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31|回复: 1

【正成视频】与铁林论书:学书必先学篆隶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9 10: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张铁林先生夜访松竹草堂,与我论书直到快十二点,如果停车场的人不来催他交费走人的话,肯定要讨论到凌晨。包治国先生记了这晚的夜谈,但我们到底谈了些什么,他没有写清楚。今天早起要干活,驀地看到这则微信,便又想起几句话要说。

那天,我和铁林上新改建的东院二楼,见《中国书法全集》编辑陈化强先生正在楼上练吴昌硕的《石鼓文》,便向我问道:“学书必先学篆隶吗?”他又接着自问自答:“现在写篆隶似乎已成一种习气!”我觉得铁林这思想敏锐,提这问题提得好,便与他下楼就这问题讨论到深夜。那晚有人做视频,但谈到热闹处,好像视频也停了。哈哈!第二我急最回蜀中奔丧,就忘了这事。

微信图片_20191128154253.jpg

记得当时铁林似乎也提起了一位名家朋友的话对不对:“要写大气象的东西,王羲之就不够用!”我想了一想,觉得这句也对也不对。王羲之並没有结朿书法史,之后有王献之,还有颜真卿、苏东坡、米芾。当然,没有见过苏东坡、米芾有多大的字,但颜鲁公写过“逍遥楼”三字也挺大的。当然,今天能写中国美朮馆满墙壁的大字,当然此次颜鲁公的《大唐中兴颂》大很多,就必然有大气象?我觉得《大唐中兴颂》比今天书家把纸铺在地上用扫帚画的字小得多,但仍觉得《大唐中兴颂》气象要大得多。气象从哪里来?什么叫小中见大?李白有首小诗:“天上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气象大不大?王献之的《中秋帖》气象大不大?如果字大就有大气象,这书法可能真进入误区了!

在傅山的风气影响下,乾嘉时期,书家流行写篆隶,出现了郑板桥、金冬心,又有邓石如、赵之谦,现在又来了吴昌硕、齐白石。让书法显出高古和生拙,让碑学开了新生面。但高古和生拙与气象大小毕竟没有必然的联系。以我的拙见,近五百年流行挂轴书法以来,晩明六家即徐渭、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镛,虽然都不大写篆隶,但从风格的各个角度上看,仍然占据着近古至当代的书法高峰,郑板桥、金冬心、邓石如、赵之谦可以比拟吗?吴昌硕、齐白石也就更无法相提并论,尤其在草、行二体书上,更在历史悲剧美的气象上。若说更早的张旭、怀素、黄庭坚韵狂草在巨大历史场面上的表现力,足令今日任何书家汗颜!大家可以冷静深入地思考一下,今天有哪位书法家的哪一种行为、哪一件作品,能有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气象大——那种惊天动地的行迹与心灵?

微信图片_20191128154255.jpg

我显然并不是一个保守頑固派:我在顽固派面前可能是一个革新派,但在革新派面前可能是个顽固派。我仍然觉得这句说得在理:“艺术只有好坏之辨,并无古今之分!”艺术气象並不仅仅在艺术的技巧上,书法是气象也不仅仅在形质的展现中。何况,篆隶中锋一法又岂能胜中、侧锋并用的“永”字八法更为丰富与多变——如同钢琴比之三孔之埙那样更为多变无穷和无限的表现力!

说到笔法之变,究竟要用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去裁定。今天的篆隶书用的中锋一法确实新颍有力量,但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它比较王羲之的“永字八法”终觉浅陋简单,犹如流行音乐的摇滚和饶舌,虽然也有节奏的力量和磁性的**,并占据了广场舞台,但比起《命运》与《英雄》这样的交响乐来说,终究显得气象小多了。

可以肯定的是,任何理论与创作在生活和生命面前,都相形见拙。尤其在我们今天的气象万千匪夷所思的生活与生命面前,艺术家似乎还只是一个毫无表现力与刻划深度的侏儒,何有气象乃尔!哈哈!大家努力吧,艺术史的宽度和经典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微信图片_20191128154257.jpg

微信图片_20191128154259.jpg
附:

《昨夜—“皇上”到访》
包治国


昨天下午四点多钟,我刚从草堂回来,正想眯会儿觉,突然电话响起,一看是“皇上”铁林兄打来的。有点惊讶,我们好久没有联系了,莫非有什么“圣旨”?

铁林兄问最近刘先生好吗?他说:我从微信中看到昨天你陪刘先生去看壁书展览了。我最近也在录制节目,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好久不见,想过去看看你和刘先生。

我说:好啊,随时随地欢迎光临。他说:我一会儿就过去。我叫他过来吃晚饭,他说在家里吃完再去。“皇上”的突然到访,虽说不是受宠若惊,但激动还是少不了的,怎奈是我们好久不见。虽是下午四点多,正成刘公尚在下午的休息中,所以我提前到草堂给工作人员作了交待。八点钟我在办公室里,先生助理喊我客人来了。我知道是“皇上”铁林兄驾到。

微信图片_20191128154301.jpg

我们刚刚坐定,刘公也从楼上走下来。一见面铁林兄直赞:先生精神佳,气色好!刘公哈哈大笑之后,互问近好,众人落坐。

好朋友近一年时间不见,寒喧之后,彼此海阔天空的打开了话题,而刘公和铁林兄都很健谈。不多时助理煮好了福鼎白茶,望着杯中那艳丽色红的茶水,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

聊天中说到最近的展览,刘先生拿过新出的《齐鲁秋望》作品集给铁林兄看。他一页页看的很仔细,不时的询问某件作品的内容及创作形式。刘公就铁林兄所问具体作品,认真的一一解释其创作思路和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从始至终道了个彻透彻尾。然后刘公又讲到创作时,针对不同的作品他是如何选纸、如何用墨,又如何运笔......下来又从作品的布局章法谈到具体的某个字的书写,那个讲得真是至深至理,清晰明了。铁林兄认真的听着,不断地点头。当然我也在听(纯属凑热闹),何况是免费的讲座岂能放过?(嘿嘿)。

微信图片_20191128154303.jpg

聊到兴头上,铁林兄从手机中翻出他的“御书”(近期创作的小幅对联)。刘公接过来一件件翻看,不时的点头称赞。赞什么呢?赞“御书”在求变中日臻完善。并拿出作品中的某个字进一步探讨:写的好与不好。刘公说:书法创作中如何把握书写的法度?怎样掌握中锋变侧锋的运用至关重要。在谈到点划线条的表现时刘公又翻出王羲之的《姨母帖》、《丧乱帖》进行实例比照。刘公说掌握了这些基本功犹如音乐找到了弦律,唱歌唱出了韵味,美是自然的了。书法一定要避免线条僵硬、呆板;避免点划模糊、随意。如像竖笔不可写为“蹲柱”,“撇、捺”不要写为柴火棍式的摆放。做到法度与创作的有效联系,以达“习古而不溺古”的创新,这才是书法之路。刘公针对“皇上御书”找出其中高古笔意和创新之例,连声说好、好!(题外音:绝非是拍“皇上”马屁,这是老师对学生的肯定,也算对书法的批评。)

时间也真是不尽人意,有事则快,无事则慢。铁林兄原本是来看望先生的,可一不留神讨论起书法来,且没个站点。一晃三个钟头过去(已是十一点多),停车场的收费员打电话来催促铁林兄让把坐驾开走,他们要下班。铁林兄答应之后,又切入话题继续讨论。十多分钟后,那边电话又来催促。岂不扫兴,我们谈兴正浓,可宾、主又不得不告辞。临行前,对着铁林兄十多年前写的《草堂杂记》,刘公与铁林兄共同吟诵起来,吟出了十年前的情景,想起了很多往事。出门时双方约定:下次去国际专家花园的“皇宫”或者再来松竹草堂,我们继续接着讨论。出了大门,铁林兄说:哈哈,天还没亮呢,瞧这停车场把人催得。一听此言:大家共同的大笑起来,十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也是刘公和铁林兄在聊书法,谈戏剧,也是聊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当铁林兄要起身告别,说“明天见!”,可推开大门已是天亮了!

微信图片_20191128154307.jpg

微信图片_20191128154309.jpg

微信图片_2019112815431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19:57 , Processed in 0.1331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