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19|回复: 2

[推荐]《读书》十大名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4 22: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十大名篇

1、《读书无禁区》
  (作者:李洪林1979年第1期)
  《读书》开篇就打出“无禁区”的旗帜,让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怦然心动。
2、《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
  (作者:王蒙1980年第1期)
  在“文革”的火药味还没消散的时候,王蒙先生独具慧眼,拨开迷雾,为读书人“指明了方向”。
3、《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
  (作者:甘阳1987年第7期)
  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热迅速演化成文化热,离不开西方理论的引入。甘阳为中国学界文化反思的热情推波助澜。
4、《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作者:默默(刘小枫)1988年第6期)
  很多年轻人要迟至七八年之后才能看到他的这篇东西。
5、《百无一用是书生》
  (作者:金克木1989年第5期)
  此篇无意之中道出了特殊境遇之下读书人的普遍心态。
6、《后什么现代,而且主义》
  (作者:孙津1992年第4期)
  孙津先生的巧智与调侃使“后现代”因此愈加名声大振。
7、《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作者:朱学勤1995年第10期)
  朱先生的这篇“寻人启事”引来的回应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8、《北大校庆,为何改期?》
  (作者:陈平原1998年第3期)
  从此“老北大的故事”引起了出版商们纷纷效仿,全国各大名校一夜之间都有整本的故事出台。
9、《“不道德”的经济学》
  (作者:樊纲1998年第6期)
  商品大潮带来的种种道德问题令人文学者们心烦意乱的时候,樊纲先生的这篇文章的标题捅了马蜂窝。
10、《“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
  (作者:温铁军1999年第12期)
  “三农问题”这不仅是经济学者关心的,也是人文学者和普通读者关心的。但是这个问题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文人们感时伤世的好材料。
(侯颖/编制)

金羊网 2004-04-10 14:57:36  
www.ycwb.com
 楼主| 发表于 2004-12-4 22: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读书》十大名篇

感受思想的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04-12-4 22: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读书》十大名篇

                          《读书》十大作者

  1、丁聪
  20年的《读书》是与丁聪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我们所看到的文章虽然是各路作者写的,但是版式却是丁聪设计的。因此,丁聪也应该享有知识产权。丁聪几乎在每一期上都发表了作品,这也是其他作者无法比拟的。那些文绉绉的线条勾画出的漫画几乎成了《读书》的专利产品,它和《读书》上那些书卷气十足的文章相映成趣,让读书人爱不释手。谐而不谑,劝百讽一,不失儒雅风范。
  2、陈四益
  从“新百喻”、“瞎操心”到“诗画话”,陈四益先生在百字之内,精雕细琢,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功力,令人叹服。《读书》的读者已经习惯了这种文体,少了就觉得不对劲。借古喻今也罢,针砭时弊也罢,读陈先生的那几百个字,就是觉得过瘾。那是读书人说的话,也是读书人的态度,读书人的脾气。不吐不快,明知说了也白说,但仍坚持不说白不说。
  3、金克木
  金先生那些“不拘格套,发乎性情”的文风与《读书》这样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可谓一拍即合。二十年中,金先生共在读书上发表了126篇文章(其中25篇用的是笔名辛竹)。单就数量而言,无人能出其右。金先生的这些随笔可谓“无所不谈”,这也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的。而每谈必别出心裁,更令人望文兴叹。陈平原说金先生的文章可以通古今、通内外、通文理、通雅俗,此话不假。作为《读书》第一写家,金先生当之无愧。
  4、董鼎山
  传播域外文化信息是《读书》的一大特色。这方面董先生功不可没。他把美国文化中许多容易被忽视的信息通过《读书》介绍到国内,让人们在几十年的封闭之后又重新切实地看到了美国文化真实的一面。在《读书》刚刚起步的时候,董先生的这些介绍为中国读书界提供的充满生机的美国形象,令人神往。那些生动活泼的小品文,更是直接地向读书人展示了一种没有八股味的鲜活文体,不由得人不爱读。
  5、王蒙
  从“红楼启示录”到“欲读书结”,王蒙先生成了《读书》的铁杆写家。王蒙的幽默是一种智慧。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处世哲学”。他以“无为”的态度看世事变迁,自然多了一层常人难以达到,难以理解的深刻。或许他知道《读书》是读书人的《读书》,所以他在二十年中为《读书》写了82篇文章。他的那些高见,他所熟悉的关键人物的鲜为人知的事,和读书人说说,大家爱听,否则,到哪去说呀!
  6、刘小枫
  刘小枫先生的文章集才气与灵性,思想与学识于一身。在《读书》所有的作者中是独一无二的。其他人的文章皆可学,刘小枫的文章却不可学。你可以对他的那些“神学”不以为然,却无法不欣赏他的文章中扑面而来的灵气。若说介绍西学,与刘小枫同辈的许多学人都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就文章而论,除陈平原先生外,恐怕无人可比。如果《读书》上没有刘小枫的文章,肯定会黯然失色——失去了其它杂志少有的灵性的亮色。
  7、费孝通
  费老先生的文章数量虽然无法与前几位作者相比,但他的每一篇文章的份量都很重。他对自己学术历程的反思像晚霞一般绚烂,为《读书》增加了一抹可敬的暖色。他对学术的执着,对现实的责任感,使我们十分能理解为什么《读书》经常要把费先生的文章作为头条来发表。他的应用人类学其实与《读书》的现实关怀有着深刻的默契。这倒使人想起了一句更明白也更感人的题辞:“为了中国”。
  8、陈平原
  在《读书》的中青年作者中,陈平原无疑是表现最突出的一位。1985年,时为北京大学博士生的陈平原与钱理群、黄平合作推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反响之大,以致很多读者在多年以后仍然难忘当年阅读这组文章时的激动。陈平原出手不凡,从此成为《读书》的重要作者。90年代他在《读书》发表的两组文章“学术史研究随想”、“老北大的故事”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他说《读书》的办刊方针,思想上追摩的是《新青年》,文体上神往的是《语丝》,确是一语中的。
  9、汪丁丁
  尽管相当一部分《读书》的读者对经济学方面的文章不是很感兴趣,但“汪丁丁”这个名字却是耳熟能详的,因为出现频率实在太高。《经济学的关键词》、《再谈经济学的关键词》等名篇,就是在《读书》发表并得到了不少经济学的门外汉的欢迎,正是通过他的文章,使他们理解到经济学的精要。诚然,他的文章旁征博引,大气磅礴,没有广泛的阅读背景难以彻底了解,但每读便会有所得。而他对道德、知识、自由的关注,则是经济学者中少有的。
  10、辛丰年
  许多人恐怕都是通过《读书》了解辛丰年的,又是通过辛丰年在《读书》上的文章了解西方音乐的。在所谓的严肃音乐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火爆之前,这位老人就隐居于乡间,沉浸在西方音乐的圣殿之中。人们可以从他的文章中感受到音乐的高贵一面。相比之下,今天演出市场的热闹是不是又多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呢?辛丰年在《读书》上发表的文章数量虽不算多,但他的名字却又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老读者们的印象应该更深。

李勇 《新周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19:20 , Processed in 0.1396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