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39|回复: 12

房地产:中国最危险的泡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30 15: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按揭:是谁制造了中国楼市阴谋?
                            文章提交者:铁屋子读书

当前有一个热点话题,上至总理,下至百姓,都十分关注,那就是房地产“泡沫”。一帮经济学家参杂其中,已分成几派,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其实这样的争论不会有最后的结果,倒不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学家无能,实在是因为中国的房地产现象早已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所以不妨换个角度,用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眼光来看房地产,用时髦的话来说,叫“第三只眼看房地产”。
让我们看一看中国房地产业的三位主角,也是房地产“阴谋”的制造者: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和国有银行。
再看看房地产商,这场“阴谋”的操盘手。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尽可能的追逐最高利润,为此可以不惜一切手段,这一点在房地产商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中国民营企业都来自草根,但房地产业却比其它行业带着更多洗涤不去的江湖气。早期一些房地产商和黑社会基本上是两块牌子,一个班子。在许多城市里,法院的拆迁令要靠房地产商用黑道的方式来执行。十几年过去了,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房地产商追逐高利润的本性暂时还不会改变。他们会想尽办法让房价保持高位,赚取最大利润。至于泡沫破灭、楼市高台跳水(前有日本,后有香港)什么时候降临,跟他们已没有关系了。
一场戏光有主角不行,还得有配角。有三个配角不能不提:第一是媒体(主要是报纸,电视正忙着卖保健品和假药)———如果你知道报纸的广告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业,就不会奇怪房地产为什么总是媒体的热点,房地产老总成了媒体的明星了;第二是各类专家———专家的特点是喜欢一手挽着政府一手挽

我们知道房价为什么居高不下了:地方政府要经济高增长,房地产商要高利润,银行要没有风险的贷款业务,房地产则能满足三方的要求。媒体、专家和研究机构也各得其所(当然,我们也能听到有良知的学者的声音,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敬意)。这场“阴谋”惟一受害者,就是普通老百姓。
面对“泡沫”之争,中央政府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几方反应各不相同,很值得琢磨:地方政府谨小慎微,欲说还休,想说房价不高,又怕引起民怨;银行则不与争论,心存委屈。因为房价再高,利润也没流到银行;只有房地产商,又露出当年青皮嘴脸,不管不顾,火上浇油,众口一词,房价不但不高,而且还要上涨,并且要涨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看来老百姓只有两条路,要么接受高房价,要么死了买房这条心。
曾记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南方的房地产比现在还火,火到卖冰棍的老太太都在炒地皮、卖楼花,终于火到危及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政府几经规劝无效,手起刀落,房地产商狼奔豕突,血流成河。数千亿资金灰飞烟灭。刚刚十几年,就忘到脑后。
说起这样的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阴谋”,就像飞刀门大姐说的,小妹以美色诱人,也不是第一次。曾几何时,我们用三万元买过手机,用二十万买过普桑,而那时平均月薪才几百元。这就是哈耶克所说的,在任何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者虽然有权决定购买什么或不购买什么,但他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却是扭曲的。二十五年前,政府、官倒和国营企业联手,用一台18英寸的彩电,以相当于八至十年工资的价格,掏干了多少普通家庭的积蓄。不过那时社会还没转型,官倒用批条换来第一桶金,国企赚的超高利润不是交给了政府,就是变成住房、教育和医疗等福利返还给职工。二十五年过去了,社会巨变,已是天翻地覆。这一轮房地产“阴谋”的高利润流向何处,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一个个房地产商爬上了财富排行榜,一个个官员在美国买了豪宅,并且不用美国人的按揭。而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大城市老百姓,则望着居高不下的房价,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按揭:按揭就是房地产商和银行把你按着,慢慢从你身上揭下一张皮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5: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中国最危险的泡沫

                   ·杨帆:中国七大泡沫将相继破灭!

  网络,股票,汽车,人才,GDP,房地产,外资
  
  七大泡沫将相继破灭
  
  毛泽东说过:“脑袋掉了,还不知道怎么掉的!!!”
  
  --------新自由主义制造经济泡沫大骗局
  
  -------谨防权力资本操纵舆论
  
  --------脑袋掉了,还不知道怎么掉的!!!
  
  主持人:房地产泡沫这个事情在我们的舆论界现在有很多争论,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我前一段在网上就看到厉以宁到成都去在一个业界内部的论坛上说房价还要往上涨,房地产不存在泡沫。但是也有很多反对的意见,今天晚上我们也是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今天邀请的嘉宾一个是重庆社科院的李勇老师,另一个是我们的老朋友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帆老师。两位老师今天一起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杨帆:房地产的这个问题呢,我是今年七月份在欧洲的时候看到有报道说上海的这些人反对中央的宏观调控,当时就有很大争论,晚了回来之后了问了几个朋友,向韩德强、卢周来,他们其实已经有非常明确的看法,说中国有严重的房地产泡沫。我听了他们说得了才开始做了一定的研究,其实我对这个问题了下结论吓得比较晚,后来也认定了是有房产泡沫。所以写了很多文章,包括对中央也写了东西,今天这些具体的东西,已经传过来了,就使我积攒的一些个文章,特别是很多数字,都是让我的学生做了很多的整理。因为我最近刚研究完了一个课题: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对房地产的影响,所以侧面的也接触了一些。我只想开个头,中国经济现在有几个泡沫。
  
  第一个泡沫:网络。当时是全球网络神话,舆论吹牛。后来美国NASDAKE 跌了70%,中国网络投资者几乎血本无归。
  
  第二个股市。股市泡沫已经崩盘,按照20倍的市盈率,前段时间60倍市盈率时说要崩盘,现跌到20倍市盈率了,那应该涨了吧?不但不涨反而更没有信心。因为国内主力已经被消灭,净等外资来抄底了。什么时候涨?等到把中国证券公司吃掉以后才能涨。这就是加入WTO第一个冲击。还有人说没有冲击,睁眼瞎话。
  
  第三个泡沫是车市,2004年崩盘, 也是许多人鼓吹繁荣。说什么合资大发展,一个星期一个车型。 投资几千万搞什么汽车城?
  
  中国确实存在主流舆论,是官商勾结的,拉经济学家一小撮人,代表特殊利益集团,控制收买主流媒体,成为主流声音。银行出现新的呆坏账,一部分就是贷款给汽车业收不回来。这是有名有姓的,我知道一些行长因为这个事情被撤职,现在我们想一想,有什么必要对汽车进行消费信贷啊?没有任何必要!10万块钱一辆车嘛,车很便宜嘛,如果你们家没有10万块钱你就别买车嘛,干嘛非得买车,我就到哪儿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这么多车,又污染,又堵车,又车祸,一点也不省钱,我就一直打出租。买一个车每一年停车费一万块钱,我打车一年也是一万块钱,特奇怪,怎么啦?中国人疯啦?疯了!这叫理性吗?主流派经济学家自称理性,我一说话就说我不理性,我怎么不理性了?我知道不买汽车,根本没法儿买车,没法儿开。刚买了,油涨价了吧?
  
  一个礼拜一个车型儿,叫技术更新,眼花缭乱。什么中外合资, 什么汽车大发展,吹牛啊?一个礼拜一个车型, 结果环保不合格,现在又从设计出手规定,那你车不是白买了吗? 银行那么多呆坏账了,又贷款给车,有的连人带车都找不着,买车不用信贷,有钱你就买,没有就别买。产量这几年翻番往上涨,年涨100%,能没泡沫吗?
  
  主流派经济学家又开始说中国有13亿老百姓,这些人在考虑社会收入分配时从不考虑13亿老百姓,根本没把工人农民放眼里。一到炒作泡沫经济就说有13亿人,永远不会过剩。 那当然啦,中国有13亿人,绝对需求50年不过剩. 。需求是支付能力, 13亿人买得起吗?如果13亿人买的起,干嘛还要消费信贷啊?说话逻辑都是自相矛盾的嘛! 还不是因为没钱嘛,10万块钱一个车,还要到银行贷什么款啊?不嫌麻烦啊?还是因为没钱嘛!你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汽车销售量下降,汽车厂倒闭。好多人都说过,大家就是不听,中国人我看就是有疯病,没有理性,几次工业高潮都是一个德行。
  
  第一轮儿我年轻像你们这么大,军转民,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黑白电视,计划经济下生产力一转。 城市人五年普及,农村人买不起。
  
  第二轮是对外开放,引进生产线。彩电、电冰箱、空调、洗衣机,这四个生产能力从来过剩50%, 各地方政府计委担保用银行贷款从外国引生产线。这轮儿投资连折旧都没收回来,银行这么多呆坏账怎么来的,就是这么一轮儿一轮儿盲目投资。
  
  后来空了五年没有热点. 就通货紧缩。从2000年开始新一轮儿,就是汽车和住房,又到五年了吧? 汽车开始大幅度过剩。 只要有脑子都看得出来,结果就是这么干,我又不知道中国建了多少汽车厂,多少汽车配件厂,多少乱七八糟的汽车城?
  
  第三是人才泡沫。 大学生有没有泡沫啊? 是亚洲银行建议教育部扩大招生名额,本质上不是什么教育产业化, 是教育部计划失控, 象58年大跃进。名额是计划指标。每个学校能够招多少本科,多少硕士、多少博士,得教育部给名额的,不是想要多少要多少的, 那不是计划经济吗?
  
  各位听到这儿都没反应, 好像中国没计划,整天在骂计划最坏,到关键时候计划一点不少,除了计划生育就是计划招生啦。怎么没有计划?都是计划控制的嘛! 听了亚洲银行的话把计划扩大了,他们道理很动听。就是基础义务教育需要国家投资,国家没这么多钱,高校产业化, 就是扩招,高中生就业难,正好借机会让大家都上大学,当然学费也提高。 叫高教超前发展,把社会一部分资源, 比较有钱的这部分家长资源吸引过来。 反正他们的孩子也跑到外国去留学,不如给弄到这边来,听着有理,那句话没理了?都有理!
  
  完了就是大学老师涨工资,这几年大学特发达,大学老师们忘掉工人农民。因为自己发财了,以前老是在那儿骂街. 权力和资本已结盟, 还少那些有文化的,后来他们明白了, 原来有文化的没发财不行,他们就想着从家长那儿弄一部分过来, 高校大知识分子急剧右倾,一块儿跟着大老板们骂老百姓. 我当时就说你们这部分人不要太猖狂,过五年就是你们下岗,你不要嘲笑人家。他们出版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 损工人. 你以为你就不会下岗啦?怎么样,现在开始了吧, 制造出大学生泡沫,他们说没泡沫,说你可以转变观念嘛。大学生都回乡,说高中生以前都回乡当农民,现在已经很普遍啦,以后你们大学生也回乡当农民,这叫让你们转变观念。 我听这话怎么象毛泽东, 说要斗私批修, 我听了半天叫做洗脑, 狠斗私字一闪念。 这自由派老骂老毛给人洗脑。我看他们现在也是给人洗脑子。
  
  前几年就是给工人洗脑子,说你们应该下岗,下岗了以后应该很高兴,不应该生气,下岗之后应该人生悲壮, 从头再来。人家都五六十怎么从头再来啊?你说你变成二十岁的大姑娘那可以从头再来,现在五十岁老太太,让人家干嘛去啊? 还要人家心理上很自豪,人家怎么自豪啊? 我就觉得奇怪,这帮人骂了这么多年毛泽东,弄了半天比毛泽东还狠。 我就没法看得起他们,你反毛就反到底,你不要按着老毛的东西又重做。前些年就损人家工人,完了还编个歌这么唱 “什么下岗工人多豪迈” ,电视台播这个“人生豪迈从头再来” 谁唱啊?找个小姑娘假装下岗工人在唱,真找个下岗工人能唱吗?我还真发现一个天津的下岗工人在那儿唱。下岗了我蹬平板车收废品,挣的钱比当工人多多了。那是前几年,现在肯定没有了。说下岗比不下岗还好,下岗可以发财,脱离铁饭碗,自由价值还得到了体现,就编这么一套玩艺儿来洗人脑! 传媒那些烂七八糟的人编的,我说过几年你们下岗。到时候该我编了,来个知识分子下岗多豪迈, 大学生回家种田多豪迈,我要让唱这个不把你们气死啊? 这是什么老师啊?
  
  这样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失误,反正下边的人可以转变观念。这叫什么话啊?把你打死也行,打死我下辈子还可以活,还有什么政策对不对?你错了就是错了。任何行业连续五年增长率超过25%的,就有泡沫,大学生也是这么一回事儿,这五年翻了四倍,怎么不是泡沫啊?一半上硕士,另一半拿以前高中生工资。我认为明年会推行事业单位改革,让事业单位人大批下岗,包括大学老师提前退休,腾出名额来给大学生,博士也找不着工作,那就更惨了,只能这么干了。结果正式工资降50%, 把事业单位工资给拉下来,这就叫泡沫。
  
  什么叫泡沫啊?边际上降价等于总体上降价。多盖一个五星级宾馆,把价格降到四星级,四星级宾馆价格也同时要讲到三星,三星降到二星,二星降到一星。每降一级,损失不只是一级,要乘以五。这些经济学家到时候就全都不懂经济学了。这叫边际降价。大学生多培养一二百万,明年这一就业,降50%工资,将会把中专生也压下来,把硕士生和博士生也拉下来,把现存的这些事业单位的人全都拉下来,工资肯定下降。
  
  就只剩公务员政府单位涨,就更不合理。经济学家说了多年, 高薪养廉, 不涨他们就贪污,只能给他们涨。
  
  少数右翼知识分子丧失社会良心,善恶不分,帮强势集团嘲笑弱势,你不知道你过几年也是同样下场吗?这样的知识分子要那么多没用, 就剩我们这么几个人非主流,你看我们才几个人啊? 非主流的概念最早是卢周来提出来的,在2000年,就是为弱势群体说话嘛,也不是我们愿意为弱势群体说话,我们也不是不知道弱势群体一般代表落后生产力,强势群体一般代表先进生产力。问题在于所有人全都替他们说话,实在太不像话了。知识分子跑到右翼一边。结果怎么样,五年泡沫出来自己下岗.
  
  2004年北大教改,北大老师从右派变成左派。文化革命时北京大学最左,,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就是康生指挥北大哲学系党委书记搞的, 极左理论来自北京大学, 专门写作班子,那文章水平很高,虽然道理不对,但是水平高。比现在这些烂七八糟东西写得好多了,那也是北京大学,共产党犯左倾错误的时候北大比共产党还左,现在经济社会政策右倾, 北大比共产党还右,当然主要是那些搞经济的. 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没劲。
  
  极左一到改革开放又变成极右,到了损老百姓的程度。老百姓下岗是不可避免我也知道,那你总得像外国神父,在人家快死的时候也给人家念两句吧?现在中国连个神父都找不着,临死前安慰一下别人?没有,找不着这人,都说“你该死,你赶快死,你还要甘心情愿的死”. 哪有这么说话的呀?信仰真空,连个安慰要死的人都没有,全是那些赤裸裸的右派寡头主义,还谈什么先进文化,还谈什么精神文明,还谈什么现代化啊?
  
  经济学主流派建立在均衡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没有泡沫,只有在市场失灵时才有。 我们非主流认为市场经济不光是在失灵时,正常发挥时就必然造成泡沫.。我研究汇率一看汇率涨跌,涨跌都是十年周期,涨起来就老涨,跌起来就老跌,没有什么三月上来三月下去。
  
  就跟股市似的,你们要看股市历史曲线,会发现是泡沫。连续好几年长期得使劲往上涨,完了又使劲往下跌,暴涨暴跌,这就叫泡沫,在曲线上都看得很清楚,房地产业是一种金融类型,也是如此。经济学叫做金融超调,提前超额调整,他们假定工资变动慢于金融变动. 外汇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市场联通,对外部冲击各自反应不一样。 这是现代的解释,就是把金融上泡沫纳入均衡经济学领域内。还是承认在金融领域暴涨暴跌是常态,不存在正常波动,而是大起大落。
  
  有两种框架可以解释,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得不承认普遍规律就是泡沫,泡沫不是特殊性不是政策失误,不是一个时期失调,市场经济本质上就必然是这样,有金融噪声理论,羊群效应,信息不对称等很多理论, 揭示了金融领域理性行为会造成泡沫,至少从金融领域推翻了主流经济学均衡假设。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人,如果有问题一定是政府或垄断破坏了市场机制,或者信息不对称。
  
  新的理论是说按理性人逻辑, 必然产生泡沫,市场经济本身有问题。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就不能够过度。
  
  1948年恶性通胀,人民丧失信心,有钱就抛。蒋经国在上海使用军事手段,现在一提计划经济大家就恨得要命,我现在琢磨要军管经济,封锁问题。他们说你胡说八道,他们就搞自由经济.
  
  其实蒋介石也是搞军管。蒋经国在上海平息通货膨胀居然使用宪兵队,三军司令部打共产党打不过,把三军司令部和宪兵司令部拉到一块儿组成反通货膨胀委员会,出动宪兵去查,把孔向西那个公子给抓,办法就是这么硬,7月15号物价全部冻结,所有东西全不许涨价。但小老板们说不卖还不行,就动宪兵队挨家挨户抄家,哪有什么无罪推定啊?一不许涨价,二必须卖,不卖不行,你说他狠不狠,所有商店,所有仓库挨家挨户翻,把四大家族仓库翻出来了,蒋介石就说别干了。蒋经国不谓不狠吧?抓了叫叛国罪要枪毙,有货不卖要枪毙,搞了三月还真管用,物价就不涨了。小老板们说我认赔,把自己家里的货全卖光在再不进货,我卖光了我不干了还不行吗?这没办法.
  
  三月之后中小商业破产了,物价更涨了,老百姓啥都买不着了。那些大投机商都连着特权,他又管不了,最后失败。蒋经国写了一个《告上海市人民书》,他说:“上海同胞们,货币的问题其实就是信心问题”, 终于知道一点真理,说:“军事手段是没用的,咱们通货膨胀要降下来其实很容易,只要大家相信政府,相信我们的这个金元卷,那在手里不要抛就行。” 那时候他们已经彻底没有信誉了,大家说这又是蒋大公子做的把戏吧。我详细看过这段历史,就是说在金融崩溃时理性行为就是跟着去一块儿追涨杀跌,恰恰是集体非理性。
  
  比如说少数人挤兑,早上这一排排了好几千都在那儿挤兑, 你说这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啊?从个人来说是理性的,政府绝不能腐败,决不能丧失信誉,到关键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你早上正在上班,一着银行门口怎么排几十个人啊?大家就下车说怎么回事儿?说是昨天晚上接了短信息,第二天要涨价,赶快买,你理性的反应是赶快回家, 班不上了, 赶紧把存折拿来跟后边排。你说是理性还是非理性?这叫个人理性造成集体非理性。
  
  经济学假定人是理性站不住脚的。
  
  要政府出面要制造全体理性才行,就是说大家都别去,还得说共产党员不许去,去了就开除党籍。就这么卡住,如果大家都不去挤兑这银行就可以保住,如果都挤兑就保不住。现在经济学已经承认,理性人也会造成金融崩溃。
  
  下面一个是房地产泡沫。请重庆朋友讲。
  
  重庆某人:
  
  来了之后很有感慨,这是我们知识分子一个精神家园,非常让人羡慕。我本来没打算讲什么东西,打算买书的,结果来了这么多朋友真是感到很欣慰。
  
  二十年前我是在鲁迅博物馆专故纸堆的,搞钱家学派,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咱们现实经济是不沾边的,以后又从故纸堆里钻出来到企业,到田野调查。我干的具体工作就是跟实际联系比较多,没有什么理论,我给大家提供一些事例。地产泡沫是肯定的。我发现现在在我们国内,包括一些主流媒体,包括一些学者在讲这个问题的人不多,都在烘托在托市。反而摩根斯坦利的谢国中,一些华裔的在一些国外的研究机构工作的经济学家他们讲实话
  
  (杨帆:他说明年崩盘嘛! 但上海有些朋友说他们也是骗人,房价一跌,摩根斯坦利就买进,所以上海金融界有人说房价还会涨1---4倍,这人是我的朋友,可不是坏人,他就是这个看法)
  
  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几个背景,我对重庆情况比较了解一些。第一个大背景就是现在一个全球化一个城市化,这是一个基本的大背景。作为政府先在手上可以控制的资源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了,现在银行业控制不了,因为现在银行是归中央直接管。各地方政府唯一有的就是土地,所以前段时间提出来经营城市,经营土地。所以就把土地作为政府的经营项目,但是这种经营很麻烦,就出了很多的问题,政府应该是一个追求社会公正,制定游戏规则,但是现在参与其中。所以我们重庆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由两个大背景,一个就是城市化,城市化这几年发展很快,他有它有利的一面。城市化最先开始就是在珠江三角洲,当时它是得地利之便发展很快,这块而应该还是有成绩的,前些年发展。另外就是长江三角洲,这块地方现在发展就是以上海为核心,十六座城市基本上是紧密地结合起来,现在这个发展也很大,规模也很大。但是现在除了很多问题,包括生态的问题,包括能源的问题,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他们还是号称要打造第五大或者第六大城市带。从美国的五大湖城市带,包括阪神地区,上海市号称第六大,这块而发展很快。另外就是我们京津塘,这块地方天津和北京时一直在打架,现在是达成一个共识就是京津塘也联合起来加上环渤海,这块现在也在做。我们重庆这边,以前是在西南地区的中心,在国民党的时候都是一个陪都,在三线建设的时候去了很多兵工企业,那时是八字方针,分散隐蔽钻山进洞。国家是把主要的军事装备也都摆在了三线,当时弄了一个副总指挥就是彭德怀到那个地方去,当时老毛叫他到那个地方去坐诊,其实也是做具体的工作。重庆那边应该是基础比较好,但是后来重庆西南大区撤销以后,邓小平他们离开重庆以后。当时是云贵川西藏它是西南地区的一个中心,后来就一分为几,后来重庆就属于四川在管,所以二十多年来重庆发展很慢,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在四川的盘剥下,在成都的盘剥下经济是明显的滞后。所以我们感觉重庆不是比成都慢半拍,而是慢一拍或者慢两拍的问题。1997直辖,我们重庆这个之下其实是有一个背景的,就是因为三峡工程。所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二个背景,应该说三峡工程是一个错误。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做一些研究,今后的问题非常麻烦,现在我们已经深受其害了,下载水位才是135,首先它是在长江的干流上拦腰一到,当年毛泽东这么冲动“截断高峡出平湖”他是一种诗人气派,但是当时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讲这个问题要交给下一代,下一个世纪来办这个事情,谈们当时的感觉就是湖北头上顶盆水,这个问题是一旦发生问题是很大的。所以现在世界上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大坝,所以中国和土耳其一个建桥,一个建坝是最厉害的,包括埃及的阿斯旺,前苏联的。。。雪夫,所有的大坝最后的问题最后都是会被淤死掉。我们选择那个地方本身就是一个地震带,而且发生战争的问题,就是我们某一个国家对你发出对你战争威胁,这时候怎么办,你就是把水位降下来你也什么都没有了,不降的话你就非常危险。迁徙的人口是100多万人,这个问题现在就是堆积在我们重庆,虽然是向各方流动,因为库区我们是比较了解的,最近不就是我们万州区两三万人围攻区政府,这个事情其实都是我们库区的产业空心化。城市建设当时三峡建设总公司拿了些钱出来,城市还是建设得比较好,但是他没有什么支撑产业,老百姓他也不能在家里喂猪啊?当然现在国家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了,也准备注入一些资金,但是现在有很多问题矛盾重重的,民间的积怨非常多。所以像大坝这种事情应该是经过全民投票的,所以这个事情就是在李鹏执政的时期,他对修大坝事情有独钟。当时全国高了很多专家论证,每个组的部长和常务副部长都是水电部的人,所以当时很多一流的科学家很多院士,他们的声音是没有被出来。包括当时做得很多幻灯片,什么高山向后移,移民,栽一些橘柑广柑,当时拍的一些幻灯片,都是在其他地方拍的,我们重庆有个地方叫江津,这个地方是产柑橘的。把那个地方的柑橘龙到这个地方来蒙骗大家。这方面的资料是非常多的,关于这一块我是非常痛心的,这么多文物全部葬生江底,引起这个地方的气候改变,我们现在喝的水现在已经变成了二三类水了,大便悬浮。到那个大坝去看一下,我们是很担忧啊!黄金水道被截断,现在国将是很慢的,基本上不能发挥正常作用,理论上到是万吨巨轮能够直达我们重庆,但实际上很慢的,所以这个问题既是我们重庆的问题也是全国的问题,把黄金水道破坏掉了。加上那个泥沙淤积,虽然理论上怎么计算,但是实际上是解决不了的,这也是我们泡沫的背景,现在全国都是泡沫。以前我们重庆的房价前三年还比较好,因为我没有参与专门的课题调研,应该说还是比较理性,然而这几年我们重庆市最大的恶果就是经营城市,政府要成为经营者,然后就纷纷成立了很多公司。这些公司都是政府垄断的,大量的圈地,所以我们重庆市民间的力量被弱化,政府的力量无限大。这样我们重庆市连续两年我们都是在全国当冠军,房地产的涨幅超过上海和北京,老百姓是吃大亏啊!所以以前我还参加一下地产评选,现在我基本上不去了,就是在早先我发表了一些意见,结果我们当地就感觉很恐慌。当时我也感觉不得不讲一下,讲了以后就非常恐慌。就是前段时间,我们做那个论坛是19号22号,就是那个论坛开通以后,我们搞了一个信息工业化论坛,杨教授到我们那里去讲了。结果马上陈怀就去了,我估计他当时就是来给重庆打气的,厉以宁也来重庆了,最近我离开重庆他就来了,就是我走的那天他就正好在重庆作报告。我们有一个共识,就是那天与杨教授说的:现在是政府,媒体,包括我们的企业,这些地产商合谋来把这个地产托高。这个实际上是搜刮老百姓。你想我们工薪阶层这个比例是不合适的,美国十六年的收入可以买一套房子,我们是花几辈人的前也买不起一套房子,所以我感觉这个事情也得有人讲讲话,我们就利用那个机会讲了一下,结果现在地产商们是很恐慌。我看全国,包括那个冯轮,他们现在全国十个地产商赞助了几百万,你们查一下具体的资料,他们要做一个企业调查报告,房地产调查报告,他们要用大量的数据证明没有泡沫。他们是由经济的力量,那就是把几种资源整合起来,这个是非常可怕的。他们手里面有实力,政府的背景,媒体的支援,有话语权,还有学术界,知识分子有很多卖身投靠的,帮忙帮写,这类人也很多,也就是来分一杯羹,所以代表各种利益集团。我估计我们这次涨息以后,连续还得涨,我的判断也就是明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就是所谓房子淡市的时候,房价就会跌下来。结果我们现在是一片叫好声,加上政府现在把土地已经放开了,我们地产商手上的地是五年都盖不完。他们大量的持有土地,这个是中国一个很麻烦的一个问题。他另外还有另一个背景,地方政府为什么急于把地弄出去,就是2007年我们可能要进行区划调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民政部发的这个七号文件我看了,后来又把这个文件收回去,后来这个事情被香港媒体同出来以后,民政部专门作了批示,就是未来我们可能四十个省,十个直辖市,就是五十个省级单位。今后就是省直接管县,取消地市这一级,他这样一来应该是说很有效的,但是现在的政府就是想怎么吃老祖宗,吃现在,最后再吃子孙。在2007年以前很多土地将被处理掉,现在可耕地就成问题,所以现在重庆就成了一线城市,老百姓的收入非常低,一般的工薪阶层就是七八百块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一般的是五六百块钱。所以你看现在的房价是一两千块钱左右,现在已经是三千多将近四千了,所以我们的房管局长有几次就给我说叫我不要瞎讲。因为我将两个问题它是非常不高兴的,第一个我说什么江景房,看什么江景,就是把看江的房子作为一个大的卖点,房地产也是拼命炒,以前炒CBD,现在就是炒江景房。我说这个大坝2007或者2008年彻底截流以后完全是死水,看臭水沟啊?他们非常恐慌,他们叫我别瞎讲,说这是他们多年努力的结果,这个事情你一讲就跨掉。他们经常召集媒体开会,稍微有点不同的声音,我那次讲话之后马上就有好多篇评论性文章,而且是以报社主编的名义写的,评论没什么,我本身就是说了一下就算了,没打算怎么样,后来他们就把陈怀他们弄去了。所以整体上就是这样一个背景,所以重庆的事情也是全国的一个缩影。这次来北京到是看到房屋的确是越盖越好,房价也是越来越高,这种虚高确实是让老百姓受不了。就给大家介绍一点基本的情况。
  
  主持人:下面就围绕这个主题乡两位嘉宾提一些问题,或者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大家就交流一下。
  
  问题:刚才那个区域重新划分的事怎么就能影响使得政府那么快把地卖光了
  
  答复: 因为现在地是公有,但是他的使用和经营权可以出让,出让的有一个时间,商品房有三十年的也有四十年的,七十年的很少,一般是三四十年。最后他就把这个土地出让了,今后的政府使用起来就非常麻烦了,你怎么使用啊?如果是农民的土地的有个青苗补偿费,各个地方的算法不等,向我们那边大概是八万块钱,上海那边的是十二万。可以理解为短期行为,作出政绩,然后把钱用来座城市美化运动:大马路大广场。最近我到四川的一个地方,南充那边的土地五万块钱一亩,大量的在圈地,而且现在想我们的地产商也参与进来了。他现在提倡的较大盘主义,所谓的大盘主义以前的单体楼现在都不实兴了,要非常大的楼盘里面要有几个游泳池,安个会所,做得非常美,还要有各中庭,一圈就是上千亩,几千亩地,这样是很可怕的。
  
  问题:你们这个对房地产泡沫的判断就是指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其他地方比较好还是全国性的,这是第一个问题。这个泡沫一旦破裂以后他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样的,我们觉得一旦破裂了以后房价降下来之后对老百姓是好事,他带来的危害在哪里?
  
  答复:这个泡沫式全国性的,虽然中小城市的房价没有大城市那么高,但是对于当地老百姓的收入来说是相对很高的。以前那些仲夏城市房价就是几百块钱,现在都上了一千多,这也是泡沫。因为它的土地来得很便宜,它是谁着那个都市圈一圈一圈的价格递减,但是实际上他对当地老百姓都是非常高的。这个最大的危害就是对银行这一块,我看高法院现在有一个紧急的通知。个人的住房还不能拍卖,就是说他几种财产不能查封。所以现在有些人在钻银行的空子,就是我夫妻两个可疑离婚,房子我这边就暗接了,三十年弄了一套房子。这套房子是我自己在住,最后你银行我就不付款了或者停止付款了,银行还无法执行。银行就无法收回这套房子,因为现在暗接得很多人实际上都是在炒房,问题多
  
  问题:就是现在从观点上来讲泡沫是肯定的,对于这个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最理想的可不可能实现软着陆,最理想的状况是个什么样子的?这个理想状况的概率大概是多少?如果说是不理想,那么这个不理想能到什么程度,对社会的影响可能有什么影响?
  
  答复: 现在中央政府这一块已经看得比较清楚,第一个不就是我们现在涨息了嘛,对地产泡沫打击很大,现在是信心上,估计再调两三次息地产价格会很受影响,另外一个就是政府控制土地,现在开口了,前段时间把土地冻结了,地产商是拼命的炒,说是政府不给土地了,以后土地经过拍卖,价非常高。现在实际上是把土地口子也打开了
  
  (831大限之后说是地方政府是不能再划拨土地了),
  
  拍卖交易透明化。以前是协议转让,有些开发商通过某一个项目来圈地。比方说我搞一个公益项目,或者我进入你一个工业园区,我是给你搞什么标准件加工的。这种拿土地就非常便宜公益项目是零地价。还有就是动用资本大量投资的这种地价也是比较便宜,几万块钱一亩地。就是把地圈起来,坐上标准厂房,两三年以后马上在规划里面就把他改过了,用作房地产,利润是非常高的,现在这种情况时基本上把它限制了。你说的那个大限就是一个要限制他不能调整,另外以后事都得挂牌交易。中央对这个事情很重视,现在还在干这个事情的应该是地方政府。几次加息后能实现软着陆,软着陆之后把土地这个口子放开以后还可以慢慢下来不是很陡的下来。如果现在如果不采取办法,各个地方,向我们重庆这块地方市领导就公开讲没有过热。杭州搞一个不准转暗接,对炒作这块儿的打击很大。就是你这个暗接房你只能本人暗揭,这样你也无法炒作。如果我们决心下得比较大的话,应该还是可以处理这个问题。
  
  杨帆: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大,没你那么乐观,我看泡沫已经形成了,很难解决,崩盘之后影响银行。
  
  问题:银行垮台是人民币要贬值吧?
  
  杨帆:银行垮台意味着货币改革,旧币换新币。我讲了半天蒋经国,你们看一下历史就知道了,把老百姓存款洗劫一空。一万块钱换一块钱(就跟俄罗斯改革的那个卢布一样)那不就是嘛!都换了两回了。
  
  问题:我来自重庆,现在在北京工作,据我所知重庆这个房产价格一直是风平浪静的,新领导带来上海思路,经营城市的思路。这两年重庆的房产价格确实是涨得很厉害,如果那个新领导不来的话重庆的房产价格是不是会不那么涨,他走得话房产价格会不会应声而落。领导的这种个人取向是不是有特别大的关系。
  
  答复:关系很大,我还同意你这个判断,就是他个人的,有时候我们不好指名道姓,他来了以后简直是对重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现在还不好指责他,这种人都是很有背景的。
  
  杨帆:所以我说解决不了,1998年我就说中国避免不了危机。
  
  答复:前两年重庆是个好地方,一个丰衣足食的地方。现在房价三千多,重庆人算帐是非常坏的,我们是典型二元结构。把重庆叫三大经济圈。老重庆是九个区,以渝中半岛这块儿就是九个区,加上三北地区,我们把它叫做都市发达圈。这块要讲经济,GDP我们和沿海的发达地区持平甚至还要超过,完全可以并驾齐驱。以前渝西经济走廊那块儿,也是1984年搞了个区划调整从四川划过来的,那块儿现在发展也可以,延成渝高速路成渝铁路展开,那边有十几个县也可以。最麻烦的是库区给我们带来十九个县区,以及五个少数民族地区,土家族的那一块儿,加上库区那一块儿现在基本上没什么产业。他算房价就是把全部给加权平均然后报给中央,算起来好像是不是特别高,我们是大城市带大农村。所以我们现在的城市居民是非常受苦,很多老百姓夏天就是把盐给炒一下来下稀饭,就这样就下饭了。工人阶级这一块儿也很苦,你重庆来的你知道我们什么十八野, 很多人家里连电视费都交不起,特别苦。工人阶级这一块儿是什么都没有,可以说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 过去工人没有支持学生,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报应)
  
  杨帆:八十年代我们都特穷,首钢那边发奖金特高。八十年代工人是保守力量。
  
  问题:2004年12月有消息,说上海那边温州炒房团退下来了,因为加息,但海外很大一股势力又过来购买上海房地产。我想问这种海外的资金注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有利还是有弊
  
  答复:海外资金它有一部分是来搞开发的,有一部分是来炒作的,有一部分可能是奔着人民币升值来的,包括一些对冲基金,所以现在大概是有一万亿美金的资金是盯着中国的。我都不清楚这个事情,不清楚这个来路。肯定影响很大,我发现现在来了很多地产商,想什么印尼的。我前两天看了新闻讲英国的一个老太太把自己的私人的十几万拿了出来,盯着中国来炒,虽然她中国一次都没来过。所以有很多事来赌中国人民币升值的问题
  
  问题:中国的银行呆坏账那么多,那实际上人民币是应该贬值的,怎么会升值呢?
  
  答复:所以现在银行在改革,在试点改革,我感觉是应该各家银行是应该同时改革,不要再搞试点了,时间不多了
  
  问题:16号《凤凰周刊》上谢国忠就讲,鉴于中国银行的呆坏账那么多,人民币式应该贬值的而不应该升值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请杨老师讲。
  
  杨帆:近几年人民币肯定是升值趋势,没有贬值趋势,呆账的事儿要后几年,三年之后,这几年肯定要升值。这个事儿比较深了,升值压力来自中国价格体系的双重运动,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这一段时间,他会出现一种情况。计划经济末期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而基础设施, 粮食,服务价格和资源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这要说起来理论性很强了,简单跟你们说几句。
  
  计划价格对国际价格扭曲, 改革不就是改这个吗?改的过程一定是工业品往下跌,这边往上涨。把工业品叫做可贸易品,大部分产品可以参加国际贸易,这部分产品价格的变化决定汇率变化,所谓非贸易品这边就包括房地产,服务医疗教育水电煤气,包括粮食,这些东西是基本不能参加国际贸易。价格在改革过程中是一步一步往上涨,说通货膨胀是指的这部分在不断涨,可贸易品价格在不断下跌,压迫汇率升值。 再听不明白我就没法解释了,你们学国际金融之后再来听。升值压力是很清楚的,但政府不承认。这是正儿八经的经济规律。
  
  可贸易品价格下降,是相对变化,可贸易品价格是相对于非可贸易品的价格是在不断下跌的。同时相对于美国的,国际市场可贸易品价格也不断下跌,因为可贸易品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比工资提高速度要快。首先是出口部门在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出口,这个部门是资源投入最多的,这个部门很快引进设备先进技术。大规模引进时期技术提高快,大量加工贸易,几乎100% 进口外国设备原材料,加工之后再出口,在中国出口里面50%,一般贸易用外国材料,生产率进步比美国还快。它引进技术而不是原创技术。这个部门工资跟着上涨,会拉动其他非贸易部门和落后部门的工资也跟着上涨,但这些产业的生产率提高得很慢, 出现工资长得快,生产率提高慢。价格体系除改革初期本来不合理,生产率提高快,所以价格下降速度很快。非贸易品价格一直上升,所以人民币汇率在相当长时间内是升值压力。
  
  人民币在1978年到1994年连续十六年贬值,贬值400%多。主要是改革因素,从计划价格把财政补贴甩掉,一步一步加到汇率上。包括外贸,外汇体制,计划体制,投资体制,价格体制同步改革造成汇率贬值,制度方面因素在前十六年基本释放完毕,人民币已经超贬,留下来的只能是升值。这就是用制度因素来解释人民币前十六年贬值,后十年稳定就必须计算进去, 价格因素,通货紧缩因素,特别是技术进步因素,和引进外资因素,特别是出口结构变化造成了现在的情况。其实早就该升值了,现在人民币低估程度至少20-----30%。升值之后可遏制国内通货膨胀,可以使进口价格降低,且不打击出口。政府不愿意升值,表面上就是说由于产生了升值的预期,投机资本来得太多,想让他们走,人家其实不走,就是廉价买你的人民币资产。一个美金来可换8.2 人民币嘛,其实一个美元根本值不了那么多,谁有美元谁得利嘛!全世界美元泡沫到这边来换人民币,这是理性行为。一个美元不值8.2人民币,只要卖给国家就给8.2 。
  
  为什么非要这样做,决策层受新自由主义影响,核心问题是这个。 我就不相信就这么个问题他不明白?或者他们受到出口利益集团长期影响,只能思想残余,因为中国外贸体制已经改革,经贸部以前是出口集团, 所以力主贬值,因为贬值对出口有利。现在中国早没有什么出口集团了,所有公司都是兼作进出口两样的。跟着一帮学者什么都不懂, 就会算出口换汇成本,前几年这些人还代表出口利益集团,计划经济利益集团。现在哪儿有啊?
  
  现在我的解释就是他们脑子里面老想自由兑换,把人民币变成完全自由兑换货币,他们脑子里有这个毛病。想在有升值压力情况下把人民币尽快自由兑换了,贬值预期时怕资金外逃。在有升值预期时候, 完成自由兑换没风险,所以43项关于资本管制现在放开一半以上,今天有个记者采访我, 说又放开两条,我说那是皮毛, 不关痛痒的有什么意思啊? 自费留学的用外汇可以放宽, 个人财产可以转移到外国。 合法财产外转的没几个人。 算什么呀?说你娶了或者嫁了一个外国人,移民了,你原来的房子可以卖了带走钱,这有几个人啊?非法的贪污一直在转移财产,人家也不敢来你这里登记啊! 私下里转几千亿了,最近查出4000贪官赚500亿美金走。 该跑的都跑了,要跑也不会到你这里来正式跑,私下里也可以跑啊!你把它变成正式的他还是跑那么多啊!也不会再增加跑一些啊?除非腐败又升级了,跟你这放宽没有什么关系嘛!根本消解不了啊!
  
  根本问题就在于脑子里中新自由主义毒。原来外管局的局局长李福祥还经常请我去,聘我私人顾问,现在用一帮海归再也不找我了。 外汇非得出危机不可,唯一能听我意见的就这一个。
  
  人民币该升为什么不升啊?就是想自由兑换,投美国人脾气。怎么自由兑换啊?能放开都放开了,剩下永远不可能自由,包括大规模进出炒股票,这是不可能做,WTO也没有要求,日本台湾资本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他们尽是在那儿胡说, 自由两字儿已成病了,好像拜上帝似的,一切都琢磨这个,所以就有保持升值压力,把人民币自由兑换。
  
  现在反过来用升息办法,我认为不应升息,应该人民币升值。升息办法不可能控制国内物价,物价是成本推动型。除了粮食涨价就是进口价格,两方面都是成本推动,涨利率和限制货币供应解决不了物价,最大作用是打击股市和房市,股市现在已经崩盘了,2005年打击楼市,连续加息几次之后楼价肯定跌下来,股市上半年可能涨,下半年楼市跌了之后, 跟着一块儿再跌,会跌得比现在还惨,让中国老百姓看看什么叫崩盘,看看市场经济有没有那么好。
  
  现在说要涨到七厘,还有五个百分点,一次涨0.25,涨20次,这得涨到哪年呀?不可能这么慢,大房地产商囤积那么多土地,自己会开始抛。他们现在极力的哄抬房价就是为了把手里土地盖房,怎么也要托半年市。北京地产商已在卖土地,不敢再开发了,开发周期长,连土地和项目卖给另外一个人。
  
  我碰到一个广东老板,这老板还真不错,赞助保钓的。也是经济自由主义观念。刚从北京什么地产商那里签了合同,有点害怕,表面上嘴硬。 他说:“北京市的好地,将来是黄金土地”, 我说,将来是哪辈子的事儿,你等着蹦盘之后不是可以更便宜?他说我问了好多人都说要涨。
  
  北京那些房地产商私下弄了好多地。一个办法就是极力鼓吹房价会涨,实际上自己悄悄地把地给卖了。他盖房子明年下半年卖不出去。他们是骗老百姓,骗那些没有他狡猾的商人,
  
  我们非主流有希望,就是那些受骗的商人会接受我们思想。只有工人和农民,我们连饭都没得吃,安全口也支持我们,解放军没军费,新自由主义说先经济后国防,要忍耐,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别以为老百姓,工人农民治不了你们!新自由主义倒行逆施,首先侵蚀国家安全,国家机器首先不会答应他们。金钱搞垮中国,我看这些人是做梦是做错了!
  
  他们这么做会得罪中国中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大型国有企业,都是有实力的。你还能把大家都耍弄了吗? 他耍弄的可不是我,他耍弄的是老板。人家老板也是搞了多年房地产业积累下来一些资金,大概七八千万, 把一块地卖给人家。 大城市这伙房地产商要造这个势,是为了把屯的土地卖出去。
  
  最基本判断标准,最基本逻辑就是收入房价比,跟股市的市盈率是一个概念。收入房价比一高, 一定有泡沫,一定会跌,这才叫市场经济规律。
  
  上海北京有国际资本,中国那些有钱人都到这些地方买,还不能用北京人或上海人收入来比自己的房价。因为支持北京上海这七八千一平米房价的只有三分之一是本地人,三分之二是外地有钱人,你说他泡沫大吗?
  
  外地三千一平米的泡沫比北京还大,这泡沫是全国性的,基本就是收入房价比。再有就是投资,北京上海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炒卖的,上海有个统计,大概四分之一。
  
  我说五星级宾馆的例子,只要十分之一作为投资,就是泡沫了。北京好些人是买了新房然后用旧房出租,去养新房,出租旧房也是投资。
  
  再一个标准是银行贷款比例太高,在这种刺激下,大家增加了100%的住房面积,住房信贷利率高,是5%,赶上美国了。收入是美国人几十分之一,你能承担那么高的利息率吗?根本就承担不了,一升息还要跟着往上调,你别以为现在利息是2%,住房贷款的利息从来是5%,什么时候下来过啊?那么高额利息中国人照样贷,说明这些人贷款时没考虑过还。这是理性人吗?
  
  什么叫理性人啊?学经济学不要让他们给骗了,经济学谁不懂?你假设是理性人,我就说你假设的就不对,人不一定就理性。我们都假设是理性人,都能比较交易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你说我现在是买房子还是不买房子?
  
  贷款还还是不还? 完全是相反的结论。 等三年之后跌了咱再买,这叫理性思考吧?问题是你现在可以贷款, 你还得熬三年啊!理性思考就是现在租房,租房便宜。 但是你买新的三十年分期付款!反正也不见得还,那还是这好啊!这是理性思考啊,你可以不还嘛!不还银行也不能把房子收走。
  
  学经济学千万别被他们误导了啊!被误导太多了,比比都是。要不怎么把我们惹急了自立山头叫非主流吗?
  
  说贷款买房对银行风险不大,因为房子跑不了?那是非系统风险。比如突然你重病,你不能工作了,家里没收入,这时银行才可能收回房子,把你轰出去,再拍卖。银行必须把房子卖了才能收回贷款,只有少数人不还时是可以的。 如果是系统风险就不可以,拍卖也没人买。把他轰到天安门去那就又麻烦了,政府出来干预,维护社会稳定,银行最后还是收不回来。如经济崩溃大家都还不起,他更没法收,收完之后还得拍卖,那价格不就更低了吗?不可能的,告诉你们,这种风险最后只能是政府承担,金融泡沫出来之后就是这样。消费者听了我的话就是大胆的去买房子,我那旧房子卖出去了准备还贷款,现在我一想算了吧,我把旧房子卖了几十万,再买个三百多万的大别墅,找最好买一个,用我儿子名字贷上三十年,完了租出去。经济形势好的话,我还可以收租金,用租金去还贷款。经济形势不好,咱大家都租不出去,那房子是我的,谁还贷款啦?
  
  中国非常特殊,盖房子的也不怕。 比如你是老板你盖了100套只卖出五十套。在中国一点也不惨,只要50套卖出来就赚够了,因为有回扣,从工程承包回扣里已吃肥了,40%的回扣,各环节包括自己都肥肥的。剩下的卖不出去拉倒。能卖就卖,卖不出去也不着急。盖房子的钱主要是银行贷款,楼市崩盘老板宣布破产。
  
  国际信誉制度,宣布破产之后永不能当老板,不能跑,不能有汽车。这些制度中国全没有,中国这些老板宣布破产就走了,赚大笔钱,把卖不出去的房子交给银行了。建筑体制黑暗,生产和消费都可用银行钱,可以不还,我就不信没泡沫。这不是讲制度学派吗?讲供给。
  
  讲需求就是收入房价比,你说是高还是低?黑幕重重的供给体制能不造出泡沫来就奇怪了,他们垄断,上下勾结,有效控制舆论。现在大房地产商特乐观,他们的力量到了可操纵政府和舆论的程度。就是他们自封为企业界领袖,吹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做所谓 “ 神甫”, 象小法西斯。 我们说给工人农民补偿,他说政府根本就不能补偿,几年前就这德行,说政府不能补偿弱势群体, 在国务院经济中心主张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讲自由人权的!讲民主的!这些人有吗?弄出来一个骗、偷、抢, 然后垄断。搞市场经济就搞出个垄断来,口口声声骂政府垄断,他们就没垄断啦?
  
  讲到这里又有一个悖论,自由派就老说政府不能托市,不能干预市场,这成了信条,说政府退出市场。那么现在出了泡沫为什么要让政府出来了? 以建设部的名义出报告? 还是要政府嘛!现在又主张政府干预了,房地产泡沫要政府赶快托,要不然经济就要下来了,为什么又不讲市场规律了?市场规律就是要跌了。政府到底干不干预市场啊?没道理可讲,慢慢你们就明白了,这个世界还是一个强权说了算,自由是强权。政府是强权,垄断资本一样是强权,谁也不比谁好。 但是,希望大家有记性。记住谁说了什么,大家都是要负责任的。
  
  问题:小布什上台,能不能讲一讲台湾,日本,中国美国未来有可能有啥动向?
  
  杨帆:
  
  好多事儿我判断挺准,这次他们都听了,投票头几天我说小布什会赢,结果还真赢了。我怎么判断的,没有什么数学模型和民意调查。在投完票了统计的时候都还看不出来,得出了数才知道,那还叫预测吗?我认为小布什能选上,就是由于他替美国打仗,什么是硬任务,打仗是硬任务。领导国家强盛和能够发展关键是你要能打,我怎么能判断正确,我就是这么判断的,没什么科学数理统计,那些个没用。就是自己的价值取向,我认为GDP不是硬任务,发展经济不是硬任务。打仗是硬任务。我就不相信现在全球化,世界就变了。
  
  房地产泡沫靠的不就是金钱和权力吗! 国家靠的不也是这个吗?美国当霸主就是能打, 美国人会选能打的人当总统,一定有真功夫。美国人当霸主靠的就是能打,这都不知道啦?
  
  老布什怎么啦?美国人那个时候错了,老布什打了海湾战争,那是什么功劳啊?美国人战后在朝鲜和越南惨败,叫中国挫败,差点美国分裂,就是败在毛泽东手里,中国反毛现在自己国家要出问题。 一帮大款在这儿混,捧出什么著名经济学家,财富论坛,中国强大就靠他们啊?那是瞎扯蛋。老毛打仗打赢了,把美国给挫败了,结果人家二十年之后又强盛了,里根右派改革,搞武装也搞钱。中国右派专门搞钱不搞武装。美国右派根本是搞枪的,里根干了八年,布什打海湾战争,他有再大的功劳他也不能连任,因为共和党十二年执政,该下啦。风水轮流转,一般两届就得下。第一届干得再臭也下不去,第二届下,干得好还能有三届。到了第三届它不可能再干了嘛!老布什是打仗打赢了而且没死人,关键那一仗,搞高科技没死人这一下把美国打成了新霸主。我说美国人对不起人家老布什,要是这样的话美国没什么可怕的,人家领导你打赢了仗,就因为第二年经济没搞好就下台,经济有那么重要吗?那是中国人自己想钱想疯了想出来的,拿自己的思想去看美国,经济比起枪来差远了,还是枪重要,结果老布什那次就还要说经济没搞好,下去了。我看这美国就不是当霸主的料,用不着害怕,这是一个讲钱的民族,选总统就是看自己钱包,钱包鼓了就投你一票,说钱包不鼓就不投你票,这是当霸主的料吗?所以我说是选错了嘛!
  
  以后克林顿民主党混了八年不还是要打仗吗?中国大使馆不就是他们炸的吗?就是民主党炸的嘛!仅仅换个口号,人权高于主权,照打不误。这回小布什上来更狠,美国平均四年打一回,一届总统打一回,都是有时间安排的,第一年上来调整政策,第二年找茬,第三年动武,第四年在搞搞经济擦擦屁股,经济不就是包装包装吗?你还以为他真的搞经济啦?不就是拿钱贿赂人,关键时候没什么用的,包括现在中国都一样。用钱开始有点用,时间一长欲望膨胀,你就养不起他,最后弄一帮互相残杀的。所以这次小布什必选上,就根据这个逻辑,它突破了上来就打了三仗了,而且每仗都赢了,大都是战略要地,美国人要再不选他就不对了,那就别当霸主了。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不是到了那个亡国灭种的时候应该会选那个能够打仗的人上来,这还有什么疑问啦?!也就是中国人现在烂七八糟有疑问,把这个忘了,是不是中国人就该轮到亡国灭种的时候啦?所以说金融崩溃算什么呀?过几年肯定崩溃,但那比起这个来是小事儿,房产泡沫算个什么啊?根本就算不上个事儿,中国社会不就是这样吹捧大款,贬低国防吗?拿钱,有钱就是第一,就这德性。我看美国人一定选上布什,克里要是能赢也是要因为它能够打仗,它不是一直在扮演自己是个越战英雄的形象吗?他要赢也不是靠它能赚钱,美国人能发财,美国人还用得着发财吗?有的是钱,它是美元霸权,是用印钞机印钱花,他还用讲钱吗?他讲的就是枪,枪可以维持着霸权,然后他就可以拿着印钞机印钱花,他还用赚钱吗?美国是亏本就赚钱,他做贸易永远是逆差,然后可把美元发到全世界,他亏本越多发出去的美元越多。美国的经济力量就来源于他必须亏本,后盾就是军队,他要是赚钱美元就成不了世界货币,外国货币就跑到美国去了,他必须是巨额亏本,亏本是美元发行的机制。美元发出来以后维持美国的信誉就是靠打仗,美国就是用打仗来维持通货膨胀,让全世界替他消化,他自己用不着这个。美国根本是个军国主义国家,你说它是一个民主国家我也承认,是与军国主义并存的。
  
  美国从来不是金钱挂帅的。中国人相当经济挂帅,我们不讨论这个,但是你不要以为美国也是这样,你以为你什么样美国人就什么样?根本就不是这样,美国就是打仗起家,从西方开始,起家头一天从来就没有断过打仗,是什么人整天的在骗中国人?!判断对了就是这样,克里上来也是同样的战争狂!他还要说小布什在越战的时候是富家子弟是逃兵,做后勤的,没打过仗。 我克里受过伤,是战斗英雄。
  
  某人:刚才讲到美国的问题,我很受启发,小布什上台以后我们的处境非常的危险。 我们发言人很强硬,不是好事情,准备不够,盲目强硬会引来灭顶之灾。另外就是北朝鲜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也是非常严重,我们现在是想把它甩掉是扔不掉,它是想把我们拖进战争,我们已经被拖进抗美援朝,现在把我们托进去也非常麻烦。现在布什非常强硬,中东那边阿拉法特去世后阿巴斯肯定可以上来,他们各派也在协调,这一块儿今后对美国非常有利。像我们现在就非常危险了,现在我感觉控制不住局面,担心军方盲动。盲动的结果,我们现在真是一盘散沙,虽然都在说要打台湾,但是现在民间各种矛盾。你看当年阿根廷打马岛战争,最后是军政府倒台。
  
  杨帆:必然有外敌打来。他们这些人就是看错了这一步,想学宋朝,发财又欺负老百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外部敌人会打到家门口! 这帮乌龟王八蛋就彻底的滚蛋了,到时跑得没影儿,跑美国去啦!什么房地产商,都跑了,一个也找不着。剩下穷老百姓,我们自己就当家作主了!
  
  问:人民币如果象您预期真的升值 20%, 房地产价格是什么走势?
  
  杨帆: 一般来说,货币升值使本币资产升值,股市和房地产会继续上升。 在中国,股市已经崩盘了。 下一个是房地产。如果人民币一下子升值 10%,然后继续浮动升值,那么房地产价格应有正常回调,比如下降 20—30%,因为在升值以前,由于升值预期的原因,大量投机资本已经进入房地产价格, 升值以后会抛售住宅。 但是人民币利率就可以不提高,或者少提高, 消费信贷的利率就不应该提高。 房地产价格会稳定下来。 这是最好的结果。
  
  最后呼吁中国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能不能长点记性。 为什么总是被泡沫经济的舆论所蒙蔽? 我现在修改这篇文章时候,是2005年1月19日,股市已经跌到了1210点。 真正的崩盘了。难道房地产不能步股市后尘? 中国是受计划经济之苦太深,因此对于市场经济有幻想, 不能识别其谎言。 加上权力资本形成,每次都被利益集团操纵舆论和政策。 但是现在有网络,他们毕竟不能完全控制舆论。 我的话大概还是有影响的。 希望大家做一个历史见证人,他们说房价会持续增长 20年,我看最多维持两三年,最多奥运会那年。随着美元和人民币加息,只要预期一变, 跌起来就象股市一样。房地产本质是金融,是在实物经济背后的金融,房价高的本质是是地价泡沫,而不是那个房顶和四壁,不是绝对需求。 我在1988年天津开发区是第一个研究房地产法律,并且主持中国第一块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那时他们这些所谓 “ 市场经济主流派” 在那里? 大学还没毕业呢! 这套骗人戏法能够在中国实行,说明我们经济有危险。 一旦房地产泡沫继续扩大并且崩盘,我看比股市崩盘要危险得多。 贷款买房比贷款买股票的人不知要多多少倍! 金额要大多少倍!
  
  如果房地产泡沫真的扩大并且崩盘, 我们的社会会不会清算那些骗子? 能不能记得是谁骗了他们? 还是,又去相信新的骗局? --------? 最后相信这是“ 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
  
  最后说一句, 我现在记性差了, 外语记不住,但是年轻时候的毛泽东一句话还是忘不了:他说:
  
  不要让修正主义骗了,最后自己 “ 脑袋掉了,还不知道怎么掉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6: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中国最危险的泡沫

                       地产泡沫会否现"崩溃论" 未来房价怎么变?

                                  南方周末  谢岳来

国外投行或媒体倾向于从全球视角来观察中国房地产问题,但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另外,他们考察的重点往往是重要城市的中高端市场,因此他们的判断很难说是全面的。
    以大摩为代表的外国机构或媒体发布中国房地产泡沫论已经颇有一些时日,并以其影响力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和讨论。

顺驰林溪圣诞派送 环贸中心
CBD传奇小户型风暴  


国外投行或媒体在观察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上涨时,往往把中国的情况与全球主要西方国家的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进行比较,显示出他们倾向于把中国纳入到全球经济大背景中加以理解。但事实上,国内外的情况有着重要的差别。
    他们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另外,他们考察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重点往往是重要城市的中高端市场,因此他们的判断很难说是全面的。
    全球背景
    19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价格大幅上涨的过程(见表1)。早在2002年,以《经济学家》为代表的国外财经媒体已经对本轮资产价格的上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与三大要素有关:
(1)四十年来最低的利率;
(2)经济周期的影响;
(3)新经济泡沫破灭带来的资本流入房地产。
    其中,偏低的利率水平在发达国家的成熟房地产市场中,显著地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上涨。低利率意味着通过住房金融的支持,居民家庭对住宅的购买力大大提高,投资住宅用于出租也因为融资成本较低而获利更丰;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投资回报率较低,鼓励了更多的资本进入房地产领域,以期获得保值、增值或者获取稳定的租金回报。而最初的房价上涨一旦衍生出市场参与者普遍的涨价预期,市场投机就会盛行,推动房价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泡沫成分。
    但是正因为成熟房地产市场对利率的敏感性,利率升高也容易产出挤出资产价格泡沫的效应。从2002年澳大利亚央行带头提高利率以来,英国央行、美联储相继提高利率,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新一轮利率上涨周期,这已经给澳大利亚、英美等地的资产价格泡沫带来很大打压。
    国外有研究表明,资产价格的变化周期与经济周期相关。有趣的是,大致而言,1980年前资产价格的变动常常与经济周期相一致,而1980年之后,两者往往呈现相反的变动趋势。笔者以为,这表明最近二十多年以来,不动产作为投资品的属性得到大大加强。发达国家资产价格的变化,更主要地取决于资本在逐利过程中的流动方向,而不是取决于购买力。
    最后,新经济泡沫破灭带来的资本转移,可以用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本轮资产价格泡沫持续时间如此之长、价格上涨幅度如此之大。正是2001年后资本继续转移进入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市场,使得推动泡沫发展的资金链仍未失去“最后一根接力棒”。
    中国特征
    而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则与其他一些因素有关:
(1)住房体制改革和住房金融发展带来的“转轨效应”;
(2)消费结构的升级;
(3)地方政府自利趋向的公共政策选择所导致的偏紧的土地供应;
(4)住宅市场的主流客户整体上有待从中高端逐渐走向大众化。
    过去实物分房体制之下,购买商品房不是一个“主流”的住房消费模式,相当一部分住房消费有效需求被“沉积”下来,这部分购买力在2000年前后以单位突击分房和个人购房两种形式加以集中释放。人们逐渐认同了自主购房解决居住问题的住房消费新模式。
    另一方面,住房金融,也就是住房抵押贷款,在国家的支持下,于1998年后迅猛地发展起来。这给了居民家庭用“将来的收入”来购买住房的选择,大大增强了居民的购买力。尽管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尚未经历过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洗礼的中国老百姓,未必对“寅吃卯粮”之中蕴含的风险因素有充分的认识。刚毕业、收入不高的大学生,动辄购买超过100平米的大宅子,这种过于自信的消费倾向也引起了部分市场人士的担忧。
    总的来说,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在一定的程度上,沾了“过去”和“将来”两种财富转移到现在来集中消费的光。随着这种“转轨”效应退出市场,未来住宅市场的需求将更趋平稳。
    其次,消费结构升级。
    这一点无需赘述,容易理解。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收入和财富积累逐渐进入到住宅、汽车等大宗消费开始盛行的阶段。由于收入和财富的增量被高比例地用于住房消费,住房消费的增长可以高于收入的增长。
    再次,偏紧的土地供应。
    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但是,上述前提仍然不能成为我国部分地区把住宅用地炒成天价的理由。
    为什么一些地方的城市政府,没有采取适度的土地供应政策,而是采取了“非饱和”的土地供应政策呢?这里就存在一个政府决策的价值取向问题———“经营土地”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似乎在于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当然,我们很难指责这样的城市建设就不应该,除了一些“大广场”、“大绿地”我们可以直接斥之为“形象工程”,还有很多公共投资项目确实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然而,尽管“经营土地”的收入来源于开发商利润的转移,但老百姓最后为高房价埋单的事实不容争辩。
    最后,是住宅市场的客户定位。
    我国住宅市场的发展历史还很短,远远谈不上成熟。住房分配体制转型背景之下的城市居民居住现状,一方面是公房私有化造就的极高的住房自有化率(约80%,高于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方面是商品房市场上偏高的房价收入比。这一点几乎也是所有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国家的共同特点。换句话说,在房改之后需要住房的群体当中,是高收入阶层率先进入了商品化的住宅市场,而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尚未成为住宅市场的重点顾及对象。就目前而言,根据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对中国几个重要城市的一项调研,70%的商品房是由30%的最高收入人群购买。这一事实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当前“住宅市场价格如此坚挺”与“房价收入比如此之高”两者能够并存。从全社会平均的意义上统计出来的房价收入比,当然不能解释面向高端人群的住宅市场的价格水平。
    当然,随着住宅市场的成熟,客户定位的重心在逐渐由高向低转移。这一点可以从万科、金地等房地产公司产品定位的微妙变迁看出。
    今年房价为何高企
    2003年,35个城市中有6个城市的市场平均房价在3000元/平米以上(价格由高到低依次为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杭州、厦门),13个城市市场平均房价介于2000~3000元/平米之间,其余16个城市市场平均房价低于2000元/平米。
    在房价已经较高的基础之上,今年上半年全国房价涨幅又达到了10.4%,这又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宏观调控减缓了房地产企业信贷的增长;
(2)负的真实利率鼓励人们购买住房;
(3)全面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后土地供应趋紧。
    首先,自去年“121号文件”出台后,房地产信贷紧缩导致开发商资金捉襟见肘非常普遍。央行今年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4年6月开发商贷款余额比上月下降了161亿元,这是首次出现余额下降的情况。从建筑业贷款来看,更是早在2003年8月之后就开始呈现余额下降的态势。我国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单一,缺少了信贷的鼎力支持,相当一部分实力较弱的开发商不得不改变开发计划,导致了住宅市场供应增长趋缓。
    其次,今年以来,物价持续走高,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却维持不变,这导致了负的真实利率,贷款买房成为一个十分有诱惑力的选择。一方面投入的自有资金可以保值,另一方面,贷款越多,在真实利率的意义上,不仅不支付利息,还让贷款人得利。
    最后,土地供应方面,所谓的“8·31”大限让众多有钱没地的房地产开发商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而有土地储备的开发商则未必有足够的资本尽快开发,甚至主观上也可能选择“待价而沽”静观市场态势之变。一时间涨价的谣言四起,令一部分老百姓更加急迫地进入了供应增长趋缓的市场,加剧了短期内住房供不应求的态势。
    泡沫是否存在?
    众所周知,所谓价格泡沫,指的是由于市场投机行为引起的资产价格脱离其基础价值的上涨。这里所谓的市场投机,既包括游资基于增值预期的购买行为(市场鲶鱼),也包括真实消费者基于涨价恐慌而蜂拥进入市场的抢购行为或基于增值预期而增加住房资产比重的行为(跟风者)。从国外的这一轮房地产价格上涨行情来看,市场投机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着价格泡沫。
    但是,国内除了个别城市存在显著的市场投机因素之外,绝大多数地区房价的上涨主要是由于真实居住需求、合理限度的投资需求与住宅供应之间的失衡造成的。这种情况不适宜称为价格泡沫,我们只能说住宅供应处于短缺状态。
    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房价泡沫总是最先在高房价的地方产生,并且房价水平越高,价格泡沫可能的涨幅也越大。从笔者的观察来看,还可以进一步认为,高端市场相对于中低端市场更早、更容易产生价格泡沫。尤其对于中国主要中心城市的高端市场来说,它们也是国外游资的投机对象(包括为了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套利而进行的投机)。这样一来,国外提升利率以及经济强劲复苏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高端市场资金面的重要变化,引起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剧烈动荡。以北京某高档公寓项目为例,一期工程高达90%的住宅以相当高的价格出售给了境外的投资者,这一销售业绩可以说是“天时”(全球地产泡沫、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地利”(北京CBD,中国概念)的杰作,但是后继工程能否“复制”这样的成功,谁也不敢保证。《纽约时报》前一段也表达了对中国高端市场的担忧,但我国中低端住宅市场需求强劲,以真实需求为主,暂时还不存在泡沫之虞。
    但未来房价会怎么变?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基于如下三个假设条件———“转轨效应”的逐渐淡出;住宅建设用地供应适度,比现在有所宽松;住宅市场的客户重心继续向中低端客户转移———则未来房价与普通居民的收入之间将会更加匹配(广州是一个有趣的案例,过去几年中广州住宅价格阴跌不止,基本上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当然,由于我国住宅市场满足上述条件必定需要一段时间,加上住宅价格本身的惯性,短期内房价下跌的可能性较小,最后的结果更可能是收入的增长“追上”房价,两者之间趋于平衡。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6: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中国最危险的泡沫

                 房地产是否真的泡沫泛起:两种观点的对决“江湖”

                          经济参考报  李佳鹏 方烨

前不久,在昆明举办的房地产交易会上,引来了众多购房者,表现出楼市供需两旺
张先生是一家外企公司的职员,想在北京购买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经过仔细考察,他终于选到了自己心仪的房子。然而就在他打算购买此房时,却遭到了亲戚朋友们的反对。亲戚朋友们劝他说,北京的房价已经涨得很高了,连外国人都表示中国房地产业的泡沫已越吹越大,此时购房风险性太大。于是,在亲朋们的劝说下,张先生暂时放弃了买房的想法。

顺驰林溪圣诞派送 环贸中心
CBD传奇小户型风暴  



和张先生的犹豫不决不同,北京人刘强,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却十分看好。他对记者说,正打算购买第二处房产,并明确表示这套住宅是用来投资的,因为目前把钱放在银行不合算,投入股市风险性又太大,而把钱投入到房地产领域更划算。
一边是购房者对买房的顾虑,另一边是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前景的看好,那么张先生的顾虑有必要吗?真的会象分析人士预测的那样房地产泡沫即将破裂吗?
一个声音高叫着:中国房地产泡沫吓人
“在上海,大约有1/6的高级住宅是没有人住的;在北京为1/4;在深圳附近为1/3。而且在未来的几年里,房屋的空置率一定会在目前的基础上大幅增加。预计在未来的两年内,办公楼的供给将猛增50%……”美国《纽约时报》不久前报道,中国房屋的空置率已超过国际警戒线,同时质疑中国房地产的泡沫是否已经开始出现破裂。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估算,世界经济中25%存在房地产泡沫,另外40%的地区处于“泡沫预警”状态。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近期表示:“目前2/3国家和地区正面临房地产泡沫危机,而即将到来的货币政策调整,将为全球房地产和世界经济带来更巨大的风险。在所有房地产泡沫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第一。上海和北京因占中国销售量的14%,且房价涨幅最大而将首当其冲”。
9月初,国内也出现了同样的警告声音。浙江省统计局企调部公布的一份《浙江房地产时常发展研究报告》发出预警:目前浙江省房地产已进入警戒区,若任其发展,楼市泡沫随时可能破裂。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曙光认为,中国房地产已经出现了泡沫,这从房价的快速增长就能看得出来;而且,房地产投资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许多开发商还在大规模地圈地,许多不是搞房地产的公司也纷纷挤进房地产,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房地产业的危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最近撰文指出,“房地产业挟持着中国大陆经济、挟持着各地方经济。”他警告说,“如果让国内房地产的泡沫任意地吹大,泡沫的破灭不可避免,而最后承担这种泡沫破灭的只能是银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孟繁超教授指出,迄今为止,国际上对泡沫或泡沫经济并没有作出统一的令人信服的释义,但我国大多学者认为泡沫经济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经历一个连续的涨价过程后,其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经济现象。在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新的买主一般只是想通过未来价格的提高牟取利润,并不关心这些资产本身的状况和盈利能力。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社会资产所表现的账面价值远高于其实际价值,于是就形成一种所谓的“泡沫经济”。
针对目前状况,他说,一边是房价的快速上涨,老百姓买不起房子;一边却是房屋的空置率节节攀升,资金得不到流通,银行易形成呆帐,这一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必将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
另一种声音:中国房地产不存在泡沫
面对国外和国内各种质疑的声音,国内的房地产业内人士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对于房价的上涨问题,华远集团的董事长任志强说:“我不认为有泡沫,尤其拿发达国家和中国比。房价市场跟股票市场一样。它可能会有波动,但波动不等于说有泡沫。中国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泡沫,因为中国人住房条件太差。普遍上涨意味着需求存在。”他举例说,被普遍认为存在房地产泡沫的美国,布什上台的时候,一是减免个人所得税,即使穷人也买房子;二是相对固定的利率,美国的按揭贷款利率不是随着浮动调整,用房地产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认为,当前房地产热不是泡沫。有人认为当前房地产热就是泡沫,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房地产热不是泡沫,投资热、销售热都不是坏事。如果整个行业都是冷冰冰的,那才不是好事情。
房地产业内一致的说法是,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过去5年里房屋累计价格涨幅超过30%,是正常的范围内,今年有加快的趋势,上半年上涨了12%,今后仍有加快的迹象。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周景彤对记者说,有人说中国的房地产存在泡沫并且已经到了破裂的边缘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他分析认为,从销售、房屋成本等因素考虑,中国房地产业泡沫成分并不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属于正常现象。目前,房地产的投资和销售是有需求支撑的,表现的是供需两旺的态势。因此只要商品房是以市场决定的价格销售给消费者,其价值得到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房价上升也不应视为泡沫现象。
近期,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的报告也指出,泡沫之说并不成立,因为在有真实需求支撑的前提下,即使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房地产过热或结构性过剩现象,也不能就此判断房地产已经是"泡沫经济"。
首先,从潜在需求看,我国现有城镇居民4.9亿人,到实现“全面小康”的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5%至60%,城镇居民将增长到8亿至8.5亿人。在此期间约有3至3.5亿左右的新增城镇人口需要解决住房问题。这是从新增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进行估计。另一方面,原有城市人口同样存在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2003年末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3.8平方米。根据国外相应发展水平的经验和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等多方面因素,以目前的统计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2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可能要达到35平方米。也就是说,每个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0平方米以上。
其次,从有效需求测算,不算农村进城经商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只计算城镇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如果假定有20%的城镇家庭有改善住房的要求,而且这20%要求改善住房的城镇家庭每户也只是想增加20平方米的住房,那么中国20%的城镇家庭是2700万户,每家增加20平方米,这个现实需求总量是5.4亿平方米。这个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是现在就买得起、或者在住房信贷的帮助下买得起的需求。
对于房地产空置问题,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分析,如果将商品房年竣工面积与年销售面积对比,每年都有较大面积的未销售商品房,且累计总量较大,说明房地产的确存在空置问题。但从动态上看,商品房空置面积并没有增加,而是呈下降趋势。2004年8月底,商品房空置面积0.97亿平方米,同比减少0.8%,比去年底减少3%。这说明当前的房地产空置问题并未恶化。一方面,房地产空置占压大量资金,其中部分形成不良资产;另一方面,一定规模的空置对正常的房地产市场是完全必要的,它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库存”,从而发挥平抑房价的作用。因此,房地产空置量确实是影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双刃剑”。
同时,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于我国的房地产空置率,不能简单套用国际上10%的警戒线,其原因是国内空置率的计算方法和国际通行的并不一样。国际上的空置率是用空置量除以全部存量房,而我国的空置率是用空置量除以增量房,分母的不一样导致我国的房地产空置率与国际比较偏高。
国家统计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司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房地产业并不存在泡沫。他说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有需求作为支撑的,中心城市吸引大量的外来购房者,他们愿意在这些城市购房、生活,这是城市生活日趋现代化的结果。此外,由于当前股市股指衰退,其他投资渠道单一,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将资金投向购房,以作为自己私人财产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也支撑着房地产业的发展。
三个突出问题值得关注
“当前,房地产在宏观调控下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还存在和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新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张海旺、席念霞对记者说。
第一,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放慢和出现反弹苗头。由于宏观政策的重点调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从今年1-2月50.2%的高位,回落到1-5月份的32.0%,降幅达18.2个百分点;其中办公楼和东部地区降幅分别达52.7和23.9个百分点。近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虽然仍高于合理区间约9至14个百分点,但降幅大大减缓,甚至出现反弹苗头。他们说,对此要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减缓和小幅回升,对房地产及与其高度相关的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广泛深刻影响。
第二,我国房地产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是,房价增速过快,房价持续大幅攀升。今年1-8月商品房价格增长13.5%,增幅比前5年分别高13.1、12.1、11.6、9.5和7.8个百分点,比今年前两个季度分别高5.8和3.8个百分点。其中今年第2季度,住宅中的豪华住宅和普通住宅价格就已突破2位数,分别达11.1%和10.6%,非住宅中的写字楼价格也接近2位数,达9.7%;上海、宁波、天津、南京和重庆等城市的房屋价格分别增长21.4%、19.9%、16.7%、16.2%和15.0%。
第三,房地产结构和体制性矛盾突出,是当前房地产各种问题和新情况存在和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张海旺指出,从结构矛盾来看,一方面,在住宅结构中,长期以来低投入、低价位的商品房比重过低。到今年1-2月,低价的经济适用房投资仅33.5亿元,分别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住宅投资的3.5%和5.3%;增长11.9%,增幅分别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和住宅投资低38.3和34.5个百分点。今年1-8月,低价的经济适用房投资仅359.34亿元,分别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住宅投资的5.0%和7.4%;增长4.4%,增幅分别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和住宅投资低24.4和23.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非住宅商品房比重过大。今年1-8月,非住宅投资2307.65亿元,虽然比1-3月低1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增加1752.2亿元,分别相当于同期经济适用房投资的6.4倍和中西部住宅投资总和的1.6倍,是同期第一产业投资的7倍。
张海旺和席念霞认为,作为资本密集和对土地依赖很大的房地产,由于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银行的干预以及在出让土地中的权力,更容易受到地方政府权力及其投资冲动的主导。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缺乏内部约束机制,也是推动其开发投资扩张、反弹和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与整个国民经济和其它行业相比,房地产业的体制矛盾不主要是所有制结构问题,而主要是缺乏内部约束机制。
最近由于银行资本金比例提高等原因,对银行资金依赖性更强的房地产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和增速进一步下降。今年1-8月,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国有经济占9.3%,比重比去年同期降低2.9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降低0.2个百分点;增长负1.8%,增幅比今年1-2月低25.1个百分点,比同期整个房地产开发投资低30.6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投资低27.7个百分点;房地产国有联营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投资降幅更大,分别为负35.4%和负13.2%。而房地产私营企业虽然与市场经济结合较紧,但由于其发展的时间不长和缺乏健全的内部约束机制,加上融资的灵活优势,投资扩张和反弹相对突出。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今年1-2月份私营企业投资占25.5%;增长达76.0%,增幅比同期整个房地产投资高25.8个百分点,比房地产国有经济投资高52.7个百分点,比房地产国有联营企业和独资公司分别高80.4和82.2个百分点。今年1-6月房地产私营企业投资开始小幅回升,到今年1-8月增长达40.4%,增幅比1-6月和1-7月分别高1.8和0.8个百分点。
专家建言如何防范地产泡沫
有人曾经说,哪个城市在把房地产价格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时,无疑是在加快其挖掘坟墓的步伐,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时,所有的资本都争先恐后地出逃,对当地经济的打击,用十年衰败来形容都不为过。
由此可见,无论地产泡沫是否存在,加强防范都显得至关重要,谈到如何防范房地产业的泡沫问题,有关专家指出,考虑到中国房地产业的特殊性,结合国际经验,第一,对于中国房地产未来5至10年的需求和供给总量和结构要进行整体的把握,并提出恰当的解决现有供给不足和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以及控制房地产金融业的风险,弥补其不足;第二,统计已有房地产(新建和成屋)的详细信息,并根据居民收入情况调整房地产开发商的房屋建造结构,增加经济适用房的建造,保证一定收入水平的居民能买得起或租得起房;第三,大力发展房地产金融业,加强对房地产按揭贷款的风险控制,控制投资性购房,尤其是通过按揭贷款进行的投机性购房,并要加强房地产商通过按揭贷款的回收进行再开发的能力,但同时要注意控制房地产金融业可能会带来房地产“泡沫”的负面影响;第四,必要时加息以控制对房地产按揭贷款的过分需求。但建议目前不必急于加息,因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性贷款是购房者按揭贷款的两倍左右,加息可能会使本已紧缺的房地产供应链条出现脱节的情况。
孟繁超教授指出,从法治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遏制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形成:第一、出台新举措,控制房地产价格的攀升。遏制房地产业出现“泡沫经济”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对房地产等开征财产税,这个税种在发达国家普遍开征。其好处是,抑制了房地产的炒卖。此税开征,即使房地产闲置,也要按房地产评估价征财产税,加大了囤积房地产的成本,其增值减去税后利润低于银行利率,自然就不会囤积房地产,也可平抑价格。
第二、政府部门应利用宏观调控手段,用经济杠杆来调整房地产业的产业结构,使开发商等明白房地产价格过高不是理性的选择,房地产开发和经济发展应当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同时对真正需要住房的公民提供合理可行的优惠,这样既解决居民缺房却又买不起房的尴尬,又能够有效控制土地的浪费使用,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同时也使高房价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解决房地产开发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可谓一举多得。
针对当前中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正在采取相应的对策,从去年9月开始,央行就对房地产业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先是发布了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的121文件,提高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投资的自有资金的比例。之后两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引导商业银行控制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规模,最近又提高了个人住宅按揭贷款的门槛。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上海地区二季度的房价比一季度就出现了回落,而北京地区1到7月份房地产开工面积下降了近40%。
围绕当前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建设部非常重视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抑制房价非正常上涨的相关对策。包括抓紧市场结构的调整,加大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比例;控制非住宅和高档项目投资,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供应规模;要严格控制城镇拆迁规模,确保实现今年全国房屋拆迁总量比去年明显减少的目标(全国27个省上半年拆迁总量同比下降56%);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等。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不断显现和有关部门的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房价大幅上涨的势头和房地产局部过热问题是可以逐步被抑制的,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惊慌。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6: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中国最危险的泡沫

房地产泡沫不破 中国股市就没戏!   
 
2004-11-17 09:01:56 ??中华工商时报??水皮

 
  南方网讯 是为了集中每一个铜板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吗?不是的,如果是这样,他们早就有了传统的银行储蓄,没有必要到这个有风险的市场来冒险。
  投资者进入股市只有一个目的,赚钱。
  国有资产要保值增值,国民资产同样也要保值增值。国债的收益比存款高,所以国债发行时银行门口会排长队,(居民消费指数)超过了存款利率,所以导致了2004年年初的“基金大移民”。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个途径,有一个渠道挣得钱比股市多、比股市快、比股市安全、比股市踏实,那么,你还会往股市里面扎吗?
  你肯定不会,你不但不会往股市里扎,而且还会把已经投入股市的钱拿出来,投到那个途径和那个渠道。
  那个途径不是别的途径,正是楼市。
  水皮的朋友在杭州,三年前因为要买楼,所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股市,想不到当初的依依不舍却造就了他投资生涯中最辉煌的成功。三年前他买入的楼盘如今已经升值了一倍,而回过头看看股市,差点惊出一身的冷汗。杭州朋友其实并不是楼市的炒家,但是三年之中楼市和股市的一进一出,至少个人资产不但没有缩水而且翻了一倍,如果不是当初的话,现在岂非欲哭无泪。
  也许杭州的朋友境遇并不具有典型主义,还称不上是投资,和”不能相提并论,这样就引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国内游资最充分,国民财富最富足的温州人为什么不进股市进楼市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
  答案之一是这个股市上没有温州的上市公司,所以引不起温州本地人的投资热情;答案之二是温州人是做实业出身,因此对虚拟经济有本能的抵触,对现代的资本经营没有好感;答案之三是股市投资和楼市投资的差别,前者是钱不知道送给谁花,而后者则是自己买来的产业。
  温州人是做生意的,他们的足迹遍布全世界,地球上只要有老鼠的地方就有温州人。遍布全国的温州人很快就发现,全国各地的楼价有着天壤之别。和北京当时的房价比,上海不到一半,杭州不到三分之一。杭州是什么地方?人间天堂!西湖是什么地方,天堂中的家园!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就是,杭州的房价怎么能比温州低,如果低是合理的话,那么为什么温州人不搬到杭州去住。同样的道理,当10万浙商抢滩上海的时候,上海的房价又有什么理由应该比温州还要低呢?温州的房价现在是多少,是平均一万块钱一平方米,上海的房价还能低下来吗?
  温州炒房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攻击者认为温州人作孽,不但炒高了杭州的地价,上海的地价,南京的地价,甚至还炒热了成都的地价,中国大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和温州人的所作所为分不开。
  欣赏者认为温州人有功,温州的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游窜,客观上起到了价值发现的作用,温州炒房团带动了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升温功不可没。
  毫无疑问,温州属于中国地方先富起来的典型,温州商人整体而言已经脱离了生存阶段进入发展阶段。温州炒房团正是一种集合理财的投资。这种投资受到房地产商的欢迎,地方政府的欢迎。但是客观上透支了房地产市场的未来,也就是建设部研究中心报告的主题,即所谓的预期,从而对各地的原住民,尤其是绝大部分还处在生存阶段的大城市居民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恶化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形成了未来和现实的巨大落差。
  这就是房地产的泡沫。
  上海人拿上海的房价和香港比,越比越觉得上海的房价还要涨,深圳也拿深圳的房价和香港比,越比越觉得深圳的房价跌不下来。上海人和深圳人都不愿正视的是香港的房价经历了泡沫的破灭后就一直在跌,香港的炒楼族没有一个不是百万负翁,无一不在承受所谓高楼价的欠债。水皮的同学2004年买了新楼盘心中就一直不踏实,居然跑到北京问水皮这个生活在内地的同学香港的房价还会不会跌。
  香港的房价为什么不会跌?
  香港经济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以后能维持一个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已然不易;香港的街头充斥内地的游客,人民币和港币一样在流通;香港的专业人士都跑到内地找工作;香港的房价是中房集团买它2万套就能托得住的吗?
  香港的房价托不住,为什么上海和深圳的房价还要和一个制造了全球最大楼市泡沫的地方去比呢?
  东京房价泡沫最大的时候,以东京的地价可以买入整个美国,但是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极短暂的幻觉,至今日本人还在为这种幻觉带来的快感而承受调整的代价。
  是投资都会有周期,都会有峰谷浪尖,都会有悬崖峭壁。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出现是正常的,中国轿车业的泡沫出现也是正常的。因为房地产和轿车是富起来的中国最大的消费领域,更是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不可想象的是,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如果房地产和轿车业同时陷入低潮,那么上海的GDP还会有多少?
  同样不可忽略的是,三年前上海的房价还只有北京的一半,上海的烂尾楼还到处可见,上海市政府为了卖楼而推行外地户口进沪的蓝印政策,为了鼓舞消费而减免个人所得税,三年前的上海楼市是个百般刺激都没有需求的市场,难道三年后的真实需求就会变得如此旺盛?
  需求是有的,但是其中的投资需求也是巨大的。水皮的上海朋友聚集在一起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炒楼。一年至少30%的涨幅,有什么生意比炒楼花更好做?只要付个首付,后面的分期付款根本就没有打算做,100万可以付10套房的订金,开盘后就可以转手,所以上海才能出现个人房贷7500万的新闻,北京才会有6500人上了房贷黑名单。
  居住需求是不会导致泡沫的,出现的地方是在投资需求。据业内人士的估计,在北京的高档房市场,这种投资需求在四分之一之上,上海在五分之一之上,也许正因如此,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而同在大摩任职的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上海房地产泡沫的毁灭将拖累全球经济。
  摩根斯坦利的研究和其实际的行为一向“言行不一”,对于中国经济一向整体肯定具体否定,一向看空中国的资本市场。谢国忠虽有惊世之语倒是一贯的判断,罗奇加入抨击阵营却还是第一次。大摩显然是把此段房地产当作投资市场而作出的研判。对于海内外的投资客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不言而喻。表面上看,上海的楼市似乎是供求两旺,但是实地探访,你会发现,浦东很多已售楼盘到了晚上都是没有人住的鬼楼,来自香港和台湾的投资者等待的是一个好的卖点。
  房价上涨会增加国民财富吗?或者下跌会减少国民财富吗?建设部的专家们说会。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房价不能跌,跌了国民的资产就受损失了。房价和股价有什么区别吗?水皮知道的是,股市的二级市场并不是一个制造财富的地方,而是一个实行财富再分配的地方,难道楼市不是吗?
  进入2004年,上海的房价涨了10%还多,租金跌了10%,北京的房价不见涨,租金跌的幅度还不止10%。租金和房价是什么关系?是单股业债和股价的关系,如果说是业绩预期是股价的先行指标,那么租金就是房价的先行指标,业绩下降之下的股价上涨不是人为操纵就是垃圾股炒作,都是见顶的信号。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股市化,怎么能不分流股市的资金?一个事实是如此的鲜明,三年前中国股市开始挤泡沫,三年前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大城市楼市开始走出低迷走进上升通道并出现暴涨;三年后,中国股市被挤泡沫挤得半身不遂,中国房地产泡沫成为银行心中最大的隐疾。不一样的是,中国证监会是挤泡沫的发动者,而建设部是“泡沫论”的批判者。
  股市和楼市是什么关系?
  在发达国家,股市和楼市是一种递进关系。经济的预期导致股市的上涨,股市的上涨导致财富的增加,而财富的增加反过来促进消费的需求推动楼市的兴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不是经济周期的开始而是结束。东京股市到达30000点,东京的地价到达历史峰位。
  中国不一样。
  中国是一个发展国家,以中国的国民财富不可能同时支撑股市和楼市两大泡沫,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一天不破,中国股市就一天没戏。
编辑:付昱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6: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中国最危险的泡沫

房产泡沫论后 潘石屹对央行猛药政策的忧虑

经济观察报
房地产经济犹如人的身体一样,前一段还在争论是不是有病、有没有泡沫,突然,央行开了一副药,全是巴豆。我估计,如果按时、按规定地服这副药,不出半年,有许多房地产商就会支持不住,就会虚脱,就会多几个周正毅出来,因为没有钱还银行,没有钱盖房子,没有钱去交税,以前的钱都砸在地里了。
  “应予”怎么就是必须?
  从去年年中开始,对北京的房地产有没有泡沫,大家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看法。说有泡沫的人,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数据和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的判断。说没有泡沫的人,也有自己的一套,各说各有理。对北京房地产是不是健康的判断,很像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判断。每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到的结论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最重要的是切忌用猛药。如果用猛药把没病当有病治,小病当大病治,那就会出问题,甚至出人命。
  SRAS突然来了,房地产项目的工地被封了,工人不能出也不能进,材料也进不来了,晚上也不让施工了。所有城里人都在家里躲SARS,没有人买房子了。SARS的声音比房地产有没有泡沫的声音大多了,房地产有没有泡沫的声音淹没在抗SARS的声音中。大家盼着工地能早一天开工,材料能早一天进来,盼着WHO早一天给我们解除警告。更盼着售楼处能有人进来,盼望着早一天大家过上正常的日子。预计6月份是恢复期,到了7月份一切都会正常。
  突然,最高法院出了房地产的司法解释,并从2003年的6月1日开始起执行。这里好几条“应予退房”吓坏了房地产商,更因为这解释的溯及力是从1995年开始。6月12日几位房地产商坐不住了,请了几位律师、几位法官和几位政府官员,开了一个会,会议从早上一直开到了下午。房地产商哭丧着脸进去,哭丧着脸出来。尤其是法官说了,应予,就是没有余地和弹性,就是必须。政府官员说,晚了,晚了。要是这会在司法解释出台之前开,我们还可以给制定司法解释的人一些我们的经验和意见。规则从此改变了,踢足球变成了打排球了。
  我们公司连夜让律师评估司法解释对我们的影响,结论是对我们没有影响,但今后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要求了。我们又连夜开会,做具体的安排。首先让中外建筑师一起学习、执行“最高”精神。一定要把建筑面积的误差压在3%之内,如同我们当年的抗洪抢险、也如同我们抗SARS一样,要严防死守。日本建筑师们哭丧着脸说,这不合理,在你们中国是在期房时期就销售,到房子建好要一年多时间。这期间,设计上有改进会影响面积的变化,施工图设计院有洽商会影响面积的变化,施工过程中会有正常的误差。
  许多改进是为了让房子更好更合理。司法解释中的应予,法官解释了就是必须,没有商量的余地。在房地产公司的办公室讨论法律的合理性,是没有意义的,是浪费时间。我们又不是法律的制定者。高院的改进、优化,只是好和更好的区别。但这3%对我们房地产商可是活和死的区别,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绝不能让法院给“应予”了。
  猛药政策的巴豆效果
  在历史上,从前有一个国家,患软骨病的人很多,原因就是缺钙,见阳光少了。深入追究原因才知道是政府规定开窗户要交税,人们为了少交税,就不开窗户,或少开窗户,最后导致患软骨病的人多了。1998年建现代城时,也曾有一个高层住宅窗台的高度不能低于90公分的规定。为此,许多专家汇集在我们现代城研讨为什么取消窗台,用落地式的玻璃窗,也因此我们受到了一部分专家的批评和指责。记得有位女专家说,争论这类问题没有意义,5年以后就不是问题了。当时,我感动得差点哭了。还没有过5年,大家都在用落地式的玻璃窗了,彻底消灭了窗台。
  某些规定确实存在局限性,但你要在当时改变它,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个发展商给我打电话说,能不能给有关部门写封信,反映这些情况。我说,没用,别耽误工夫了,还是在公司内部想想办法。司法解释让我们打排球了,我们就再别想踢足球的事了。
  但回头又想,制定好的规则,我们有建议的责任。在目前出现了好多购房人和发展商矛盾时,我们不应该增加规则的复杂性,而是要简化,要突出重点,多用减法,少用加法。记得1993年在钓鱼台东北角的十字路口,有位交通警察,指挥车辆的动作很像在跳霹雳舞,动作很多,也很卖力。据说,有人建议让所有的警察向他学习,可是开车的人因为看不懂,常常出问题,我就在这里被罚过一次款。没有多长时间,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指挥了,交通秩序也恢复正常了。智慧在加减之间、在混乱中,减法往往是更有效的。
  又突然看到中国人民银行不给房地产行业资金支持的文件,几位房地产商也同时看到了这份文件。大家都说,厉害!开发贷款限制了,按揭贷款限制了。为了防止资金流到房地产行业,连施工企业的贷款和政府土地储备机构的贷款都限制了。我们又连夜召开公司会议,安排新现金流量,讨论在商业用房的按揭款竣工验收之前没有钱进来的情况下,我们的现金流量有没有问题?结论是没有问题。我们公司的CFO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他谈到政策是如何的不合理,因为在中国预售作为一项制度的情况下,没有银行的支持是不可能的,这样突然改变政策会让不少房地产商资金链条断裂,造成楼盘的烂尾,造成银行的呆账,也会多出几个周正毅。但我们不是中国人民银行,我们只是房地产商,我们不是政策的制订者,只要我们的现金流量正常就可以了。
  房地产经济犹如人的身体一样,前一段还在争论是不是有病、有没有泡沫,突然,开了一副药,全是巴豆。我估计,如果按时按规定的服这副药,不出半年,有许多房地产商就会支持不住,就会虚脱,就会多几个周正毅出来。因为没有钱还银行,没有钱盖房子,没有钱去交税,以前的钱都砸在地里了。
  今年以来,突然太多了。SARS来得太突然了,司法解释来得太突然了,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121号文件也太突然了。希望今年的下半年突然少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6: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中国最危险的泡沫

“泡沫论”幻灭 中国房地产只有三年好时光?
经济领域中任何行业的起落本不足为奇,只是在这起落之间,若能追寻到其长期的趋势或者规律,可能是一件更有价值的事情。房地产行业十余年前过度膨胀引致整个行业一度萧条的余痛在某些地区尚未消失,今天该行业又再度展现了如日中天的乐观投资气氛。
   
   
   
地铁1号线南延12站确定
河西精装修每平米5280元
南京一楼盘降千元付工资
地铁1号线南延走宁溧路
上海绿地集团将入主城开
年底河西抵债房大量上市
高存量江宁房价艰难求进
南京主城价高无奈"外迁"
今年城东住宅仍旧不够卖

  



  
[深度报道][地产播报][排行][新闻中心]  


坏时代永远地离去了吗?抑或好时代还能持续多久
地产变速
若保持过去的发展速度,中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从2003年算起最多可以维持三年左右
在中国,关于房地产这一很多人眼中暴利行业的荣枯判断、泡沫有无,总是人们津津乐道、咀嚼不烂的一个“典型性”话题。但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几乎每年都有人高调预测下一年度的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次年该行业却依然故我地维持着令人炫目的高速增长——久而久之,磨出耳茧的我们开始对“泡沫论”持保留态度或索性一笑置之。
事实上,如若我们只把泡沫定义为供需结构的失衡与投机性炒作,而不去赋予它更多的含义,那么,虽然不能排除个别城市的情况,但整体而言,中国房地产业存在全局性泡沫的论断的确很难成立。从1998年开始,整个房地产行业投资保持与销售同步的迅猛增长势头,至少过去六年中绝非一场无厘头的非理性繁荣。
那么,这一轮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它又能持续多久?我们发现,这一切的答案来自于中国的住房体制,以及这十余年来的根本性变革。旧体制长期地压制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而新体制终于拉开了泄洪的闸门。
问题是,这种政策性效应释放完毕之后又将如何?很可能,那将是衰退的开始。
究竟有没有泡沫
对房地产业来说,泡沫产生的根源一是供求失衡,二是投机性炒作。供求失衡意味着虽然房屋开工及竣工面积高速增长,但需求却增长乏力,于是商品房空置面积越积越多,最终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低谷;投机性炒作则起因于房地产所具备的金融资产属性,一旦投机者预期房价有较大涨幅,纷纷购房以获取资本增值,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大家预期房价上涨,大量购房,导致需求强盛,房价加速上涨,购房需求进一步高涨……由于这类需求并非以个人自住为基础,在后续资金难以为继或投机者预期发生改变之际,会造成房价的大幅下跌,最终一样导致大量房屋空置,行业陷入萧条。
如果我们以上述两点为基础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就会发现,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不仅不存在泡沫,反而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98年开始,房地产业的总体形势一年胜过一年。而刚刚过去的2003年有可能是十余年来该行业总体表现最好的一个年份(关于2003年,我们使用的是前11个月的数据,因为两个原因使得这一数据可靠性较低,一是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大,二是这种时效性的数据未经详细复查,误差较大)。
比较1992~2003年11月间房地产业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及空置面积同比增长率的数据,我们发现,中国房地产业的两次快速增长分别发生在1992~1993年与1998~2003年。
在1992~1993年期间,虽然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最高达到了56%(其中投机性买房占去很大比例),但至1993年竣工面积增长率却要远大于销售面积的增幅,而新开工面积增长率又远高于竣工面积,这已经显示了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的景象。以后几年整个行业陷入了深度的萧条,一个例证即是1995年一年商品房空置面积就比上一年增长了55%。
与之相比,1998年后开始的这一轮快速增长期则完全不同。从1998年至2003年六年中,有五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率大于同期竣工面积增长率。与此相应,商品房空置面积虽继续增长,但其增长速度却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与销售面积增长率的差距也越拉越大。而因商品房品质或定位偏差而导致空置面积的适度增长本是市场经济下的正常状况,因此,近年来空置面积缓和地增长并不能表明供求结构的失调。而且从1998年到2003年11月,中国房地产业的整体形势一年好过一年,仅从房地产行业销售、竣工、新开工三项指标的不断增高及其相对关系的日趋合理便可见一斑。
上述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供需基本平衡,房地产业并不存在“供需失衡”的泡沫温床。
关于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另一重要视角要看是否存在投机性购房,对此,一个简单而可靠的判断依据是观察房价——只要房价涨幅缓慢,投机性购房基本就没有生存空间。
比较十余年来中国房价涨幅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除1992~1993年期间房价有较大涨幅。因此,这段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房地产投机热潮外,近年来全国房价涨幅基本在5%左右,这一涨幅对房地产投机者的吸引力仍然比较有限。
当然,房地产市场本身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一些地方如北京、广东近年房价涨幅很有限,这些地方投机性购房者已相当少了,但2003年第四季度全国房价涨幅最大的几个地区,如上海(同比增长29.1%)、青岛(17.6%),沈阳(15.8%)、南京(13.4%),已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投机性购房热潮,这很可能引发地区性的房地产泡沫。因此,从投机性购房角度来看,局部性的房地产泡沫很可能是有的,但全国性的房地产泡沫却并未出现。
难以为继的高增长
既然泡沫不存在,中国房地产业高增长的原因又是什么,它又能持续多久?
很容易看出,房地产业近年来基本健康地蓬勃发展,完全来自于居民强劲需求的支撑,至2002年,中国商品房(住宅)的个人购买比例就已经达到了96.2%,正是这种建立在个人真实需求之上的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迅速增长,奠定了房地产业连续六年的快速成长期。
也正因如此,这一轮的房地产业大发展明显不同于1992~1993年间,那一轮的表面繁荣因缺乏足够的需求,在吹了几个气泡之后,终成昙花一现。
于是焦点就集中到:是什么因素引致对商品房的强劲需求?另一个次要的问题则是:既然没有需求的支撑,1992~1993年间的房地产业又为何增长这么快?
实际上,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是相似的,它们均来自于中国房地产业的根本性体制转轨。也就是说,正是改革的政策性效应释放出了该行业这几年来的快速增长。
对于商品房强劲需求这一点而言,业内更为津津乐道的是两个词“消费结构升级”与“城市化”,以这两类互相补充的解释为基础,中国房地产业似乎能迎来长期的高速发展,因为无论是消费结构升级还是城市化,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现象。不过,这些只能部分解释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的高增长,仅这两大理由是远远不充分的。
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两者之间的历史对比数据显示,在大多数年份,中国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大于GDP增速。特别是自1998年后,房地产投资增速一般是GDP增速的2至3倍,这样大的差距仅仅用消费结构升级与城市化很难解释。事实上,当观察同样经历了消费结构升级与城市化的一些国家与地区的历史数据,我们将发现,中国房地产业这样的持续高增长,在这些国家与地区几乎绝无仅有。
让我们来看韩国与台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韩国在起始年份1970年的人均GDP是243美元(当年美元现价,下同),台湾的起始年份1966年人均GDP是237美元。从趋势图可以看到韩国的住房投资始终围绕着GDP增长率上下波动,从未出现持续高增长的时期。
不过,与中国内地更相近的是中国台湾地区的数据。台湾房地产业在1972~1980年间曾经出现一轮持续的快速增长,但是这轮增长的平均增速仍不到GDP增速的2倍,同时自1980年后,该行业就陷入了低迷,始终没有恢复过来。与此相应的是1972年中国台湾地区人均GDP为533美元,而1998年中国内地人均GDP是760美元,并且台湾地区也经历了一场复杂的土地改革。
台湾地区曾经历的一场比内地温和许多的持续八年的高增长,其结果是导致了在以后几十年内整个行业陷入了长期的低迷,而我们是否会重蹈覆辙?
从中国房地产投资占GDP的份额来看,根据2003年前11个月的数据,初步预测2003年全国的房地产投资要占GDP约9%左右。
从一些典型国家与地区房地产投资占GDP百分比的数据比较我们发现,中国房地产投资占GDP的百分比似乎与这些国家与地区相当接近了,然而上述国家与地区人均GDP最低的也在10000美元以上。既然由于消费结构升级与城市化,房产投资总是要占GDP越来越大的比例,那么,中国目前的房地产业还有多大发展空间,实在值得怀疑。
为此,下面让我们假设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分别比GDP增长率快2倍、1倍与50%的情况:以2003年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9%为基础,十年后在2倍情形下该比例达到了36%;在1倍情形下达到18%;在50%的情形下达到13%。而那时中国的人均GDP(以GDP年均增长8%,人口年均增长1%计算)只有约2000美元,而按世行报告的观点,在人均GDP2000美元情况下,中国房地产业还应处在快速发展期。
因此,从国际地区比较来看,即使中国房地产投资平均增长率高出GDP增速50%(也就是12%左右)也勉为其难;若高出1倍甚至2倍,则太不正常。毕竟,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源来自于当年既定收入下居民愿意为住房而花费的支出。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中国人要比其它国家的居民更偏好住房,以至于他们要不顾一切地买房子。
由此,中国房地产业目前的高增长确实难以为继,虽然城市化与消费结构升级会导致房地产业长期的平均增速快于经济增长率,但目前中国房地产投资增幅动辄高出GDP增速2~3倍并不能由它们解释。
长期受压制的住房需求
过去六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的高增长应该是真实并且基本健康的,我们看到了无数的居民搬进了新居,更看到了他们因拥有新的住房,生活水平有了实质性飞跃。然而,与其将这看做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不如看做是房地产业政策改革的恩赐。事实上,中国房地产业目前的高增长正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难以忍受的房产建设与分配格局的弥补或者说恢复性增长。
计划经济格局下房地产体制的弊端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低投入与不合理。
它的低投入表现相当明显:直至1992年以前,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从1986年至1991年,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例从未超过2%,而在此之前,这一比例还要更低。这些数字背后,反映出的是建国几十年内中国住房的严重短缺状况,长期的投入不足严重地压制了老百姓对住房的强烈渴求。
旧有格局下的不合理性同样显而易见。这一制度最为深远的影响在于产生了大量不合适或品质低劣的住房。由于是公房分配,普通居民对住房品质、适用性无从选择,而建好的房子完全不必担心是否能售出。因此,这期间产生了大量的品质低下,当然,更多的是适用性差、难以满足居民需要的住房。
关于住房体制改革全面开始以前的居民住房品质的情况,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住房成套率(即成套住房占全部住房的比例)。从1990、1998、2002年三个典型年份全国住房成套率的对比可以发现这种显著变化。1990年中国住房成套率不到40%(例如上海在1989年住房成套率为31.6%)。因此,那个年代有着严重功能缺陷的住房却成为大部分居民的主要居住场所,这必然刺激了居民对功能完善的成套住房的强烈渴求。同时,要彻底改变如此低的住房成套率,那个时期的大部分住房只有被废弃或重建,这就埋下了今后房地产业高速增长的种子。
当因长期的投入不足,老百姓被迫拥挤于狭小的居室;当政府或各国有单位花钱不少,却建成大批配套设施极差的房屋之际,居民长期受压抑的住房需求已经是越积越深了。然而,如果没有整个房地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或许这些被压抑的需求将永远被压制下去。
需求的释放——中国房地产业的制度变革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制度改革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土地转让制度的改革,由它催生出了该行业的供给一方,即大大小小的各房地产企业;另一部分则是住房体制改革,它逐步使居民完全摆脱了福利分房的旧有模式,同时也形成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一方。
中国房地产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中土地转让制度第一阶段改革于1990年取得突破,从而彻底改变中国房地产投资不足的局面,由于没有住房体制改革的配套(它释放出了房地产业的需求一方),这直接导致了1992~1993年的房地产投机热潮。
而住房体制改革则在1998年取得了全面的突破,由于货币化分房、住房消费贷款与公房上市从1998年开始全面实施,从而释放出了福利分房时期由于投入不足及住房品质不合理而积累起来的强劲需求,由此催生了中国房地产业1998年至今长达六年的高速增长。
政策性效应能维持多久
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行业的政策性增长动力都注定是暂时性的。
因为土地转让制度改革的突破,放开了房地产业的供给一方,使中国逐步摆脱了房地产投资长期过低的局面,实现了该行业的第一次高增长;同样因为居民住房体制改革的突破及不断深入,放开了房地产业的需求一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民住房需求长期受压制的局面,实现了该行业的第二次至今六年的高增长。那么,这样的高增长还能维持多少年?
中国的住房体制改革至今并未进入尾声,不过,目前的改革更多地是着眼于促进行业公平健康发展这一角度的,如对土地转让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及房地产开发贷款改革等。真正影响需求的住房体制改革已基本结束。那么,由这一改革催生出来的强劲需求还能长期持续吗?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组数据中得到互为补充的判断:第一组数据来自上述全国住房成套率情况表所示的全国住房成套率情况及其历年变动(在下图中已重新列出)。由于成套住房对居住环境的巨大改善,这使得住房成套率成为显示居民对新房需求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正如中国地产界代表人物之一任志强先生所言:“当住房成套率小于1时很难出现房地产泡沫。”1998年中国的住房成套率只有55%左右,而高达45%的不成套住房正是福利分房时代留下的主要遗产,这也反过来推动了居民对新建商品房的强烈需求。
从1998年至2002年的四年时间,中国的住房成套率发生了急剧地变化,由55%迅速提高到73.81%,提高了18个百分点左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年因住房品质低下而催生出商品房销售的强劲增长,而这种增长的结果又反过来促使住房成套率得以迅速提高。2002年73.81%的住房成套率离户均一套住房的目标还有26.19个百分点的差距,然则一般而言,住房成套率接近90%左右继续提升的速度应该会有显著减缓。依此,中国住房成套率最多还可以再快速提高18个百分点左右,参照1998~2002年的情况(四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若保持过去的发展速度,中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从2003年算起最多可以维持四年,或者说2006年前后应该是房地产业高速增长终结之时。因此,从今年开始,中国房地产业至多还有三年的高速增长期。
根据商品房销售结构与变化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商品住宅需求前景更为具体的判断。
中国商品住宅的销售,由个人购房者与非个人购房者两部分组成,后一部分基本上是单位福利分房的产物。让我们看看近十年来中国个人购房增长率、非个人购房增长率、商品住宅销售增长率以及个人购房占商品房销售比例的变化情况。
很明显,中国个人购房的高峰是在1998年前后,特别是1998年个人购房增长了48.9%,而此后几年这一增速却在稳步趋缓,至2002年个人购房增长率已降至24.9%;另一方面,非个人购房的增长率始终慢于总体商品住宅销售的增长,到1998年以后,非个人购房已经开始了大幅的负增长。至2002年,非个人购房负增长了46.2%,同时,这一年个人购房比例也达到了96.2%。
正是由于非个人购房增长率向下的拉动,使得整体商品房销售增长率明显低于个人购房增长率,在1999、2000年这一差值达到了10%以上,2000年以后由于个人购房比例大幅提高,该差值减小到6%左右。
由以上分析至少能得出一项明确的结论:由于个人购房比例已接近100%,近一两年非个人购房对商品住宅销售增长率的下拉作用已不再明显,使得商品住宅销售增长率能基本与个人购房增长率保持一致(即6%左右的差距将趋于消失),从而有利于整个房地产销售的快速增长。
然而个人购房增长率从1998年开始的下降却相当明显,由1998年的峰值48.9%一路下滑至2002年的24.9%,这表明了房地产改革对福利分房体制下所累积庞大需求的释放作用正在不断减弱,特别是观察到从1998~2002年间住房成套率的急剧提高,业已说明真正有强烈购房意愿的居民已开始有所减少。因此,1998年以来个人购房增长率的下降趋势将是长期的,不过,从这几年的数据来看,这种增长率的降低应该相当平缓,如果再联系到非个人购房对商品住宅销售的下拉作用趋于消失,2004年前后商品房销售增长率的下降应该是相当小的。
不过,按照目前住房的销售情况,如果以目前的速度发展,大概三年左右时间,中国的住房成套率将提高到90%左右,从而福利分房时代留下的不合理住房将大部分得以解决,房地产业需求的高增长从此也将走向了尽头,虽然它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长期来看,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仍将快于GDP增长率,毕竟城市化与消费结构的升级作为两项长期的因素,将刺激这一行业以高出GDP增长率4%左右的速度发展。
然而,这一轮高增长的结束绝不可能意味着它立即会向长期增长率回归。伴随我们的将是一段时期的低迷或衰退。这一点只需从简单的数字关系就能看得非常清楚。
政策效应产生的需求在图中为弧形的一段曲线(当然,它的实际形状可能相差很大,由此得到的总需求增长率的图形也会有一些不同),它从一点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完全消失,而非政策性需求则为斜率恒定的一条直线。由两者加总形成的总需求及其增长率如图所示。
这样,当政策性效应开始减缓及消失之际,真正长期性的非政策性效应需求已经难以承载如此庞大的需求总量,增长乏力乃至衰退将由此开始,直至最终恢复长期的增长水平。
因此,政策性效应的释放在其即将结束之际不可避免地引发一场全行业的衰退过程,而这一天的到来可能将是三年左右的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6: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中国最危险的泡沫

谢国忠:有史以来最大的地产泡沫将在近期破裂

证券日报  

中国拒绝提高利率正在引发新一轮的投机浪潮
  中国拒绝提高利率是因为中国担心房地产泡沫破裂。它将会引起新一轮的投机浪潮,这将使得经济泡沫不可避免地破裂,而且损失将更加惨重。在这期间,投机将继续支撑全球的需求,特别是在原材料行业。
   
   
   
地铁1号线南延12站确定
河西精装修每平米5280元
南京一楼盘降千元付工资
地铁1号线南延走宁溧路
上海绿地集团将入主城开
年底河西抵债房大量上市
高存量江宁房价艰难求进
南京主城价高无奈"外迁"
今年城东住宅仍旧不够卖

  



  
[深度报道][地产播报][排行][新闻中心]  


  世界经济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上
  美联储将利率保持在异乎寻常低的水平,并保持了很长时间,这引发了一次巨大的短期美元流动,特别是顺利地大量流向亚洲资产市场。自从2002年年初以来,亚洲的中央银行所持有的自由兑换外汇储备翻了一番,达到了2.2万亿美元。这曾经造成了对美元国债的大量购买,创造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迅速增加,也创造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
  这个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不会超过一年
  目前,这个泡沫是如此之大,已经导致了能源和食品供应出现严重的瓶颈现象。以美元为主导的经济体的货币环境会继续紧缩,不论是中央银行们为了对付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还是通货膨胀吸收了更多的货币,这两者都使得美元区的货币条件紧缩。中国的家庭储蓄存款已经开始下降,因为中国人需要在生活开销上支出更多。美国的零期限货币?MZM:一个经济体系内流通货币供应的指标,等于货币供应减定期存款加货币市场基金,或者被称为货币市场流通的货币。?的增长已经停滞。
  石油价格和上海的房地产价格将成为转折点
  上海是这次经济泡沫的地震中心,这种情景有如1997年的香港和1990年的东京。当由于资金短缺而使得上海房地产的需求最终下降的时候,泡沫就会破裂。
  拒绝升息造成泡沫失控
  中国拒绝提高利率的做法刺激每一个潜在的投机者加入到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泡沫当中,因为这些投机者相信中国政府部门有能力控制并延长目前的投资繁荣。我认为,这是最后的疯狂。随着中国的通货膨胀和美联储加息的不断发展,离“最后算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仅仅是几个月,而不是一年。
  今年,在短短一个夏天掠过“柔性踏板”之后,全球经济再次显示出加速的趋势,这种情况给人留下了一种印象:似乎全球经济已经完成了完美的着陆。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全球经济根本就没有软着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拒绝提高利率正在引发新一轮的投机浪潮,这支持了全球经济的增长。“有规则的”步伐所做出的就是使得投机成本一直廉价到1.75%,因此,周期性投机浪潮不间断地为全球经济继续快速增长提供动力。
  我认为,全球经济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上,而这一泡沫是由中国和美国创造的。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引起了美国的消费和中国的投资的膨胀。房地产将需求膨胀的如此之大,以致于食品和石油的供应瓶颈现象引起了通货膨胀。泡沫将突然破裂,因为货币供应紧缩,这又是由于中央银行们为了阻止通货膨胀而紧缩,或者加速了通货膨胀吸收货币的边际供应。这次经济泡沫的命运已经脱离了政策制定者们的控制。
  上海房地产价格对石油价格比例的极限变化是显示调整时间点即将到来的关键。中国正在以不断上升的价格将上海的房屋出售给海外的中国人,这弥补了石油价格上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孪生房地产泡沫一直支撑着需求
  中国和美国成为了全球需求的发动机。在2002-2004年间,中国的贸易总额增加了6600亿美元,美国增加了3980亿美元。这一万亿美元国际贸易的增长显示了中国和美国需求的强劲。当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的七分之一的时候,中国的贸易增长量比美国的贸易增量多出了66%还要多。这反映出美联储的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比对美国还要更加有力的影响。(见下表)
  美国的贸易增长开始有些减弱,美国七月份的进口比六月份减少了1.5%,基准经过八月份的调整后,可能减少的更多,因为最近有一次微小的IT技术泡沫破裂。然而,因为今年美国的进口增长是去年的两倍,它在其他经济系统的收入效果会一直反馈回来,所以,美国贸易的减少被全球经济感觉到可能要花几个月的时间。
  中国的贸易持续迅速成长,近些年的增长超过了平均水平的两倍还多。尽管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迅速增加了进口的开支,中国仍然继续保持顺差。因为美国的需求减少,中国就逐渐成为了全球经济唯一的需求发动机。中国经济总量只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中国之所以扮演着如此重大的角色是因为在格林斯潘对利率政策的“运筹帷幄”之时在中国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泡沫。
表一: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增长
国家 中 国 美 国
单位 ($bn) (%p.a.) ($bn) (%p.a.)
1970s 3.2 23.6 39.2 19.1
1980s 7.7 11.7 41.2 6.5
1990s 35.9 15.2 111 8.5
2001 35.4 7.5 -131.8 -6.4
2002 111.1 21.8 -18.1 -1
2003 230.2 37.1 127.2 6.9
2004E 323.3 38 279.5 14.2
资料来源: CEIC和摩根士丹利
  注: 2004年的数据是根据今年中国前八个月的数据和美国前七个月的数据推算得来的。
  亚洲给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加压
  在IT泡沫破裂以后,在美国市场,资本回报率迅速下降。为了缓解IT泡沫所带来的痛苦,美联储快速地削减利率。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延缓了这一以改善货币条件为主要方式的刺激政策对需求的正面刺激。这导致了一个空前的低利率时期,这引发了大量的“carry trade”,即利率差价交易(在国外市场借入资金,然后在国内市场上买入固定收益证券以抵消国外市场上所持有的头寸,个体投资者会选择努力利用国外市场的低利率。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几乎能够获得无风险的投资回报,除非汇率发生了不能预料的变化。译者注),这种交易主要引发了亚洲的资产市场繁荣。
  亚洲的中央银行们不希望投资资本来决定它们货币的价值。美联储基准利率之低和维持的时间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再加上对冲基金的繁荣,导致了投资资本海啸般流向了亚洲。自2002年年初以来,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外汇储备翻了一番。达到了2.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长的1.1万亿美元中的大部分被再次循环进入了美国国债市场,这导致了真实收益率下降到了空前低的水平。
  亚洲中央银行们的行动给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带来压力。这种情况导致了一种印象:好象是格林斯潘先生购买了美国的国债。作为结果的长期的低利率在经济陷入萧条的时候引起了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上升,在收入没有增长的情况下,通过抵押再融资的方式刺激了美国的消费增长。
  还在继续吹大的中国泡沫
  中国经济一直处在资本回报率很低的环境中。我猜测,以名义美元计算,中国的投资回报率平均为大约3-5%的水平。美国的资本平均回报率大约是这一水平的两倍。如果考虑了到中国投资的风险贴水为2-4%,中国和美国的对比会变得更加不容乐观。因为相比之下少得可怜的投资回报,中国遭受了创历史记录的资本流出。
  对于中国来说,当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下降的时候,它引发了一部分中国逃逸资本回流。额外的流动性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引起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抬升了在中国投资的资本平均回报率。上涨的房地产价格是改善资本回报率的主要来源,而同时上涨的房价也创造了对原材料的强大购买力。
  美国利率很低保证了有进取心的投机者们寻找新的回报可能性。中国的繁荣最终导致了对人民币升值的巨大投机。在中国银行系统中,这引起了流动性的海啸,这又引起了当前能够带来最大回报的行业借入大量资金,主要是用于日用品产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借款狂潮创造了中国的房地产需求。首先,借款狂潮的“渗漏”为那些想把自己贪污的钱“漂白”的人创造了机会。第二,被借款狂潮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推动中国的家庭部门将资金从储蓄存款中撤出,用来购买房地产以对冲通货膨胀。第三,因为房地产价格已经连续快速增长了六个年头,海外和地方的投机者们跃跃欲试,购买了房屋,只为了一个目的:等待价格的上涨。
  日益增长的房地产需求和发展已经创造出并且还在继续引发螺旋式上涨。一些人能够很容易地获得资金,更加鼓励越来越多的人跳进这种游戏。中国拒绝提高利率再次刺激投机者们进入到疯狂状态。
  货币紧缩已经开始
  即使一个人能够把当前的情况是一个泡沫这一现实说的明明白白,除非这个明摆着的现实发展到了转折点的时点,否则,大多数投资者仍然不会离开这个“游戏”。而在时机上能够迷惑投资者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方面的表现埋下了祸根,而大家浑然不知。因为大多数基金只报告每个季度的表现,它们并不承担赌博的后果是正确的,但是可能会花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去设计其投资计划。
  我们知道的是,在这个泡沫中哪里有货币紧缩。日益提高的美国利率和通货膨胀减少了可以用来继续吹大泡沫(也就说,美国消费者的举债消费和中国用于投资的借款)的可用之钱。
  中国的储蓄存款的增长出现停滞,原因是通货膨胀增加了生活支出、为了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保证自己的财富不缩水而购买了房屋、快速上涨的抵押贷款分流了储蓄存款。这种情况在十年前的中国曾经发生过。当出现借贷繁荣的时候,它首先会引起家庭收入和储蓄存款迅速上升。随后,继起的通货膨胀增加了家庭消费支出,引起家庭储蓄存款下降。在本轮经济周期中,家庭储蓄存款在2003年出现了年增长率达到19.2%的高峰,在今年8月却下降了15.4%。
  美国的货币流通额增长也出现了停滞。主要原因就是最近美联储提高了利率导致了货币需求的减少。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货币市场流通的货币(MZM)出现了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7%的水平,在本轮经济周期中,MZM的增长在2001年达到了21.3%,而今年8月份已经放慢到2.5%的水平。
  当市场出现了大多数人都是赢家的时候,也就是股票和房地产的价格增长超过利率的时候,投机将会发生。伴随着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市值不断增长,它需要更多的钱以保证游戏可以进行下去。当货币供应量开始下降的时候,这将是发生在投机停止进行之前的事情,之后投机应该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6: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中国最危险的泡沫

经济学家危言耸听 称:中国房地产临近爆炸边缘
焦点房地产网 house.focus.cn 2004年08月19日14:49 上海商报
顾 英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最近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称,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或已经产生房地产泡沫或正面临产生房地产泡沫的危险,而即将到来的货币政策调整将给全球房地产和世界经济带来巨大风险。
【延伸阅读: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
   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的地区包括:中国、澳洲、英国、韩国等。上海和北京已占全国房产销量的14%,也是地产价格升幅最快的地区。中国收紧银根加上预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两个因素,对资金的流入可能造成致命的影响,使中国房地产市场看似接近“爆炸”的边缘。
   国内也有文章对此进行呼应。经济学者易宪容发表了一篇名叫“谨防房地产业要挟整个中国经济”的文章。易宪容在文章中说,近几年来,房地产业不仅是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企业获得暴利最多的行业。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其他行业的增长在放缓,但房地产无论是投资还是商品房的价格都照升不误。国内的房地产业调控之所以困难,就在于国内房地产业挟持着中国大陆经济,挟持着各地方经济。如果国内房地产崩盘,整个国家经济就可能发生危机。
   我们把史蒂芬·罗奇和易宪容的警告放在一起,史蒂芬·罗奇说,中国的房地产已出现泡沫,并且到了“爆炸边缘”;易宪容说,房地产业挟持着中国大陆经济,挟持着各地方经济,如果国内房地产崩盘,整个国家经济就可能发生危机。在中国经济可能成功实现“软着陆”、中国房地产可能成功实现“软着陆”的“主流”声音中,史蒂芬·罗奇和易宪容的警告是如此的刺耳。
   7月初,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刚刚宣布了它们不良资产比率大幅度下降的消息。但是,倘若史蒂芬·罗奇和易宪容所言成真,这些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将大幅度上升。在目前各类房地产贷款余额可能超过2万亿元的情况下,哪怕其中只有1%的不良贷款,也足以令这些商业银行不堪重负,并进而危及整个宏观经济。10年前的宏观调控同样是由房地产热引起,值得提醒的是,10年前房地产贷款余额尚不及目前的十分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6: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中国最危险的泡沫

房地产业要挟中国经济—专家易宪容解读房产经济
焦点房地产网 house.focus.cn 2004年07月23日11:48 中国房地产信息网


  最近,随着银行信贷增长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减速、工业经济增长放慢等一系列好的资料公布,宏观调控初见成效已成了国内学者与官员的共识。甚至在香港,有媒体就评论「国内的宏观调控该结束了」。情况真的是如此乐观吗?如果政府的政策真能如此立竿见影,如果市场真能按照政府的愿意而为,那么新的宏观调控又会不远了。
  宏观调控已结束?

  事实上,这次所谓的经济过热,并非政府出台几个文件、下几道指令就能解决。因为,这次的经济过热,是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不同的利益集团利益博弈的结果,而这种利益博弈集中在房地产业。

  也就是说,近几年来,房地产业不仅是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企业获得暴利最好的行业。银行的信贷消费启动了国人最终需求,房地产业成了各地方短期内业绩大见成效耀眼的明珠。同时,房地产又带动相关产业大力发展,目前政府大力整顿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建材等,哪个不是与房地产有关。目前经济上的瓶颈,包括能源、电力、运输、水等等,哪一项不是与房地产有关?看看北京03年GDP增长30%以上来自房地产、北京今年固定资产投资50%以上来自房地产,就应看到房地产在这次经济过热中的位置了。

  正因为国内房地产如此重要,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尽管房地产也关注的方面,如土地整顿、对房地产企业信贷收紧,但房地产受到影响则微乎其微。其他行业的增长在放缓,但房地产不论投资还是商品房价格都照升不误,甚至全国商品房价格上升了一成以上。很简单,作为这次经济过热的动力源的房地产都不能调整,这次宏观调控见效多少,就要大打折扣了,更不用说,国内宏观调控该结束了。

  国内房地产业调控之所以困难,就在国内房地产业挟持□中国经济、挟持□各地方经济。一方面,如果房地产崩盘,整个国家经济就可能发生危机。如90年代的日本与香港,房地产一出现问题,整个经济很快进入衰退期,而且十多年都无法振兴。如果国内房地产业不调整,也可能孕育更大的金融风险。因为,就目前国内房地产业的情□来看,基本上把整个风险都归结在国内银行体系上,无论是房地产企业还是个人消费信贷都是如此。如果让国内房地产泡沫任意吹大,泡沫的破灭不可避免,而最后承担的只能是国内各银行。还有,拆迁和房价过高,是当前社会除了腐败以外,民众最不满的主要问题。如果这些房地产问题处理不好,可能成为今后整个中国社会政治动荡的根源。

  泡沫风险 由银行承担

  总之,房地产业已经把地方政府、国家经济及民众利益捆绑在一起,房地产正在要挟□整个中国经济。我们应看到是尽管房地产业是推动中国GDP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商品房价格、金融风险、地方政府业绩以及买不起房屋的百姓,究竟哪一个利益更重要?就得看中央政府天平放在哪里了。这才是目前宏观调控的成败关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18 19:29 , Processed in 0.1673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