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841|回复: 88

〖重磅巨制〗兰亭序的千古奇冤(兰亭范字对比集中营,学习研究兰亭的福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8 13: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磅巨制〗

兰亭序的千古奇冤

兰亭范字对比集中营  学习研究兰亭的福音




唐山炎黄轩 王开儒






一、冯承素摹神龙兰亭序

被誉为中华第一书的《兰亭序》是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暮春,王羲之、谢安等四十一人雅集会稽(今绍兴)之兰亭,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王羲之乘兴为此诗集作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次日王羲之发现写的很好,只是有几个字不满意,于是他再重写,可是数幅都不如那幅,于是他涂改了几字,留下此传诵千古的《兰亭集序》,简称《兰亭序》。

当时,王羲之的书法就已很有名气。到南北朝“已脍炙人口”,梁武帝萧衍称他的书法:“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到隋代他书法的碑拓已流传于世。唐太宗李世民得到隋开皇《兰亭序》拓本后,在天下广为搜寻王羲之真迹。甚至不惜派大臣骗取真迹。此事被当时的宫廷画家闫立本画成《萧翼赚兰亭图》。由于一代天子的推崇,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兰亭序》被奉为天下第一书,成为家喻户晓的书法样板。而李世民则把《兰亭序》真迹据为已有,他死后竟将真迹殉入昭陵。而作为天下第一书的《兰亭序》,只能以其发动的宫廷摹本流传后世。后经宋、元、明、清广为翻刻已化身万千,蜚声海内外。而在一千多年临摹比较中冯承素摹神龙兰亭被世所公认:“牵丝映带,神清骨奇,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下真迹一等’。”今天,从印刷品到课本,从报端到电视,从故宫到绍兴兰亭故地,都标榜冯承素本。换言之王羲之的《兰亭序》今天是以冯承素本为代表的天下第一书。

然而,近几年出版的一私人拓本的字迹风神与冯承素本颇为相像,经考,此本为宁波天一阁存明丰坊摹刻神龙兰亭。于是,笔者把冯摹本(冯承素摹神龙兰亭)与丰刻本(丰坊刻神龙兰亭)两帖逐字逐笔进行比对:



永,第一点丰刻本如高山坠石,冯摹本如包袱放地。丰刻本弯折直下,左控如铁,尾钩果决。冯摹本左部开笔如蜂尾,弯折拖媚失力,尾钩萎缩。

和,丰刻本第一撇,中锋遒劲,一扫千军。冯摹本侧锋乏力。第二横丰刻本沉着利落,如金刀入掖。冯摹本如皮影人之手,提锋丰刻本如飞矢,冯摹本恭送他人。“口”丰刻本遒劲端庄,冯摹本龙钟失峻。

九,丰刻本横笔斜出如尺,力抵千斤。冯摹本稍弯失神,弯折多肉缺力。

年,丰刻本三横和中竖瘦劲。冯摹本肥钝,多蜂尾钩。丰刻本一点圆润有力,冯摹本肥拙。

嵗,丰刻本“戈”如弓,冯摹本硕无弹力。丰刻本“小”形聚神足,冯摹本纤而呆。“山”媚而歪。

在,丰刻本第一横安稳,冯摹本象纸刀,第一撇丰刻本收锋有痕,冯摹本如风吹长袍。“土”一竖丰刻本险如崩钉,冯摹本如面条下水,且脖长。

癸,(不清)

丑,丰刻本如刀剑在匣,冯摹本三条长锋上翘如待食鱼鹰。

暮,“艹”冯摹本锋长且弯。“曰”丰刻本上重下轻弯折有力,冯摹本肥而乏力, “大”丰刻本开张有力,冯摹本第一横和上一笔相重,撇捺短直如企鹅两翅。

春,丰刻本第一撇如长刀插地,冯摹本刀软无锋,右一捺丰刻本如刀鞘如曳,冯摹本如蛆上池。三横丰刻本如三钉,冯摹本如三鱼刺。

之,第一点丰刻本饱满,冯摹本 扁秕。弯折丰刻本严谨,冯摹本一划而过,肥瘦不当。收笔丰刻本丰满冯摹本肉呆。

初,“衤”丰刻本弯折有力,两点得体,冯摹本角小失力,后一点肥大如蛋。“刀”丰刻本开张外直,可宰物,冯摹本肥钝,如挂在墙上。

會,丰刻本“田”“日”虽小,但笔笔到位,气度不减。冯摹本纤弱失力。



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3: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清)

日,丰刻本敦厚端严,冯摹本肉而腰瘦。

也,丰刻本斜出直横,冯摹本有弯,丰刻本弯折严峻,如堂上法官,冯摹本软似堂下客。

天,(不清)

朗,丰刻本劲健疏朗,冯摹本“良”轻重失当,有应敷之概。

氣,丰刻本“乙”间架严整,回锋有力,冯摹本宽肥,英气半损。

清,丰刻本三点爽利,提锋果决,冯摹本肥而迟疑,“青”丰刻本劲朗,冯摹本拖软。

惠,丰刻本“由”遒劲严谨,冯摹本尖、秕、媚。“心”末两点做作。临的不到位。

風,丰刻本“几”严整有力,冯摹本弯折钩偏肉。

和,丰刻本第一笔丰满有力,冯摹本侧锋偏软。“曰”肥臃。

暢,丰刻本“申”严正果决,冯摹本多鸭咀长锋, “曰”冯摹本弯、堵,“易”潦草。

仰,丰刻本第一笔聚向中宫,冯摹本直散,“卬”弯折无丰刻本之英气。
0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3: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者,丰刻本高巅劲瀑,一啸千尺,冯摹本徒有其形。

亦,丰刻本下部坚劲如锯,冯摹本如冻蚓。

將,丰刻本意气挥洒,冯摹本臃无将态。

有,冯摹本形似,但丰腴少神。

感,丰刻本铿锵铁划,冯摹本邯郸学步,英气大失。

於,丰刻本爽劲安泰,冯本肥而呆。

斯,冯摹本形似,但嫌肥。

文,(不评)

冯摹本尾宋高宗“绍兴”印,丰刻本尾唐·褚遂良“褚氏”印

(下)明·项子京“子京所藏

(仅刊卷首、中、尾三行)
2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3: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中宗“神龙”半印

(左)宋·高宗“绍兴”印

南宋·驸马杨镇“副騑书府”印

(左)宋·米芾“米芾”印

宋·徽宗双龙圆印

(左)宋·徽宗“政和”印

“神品”印(未详)

(左)宋高宗押

宋·徽宗“宣和”印

(左)元·赵孟頫“吴兴”印

(左)明·王济“王济赏鉴过物”印

天一阁“洗玉池”印(存石后加)
f_juanshou.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3: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中宗神龙”半印

元·赵孟頫“趙”印

明·项子京“神品”两印(左)

南宋·驸马杨镇“副騑书府”印

(左)明·项子京“项子京家珍藏”印

明·项子京“天赖阁”“子京”印

“神品”印(未详)

余皆为明·项子京印





 
f_weijuanshou.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3: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宋·徽宗“大观”半印

明·丰坊“晋云公胄”印


明·丰坊之印

(左)唐·中宗神龙半印

明·丰坊“丰氏存礼”印


明·丰坊“南禺外史”印

(左)宋·太宗“淳化”半印

明·丰坊“绿城敖吏”印

  

明·丰坊“南宫别仙”

(左)南宋·驸马杨镇“副騑书府”半印

明·丰坊

(印文未详)

(左)唐·玄宗“开元”半印

明·丰坊“平生真赏”印


 

明·丰坊“审定真迹”印

(左)宋·徽宗半印
f_juanshou.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3: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乾隆“石渠宝笈”印

(左)元·赵孟頫“松雪斋”印

(中)唐·中宗“神龙”半印

(左)明·项子京“神品”印

(左)元·赵孟頫印

南宋·驸马杨镇“副騑书府”半印

余皆为明·项子京印  

(右)宋·高宗“绍兴”印
f_weijuanwei.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3: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比对可以看出:(1)两帖字迹出笔入笔基本一致,尤其后半帖更为相像,可以断定两帖出于一源。(2)丰刻本自然天成奇丽险峻,有飞鸣之势。冯摹本依迹描摹,形似而神散,两帖精神不可同语。(3)两帖卷前同样位置同有“吴兴”、“王济赏鉴过物”印;卷后同有长乐许将两行题及吴炳、张绅等印。冯摹本是墨笔、红印,是原迹;丰刻本是石刻,在冯摹本其后。奇怪的是,历传冯摹本摹自王羲之真迹,下真迹一等,世间不可能有超过它的本子。今丰刻本明显高于它。这就说明冯摹本不是摹自王羲之真迹,有可能是后世伪造。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冯摹本是什么样的本子



(图一,冯摹本帖、跋全图)

1、墨气之新令人惊讶,此帖墨气远逊于唐虞世南、褚遂良本。更奇怪的是其本帖的墨气逊于自己的题跋。

2、帖名不可信

著名书画鉴赏家徐邦达先生和故宫在网上公布:此帖名“不必置信”。此帖在明以前史上无载。最早的著录是1643年(崇祯16年)汪砢玉《珊瑚网书录》,而最早为此帖题跋的元郭天锡1293年跋称:绮丽超绝,动心骇目,此定是唐太宗朝直弘文馆冯承素等奉圣旨于兰亭真迹上双钩所摹。”直到跋尾1577年7月明文嘉的跋仍称:“钩填之妙,信非冯承素诸公不能也。”可是就在文嘉跋后的当月即被其收藏者项子京强加以:“冯承素奉敇摹”之名。入清后,被乾隆皇帝刻入八柱,冯承素摹本之名才广布天下。以上证明此帖名不可信。

3、题跋是拼配的

其题跋的第一纸上第一个跋是宋熙宁1076年长乐许将两行题,骑缝上有吴生(吴炳)士行(张绅)等印,后边是王存礼、黄庆基、朱光裔、李之仪、李枢、王景通、王景修、张太宁、张保清、冯泽纵、仇伯玉、朱光庭、石苍舒等十三人宋元丰年题记。

第二纸上是南宋永阳清叟跋,和元贞元元年1295年赵孟頫的跋。

第三纸上是元1293年郭天锡的跋,和同年鲜于枢的跋。

第四纸上是元1294年邓文原题。

第五纸上是元天历二年(1329)年吴颜辉(吴炳)题。后边是1345年王守诚的题。再后又是吴炳1347年题。

第六纸为明嘉靖五年(1526)三月明李廷相题跋,后边是明项子京题。再后是1577年七月明文嘉题跋。

第七纸即跋尾,明1577年七月明项子京题。

以上这些跋都是真迹。但第一纸上吴炳和张绅二人都是元中后期人,吴炳是著名定武石刻兰亭的收藏者。说明这第一纸上的许将等十三人题和第五纸上的吴炳、王志诚等三题都是吴炳定武石刻本的跋,而非此神龙本跋文。

第二纸元赵孟頫1295年跋明白的写着:“定武旧帖在人间者如晨星。”说明赵也是为定武本所题。并且赵跋比后边郭天锡1293年跋晚两年反倒题在郭跋之前。且郭天锡和鲜于枢二人都是极推崇赵孟頫的朋友,如赵跋在前二人跋中必有提及,今二跋只字未涉。也证明此本上原没有赵孟頫之跋,且连在一张纸上的南宋永阳清叟的跋也都是从定武本上拆配拼入的。这样就只剩下第三纸上郭天锡、鲜于枢和第四纸邓文原和第六纸上的李廷相、文嘉和第七纸项子京的跋才是此神龙本真正的跋文。说明冯摹本的题跋是由定武和神龙两题跋混杂拼配的。

4、印章有伪。郭天锡跋明确记述:“书前后二小印,“神龙”二字,即唐中宗年号,贞观中太宗自书。“贞观”二字成二小印,开元中明皇自书“开元”二字作一小印”。而帖上只有“神龙”印,而无“贞观”、“开元”印。与跋不相吻,说明印章有伪。

以上,足以证明北京故宫藏的冯承素摹兰亭从字迹到墨气、帖名、印章、题跋是彻头彻尾的伪作。其作伪的时间应在吴炳之后元末或明代。
f_weiben-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谁作伪

1.   冯摹本吴炳跋之后最早的也是明代第一个跋李廷相1526年3月在金陵所题:“兰亭石刻往往人间见之,余家亦藏有善本,至于唐摹真迹则仅见此耳。存礼考功(丰坊字存礼,考功为其职务)偶出示为题其后而归之。”此跋说明1526年3月冯摹本乃是丰坊之物。也就是说:冯摹本和丰刻本同出丰坊一人之手。

2.   在李跋后在项子京观款之后,明代第二个跋是1577年7月作过乌程训导(距乌镇约二十多公里)的文嘉称:“嘉靖初,丰考功存礼尝手摹使章正甫刻石于乌镇王氏,然予未见真迹。――今子京项君(项子京)以重价购于王氏,遂令人持至吴中索余题语。”丰坊是其父文征明的朋友,二人同时进退宫廷,且文嘉仅小丰坊九岁,又是文化官员,因此他记述的此事不会错,(两帖同有“王济赏鉴过物”印为证)但当时他没有见过冯摹本和丰坊在王济家摹刻的真迹。(丰坊过世十四年后的1577年文才见到冯摹本)。此两跋说明冯摹本嘉靖五年(1526)三月在丰坊手。而嘉靖初又转到王济手。五十一年后由王家转到项子京手。而从丰坊转到王济手有诸多疑点:(1)鄞县(宁波)的丰坊与乌镇的王济相距五百里,王济不可能把宝帖借给丰坊拿到南京找李廷相题跋,而只能是丰坊之物,嘉靖初丰坊卖给王济。(2)奇怪的是既是书法家又是朝官的丰坊在丰刻本上专加了一排自己的九枚印章,而在冯摹本上没有题、印和任何痕迹。(3)更奇怪的是,冯摹本既然原本就是丰坊之物为何要在卖给王济之后反到王家去摹刻?且摹刻得字迹却反高冯摹本一筹,此中定有蹊跷。

3.   今天一阁也确存丰坊摹刻的两块兰亭,一块神龙兰亭(即丰刻本)陈列在室内,一块“嘉靖五年八月十日丰坊临”的嵌在 天一阁外前壁上。时间合“嘉靖初”,即应是嵌在前壁的石刻,按理此兰亭应是下冯摹本一等的神龙兰亭(自古称:纸上的字,刻在石上再拓下来,如刻好即下真迹一等)。可是笔者见到的字迹却是与神龙相异的定武兰亭。证明丰坊摹的不是此兰亭。(图三)
f_fangkedingwu.jpg
f_shike.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13:09 , Processed in 0.1536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