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自强先生在松竹讲坛活动中发言。
希望我们的书法研究把角度拓得更宽一点
——谈谈我对〖松竹讲坛•怀素《自叙帖》论争〗讲座的感受
徐自强
今天刘先生让我有这个机会来松竹书院参加这个会,来学习,我很感谢,也很激动。尤其在这个会上,刘先生以那么隆重的方式给我过八十岁生日,我实在是不敢当,我现在向刘先生和大家表示真诚的感谢!
在这么多专家学者面前,我确实没有条件、也没有资格来说这个话,因为我既不是书法家,我也不是书法的研究者,我最多是个中国书法的业余爱好者。所以,我今天只能是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参加这个会议后,说一点感想,更不能说是点评。
因为我在国家图书馆工作了30多年,主要是对金石组,善本部和国家古籍馆的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里面,虽然是以行政工作为主,但确确实实有机会看到了很多真本、好品,因为没有那么多机会去研究你们的内容,像各位专家学者做得那么深那么透。但是看了总比不看好,所以在看的过程当中,我确实产生了对书法的感想,尤其在以后也不断编了一些著作,我看到了17000多种拓片和照片,最后也出了一些文字说明,确实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说一点感想。我在过去的工作当中知道穆棣老师,也知道何传馨老师写了很多书,但确确实实没有接触过。所以,今天我是第一次当面聆听穆老师的讲解和说明,通过这个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我的感觉,我不敢说穆老师的讲解演讲对故宫本的评价不能说完全百分之百的都正确,我不敢这么说。但是,我的印象里面,他用了非常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来发表了一家之言。这是一个新的方向。就像考古学一样,有黄金考古、动物考古等等,我们还有碳元素的测定,通过碳元素的衰变等等,新科技、新技术加入考古里面,使考古工作大大进步。我们的书法鉴定,何先生他们引进了日本的技术,来坚定了我们今后研究的信心,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好的深入,做了很好的示范,这个意义是很大的,应该说是一个开放的新的领域。
我另外还有一个感觉,通过自己的业余爱好和30多年的学习,我感到我们书法界在研究上还有扩充的地方、还有扩充的领域。现在我们中国书法不下几千件,有上万件,加上两位专家的工作,对各界的研究是很广的,很深的,加上全国的研究也是很不错了,甚至还上升到对时代的研究,唐代书法、宋代书法等都有很高的成果。但是从我一个爱好者的感觉,我总觉得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涉及,或者没有很好的涉及。比如说在全国、全世界有六七十种人口,有上千种语言,但是为什么在咱们的语言当中,唯一只有一种语言形成了独立的书法,那就是我们的汉字,以汉字为基础,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书法艺术。在其他的文字里面,我还没有看见过,也没有听说过有这种独立的书法艺术。
所以,我觉得我们汉字为基础的这种书法艺术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现在我觉得也是唯一的。因为我们用的字是汉字,我们用的字是象形文字,跟他们的拼音文字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形成这种传统。当然,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是完全对?就是因为我们是象形的汉字系统就可以形成这种独立的书法艺术吗?也不一定,咱们国内象形文字的还有不少,比如东巴文、马歇尔文等等,他们都是用象形文字,但是它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书法艺术,但是它也可以形成东巴文书法,过去还办过展览,我想这些问题是不是可以从更高的程度,从更综合的角度、更开拓的角度研究一下,为什么在世界整个语言当中,只有汉字为基础的能够形成独立的书法艺术,而这个书法艺术整个来讲是一个系统,拿出一种也是一个系统。甲骨文、金文、刻本还有软笔写的,不管是篆书、隶书、楷书、草书,拿出一种来,大家都承认这种高明的艺术,而且是精品。
比如今天说的怀素草书,怀素是一个僧人,他的字属于狂草,但是他们就承认他的作品就是一个很高的艺术,现在看来在全世界没有不承认的。为什么呢?为什么能达到这个高度呢?我觉得应该值得好好的研究,希望我们专家学者从更综合的角度、从更高的角度来做一些研究,写出一些著作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分类的从各个时代研究唐代书法、宋代书法、汉代书法,还要从刻本书法,甲骨文是写的,青铜器也是刻的,碑刻更是以刻为主,当然也有写的,木板书也是刻的,最后形成的工具都是刻的。这种刻本所形成的书法艺术到底它有没有特点?是什么特点?是什么风格?这种刻本的书法艺术跟我们用软笔写的书法艺术,现在我们研究的好多都是软笔写的,软笔写的很早,在陶氏文化里面已经有软笔写的字了。在春秋战国里面也有软笔写的字了,我们现在研究的都是软笔写的多,不管唐代、宋代等等,都是毛笔等软笔写的,这方面研究的比较多。
这些都是我的想法,我们的书法研究能否从个案的研究、限定、分析和考证,把角度拓得更宽一点,从时代、从整个综合的方面做研究,是不是能把我们书法的按照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更高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