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14|回复: 13

大公专稿:“无家可归”的艺术大家欧阳中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16: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若无心 于 2012-8-24 09:14 编辑

“无家可归”的艺术大家欧阳中石


1.jpg

时间:2012-08-18 来源:大公书画    责任编辑:一墨

欧阳中石在书房中

    欧阳中石,生于山东古镇汶南。幼年习书,拜武岩法师为师;15岁起跟随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先生学戏,成为一代奚派传人,广收门徒,至今不辍;后转学逻辑,为中国逻辑学开创人金岳霖先生门下,得其教诲;然后辗转于各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博士后,教遍了所有科目,却远离了逻辑学。身量一米六,却是篮球中锋;从事书法教育二十余载,构建了完整的书法教育体系,自身的书法艺术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独步书坛的地步,堪称一代艺术大师。然而,欧阳中石先生虚怀若谷,自嘲“无家可归”。时值《大公报》创刊110周年,我们专访了这位在众多艺术领域中取得不菲成就的大家,聆听他的艺术人生,总结生活智慧,启发我们走得更好。
    走进欧阳中石家的书房,满室书架上堆满了各类典籍,室内的书桌上,案几上也是手卷和图册的世界,说是汗牛充栋毫不为过。中石先生白衣黑裤,极为朴素,精神矍铄,言语幽默。一开场,他就告诉我们,他右边的耳朵听不到了,右边眼睛的视力也基本丧失,是个彻底的“反右”分子,几句话打破了平静的气氛,我们进入了轻松访谈。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6: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我就是个教书匠
席娟:作为著名的书法家,您是中国书法教育的开拓者。
欧阳中石:说句实在话,我确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教书匠。至于书法家的称号,第一是不敢当,第二是不愿意当。我不以书法为主,是以教育教学为主。而且,我是从85年才开始教书法,从大专班,到本科班、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前不教书法。
席娟:那书法教育是从85年之后才开始正规起来的,也是您一手把它创办起来的。
欧阳中石:不能说是我一手创办的,是大家一起来办这个事。
席娟:您是积极的倡导者。
欧阳中石:社会需要什么教育,我们就搞什么教育。我本身搞的教育是学科研究,有几位老者发现社会需要把写字这个事认真抓起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沈伊默先生在北大就提出过这个问题,当时没有形成事实,各校一直都在谈论,其中谈的最好的是浙江美院的潘天寿先生、陆维钊先生。他们倡导起来,不幸两位先生先后仙逝了,后继没有跟上,而且当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思路,没有顺着这个教育路线走下去。我们是研究教育的,所以就考虑用教育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6: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周文昭:您的本行是逻辑学,但后来从事了大量基础教育,而且几乎教遍了所有科目,离开了自己的专业,您有遗憾吗?
欧阳中石:我对自己有四句话的描述。‘少无大志’,我从小读书,一年级想一年级,二年级想二年级,没有远大志向。‘见异思迁’,见到什么喜欢什么。见到唱戏的、打篮球的、种地的,都喜欢,都想干。到了读大学才知道,有个专业,我就选了哲学系的逻辑学。是红楼的北大,1952年院系调整,全国的哲学系都并入到北大。
席娟:是北沙滩《求是》杂志社那个地方的红楼?
欧阳中石:是的,那是我们的老坑。这样一来,全国的哲学系老师都来了,他们每一个人都给我们做过报告。那时候受苏联影响,不是每个大学都开设哲学系,只有几个大学有,我们毕业了一大批学生,只有几个去教了哲学,剩下的很多人放弃了专业。我于是去教了数学。后来又教了语文、历史、化学等课程,教了一圈儿。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6: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4.jpg

《说书》(《谈书》)
席娟:是组织安排的,还是您见异思迁,喜欢什么就教什么呢?
欧阳中石:转了这么多业,是国家的需要。国家让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做这么多,都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的第三句话是:‘不务正业’。在中等师范学校教语文时,就开始研究语文的问题,比如语法、修辞、汉字等。然后又转到教书法上了,所以有了第四句话:‘无家可归,’哪一家也不是。
席娟:您在教学时说的“不务正业”,对您现在取得的书法成就,有帮助吗?
欧阳中石:当然有帮助。书法是要教别人写字,字不是随便就可以写的,得讲究文化,要切实如需。最近我正想一个问题,写字就是要为文化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时代服务。我写的《谈书》(《说书》):“横竖撇捺,点折弯钩,遣毫起转,顿行放收,结字布文,成文载道。切实焕彩,生机悠悠。”正说明了这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6: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欧阳中石阐述自己的观点
周文昭:您在香港举办过作品展吗?
欧阳中石:1987年,我带着第一批我的毕业的学生,到香港举办展览。1988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教授写字,唱戏。并整理了郑元怀的作品,主要负责草书那一部分。
席娟:1988年之后,您是否又到香港举办过展览或者什么活动呢?
欧阳中石:我有几个原则,第一,不个展;第二,不立传;第三:不建馆;第四:不褒贬。这最后一项主要是针对书界的观点、现象,不做评论褒贬。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教书匠。
周文昭:为什么一再强调自己是个“匠”呢?
欧阳中石:“匠”就是专家,专门的工作者的意思。我现在是个教书的专门工作者,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到博士后,没有一个年级丢下过,教了多少年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6: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6.jpg

欧阳中石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教学主张
中国汉字就是画
席娟:您现在主要研究什么?
欧阳中石:我最近主要研究怎么认汉字,不是见一个认一个,怎么样见一个,认一片?比方带木子边的。带木子边的我可以分类,一类是各种树,杨树、柳树、柏树等,一类是树的各个部位,树枝、树根、树杆等,一类是用树做成的家具,椅子、桌子、床等,总体而言,这是一大类。再说柔软的“柔”,上面有个矛,它就柔软了。最有意思的是“析”,一个木,一个斤字,我可以不知道它是“析”,但是我知道这“斤”字是指斧子,木头见了斧子是什么滋味?就劈它了,就是“析”了。这多了不起啊。不仅“木”字边是这样,带“口”字的、“走”字的、“水”字的都是这样。这样的话,外国人认字很方便,我们的孩子成长的也很快。六年级的孩子字还认不全,这样学,两年就可以认全了。
席娟:这是一项工程吧?
欧阳中石:是一项工程。我们成立了“汉字认知与表现研究中心”来做。文字学家发现了部首,已经做好了分类。把这些部首认全了,加什么都认得。这项工程我们从去年就开始了。
席娟:您计划几年完成这项工程呢?
欧阳中石:我想越快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6: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欧阳中倾听问题
周文昭:现在的孩子很少认识繁体字,国家对简化字推行力度很大,台湾和哈佛大学的大学生大一到大三学习繁体字,但也会抽出一年多学习简体字,您怎么看中国的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发展状况?
欧阳中石:我是想中国的文字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人们与人们之间的交流的最直接的关系,就是说话,但说话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把它记录为文字,就不受这个限制了。但是说话的声音和客观事物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书,中国人叫“shu”,美国人叫“book”,日本人叫“本”,这些是约定俗成的。如果有一些东西是自然的,不是约定的,看见太阳,认得,看见月亮,认得,那就太理想了。中国汉字就是画。
我们的汉字很了不起,从有汉字开始,一代代变化,甲骨、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文字是不停的随着时代向前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用根本的主调“以形为主”,在象形的基础上加以丰富,我们常说“六书”,但不管几书,都是为了形成文,形成字。文是指“花纹”,字就是几个花纹凑成一个内容。比方说,画一个女的,别着个簪子,好吧?这个女的多大年纪,什么身份?是有了孩子的女性,她成了母亲了,于是点俩乳房,“母”字就出来了,这是我们汉字的了不起。中国的汉字你得会看,得会深层次理解它。它有内容,一个日,一个月,两个字凑一起,太阳能发光,月亮能反光,‘明’字,这是汉字的了不起处。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6: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8.jpg

欧阳中石阐述自己的观点
周文昭:繁体字是不是要传承呢?
欧阳中石:简化字是在繁体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单方便,应该说,是人民的需要。在简化的过程中,有当时为了及时解决问题,马马虎虎凑起来的,暂时用没有问题,过一个阶段想想不行,这简化字里面有毛病。比方说‘无欲则刚’。欲怎么写呢?愿望是很好的,人能没有愿望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多好,这个“欲”有错误吗?可是“无欲则刚”,没有愿望了,就刚了,行吗?这个“慾”不是那个欲,这个“慾”是要在下面加一个“心”,是对不好方面的想法,太执着了,变成了贪婪。这两个字,应不应该有所区别呢?
我们打开字典,‘欲’字旁边还有一个加心的‘慾’,大家一看,知道这是简体,那是繁体。其实这不是简单的繁简的问题,而是内容的问题。我承认,简化字是将文字往前推进了一步,也不否认这里面有些毛病。简化字里面,有的可以简,有的不能简。比如学校的“學”,上面很复杂,两个小孩两个手抱着文字,这叫學,但是变成三个点,不用那么复杂,不存在争议。但是如果再去掉俩点,就成了“字”,就不行了。该进行简化的一定要简化,但是不能乱简化。
席娟:做简化字的时候,要考虑到字的内涵。
欧阳中石:对,要根据内容,决定简不简。不仅仅光写字,如何理解字,这是书法界要考虑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6: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9.jpg

欧阳中石演示“前后手”
“会”就是能够复制
周文昭:欧阳老师,您作为艺术大家,不仅在书法、绘画、京剧等多种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作为教育家,又是桃李满天下。在这么多领域中都成绩斐然,这样的文化巨匠在各代都很罕见,您认为成才的关键是什么?
欧阳中石:是环境,我深刻的感觉到国家要培养人,有多种方式。学校里要搞一个化工,硫酸铜提纯,学校里其他老师都有事,正好我可以讲这个,那我就学化学吧。
周文昭:这些跨学科的学习对您来说,好像没什么困难,学什么,就会什么。
欧阳中石:不是什么都会的,教学相长,中学没有学好的,我又补补课。
周文昭:您说过金岳霖先生主张“容”的教育理念,奚啸伯先生主张“和”,作为一代书法教育家,您在书法教育上有什么主张?
欧阳中石:这两种思想在我的头脑中都起作用了。我主张“学”,这个学,做获得讲。不是简单的讲得到的过程,而是结果。学的过程,不一定很慢。不要只寄托在“练”上。我一天写十张字,写上10年20年,下的功夫大。真笨!功夫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这个“习”不是当练习讲,当精通讲。比方说,有一个人“惯习水性”,同样的意思。“学而时习之”,就是学了,精通了,才能‘不亦说乎’。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6: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会”字
周文昭:从不会到会,再到精通,时间漫长吗?
欧阳中石:从不会到会,其实不漫长。什么叫“会”呢?会就是能复制了才行!中国汉字的图形很全面,符合几何学的定理。“会”字上面是个三角,很稳固,下面是一个曾经的“曾”,曾经见过的,曾经有过的,我都掌握了,就是会了。
席娟:那么,如何把握“会”这个度呢?我认为我会了,就行了吗?
欧阳中石:这个“会”不是由个人来判断的,是由教的老师来确定。我不主张有个性,我希望个性中包含着共性。要把社会上的人的思想都集中过来,这才是对的。一个唱戏的,他自己说好,不算,观众说好,才算;一个写字的,自己说好,不算,拿给别人看,别人说好,才算。这叫客观。不管我们做文化,做学问,都要交给客观的来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18 15:35 , Processed in 0.1682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