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34|回复: 66

刘奇晋书法作品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0 09: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奇晋书法作品展



复件 墨宝 046.jpg


刘奇晋。  

祖籍四川双流,1942年生于成都。研究馆员。1962年在父亲刘东父先生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书法。1978年任成都市西城区文化馆书法辅导干部,长期从事群众书法篆刻的组织辅导和培训工作,成绩显著。同年,始有作品参展、发表。1982年起为苏轼书法作品系年, 1991年与刘正成合作编写出版《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次年获四川省苐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4年参加《四川省志•文艺志(1840-1990)》的编辑工作,任书法部份的总纂和撰稿。曾任四川省书协三、四届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省文联三、四届委员,成都市书法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一、二、三届副主席,市文联二届委员。现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诗词学会顾问、省楹联学会顾问,省、市书协顾问,省书学学会副会长,省巴蜀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开明印社名誉社长,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协会员,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9: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常心写平常字
——刘奇晋先生书艺浅读


蒲宏湘



刘君奇晋之书,发轫于“双江二刘”著名的书香世家。其高祖止唐公刘沅系清季硕儒、书法家,因其治学严谨、著述宏富而饮誉巴蜀,素有“四川孔夫子”之谓。这种家学一直影响到其父刘东父先生。奇晋之书,则受父溉泽,根深则叶茂,其学自然不菲。

奇晋兄之书,虽是优游汉魏,碑帖相济,但其作品中流露更多的,是他对帖学的苦心和自觉。其间,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对传统经典的追慕和发自内心的审美涌动。当然,与强调视觉冲击力和张扬个性的时风相较,其书则显平正,平和。这恰恰反映出一个为艺者的良好心态——以平常心,写平常字,保持了一份纯真。

奇晋兄于帖,涉猎甚广,数十年笔耕不辍。二王以外,尤其对李北海、苏东坡、赵孟頫三家最为上心,心摹手追,寒暑无间。他好读书,注重对理论的研究、思考。所作《中国书法全集۰苏轼卷》,考据精详、论述清新而荣获四川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深得学界嘉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对赵孟頫书艺的钟情、研习,现今蜀中,堪称独树一帜。

长期以来,赵孟頫这位宗师,无论在理论或创作上,时常遭到“忽悠”、冷漠,对其艺术和学术价值的判定,往往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近三十年来,大凡习赵字者,多被嗤之为平庸、媚俗,每与国展无缘。这种学术现象和创作导向,混淆了史实与时尚的界限﹐破坏了书法创作取法多元化的和谐局面,滋长了“学霸”和盲目跟风。把不同的审美取向,变成了浅薄的所谓“格调”之争,极大地损害了一些书法爱好者的学习热情。对此,刘兄只是付之一笑,冷暖自知,“躲进小楼”潜心于学。他对赵孟頫进行了系统的研习,所涉赵氏经典《洛神赋》、《赤壁赋》、《兰亭序》,《胆巴碑》、《道德经》等,反复学习,饶有心得。学赵而不固守,故其腕下並非简单的松雪面目,同时融入了东坡意趣、北海风骨,其书法作品,平和中见机杼,宽博中显雄强,舒卷自如,气韵悠长,蔚为可观。

刘兄为人平和,做事低调,作书平正,但决不平庸。尽管他的书艺在书界已形成影响,但他仍然孜孜以求,为学不倦,实在难能可贵。他于书法,不以参展为目的,不为功利所累,而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在为社会服务之余,尽情享受书写带给自已的愉悦。此前,他沒有办过个展,也没有出版过个人专集,这种淡泊名利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殊为可贵。

奇晋兄作为一名专职文化干部,长期从事书法教育,为培养四川的书法后备人才,殚精竭力,数十年如一日,主持、筹办过多届全川少儿、教师书法展,成绩卓著。作为职场中人,他是一名优秀的敬业者;作为职业书人,足踏实地,“不藉秋风声自远”,是一位有良知的艺术家。

今值奇晋兄首次举办个展暨大作付梓,草此短文以为祝贺!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9: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其风度
——浅谈刘奇晋书法艺术

谷雨


奇晋书法作品选》是我庚寅年收到的最后一本书,也是我新年最好的礼物。

2011年元月1日,刘奇晋书法展在成都文殊院举行,展出刘奇晋先生近年精品力作72件。通过网络照片欣赏刘奇晋先生的书法作品,虽说也大饱眼福,但仍为不能亲临书展现场而深感遗憾,当看到惠州同行黄楚敏的倩影在现场出现,更令人羡不已。

认识刘奇晋其人其书,缘于许久前偶然走进他的博客。发现他精于苏东坡体,精于赵孟頫体,他用前人的笔体,精湛的书法艺术,抄录其高祖、叔祖、父亲等前人的诗文,弘扬国学,传承文化,令人钦佩。尤其他对苏东坡书法碑帖的了解程度,足以乱真的临摹功夫,令人刮目相看,于是成为他博客的常客。

我这个常客进出他的博客,总是安静的,静静地来,静静地去,从不多说一句话;登堂入室,遍翻他博客的旮旮旯旯,从书法到释文,从他介绍先辈的文字,到别人介绍他的文字,乃至他的“粉丝”的评论,每一个字都不放过,我看得很细致,有一次还指摘了他书法释文的谬误。看他的博客获益良多,感觉刘奇晋先生为人平和,热爱生活,尤其对书法艺术孜孜以求。今天收到这本签名赠书,还有一张拜年贺卡,让我十分喜欢,一直手不释卷,体悟他书法的灵动和变化,翻看时,有一个词漫上心来,不吐不快,那就是“风度”。

启功先生自谦字为“大字报体”,有人也说,启功先生的字俗气,秀气,大众化。然而他的字横平竖直,端庄工整,干净利索,亭亭玉立,雅俗共赏,绝非媚世恶俗,而是别有一派风度。同样,欣赏刘奇晋先生的字,也觉得一招一式,棱角分明,开阖有度,气度非凡。如果说启功先生的字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像年轻的北大学子的话,那么刘奇晋先生的字就是纪律严明,动作到位,像挺拔的军营战士。

启功的字不如沙孟海雄浑,不如弘一法师脱俗,然而他的这种清秀挺拔,气度轩昂却越来越受人喜爱。有人把启功先生归于李北海、苏东坡、赵孟頫一派,说他们平庸、媚俗,少骨气,多秀气。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百年来,李邕、苏东坡、赵孟頫三人任人褒贬,却无愧于法书。尤其苏、赵二人都是才子,能诗能文,善书善画,他们的字又平添了一股书卷气。二人都不是专门的书法家,苏轼是文学家、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开创了湖州画派;赵孟頫亦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精绘画,擅金石,通音律,解鉴赏,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刘奇晋对苏、赵二人最为用功,于其“书卷气”之外,又平添了几分气度。李煜对王羲之的字推崇备至,他说“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 如果李煜健在,他会不会评刘奇晋先生“得其风度”呢?

在李煜看来,后世书家均学王羲之,虞得韵,欧得力,褚得意,颜筋柳骨最为人称道,得其一而足为后世楷模。并不是他们真的就学习了王羲之一点而取得了成功,只能说他们的某一点放大精炼了王羲之的一个特点。中国是崇拜圣人、学习圣人、生产圣人的国度,某人某个方面做得好,那就是圣人遗风,孝敬父母的就说是曾子遗风,武艺高强的就说是关公再世,有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到了李商隐和杜牧,人们就称其“小李杜”,在人们的心目中,王羲之是书法圣人,他的字成了书法标尺,人们习惯于持后世书法作品与王羲之比拟,评论他们哪一点跟王羲之相似、相近、相类。其实,一人一性,万人万样,百花争艳才是正理。如果人人都是王羲之,那书法苑如百花园中只栽牡丹,千篇一律,最终令人生厌。刘奇晋先生书法出二王,但他多年来浸淫于李北海、苏东坡、赵孟頫,得其精髓,又融合自家几代人的文化积淀,成就自家面貌。通观他的字,一改苏字扁阔,有别苏字丰腴跌宕,一改赵字工秀,有别赵字婉转流利,而整体挺拔清瘦,翩翩有风度,是谓“得其风度”。

有得必有失,那么刘奇晋先生与王羲之比较失之什么呢?小子无知,大胆妄言:“失之率真”。从刘奇晋先生书法看,刘先生是一位严于律己的人,他每一笔都一板一眼,起承转合,顿挫有力,笔笔有出处,笔笔送到位,因此,感觉他控笔过紧,要求过严,过于追求完美,不能信马由缰、心随意转、率真随性。

胡乱言语,难免有唐突刘奇晋先生的地方。俗话说,“褒贬是买家,喝彩是闲人”。愿刘奇晋先生在书法创作上勇攀高峰。除夕前夕,拜读刘奇晋先生大作,不觉念叨其高祖父刘止唐《元旦》诗,该诗与今日之境遇和心绪出奇相似:“一觉逰仙旧转新,相逢都是隔年人。花犹似昔微添晕,酒为跻堂别有春。喜亊儿童争击鼓,朝天车马更扬尘。山中父老重欢饮,自喜三朝不老身!”

2011年2月1日谷雨于拙书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9: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学兼长 神融笔畅
——简评刘奇晋先生书法


张开



书法的创新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自然成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没有深厚的传统功底而片面追求创新,即使眼前能够引起关注,但久而久之必然会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不符合书法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刘奇晋先生与一些书家的明显区别则在于他对传统经典书法的理解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他能够始终以平和的心态畅游于书法艺术天地,在长期的深入研究与吸收之中逐渐流露自己的个性追求。


孙过庭《书谱》说:“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易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尤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刘奇晋先生长期浸淫于古代经典法帖之中,已达到对艺术形式与技巧的理性把握。他的书法直接取法于王右军,深得右军法,兼而研习李北海、苏东坡与赵孟頫,在精熟的技巧之外传达其情感意韵。他的书法精严庄雅、静穆,字形或欹或正,字势或疏或敛,线条虚实相生,厚重与清丽相间,达到了一种率意洒脱的自由境界。

刘奇晋先生的书法贵在用意,重在用笔。他追求“平淡、自然”,强调书法的抒情写性和自得其乐的功能作用。故而,他的书法绝无浮躁与平滑之象,在朴实与平和之中传达了萧散简远的审美意味。这种追求意韵的实践正符合中国书法艺术的渐变历史,这也是欣赏、学习书法艺术的首要内容。意韵是通过运笔来传达的,没有笔法而讲求意境便如一纸空文。刘奇晋先生的运笔出于王右军,尤得力于《圣教序》。以方笔得其精整沉着,以圆笔得其萧散超逸,辅之以轻灵与厚重得线条,驾轻就熟的提按使转,充分表现出了右军书法的审美取向。除右军之外,他还对赵孟頫的精致、苏东坡的率意、李北海的奇险进行多元的吸收,使他的书法技巧与意韵兼而有之,特别是他对苏东坡尚意书风的借鉴,把技巧与性情有机结合并使之达到了一种自由、纯粹的新高度。

刘奇晋先生的书法不但精于行草,而且精于小楷。古人谓:不精小楷不能称之为书家。小楷之难,难于气象。但气象与技法又是一对矛盾,在精到细腻的用笔之外能够表现出宽宏与博大的内在精神即为经典之作。他的小楷书法用笔精良,于小中见大,在平实与纯朴之中流荡着书卷之气。无论他的尺幅小品或长篇巨制,均能做到气贯始终,自然天成。由此可见刘奇晋先生对书法艺术的谨严与执着。

书法家的艺术水准与学养关系紧密。刘奇晋先生在精研书法技法之外,同样在学术上也有广泛的研究,尤其对苏东坡有深入的理解。他的书法作品蕴含了浓厚的东坡气息,这与一般惟拟其形的书法家不可同日而语。他在《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中的撰文,考据详实,涉及广泛,是他十年研究的结晶;而在《四川省志•文艺志(1840—1990)》中,他对四川书法150年的叙述,更见其对本土文化的见识。

刘奇晋先生高尚的人品和谦逊的为学态度得到了同仁的肯定。他从不计较功利与名誉,潜心研究书法,耐心哺育新人,为四川省群众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样也为四川书法的繁荣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9: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经典的对话
张开


我一直关注于书法创作的学术性。在看够了五花八门的创作后,我必须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因为我对那些乘兴所为、粗制滥造、远离艺术规律的作品已经十分厌倦了。它不仅损坏了我的眼睛,毒害了我虔诚追求艺术创作的灵魂,而且在不断的误导着进入艺术殿堂的后来者们。于是我开了了力所能及的做些对书法界有益的事情,选择了一些我所认识的和不曾谋面的,在书法艺术领域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家,按照我个人的想法编辑了这套临帖系列丛书。本卷选的是四川籍的著名书法家刘奇晋先生的临帖作品。

刘奇晋先生出生于成都的一个书法世家,他的书法多受家庭的影响,是一个深入传统,淡泊名利的学者型艺术家。多少年来,他一直潜心于对二王体系书风的深入研究,无论书法界的认识如何改变,他始终未曾动摇。

当艺术家们在追求时髦的时候,刘奇晋先生在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当人们的观念在随着时风不断改变的时候,刘奇晋先生依然在追寻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做着自己的功夫,这是一种执着的探索精神,是一种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理念。书法家需要这样的精神,所有从事艺术研究的人们需要这样的精神,生活中同样离不开这样的精神。其实,人所追求的最为重要的就是精神。没有精神的滋养,我们面对的世界如同冰冷的地窖。在没有相互关照与依赖的空间中唯有冷漠与凄凉,生活将变得暗淡而没有色彩。刘奇晋先生的艺术追求,在当今这个时代,于有些人来说似乎有些落后了,与一贯追求视觉冲击力的展览效应也是格格不入的。他舍弃大开大合的强烈对比而坚守着文化学养在艺术作品的含量,他远离时风的熏染而专注于对传统的深入。多少年过去了,这份坚定与执着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使他的书法独立于绚丽多姿的艺术之林。

当我们在品读他所临习的这批苏东坡的帖子的的时候,我们已经能够感知到他对于原帖的研究深度。从作品的本身来看,既有东坡先生的厚度,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从他的题跋中我们又可找到他对于东坡先生的历史考证的深度。这是他一贯坚持的临帖理念,对每一本所临的字帖必须经过系统的学术研究,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到最好的状态,才能与创作者本人形成思想上的共鸣。

这一帖,值得我们当今很多年轻的书法家门学习借鉴。在面对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我们书法家要的是冷静的观察与思考,需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研究,在继承好前人留下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而不应该片面地追求创新。一味地盲目追求创新的结果无疑必将进入魔道,根本享受不到耕耘于书法艺术天地的快乐与幸福。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9: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常心写平常字
——对话刘奇晋先生
张开
时间:2011年4月
地点:成都思槐堂

张开(以下简称张):刘老师好!您是一位深入传统并且具有一定学术品位的著名书法家,长期以来您对传统书法特别是对二王书法体系孜孜不倦的深入研究得到了书法界的普遍尊重,首先我想请您谈谈您的学书历程以及您在建立您个人的书法学术体系的一些认识。


刘奇晋(以下简称刘):首先申明,“著名书法家” 不敢当,我只是习字多年、喜欢书法而已。 我出生在成都的一个书香世家,高祖父止唐公是清代会通儒、释、道三家哲学而归本于儒的儒学大师,由于思想缜宻、著述宏富、学生众多而享誉巴蜀。我父亲的老师、叔祖父鉴泉公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书法家。这种家学一直影响到我的父亲东父先生。父亲的书法很好,功力很深,诗词也写得很好。1962年,我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书法,那年我満二十岁,于今算来,我在书法艺术天地里已经走过近五十年了。有人写文章说我从小习字,幼承家学。不是的。二十岁才起步,且学习书法的初衷不是爱好书法而是出于工作需要。当时我在区职工俱乐部作宣传干亊,工作很忙,嫌用美术字写标语太慢,这才跟我父亲学习书法的。父亲根据我的需要给我选字帖、给我示范、给我改作业,还用简化字给我写了不少适用的东西供我学习应用,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跨进书法殿堂的。我很感谢我的父亲,是他把我领进门又给了我许多鼓励和教诲,让我在学习和继承传统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真谛,享受习书快乐。

我学习书法是从隶书开始的,继而学习各体。不过,在行书上花的时间最长、用力最多。行书上主要学习王羲之,兼及李北海、苏东坡和赵孟頫诸家,深入源流,辨其异同,自觉受益很大。我曾经写过一首小诗,表达了我对书法传统的认识和期望:“一树发千枝,修短有妍质。横斜花叶茂,婀娜在参差。”传统书法象一株大树,以“二王” 为代表的主流文化思想是树干,李北海、苏东坡、赵孟頫等等便是树干上生长出来的最为粗壮的树枝。正由于长短妍质、纵横交错、特色各具而呈现出书法艺术的丰富多彩与昌盛繁荣。我也比较注意把技法技巧的学习与对书家的了解﹑研究结合起来,把握他们的人格﹑书品,认识他们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作用,注重书法艺术的品位和内涵,而不单纯只是对书法技法技巧的训练和形体的把握。曾经有人否定赵书,认为赵孟頫的书法过于媚俗,结体过于平正,缺少铿锵豪放之气。其实这是对赵孟頫书法艺术的曲解。我认为赵孟頫是继王羲之之后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他的书法直接晋唐,法度严谨、造形优美、笔墨淳厚,各体兼擅而尤精于大小楷书和行草,对后世影响巨大。赵书的精到雅致、雍容华贵是很少有人可以与之相比的,或许这也正是今天我们的书法艺术所缺少的。我不喜欢那些对点画和字形刻意地做夸张变形以求形成自己所谓的个性风格的东西,因为它有悖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取向。我和很多人一样喜欢赵字、学习赵字。应该说,我的书法受赵孟頫的影响是大的。

张:您的作品虽然受赵书影响很大,但变化又很丰富,没有故作夸张的姿态,每个字的造型和整体的章法构成又有很多奇趣。线条的轻重变化、结体的开合对比,字里行间都能看到苏东坡和李北海的痕迹。

:苏东坡是我的四川老乡,是四川人的骄傲,我很喜欢他。东坡书法端庄流利,刚健婀娜,意趣淳厚,才情十足。我对苏东坡的信札诗稿倾注了很多心血,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临习。李北海、苏东坡、赵孟頫都是王羲之的好学生,在学习王羲之书法的同时又学习苏东坡和李北海的书法,可以吸收更多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书法含藴。让我的字有苏东坡的意趣、李北海的风骨,在平正中见奇倔,淡雅中见雄强,正是我的追求。我是从1982年开始为苏东坡的书法作品系年的,陸续有成果发表。1991年,刘正成先生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应他的邀请,我与他合作编写出版了《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按他的说法,它为《中国书法全集》以后各卷的编写出版开了一个好头。我的东坡书法研究是工作不是写字,但对我的书法有不小的影响。我认为艺术非常需要学术的滋养,同时学术和艺术之间又是相互影响与促进的。搞艺术的能做一些相关的学术研究,是可以相得益彰的。

张:听了您谈的学书历程和认识,虽然很简单,但我已受益匪浅了。我一直关注您的创作,而且十分喜爱您的作品。您尊重传统而且能够数十年不断地深入学习和研究,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在当今时下,把您的作品同各种展览的作品挂在一起,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展览的作品追求大、强调所谓的个性、注重视觉冲击力,而您的作品却固守着对平和、清雅的审美追求。两者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您的作品,因为您的作品重在气息的淳和,线条的沉稳,越品越有味道,越读越让人喜欢,就如陈年老酒,没有了火气而多了份浓香。在当今这个燥动不安、物欲横流的时代,你也很少参加各种各样的展览,总是在书斋里面不停地学习和研究,对当前的书法创作相信你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没有主动给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投过稿,原因主要有两点,先是我觉得自己的字不行。86年二届中青展那张字还是刘正成叫我拿去的,多少有些照顾。后来又感觉我的字不合时宜,就是你说的“有些格格不入” ,又不愿跟风,所以再没有投稿。关于书法学习和创作,我的观点一直沒有改变过。我认为要搞好书法创作,首先要搞好书法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对传统的学习与继承,还要耐得住寂寞,切不可以随意跟风。我有一个学生,他的字在同学中算写得好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看上了索先生的字便刻意追摹,已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后来他发觉这样下去不行,又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摆脱索字的影响。近年偶见索字,他本人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学习书法是一辈子的事,要想在两三年或者三五年间就成为一个书法家,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冠上著名书法家的头衔更让人不可理解。学习古人一定要深入,不能只学到一些皮毛就开始表现自己,那样就会流于肤浅。不管外面刮的是什么风,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自己的学习和创作方向,把握好自身的审美述求,否则你的学习和创作就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长期以来,我的主要工作是在一个区的文化馆从事群众书法的组织、辅导和培训,我对青年朋友的希望就是要老老实实地临帖、认认真真地读书、踏踏实实地做人,不要把书法作为追求名利的工具,时刻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以平常心去写平常字。我爱说写字不是耍猴戏,更不是変脸,它是一种高雅的精神和艺术的活动,那些故作姿态的花架子只能是哗众取宠。有人担心怕学某家久了而受其束缚,丧失自我。这种担心,在过去有可能,而在今天几乎是多余的。在信息化的今天,不要怕出不来,而是怕进不去。浅尝辄止 、见异思迁,写来写去终无成效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我所说的尊重传统和深入传统并非死守传统,一成不変,一辈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在熟练掌握一两家的基础上,博学约取,吸纳众家之长。还要注意的是你所学的东西是否是你所喜爱的,是否是你所需要的,是否能够转化成你自己的东西。学了很多而不能为我所用,那样的学习也要打个问号。我相信只要你在不间断地学习、研究和实践,你的书法就自然会产生变化,逾写逾好,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这是一定的。

书法创作中值得斟酌的问题比较多,就想到的再说一点个人不成熟的意见。首先,追风现象值得注意。比如一些青年书法爱好者为了入展,适应评委的口味,专注学习当今活跃在书坛的书法家的作品,致使展览作品雷同化倾向逾演逾烈。如果不能认真地深入到传统中去,走自己的路,我们的书法就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且各具特色。其次,写错别字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造成错别字的原因各不相同,而克服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要读懂所写内容、提高识别繁简字的能力与留心检査。认真做到这一条,就不至于闹出“锦里” 写成“錦裏” 的笑话。三,书法作品大就好吗?当然不是。大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展览作品逾来逾大。大幅作品固然有吸引眼球、获取展厅效应的作用,但那样的作品只能挂在展厅里面,展完了就只有收起来,很难发挥更多的作用,豈不是一种可惜?更重要的是,一味追求大,容易大了气势少了精到和雅致,不能给人以更多的玩味空间和视觉享受。写大作品必然消耗资源花费钱财更多,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亊。现在一些展览主办单位己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限制大幅作品了,是件好亊。大幅作品少了市场,讲求精到和雅致才会受到书家和靑年爱好者更多的重视。提倡书家写中、小幅作品,无疑是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四,讲求点画的浓淡枯湿、墨色变化本身没错,《书谱》也讲 “带燥方润,将浓遂枯” 嘛,但过头就不好了。浓淡枯湿、墨色变化应该是自然流露,刻意追求强烈的干湿对比而不顾线条的质量和书写的自然状态就不好了。烂用笔墨这个现象由于受到追捧,现在大有漫延之势。五,作品的形式感固然重要,但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任意改変书写内容的形式要求。比如模仿古人书信格式去写诗文,为了好看而随意提行,弄得作品支离破碎、不伦不类。

张:您所讲的这些问题或许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关。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交通发达、信息流通、出版业繁荣,应该说对我们学习书法是一件好事,但当代人的心态浮躁,对名利的追求日益严重,这又从客观上阻碍了对传统的深入学习。您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传统,无疑为我们年轻的书法爱好者树立了榜样。

:要想把字写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书法家,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除了好好修练字内功夫,还需要努力加強思想修养和提高文化水平。这个要求很高,因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决心、信心和耐心,要淡薄名利,甘于寂寞。我说这些,不是说我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认识到一些道理而已。我深知自已还很不夠,还需要在学习、研究和创作几个方面不懈努力。我愿以此与靑年朋友共勉。

(作者単位:解放军总参谋部书法创作院秘书长)              
本文原载《中国书法》2011年6期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9: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守传统  雅量高容

——浅谈刘奇晋老师和他的书法

刘奇晋老师的书法,最早耳闻于我的另一位师长苏凤志老师。大概是91年左右,那时我就知道,刘老师是崇尚传统并以传统型书法著名的。

94年由王永老师引见,我认识了刘奇晋老师并有幸被刘老师收为学生。刘老师看了我的习作,说:“基本功还差”,嘱我重新打基础。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我重点学习了王羲之《圣教序》。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我对书法的用笔有了真正的体验和理解。过去用笔时的别扭、吃力和无所适从变为现在的比较轻松和随意。这是我跟随刘老师以来最大的收获之一。

刘老师的书法是走传统一路的,纯正的技法、深厚的功力和学养都令我钦服。同时让我略感意外的是,作为有着深厚家学渊源的传统型书家,刘老师的艺术思想和观念并不保守、陈旧。他对当代书坛的各种流派和风格,特别是现代书法、流行书风等等从不轻易排斥和否定,而是客观地评价之,善意地包容之。他长期主持的青羊区文化馆书法组活动中所聘请的授课老师,既有富于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书家,又有思想活跃、走流行书风的青年才俊;书法组安排的课程,既有传统的古典文学(如诗词歌赋对联的赏析)、书法史论等的讲座,又有当代书坛流行思潮和参展获奖经验交流,可谓“识见高远,容乃大焉”!刘老师对自己所走的“二王正统”一路,不喧不嚣,默默坚守;对其他书家走碑学一路所取得的成就也客观、由衷地予以肯定。对自己的学生不去限制其学习的方向以培养“私淑弟子”,而是循循善诱,因人施教,让学生自由发展。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大胸怀,更是一种大智慧、大自信!

十多年来,我依稀感觉到了,刘老师作为一个以传统型面貌示人的学者型书家,他的书法在十多年前与“碑派书家”相比所受到的“不合时宜”的冷遇;也感受到了,在书坛经历了十多年思想观念的演进变化,由激进、幼稚而渐趋冷静、成熟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刘老师的传统型书法所日益散发出的富于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深沉而隽永的魅力!我本人因鉴赏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刘老师的书法也经历了由简单的对技法、功力的钦服而至于对其韵味、其内涵的深沉、怡然的惊羡和陶醉!

如今,乱头粗服的用笔和刻意夸张变形的“才气型”书法制作早已为书坛所厌弃;严谨、精到、浑厚、隽永,富于精神和文化意蕴的传统型书法日益为书坛所肯定和青睐。这应是自然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在书法领域顺理成章的体现。但仔细观察,我们也发现:当今许多书法作品空有传统的外形(地道的用笔、结构和章法),缺乏传统的内涵(文化、精神、意蕴等等),貌似进步了,实则又陷入了一种新的“模仿”、“制作”的泥潭,成为一种缺乏思想、感情和精神的麻木的“模仿秀”。惟其如此,如刘奇晋老师一样真正的传统书法才显得更加可贵!当今书坛仍在思索、探寻……面对刘奇晋老师的作品,我以为(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书法“模仿秀”的作者们(有的也许早已声名显赫)当会感到一种清新、醇厚、隽永,进而会感到一种惭愧和震动。

从刘奇晋老师的作品中,我还感觉到一种更多体现于年轻人书法中的“灵气”、“生气”,一种跳荡的生命活力;看不到学者型书家容易出现的“学究气”、“酸腐气”、“做作气”,——一切都是那样真诚和自然——这也是我钦服于刘老师的另一个原因。我一直认为:书法是艺术;艺术的前提是自然,艺术的究竟也是自然。一切“刻意”、“做作”都与真正的艺术无缘!

刘老师曾对我说过:要认认真真地向优秀的传统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下去,要有深厚的传统积淀,厚积才能薄发;书法创作要顺其自然,不要去刻意设计一个模式,不要怕没有个人特色,要自然而然;吸收的营养多了,自然就有个性特色了……

对艺术的真诚,对名利的淡漠;对先人的潜心继承,对后学的倾力培养;对他人的肯定和包容,对自我的自信和坚守;不羡红花,甘为绿叶——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刘奇晋老师!

因其居高,其声必远!

昌杰  2006-3-28 于锦官城南笔耕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9: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奇晋书法作品展
作品
《临王献之府中帖》.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9: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奇晋书法作品展
作品
305428497228765851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9: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奇晋书法作品展
作品
IMG_39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0 08:15 , Processed in 0.1737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