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466|回复: 3

[刘正成]提高作品文化辨识度---在'湖南青年50家晋京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7 11: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正成]提高作品文化辨识度

---在“潇湘云起:湖南青年书法50家晋京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时间:2O11年12月22日
地点:中国书法院展览馆

看了这个展览,有三点感想。


第一点感想:湖南书法获得了历史性进步。

记得1996年8月,我和沃兴华先生曾专程去了湖南桃园县看望张锡良先生,那时张锡良在中青展获了一等奖,但在乡里并不受重视。我们去的时候,还有颜家龙先生和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我们从长沙下来以后,大概坐了7、8个小时的汽车颠簸才到了桃园县,现在也许两三个小时就到了。县里听说北京来人看望书法家张锡良,了不得,张锡良顿时声名鹊起,当上了专业书法家。回到长沙以后,湖南省书协搞了一个报告会,在省图书馆,从湖南省的各个地区赶到来了大概有200、300书法家,我记得还有一张在图书馆室外的全体合影照片。我和沃兴华各自讲演了一番,讲的什么现在忘了,但据说那次发动工作影响很大,从那时起,湖南中青年书法家动起来了。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全国展、中青展,湖南入选的数量非常有限,有时候全省才上几件作品,和湖南文化大省很不相称,和湖南书法历史上出现过怀素、何绍基、齐白石这些大家的地方也很不相称。那时候我们去讲演算是一个鼓劲的会,现在算来15、16年了,湖南书法已旧貌换新颜了!今天我一看感到很惊讶:湖南的书法水平已进入全国的上游水平了!我觉得湖南目前的水平,也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国展中活跃的书家的水平。湖南一省能选出50个书法家,水平还如此整齐,大部分的作品我觉得相当不错,确实可喜可贺。我和王镛先生在胡紫桂引导下仔细看了每一件作品,也了解这些各行各业的书法家的状态,我觉得今天湖南的水平,确实达到了我们国家比较好的水平,而且总体水平来说,湖南改变了,我觉得应该是上游,或者是上游不是这么靠前的上游,但是是超出了中等以上的水平,我觉得这个进步了不起。我们这个估计供你们参考,找到下一步的起点。   

第二点感想:湖南书法百花齐放,各有面目。

刚才肖文飞先生也讲了,湖南没有在世的特级大家,所以大家各自修炼,各家练武,也没有谁是老大、谁是老二的争斗。这种团结共存的局面太好了。如果说有一个老师引导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老师的水平只是相对的高,并不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的话,这种引导反而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就是一个地区的代表性书法家的水平高低,直接提高或制约这个地区的艺术水平。我举个也许并不恰当的例子:我觉得河南的书法很好,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但是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的水平近十多年停步了,甚至有倒退的感觉——因为不进则退嘛!因此河南的新人锐进的不多,看不出有一批人产生了全国性影响。我觉得如果山中无老虎,猴子可以称大王,大家百花齐放,不受制约,勇猛精进,艺无止境往前冲,我觉得这个可能反而更好。这是我第二个想跟大家说:不受约定俗成的规矩约束,也不受特定人的约束,这是我们百花齐放的很好的基础条件。     

第三点感想,应该提高作品的文化辨识度。

刚才我和王镛先生看了一幅自撰对联饶有兴味。联曰:“玩艺术去一年书法院,上国展开二王复印机。”我觉得一件书法作品要说话,表达我们的某个思想观念,并不是“开复印机”。昨天晚上几个朋友到我家里来我们就聊天。当代书法的发展,我觉得技术上获得很大的进步,我同意他们的说法,“60年代的书法功力超过50年代的,70年代的超过60年代”。因为这三十年来迅速的书法的普及,让大家掌握了书法里各种基本的笔法、章法技巧,比年纪大的更快更敏捷,所以大家获得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开复印机”也不容易,需要才情与功力,所以不能否定这一点。但是,有一个共性,进了展厅,虽然琳琅满目,但“只见森林,不见树本”,分不清谁是谁的作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给“回归二王”弄得千人一面,难以分辨谁是谁。苏东坡说:“古人论书,兼论其人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奈何作品不见“人”!   

我们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与人生境遇,于是艺术家要有所表达,我们不是写字匠,也就是说不要“开复印机”,因为技术并非艺术。昨天晚上聊天时,有个朋友把他的鞋子脱下给大家看,他们老家乡亲刺绣的鞋底,非常精致细密,技艺超群,城里人没这一手。所以,庖丁解牛,郢人运斤,什么行道都有技术的高境界。我曾经到甘肃庆阳一个朋友在农村的老家,他家里媳妇做的面条有头发那么细,那也是技术。她们剪窗花图案又复杂又好看,那也是技术,这个是亚艺术,或者叫民俗文化。我想,艺术家要运用技术去表达我们有关生活的想法,这才能够找到艺术的文化定位,或者叫作品的文化辨识度。记得当年我们看“20世纪书法大展”的时候,民国人物作品,每个人一看便会想到作者这个人,很少有面目雷同的作品。而我们今天这个作品很难说看到作品马上想到这个人,除非有人在介绍。我觉得作品除了形体----形质辨识度之外,还有一个文化辨识度的问题,应该提升作品的文化价值,让技术蜕变为艺术,让我们的作品脱胎换骨。当然这个文化是属于诗性的文化,而非观念标签,不是那种直白的语言,要有境界。所谓文化辨识度,等于艺术学上作品个性化原则中的文化内涵。

最后,希望湖南的50位书法家努力再争上游,成为全国上游的上上品,为我们当代书法发展做出新贡献!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11-12-27 14: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家要运用技术去表达我们有关生活的想法,这才能够找到艺术的文化定位,或者叫作品的文化辨识度。

记得当年我们看“20世纪书法大展”的时候,民国人物作品,每个人一看便会想到作者这个人,很少有面目雷同的作品。而我们今天这个作品很难说看到作品马上想到这个人,除非有人在介绍。

我觉得作品除了形体----形质辨识度之外,还有一个文化辨识度的问题,应该提升作品的文化价值,让技术蜕变为艺术,让我们的作品脱胎换骨。当然这个文化是属于诗性的文化,而非观念标签,不是那种直白的语言,要有境界。
发表于 2011-12-28 11: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刘公说得很是,但是仍不彻底。
所谓文化辨识度在于是个人物,换句话说既要努力成为一个人物,而不是空耗青春时光围着展览转,变成一个书法家。。。设想,如果刘公年轻时不是文学有胜长而一门心思练字上展览,焉有今日?
发表于 2011-12-28 22: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在现场聆听的  很受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5 04:20 , Processed in 0.1303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