而,他是个自命不凡、刚愎自用的人物;加之对人才的论资排辈和诿过部下,使得韩信、张良、陈平、英布、彭越等大批难得的社会精英弃他而转投刘邦,即令其亚父范增也在遭怀疑后怏怏而去;相反的,如项伯这样的糊涂虫以至于迹同内奸的人物却盘踞高位。因之,弱势的刘邦集团战胜貌似强大的项羽集团就成为必然。
    三国时期,蜀、魏之间则完全不同,曹丕、曹睿集团是一个蒸蒸日上积极进取的力量,其社会基础十分稳固,和平完成逼宫代汉时,整个魏国几乎不曾发生任何震动就是有力的证据。物移势格,此一时非彼一时,诸葛亮不能与刘邦前后两次涉足于同一水流。
    相比较,《止战疏》深谋远虑,《出师表》智竭气促。
西蜀丞相擅离岗位
    丞相是封建社会的政府首脑,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揽六部九卿,处理军、政、财、文及司法方面的问题,以日理万机形容也不过分。当时,诸葛亮已独断专行,华歆则受曹丕左右,职能相对小得多。《止战疏》不是述职报告,华歆没有谈及自己的全部责任,但即令在“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的情况下,尚不敢忘记自己是宰相,要尽到宰相的职责,因之在《止战疏》中强调:“臣备位宰相……不敢不竭臣子之怀。”
    诸葛亮任西蜀丞相一十二年,在成都相府中处理政务的时间极为有限,七年中都忙于南征与北伐,绝大多数时间不在任所,即令是战争间隙,他也在汉中勉县忙于备战,丞相的职责事务,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一概托付于刘禅。刘禅年仅二十一岁,少不更事,而且既信任黄皓之类的群小,又荒淫无耻。他在登基时就对大臣们讲过:“政在葛氏(诸葛亮原本姓葛),祭则寡人。”(见《三国志·后主传》注释《魏略》)十足的傀儡而已。就是站在刘氏集团的立场上,诸葛亮将政务交付于刘禅,也是对刘备托孤的辜负。《出师表》中,也曾推荐了一批军政人才供刘禅咨询,似乎已有了远虑。但以刘禅的无知和懦弱,哪能驾驭臣下,裁定争议!而诸葛亮又是“治戍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人物,其战略战术才能都十分平常。他似乎过于自信了,或者是不愿意军权旁落,遂放弃了丞相责任,自己担当了三军统帅。这时的诸葛亮理所当然地犯了三个错误:其一是所托非人;其二是越俎代庖;其三是弃长就短。
    相比较,《止战疏》持中守正,《出师表》荒疏失职。
     一篇仅五百二十九个字的《出师表》,自它公布之日起就脍炙人口,备受推崇,一大批爱国志士也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我激励(其实这里已包含了误会,此名言出自《后出师表》,据考证,《后出师表》为张俨伪作)。这除了诸葛亮久被神化外,当然涉及到评判历史人物的是非标准。
    《止战疏》与《出师表》不过是两个奏章,自然不会上阵对敌以决雌雄。然而它们却是曹魏和西蜀两个政权的主导思想,对政治走向及其前途命运都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曹魏能轻松击溃诸葛亮的五次进犯,并一举消灭西蜀,是在此之前,《止战疏》的主导思想远远优于《出师表》。
    仅将以上认识呈于贵司,供参考。
顺致大安。

西安市委党校退休教师  胡觉照
2007年4月3日

http://blog.sina.com.cn/u/4cd4e954010008n4



 楼主| 发表于 2007-5-30 09: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觉照:关于用《止战疏》代替《出师表》的建议信

胡觉照:

《出师表》做的是皇帝梦
    诸葛亮当国之后,为请致仕回家清养的贤达杜微出山,曾有一段披肝沥胆的谈话:“今天我们正可以利用曹丕那边内忧外患,麻烦很多的时机,关闭国境,奖励生产休养生息,并整治战备,训练军队,坐以等待对方出现重大挫折。那时我们再出兵讨伐,可以做到兵士无须要打撕杀,民众也不用劳累,而天下就可以复归统一。我只需您以崇高的道德时时辅佐罢了。”(原文为“今因丕多务,且以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君但当以德辅时耳。”见《三国志·杜微传》)
    不用比较就可知道。这是蜀汉版的《止战疏》,诸葛亮与华歆认识完全暗合!
    然而事过不久,诸葛亮忽然呈上《出师表》决定北伐。是什么因素从中干扰,是他把与民休养生息的基本方略断然抛弃,代之以不顾民众死活的穷兵黩武?这可不是小事一桩。
    在陈寿收编的《诸葛亮集》中,有李严劝其接受九锡进爵称王的书信,诸葛亮作书回答说:“我和您推心交往已很久了,我的心迹您还不知道!您教我以兴复国家为要务,不必拘泥于臣道,因之不应该没有动作……今天讨伐曹魏之功尚未建立,知已之恩还未报答,而就晋身于霸主之列,坐自贵大,这很不合适。假如能灭掉魏国,杀了魏明帝曹睿,迎皇帝回到洛阳,我和你们共同升迁,十锡也敢接受,何况九锡!”(原文为:“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也已……今讨未效,知已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有必要对九锡做点解读。九锡起源于周朝,汉代受九锡的第一人是王莽,三国时,董昭对曹操进言:“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原之势者也。”(见《三国志·董昭传》)建议他逐步取代汉王朝。建议击中了曹操内心深处的病痛,身为人臣,必须得朝见皇帝。一次,曹操入宫觐见汉献帝,汉献帝当面发泄出对他的强烈不满,这已令曹操毛骨悚然,出宫时,又由两队执刀武士挟着两臂拖出来,直吓得曹操汗湿内衣,面如死灰,从此就将大本营搬往邺城,再不去见皇帝了。如受九锡,就可堂而皇之地将政府机构搬往邺城,军、政、财、文一应大事就可以直接处理,所以欣然接受了董昭建议。在曹操的导演下,以汉献帝名义颁布了《九锡文》。文中在备陈曹操十余件功德后,开出了实质内容:第一,赐爵魏公并扩大封地,以冀州之河东、河内、平原等十郡作为封地。第二,给予九锡之赏,包括虎贲之士三千人,及与魏公身份相匹配的服饰乘舆等,第三,魏国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僚。有了一整套政权机构。九锡是臣子向皇位摆渡的秋千,受九锡之人,已是非君非臣、亦君亦臣,形臣实君的怪物,是君主的半成品。王莽,曹丕都是由此登上了九五之位。三国后期,受九锡成为脱壳羽化皇帝的公认模式。诸葛亮复李严信时说:“虽十命可受”中的“十命”,当然是一步登天不要过渡了。
    在漫长的专制社会,称孤是皇帝的专利,他人敢妄称便是不忠,是篡逆。查遍《三国志》,除皇帝之外,臣下敢称孤的仅只三人,其一是已经公开称帝的袁术,其二是曹操,其三便是诸葛亮。大概谯周有口吃毛病,他被诸葛亮召见应对时,惹得周围的侍者讪笑不已,事后,有人建议究办讪笑者,因为谯周毕竟是“潜识内敏”的贤达之人。诸葛亮却说:“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见《三国志·谯周传》)。曹操把汉献帝不在眼下,只是要做周文王而没有夺权,所以敢称孤,那么诸葛亮呢?当然是已经做了皇帝梦。
    皇帝梦并不是那么好做。人都说曹丕篡汉,但是除了玉玺外,曹丕并没有从汉献帝手中篡夺什么,也没有什么可篡夺的。董卓入主洛阳后,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借以支撑皇权的军队已沦为军阀的私家部曲,华夏十三州被大小军阀瓜分豆剖得一干二净;小皇帝已如遑遑逃命的丧家之犬,就连先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先被董卓做了三陪,后在逃难中实成为路人俯首可拾的尤物;洛阳、长安两座京城两座皇宫也化为灰烬;汉献帝还有什么?定都许昌后汉献帝终于有了江山,可那都是曹操率领军队南征北战打出来的,皇帝仅是个保管员,代曹氏保管了成果而已。可是即令是这样,曹丕依然洗刷不掉篡权谋位的罪名。
    刘备临死前,曾口授遗诏给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国,终成大事,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见《三国志·先主传》)。诸葛亮虽有遗诏支持,但蜀汉的产权属刘姓父子,如果贸然接受李严的九锡之议,就有鸠占鹊窠的诟病,定会酿成大动乱。与民休养生息,培养国力的方略虽早已明确,虽然是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全体民众的心里诉求,是智者惟一正确的选择。但诸葛亮既已萌动了做皇帝念头,当然要在有生之年尽早实现。而实施正确方略则是慢功,难立见成效。而且宫庭内部争斗的变数很多,权臣往往会成为砧上鱼肉,所以他没有耐心等待下去。通过北伐建立功勋是一条位登九五的捷径,一个侥幸的胜利,就可于一夜间获得不世殊荣;而且身在军旅,内部变数对阃外将军几乎是零。所以诸葛亮从形式、内容都学习曹操,南征班师后,就以准备北代为借口(驻在成都,准备北代前的征兵练兵,筹备粮草军资等更为方便,且可及时处理与丞相相关的日常政务),将相府搬迁到蜀汉北陲的勉县,(今天的勉县武侯祠,即当年的相府),内容上,就是置蜀国九十余万民众的根本利益于不顾,置敌强己弱的基本态势于不顾,为建立功勋,并使功勋转变为将来受九锡的阶梯,一味地穷兵黩武。
    为了使《出师表》顺利地获得批准,他打出了愚忠的旗帜,即“以报先帝而忠陛下”。刘禅听了这种奉承话当然舒服,其他大臣也难以反对,否则,就是与刘姓皇帝交情甚浅,对刘禅不忠!
    促使人从正确认识上倒退的原因,只能是个人利益在作怪。诸葛亮放弃正确的治国初衷,将全休民众绑上战车,去进行没有胜利可能的北伐,其根源,就是那不曾醒来的皇帝梦。

http://blog.sina.com.cn/u/4cd4e954010008q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9 05:08 , Processed in 0.1443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