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52|回复: 0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宗师萨依德(Edward W.Said)病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 22: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离在东西文化边界上: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宗师萨依德(Edward W.Said)病逝
                            作者:宋国诚

  当今世界具顶尖地位的巴裔美籍后殖民理论家爱德华.萨依德(Edward W. Said)在九月二十四日病逝,享年六十七岁。他被公认为当代最重要的文化评论家之一、同时也是巴勒斯坦独立运动宣传家、政治行动家和音乐评论家。一代大师的殒落,不仅是美国学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第三世界知识界、弱势民族与边缘族群一位「心灵挚友」的远去。
   尽管萨依德被认为是美国社会中东利益最主要的、最雄辩的代言人和鼓吹者,但萨依德绝不是一位藉由鼓吹巴勒斯坦独立以对抗美国或西方世界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即使在晚年,在贝鲁特美国大学的一场毕业演讲中,萨依德一方面呼吁阿拉伯青年一代,要走出阿拉伯被征服、被殖民的历史阴影,不要成为过去历史的受难者;但一方面也坚决反对美国的决策者基于自身利益,不顾阿拉伯人民不同意见和观点而提出「自以为是」的所谓「中东解决方案」。萨依德指出(就美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而言),他的基本主张不是诉诸文明的冲突而是「文明的对话」,但这种对话是平等对待者之间和平的、批判的对话,而不是强权者与弱势者之间好战式的、叫嚣式的对抗。
  萨依德是一位游离于东西文化边界上的世俗批评家,他通过「反写」策略,在西方文化强势主导的当代世界中,瓦解并拆穿了西方文明深处那种自我优越的假象。他建立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论述批判」,一种包括民族的、历史的、殖民的、小说的阅读与批评策略。其著名的「东方主义论述批判」,对各种经典文本和小说如何被运用于权力压制与权力合法化的分析与理解,对西方的殖民事业与西方对待巴勒斯坦问题的方案,构成了强烈的质疑与挑战。
  「东方主义」(Orientalism)一书是萨依德的成名代表作。东方主义,扼要来说,是指西方对东方的一种帝国主义论述形式,是西方知识精英建构东方世界的一种文本书写与修辞策略;它是一种在东方现实上找不到它的对应物但却始终是关于东方的研究与学说;尽管东方主义主要是由虚构和再现构成,但却拥有持续的历史威力,它助长并参与了西方帝国主义的形成,在近代历史上,它与西方对东方的殖民统治相互辉映、相互支持与相互运用。
  通过「东方主义」一书的写作,萨依德开创了一个「东方论述」(Orientalist Discourse)的学术场域。所谓东方论述,我把它界定为一种为彰显西方主体性而系统化生产出来的「服务论述」。东方论述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叙事,亦不是一种关于历史史料之编篡与管理的方法学,而是一种以「东方」为认识论与本体论的投射场,从中进行西方自我理解和自我建构的「扈从的历史学」。在西方历史发展的漫长旅程中,东方被设定为一块「幽黯之域」,以便衬托出西方这一「日照之源」,东方在为西方服务,东方论述则为西方主体服务,这种系统的、服务性的叙事结构??
  萨依德说过,东方自古以来就不是欧洲的对话者,而是其「沉默的他者」。因此,对东方论述以及其作为殖民时代有机组成部分的挑战,就是对一种把东方作为客体并加诸其上的「缄默性」的挑战。从这意义来说,萨依德写作「东方主义」的目的,是从一个生存事实遭到扭曲和否定的东方人的立场,对帝国主义论述进行一场「书写反击」,打破百年静寂的沉默,摆脱东方被「集体误现」的他者地位。
  正如裴莉(Benita Parry)指出,萨依德使当今人们了解到(欧洲)都会文化长期以来被帝国主义意识所渗透,尽管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涉及高难度的文学诠释的方法与技巧,但萨依德仍然致力于探索文学中被隐蔽的以及至今少为人知的与帝国主义的勾联关系(filiations)。萨依德的研究不仅拓深了对正统英国文本的研究,也加宽了「论述帝国」(narratingimperialism)的视角和纬度。在此以前,小说仅仅被视为对国内事务、习俗和社会存在一种孤立的道德批判,但如今批判性的关注转向了去发掘关于奴隶交易的知识、奴隶产业、殖民地契约劳动等等殖民扩张,以及殖民统治法则如何扩展了小说的知性和对国内社会不平等、权力关系之戏剧化描写的冲击。
  而在萨依德自己的著作和许多关于萨依德的批评中,充满「流亡」、「离散」、「边界」、「迁徙」、「局外人」、「越界」、「无家性」等字汇,但这不只是字汇而已,也不只是萨依德私人的身世与经验,而是关联到萨依德批评的方法论与认识论、他的写作风格与论述位置,乃至关联到后殖民知识分子的共同经验与处境。
  对这位自幼离开巴勒斯坦故乡,任教于美国一流大学并定居纽约至今的知识分子而言,「流亡」不仅是时代背景下特殊的生活经验,更是塑造他个人批评生涯、学术创作位置、文化立场与理论偏好的存有性基础。在一次访谈中,萨依德表明了自己「非常分裂的身世」,一方面,他是一个文学家、批评家,在学院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一方面,他又过着与这种职业生涯完全不同的生活;他有着完全的中东背景,对中东地区经常的访问,对现实政治的积极介入;所有这一切都放在一个不同的盒子里,这是一个与一般的文学家和批评家完全不同的盒子。
  显然,萨依德并非以一个「学院学者」而受到世界性的关注,正好相反,他是以一个「公共思想家」而享誉世界。

                                                            ——世艺网
78_19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4 00:08 , Processed in 0.1386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