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50|回复: 3

余英时: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 19: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信人: bigpen (刀板上的良心),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余英时: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转)1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Mon Feb 19 14:17:02 2001) , 转信
http://www.culchina.com/Reading/artical/yu%20yingshi.htm
余英时: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
  
 雨民
“我只是一个学历史的人,又曾幸运地参与了儒学文化的最后阶 段” .余英时作为当代海
外卓有建树的历史学家,以丰富的史料,对 中国文化演进历史、内在规律作实证描述与客
观考察,创建独到的文 化建设观。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提出一个“韦伯式的问题”,开发中
国 文化矿藏,寻觅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伦理原因,在学术界发大音响。 他在这方面所做
的贡献主要体现于他的名著《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 人精神》。


一、 对“新教伦理”的诠释
在余英时看来,韦伯的理论贡献在于:指陈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除了经济与社会的原因外
还有文化与精神的原因,这样的一种原因也 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背景,这也就是所谓的“新
教伦理”,也称为入世 苦行(inner �worldly as ��catechism )。
韦伯认为,加尔文的入世苦行的思想特别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所以他的研究在地域上
侧重此种思想所波及的地区如荷兰、英国等地。 这一精神的基本要素被以下信仰公式所表
达:勤勉��节俭�� 天职��罪。如余英时所表达,新教精神中包括了勤
、俭、诚实、有 信用等美德,但更注意鼓励人们“以钱生钱,而且人生就是以赚钱为 目
的,不过赚钱既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也不是为了满足任何其他世 俗的愿望。换句话说,
赚钱已成为人的‘天职’,或中国人所谓‘义 之所在’”。这样的精神似乎是超越非理性
的,“但更奇妙的则是在 这种精神支配下,人必须用一切最理想的方法来实现这一‘非理
性的 ’目的”。
他将韦伯思想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相比较,指出韦伯所论,自 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历史理论,因此不可原封不动的套用于 中国史研究。但韦伯的理论又和马克思的理论
一样,“其中含有新观 点与新方法”,足以启发非西方社会的历史研究。相对于马克思主
义 的经济决定论,韦伯认为文化与精神也可以在历史运行中发生重要作 用。
不过韦伯也不是“历史唯心论者”,他在肯定宗教对经济发展的 同时,又认为资本主义不
纯粹是宗教改革的结果。如余英时所分析, 韦伯指出资本主义的兴起可以归结于三个互相
独立的历史因素:经济 基础、社会政治组织以及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思想。西方近代资
本 主义是在此三者交互影响下发生的。这样,韦伯便从多元视野,对西 方资本主义发展
的起因与结果,作出广泛意义上的判断。他对新教伦 理与西方发展的关系所做的不同凡响
的解读,某种意义上启发历史学 家对世界社会发展史做重新审订。
78_19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 19: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余英时: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

二、一个“韦伯式的问题”
余英时试用韦伯观点对中国历史做新的分析。他想追问的是:在 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
前,中国的传统宗教理论对中国商业活动究 竟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影响,具体内容又是什
么。他承认自己提出的 是一个“韦伯式的问题”。
他也生怕所从事的研究是在套用西方的理论,但又说尽管已经历 史所用的方法相同,但只
要结论不同,就可以避免这个倾向。余英时 研究的结果,中国传统宗教对本国的社会经济
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作 用,而韦伯则在他有关中国文化的论述中竭力说明:中国传统宗教
与 文化无法导引出类似西方的资本主义。
这里我们要介绍的余英时的文章(实际已成一部著作的规模)的 题目是 《中国近世宗教
伦理与商人精神》。
全文共分三编:上编,中国宗教的入世转向。这一部分主要研究 中唐以来新禅宗与新道教
。中编,儒学理论的新发展。重点分析新儒 家与新禅宗的关系,并论及中国宋明理学的发
展,具体分析由程、朱 到陆、王各种思想的发展情况。下编,中国商人的精神。以十六至
十 八世纪为时代断限。他说自己在这编中所照应到的不是商业发展的本 身,而是商人和
传统宗教伦理特别是新儒家的关系。这三编有独立性, 但又相互关照,连成一个完整的体
系。
余英时在文中提出一个重要议题,即入世与出世的问题。他觉得 这个问题关系到世界各地
区表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的一个共同特 征。
一个宗教要使其与现代化结合,并对其发挥有益作用,一个紧要 的问题就是一方面是“出
世”的,一方面又是“入世”的,承认“此 岸”,重视人生,以出世的超越精神,尽力做
入世的最现实的事。 余英时论及唐代佛教变化,指论从社会史角度来看,重要一点就 是
从出世转向入世。而惠能所创造的新禅宗,在这一发展上尤具突破 性和革命性的成就。余
英时说,有人称他们是中国的马丁·路德是有 理由的。惠能立教的基本意义是“直指本心
”、“不立文字”。后世 通行的《坛经·机缘品》记录他的话,有“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等 语。他还说,惠能有“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之说,在当 时佛教界是一
个狮子吼。 佛教精神从出世转向入世,便是从这一句 话中体现出来。不过余英时也承认
,惠能的宗教革命最初仅限于佛教 范围之内,而且唐代的宗教派别甚多,禅宗不过是其中
的一支,这一 革命实际上是静悄悄地发生在宗教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并没有掀动整 个世
俗的社会。
正如余英时所分析的,路德也好,加尔文也好,还都是将此世看 成是负面的,是人的原罪
的结果。但是他们的进步在于他们已经反对 单纯的寺院修炼,已经觉悟只有入世尽人本分
才是最后超越此世的唯 一途径。他们的“天职”观,更力证入世符合上帝愿望。入世苦行
的 思想,之所以在加尔文的教派中发展到最高,是因为他的天职观更加 积极, 对入世理
论的辩护更有力。余英时引《坛经》第三十六节中 《无相颂》,曰:“法元在世间,于世
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 世间。”这一《颂》在通行本中又改成:“佛法在世间,不
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其所含的“入世”意义就更加清楚了。 《五灯
会元》卷三有《百丈怀海章》记载:“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 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
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 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之语流播 寰宇。” 余英时说,从百丈的语言中可见,他们在坚持一种教义,
已经对传统的教义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化 ,在教徒的心中发生高度的 紧张。因为以前佛教
徒在事实上不能完全免于耕做是一回事,而现在 已经完全确定耕作的必要则是另一回事。
推断百丈的话语,只要作事 而不滞于事,则无罪可言。这是用超越与严肃的精神来尽人在
世间的 本分。
余英时在说到新道教时,称道全真教云:全真教有两个理论,一 是“默谈玄机”,即是“
识性见性为宗”;一是“打劳尘”,即是 “损己利物为行”。所要说的是若无前者,终生
在劳动中打滚,永无 超越的可能;若无后者,则空守一心,也不能成道。余英时说,这实
际上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稍知加尔文教义者不难看出这 正符合‘以实际意
识和冷静的功利观念与出世目的相结合。’”余英 时论全真教与禅宗也有不同的地方,它
的入世倾向在一开始便比较明 显,比禅宗来得更直接与深切。新道教对中国民间有深而广
的影响, 其中有一个思想,便是天上的神仙往往要下凡历劫,在人间完成“事 业”以后
才能“成正果”、“归仙位”。同时凡人要是想成仙也必须 “做善事”、“立功行”。

前面说的是禅宗与道教。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自然会想 到“儒、释、道”。余英
时在论说中国传统中的近代性转化时也将目 光注意到儒家。他承认中国儒学发展到宋明时
代是一大转折,从这时 候起中国儒家出现了近代性演化。
他论说克勤克俭、光阴可惜的思想都是儒家的古训,但是到后来, 尤其是门第时代,这样
的思想便被无形中淡化。到了新禅宗入世运动 发起,特别是新儒家发生之后,中国儒家中
的这种思想种子再次阐发。 朱子在教育门人时常说:“光阴易过,一日减一日,一岁无一
岁,只 见老大,或然死者”。余英时说,新儒家将浪费时间看作是最大的罪 恶,与新教
伦理毫无二致。不过他说,“在这一问题上新儒家其实也 受到了佛教的刺激”。朱熹有言
,“在世间吃了饭后,全不做些子事, 无道理。” 余英时解释云:这里所说的做事虽然
不全部说是生产劳 动,但其所宣扬的是只要在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则可以心中无愧。这
和新教的工作观依然十分相似。新教认为人必须有“常业”(fixed cal -ling )。不是
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同一类职业,即使不是体力 劳动,只要为上帝努力“做事”即可。余
英时说,只要将上帝换为 “天理”,即可发现新儒家的社会伦理有许多与新儒家的思想合
节。 新儒家与以往的儒教最大不同之处是前者找到了生命超越的根据。新 教徒以为入世
苦行是上帝的绝对命令,上帝的选民必须以此世的成就 来保证彼岸的永生,新儒家则相信
“天理”,人生在世,必须在自己 的岗位上勤勉“做事”以“尽本分”。做事不是消极的
,必须“主敬”。 主敬的方向一方面是对“事”,另一方面对于消除内心紧张来说,又
其所敬方向又是对“天”,对“理”,这样中国新儒家就有了宗教承 当的意义提升。


--
※ 来源:.北大未名站 http://bbs.pku.edu.cn [FROM: 162.105.49.178]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 19: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余英时: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

三、心、性说新解与“信仰得救” 中国禅宗强调“心、性”。《坛经》第二十八节说“故
知本性自 有般若之智,自用知慧观照,不假文字。”余英时解说惠能的观点与 马丁·路
德的思想已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即重在“本性”,自由解经, “不死在句下”。敦煌写本
《坛经》三十一节说:“三世诸佛,十二 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得善
知识示道见性;若自 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识自心内
善知识,即得解脱。”
宋明新儒学与以往儒学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关于心性论的阐述。如 余英时所说,韩愈虽然首
创儒学的复兴,但在心性论方面无所贡献。 他有《原性》一文,但与宋明的思想境界距离
甚远。在韩愈的时代, 只有禅宗有心性的功夫,儒家在这方面完全是一个空白。新禅宗“
求 心见性”,对俗世的吸引力就在这里,给世人(显然也包括中国儒家) 提供了一个精
神上的最后归宿,俾使人得以“安身立命”。与韩愈同 时的还有李翱,著《复性书》三编
,注意以《中庸》、《易传》为 根据,讨论心性。他的观点没有摆脱佛教纠葛,但心性
学萌蘖初现。 余英时说明,真正的心性学直至宋朝新儒家出现,方逐渐达至成熟境 界。
事实上将朱子理学与阳明心学作比较,将儒家心性之学加以发 展具有最大贡献的应说是
后者。王阳明承续思孟学统,收纳佛学精粹, 反对死守经典,主张内观本心。他以“良知
”释心性,将中国儒家的 心性思想推至高峰。
西方新教思想中有“因信称义”的说法,反对宗教烦琐的礼仪, 认为信徒只要内心具备真
诚的信仰,就可能获得上帝的信任与爱顾, 成为神的“选民”。余英时认为,禅宗的“求
心立命”与新儒家的心 性论,已具备西方新教“因信称义”的精神内容。
余英时说,我们已经看到一个事实,即新禅宗对新儒家的最大影 响不在“此岸”而在“彼
岸”。儒家自始即在“此岸”,是所谓“世 教”,在这一方面自无待于佛教的启示。但是
到了南北朝之后,佛教 与儒学士大夫都已经看到儒家只有“此岸”而无“彼岸”,以儒家
的 习用语言即是有“用”而无“体”、有“事”而无“理”,这是一个 严重的问题。
新儒家因新禅宗的挑战而开展自己的心性论,最后找到了“彼岸”。 但是也要看到新儒家
的“彼岸”论一开始就不同于佛教的彼岸论,儒 家的彼岸是“实有”而不是“空寂”。诚
如朱子所说:“儒释言性异 处只是释言空,儒言实;释言无,儒言有。” 所以儒家所建
立的 “彼岸”只能是“理”的世界与形而上的世界。同时中国心性论的建 立又表明,一
个信仰者只有通过对“心”的关照,才能获得对“理” 的觉悟。
我们通常都在说“终极关怀”,但关怀的到底是什么?似乎谁也 说不清楚,其实这样的“
关怀”也就是对生命的“最终理由”,即 “生命基础”的关怀。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
都将这种理由与“神” 连接在一切。而儒家的世界里没有神,而让人生与 “天命”、“
天 理”以及“心、性”联系在一起。强调前者的是朱子的理学,强调后 者的是王阳明的
心学。
王阳明思想在中国为什么不能成为主流学说?这实在是一个有趣 味的问题。这也许因为,
心学太强调个体知觉,天理与天命意识被冲 淡。这就产生两个弊病。其一是从人的深层意
识来说,都有一个依赖 感的问题。人的依赖感觉是在童年时代因对母亲的依赖而发生发育
出 来,进而成了终身的心理记忆。王阳明思想使人只是相信自己,使这 样的依赖得不到
最安全的安放位置。“依赖”表现为权威与外界两个 因素,如果不是“外界”的,就没有
安全;同样如果不是“权威”的 也不会有安全。王阳明将个体的良知确定为主要的,就使
这两个条件 部分地失去了。显然理学强调对外界的最大权威��“天理”的“依 赖
”,可依赖感自然要胜过“良知”。我们承认宗教的设神说教对人 有更大的可供依赖的成
分,也就是这样的原因,世界大多数民族都有 宗教。中国没有宗教,而创造出“天命”与
“天理”,到后来将天命 改为了天理,取消其最后的宗教气息。这也许是因为中国不容有
天上 的“神”与地面的“皇”争夺权威的缘故。强调“天理”也被中国传 统社会特点所
决定。心学说“心”,人皆有“心”,其“心”何多, 则国家与民族思想容易走上涣散的
一途。说天理只有“一个”,对于 一个统合社会来说,更具有思想的契合性。
以上所说,只是一种“也许”的假说,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见解。 然而做细致的思考又发
觉,心学对于世道人心的匡正,又比理学来得 有效。这是因为,王阳明所说的“心”(也
包括王阳明之前心学开创 者如陈白沙等人的思想)不是一个悬空不定的“心”,王阳明也
说天 理。只是,他要搞清楚的是天理与心之间的关系。
请看他与自己学生的对话。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 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
,似与先生之说相戾”。王阳明回答:“于 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
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 精至一处便是。”爱又问,“至善只求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
能 尽”。阳明则曰,“心即埋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又说:“以此纯
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 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
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诚然,朱熹说天理是在建立彼岸世界,然而怎样使天理到达人心 呢?他的意见先求于外,
由外至内,因此有“格竹子求天理”的故事。 所设计的精神通道是:格物��求理。
这样,求“理”的方法就显得 烦琐,向“理”的道路总觉得壅塞。而阳明的精神路径则通
捷得多: “致良知”��“天理”,或者说是“直观本心”即可得到达“天理”。
强调只要“心”里“有”着,“天理”的光线就可以直射心扉,使内 心精神通彻透明。理
在我心,不必外求。与朱熹比较,王阳明同在建 立中国人的彼岸世界,但是这个彼岸不是
遥不可及,而是扪心可悟, 垂首可见。如果说朱熹所社的彼岸远在天边,阳明的彼岸即在
心头。 一个有信仰的人不假它物,直与天理沟通。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朱熹之功在于建立了中国人的信仰世界。他 的“理”实是一个信仰光
源,是中国式的“彼岸”世界。朱熹之弊在 于,他没有找到一个通向“信仰”与彼岸的方
法与道路,他所设计的 “格物致知”方法,难以实行。如此,屋无窗无法照见“理”的光
源; 海无舟无法抵达“理”的彼岸。明知有“理”,无法至“理”,无奈 而叹!阳明之
功在于直说“心”的意义,实际是说何必开窗,心即为 窗,何必借舟,心即为舟,何必格
物以求“理”,心即是理。理为信 仰的目标,心为信仰的根据。坚其信仰的根据,理必获
得。有心方有 理,无心理难得。显然,与朱熹比较,阳明的心学更与基督教新教所 主张
的“因信称义”相近,在建立现代性信仰世界方面所做的贡献更 大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 19: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余英时: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

四、忧心
余英时也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恐其将为“游魂”。 他说,从全面来看,中国近世的
宗教转向其最初发动之地是新禅 宗。
新儒家的运动是第二波;新道教更迟,是第三波。这是唐宋以来 中国伦理发展的整个趋势
。“这一长期发展最后汇归于明代的‘三教 合一’” . 然而儒家于中国将来的命运究竟
是怎样的呢?中国有没 有儒家复兴的希望?中国以至东亚是不是如同杜维明所说的有一个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对于以上的问题,余英时的论文透出些 须的疑惑,为儒家
于今后的困境为难。

关于儒学再兴,余英时觉得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是致力发挥 其固有的“践履”精神与
“人伦日用”性格,还是象现在这样仅将其 局限于一种“论说”。如属前者,儒学便以“
游魂”为其现代命运。 后者,“则怎样在儒家价值和现代社会结构之间重新建立制度性的
联 系”,又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
问题在于儒学的存在与其所依附的制度有着重要的联系。儒学与 制度的关系既然已经被割
断,儒学存在的前提也就没有了。不同的是, 基督教曾经与世俗制度结合在一起。宗教改
革与启蒙运动之后,宗教 与世俗制度是分离了,但它是有教会组织的宗教,最后还可以寄
托在 教会制度之中。
他又认为,中国在传统时代到处有讲学的地方,书院、私塾与明 伦堂,通过乡约、小学、
劝农、义庄、族规作多方面的努力,尽量将 儒家伦理推广到社会去。譬如明末清初朱伯庐
根据儒家伦理所写的 《治家格言》,就是因为有了上述条件才在社会中获得广泛流传。现
在儒学已经没有这样的条件。儒学只在大学里才具一席之地,只能依 附在大学制度之中
,此外只有一些零星的儒学社群,但也往往依附在 大学体制之中。余英时发问:“那么是
不是儒学的前途即寄托在大学 讲堂和少数学人的讲论之间?这样的儒学其可能的最高成就
是什么?” 是的,我们同意余英时的说法。一个有价值的学说,必须在“人 伦日用”中
发挥作用,而不能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
假如中国无论从家庭到社会“儒家教育都没有寄身之处”,而只 是驻留在大学的讲堂之上
,那么任其一部分知识分子论说现代儒家思 想如何高妙,“又怎样能够传播到一般人的身
上呢?”,80 年代新 加坡“‘儒家伦理计划’的失败便是一个前车之鉴。” 从余英时研
究的成果中我们依稀间看到了中国文化传统(儒、释、道)中现代精 神的微弱闪光,虽
其“微弱”,毕竟“闪光”,由此增添从事中国文 化建设的信心。余英时的研究又告诉我
们,儒家文化在今天的更新所 遇到的困难将会很大。中国人的“精神贫困”,不亚于物质
的贫困, 中国人在精神建设上所化的力气,将不会少于物质建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0 10:07 , Processed in 0.1418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