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刘正成

(刘正成)吴冠中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8 23: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吴冠中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下面引用由闻正2003/05/04 04:31pm 发表的内容:
(www.xdsf.com/lb5000/usr/90/90_3.jpg)
我曾经问过,他说:这话是说给听得懂的人听的....
有时候我特羡慕那些有好多名人合影的哥们儿,河南有一个老哥就有一大本,跟谁的合影都有,真NB!!!
发表于 2003-5-14 21: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吴冠中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笔墨等于X

       有人说,笔墨等于零;有人说,笔墨不等于零。我初听到,便觉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不正确。我想象,前者可以质问:“你说笔墨不等于零,那么等于几?”怎么回答呢?
        我忽然就受到触发,得出一个答案:“笔墨等于X。”如此说,不是我有意做怪,而是把X当作了一个未知数和不定量而处理。
       “等于”,不等价于“是”;“笔墨”,也不可能拿来进行定量的分析。所以,说笔墨等于几,或者说笔墨等于什么什么云云,这种句子形式和意思表达本身,就有问题、有毛病。看来,我说“笔墨等于X”,仍是从俗之谈。
        关于笔墨之辩,最后大家归结到“笔墨是什么”这个话题上。倘若对“笔墨”这一概念尚且了解不清楚、认识不全面,遑论其余。
        对于中国文化传统和书画艺术谙熟的人,都会明白“笔墨”蕴涵着多少内容,在此毋需冗言。无论如何,“笔墨”不等于“笔和墨”,这是逻辑常识;同理,“中国画”不是“中国的画”,“文人画”不是“文人的画”,“新文人画”不是“新的文人的画”。咬文嚼字,在我的观念中,有时是十二分必要的。某些看似高明的热烈争论,其实就发生在一些原本低级的文字解释的细节和层面上。
     不过,“等于”和“零”这些常用以表达确切的数量关系的词汇,诱使我再度联想到“量化”的科学方法。艺术与科学,两者相距虽然悬远,完全是两回事,但是,这并不排除我们在艺术批评中引入科学化的思想方法,提倡一种“科学化的批评观”。
     量化,不是粗略的定性,而是衡量事情或东西精确与否的得心应手的工具。搞自然科学研究的,比如实验分析、发明创造,其成就大小,靠铁的数据来说话,谁也骗不了谁;可玩艺术的,到底高雅还是低俗,到底有没有知识,到底有多少学问,靠什么来判断?
     判断,需要标准。而标准,除了传统的、大家相对认可的那些既定的标准之外,确也不曾有过精确的、客观的、绝对的标准;而且,标准是人定的,而一涉及到人,就复杂了,无疑要搀杂进若干个性的和主观的因素。诸如面目、感情、情性、性格、秉赋、兴趣、趣味、好恶、癖好、脾气、气质、风度、格调、品质、胸襟、道德,等等这些,与个人的哲学观、世界观、历史观、文化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一样,均是难以统一和一律的。
      假如我们具备了量化分析的基础条件,假如我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不失时机地建立一个严格的坐标系,假如我们可以确定与讨论问题密切相关的参数,那么,我们对文化艺术问题的认识将是多么透彻、深刻,我们对艺术品价值的判断又将是多么准确、明晰。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在太多太多的细节上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就连起码的合同条款都没有,于是,我们只好争论,此起彼伏。不过,说一句心里话,假如艺术和艺术品问题被说清楚了、可以称约尺量了、没有争论的余地了,大概艺术行为将变成体育竞赛一类的活动,大部分批评家和艺术家都要丢掉饭碗、改行。
     提倡“科学化的批评观”,不可能消歇争论,只是企望众人尽量躲避那些个人之间的情绪化的无谓的争吵。“盲人摸象”的寓言,一点也不稀罕;几个盲人对大象形体的判断,与他们各自的“摸点”完全相吻合。我们嘲笑盲人的曲解、个解、误解,是因为我们有能力亲眼目睹活生生的立体的大象。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只要采取了一定的观点、立场、角度,则任何人的结论都只能是片面的。譬如观察一个鸡蛋的外形,说是椭圆、近似椭圆、大圆、小圆、近似圆,无论怎么说,都不正确,因为,鸡蛋是立体的、多维的,谁也不可能同时站据所有的角度来着眼。至于艺术问题的评判,由于个人的或者社会的条件所限制,其复杂多端殊甚于鸡蛋。所以,我们不仅不可能利用一个观点便把各个侧面都照顾到、把问题彻底地说清道明,而且,一旦试图这样做,也许端出来的就是一碗温吞水,别指望它会别具什么特色和味道。
     要戒除盲目和偏见,就要具体分析、辨证思维、讲究条件、综合研究,就要分清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趣味与法则、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等许多辨证的因素。这话听起来倒也有些假大空,然而,它们的确管用。假如真能掌握“辨证”的武器,大概就不会出现“笔墨等于几”这样的概念模糊类型的争论。
     中国的“笔墨”,虽然是一种客观实在,但对它的认识和评价,谁都有权根据自己的标准得出自己的结论,谁都无权让别人非要相信自己不可。他说等于零,你说不等于零,我说等于X,都不错。这不是“和稀泥氏”的调和论,而恰恰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我相信,这几种说法都是固有的,所以,我们无从查考第一个认为“笔墨等于零”的人是谁;他也许早就出现了,只是因为不曾说出、发表,或者因其人微言轻、无人理会罢了。
     笔墨是物质的、硬件式的,没有人把活的形式的作用于它,它就是死物,当然等于零!中国画的笔墨体系,拥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太丰厚了,是客观的实在,怎么能说等于零?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画笔墨长期僵化不变、没有赋予新内容,不适应于当今发展,当然等于零!昨天没有发展,并不代表明天不能发展,今天我们不能发展它,是因为我们没有本事,笔墨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传统,是我们谈创新的基础,倘若扔了,还谈什么发展,当然不等于零!……争论可以这样无休止地纠缠下去,不过,我们发现--前者说笔墨没有人的参与就等于零,后者说传统本身就不等于零;前者说僵化不变就等于零,后者说推陈出新就不等于零--原来,每一次交锋就会重新对接一个新概念,虽然看似都在围绕“笔墨”这个话题,但立论的重点却在不断转移着、替换着。乡俚有谓,“你说我打狗,我说你骂鸡”,是笑话那些打糊涂架的人。《庄子·齐物论》有曰:“辩也者,有不见也。”意思是说:之所以发生争辩,是因为争辩者有所认识不到的东西。同理,对于笔墨的争论,乃是缘于彼此不理解对方的真实所指、意思何在。围场观战者,随人俯仰哄笑,倒也无碍;倘若有意欲凑其热闹者,不妨事先想好是火上浇油,还是泼盆冷水.

                                                      崔自默

发表于 2003-5-25 09: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吴冠中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刘兄:
    拜读了您的大文。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即是说,判断一件事物,以至一句话是否正确,必须把这件事、或这句话放到一个具体环境、背景里去判断,才能获得真知。”
    1,“具体环境与背景”不等于客观环境与背景,它只是您理解的“具体”。这够不成真知的充分条件。
    2,因此,没有一个人通过您说的条件能获得“真确的知识”。
   
    刘兄这么些来,刘兄说话总带有官气,自己可曾想过?
   
发表于 2003-5-26 23: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吴冠中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刘兄说的很好。
我们缺少这样大家的思维。
成名家易做,做大家不易。
发表于 2003-5-26 23: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吴冠中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请问刘兄,还有没有这样的深入浅出的好文章?让我们多看到一些。
发表于 2003-5-27 18: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吴冠中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嚯,帮腔的不少。刘兄应该管管他们,网络吗,弄得像个衙门不好。不罪不罪。
发表于 2003-6-7 00: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吴冠中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好文章。从常人不易觉察的角度强化被我们忽略了的真正的价值问题。
想当年刘先生就多次在相关的场合一语惊人,言孙伯翔魏揩不逊于赵之谦,王澄行书
技法不逊康有为等等,我想其意肯定不在于文字本身,现在看了这文章,果然。
发表于 2003-7-16 10: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吴冠中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吴老是自我炒作的高手,故作惊人语,不过惯伎耳。
发表于 2004-2-13 21: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吴冠中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吴老的意思当是很明了的:笔墨是技巧,可技巧是为表达服务的,忽视表达内容,技巧何用?此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吴老说:此话是对听得懂的人说的。他犯了书呆子错误了!事实上那些对手怎么会听不得懂他的话,可听得懂并不意味表面上要赞成(即使心里也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可以为着某种需要把话断章取义?或者根本就扭转来说?文革过来的人,连这种方法都没掌握?可悲可悲!实际上没有必要去解释,也没有必要去争论,真是书呆子呀!
发表于 2004-2-22 11: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吴冠中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其实我不认为吴冠中的线条是西方的。
对于点线面的组合,吴公也是位高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19 00:54 , Processed in 0.16405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