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27|回复: 1

郑恩田书法展值得一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4 23: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说我/郑恩田书法后记》
文/郑恩田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三、五年清理一次我写的字。自己给自己当评委,觉得能看的暂且留下,其余全放入水中揉成纸浆团。
  这本册子,就是二十余年留存的作业中挑出的。其中不少临古拟今之作,亦步亦趋、借他写我。清人高其佩曰:“作书须临古,摹古须有我。”所谓创作,也只能是在古人精心编织的书法大网中冲来撞去,不是引其局部,便是合盘汲取,去体悟融合。 更何况半路出家,弃画习字,东涂西抹,纵有七十二变,也跳不出如来佛手心。
  旧时的农村,那些镌刻在烈士堂、戏台、庙堂以及窑洞墙上的文字,便是唯一的文化遗存。我从小受其影响最深。如遇神灵,日摹夜思,是铭刻在心灵的烙印,也是我步入其中的启蒙之师。
  因此,在初入唐楷之后,被北魏墓志、造像以及简牍、帛书那生动自然、活泼率真的艺术风格所折服,并陶醉其中。行草追随风格特征强烈的作品,长期临习研究,可谓“上下求索、左右兼取、东碰西撞、翻来覆去”。涉猎比较宽泛。古人的临,今人的也临。起初多是关注字体结构,求奇求变,字形丑怪,用笔漂浮。在书法同道的帮助下,逐步认识到自身弱点,努力向厚重、内敛方向转变。但切割不力,积习难改。虽很虔诚,也颇用功,其结果往往是“常有会心处,却无得意时”。
  我生活在太行山一个小城狭域之中,学术空气稀薄、创作氛围贫瘠。好在长期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全身心投入职工业余书法活动的组织和辅导,自己也得益匪浅。三十年来,三万余众受到长短不同的书法培训,涌现出一批书法创作骨干,形成一支颇具规模的书法活动队伍。为阳泉市这座六十二岁的工矿城市平添了一缕文化清气,尽了一份责任和义务。如今年近古稀,总结自己、留下足迹,是集册之目的。在此特别感谢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及社会各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
  此书得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姚国瑾先生作序,长治书协闫炜生主席致文,魏太平、徐兴民先生鼎力支持,一并致谢。
  
                                                      己丑秋于鹅毛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3: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有会心处,却无得意时”。
::gif88::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8 21:25 , Processed in 0.1287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