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99|回复: 2

蔡树农:南宁归来话国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6 13: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宁归来话国展
——“十届国展”广西评审展区观察随感(一)

来源:美术报/记者 蔡树农  

不用说,眼下中国书坛聚焦的目光一定是盯着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以下简称十届国展)广西评审展区(篆刻、刻字、篆书、行书),无论参赛者不参赛者均如此。9月19日至22日,广西南宁绿树葱茏、鲜花盛开,以张海为主任,陈洪武、戴志祺为秘书长,王丹、王志安、王学岭、申万胜、丛文俊、包俊宜、刘一闻、苏士澍、吴东民、吴善璋、邱振中、何奇耶徒、言恭达、宋华平、张锡良、张羽翔、陈振濂、顾亚龙、铸公为评委的十届国展评审在这里评审结束。为保证评审的公正有效以及宣传需要,又专门成立赵长青为主任的监审委员会,潘文海为团长的新闻观察团实施全程跟踪。本报记者和《中国书画报》记者是仅有的两个非中国书协所属的书画专业媒体代表,以特约观察员身份到场报道。

据广西文联主席潘琦介绍,广西是中国民族大团结工作做得最好的地区之一。中国书协能把书法界享有奥林匹克之誉的全国书展放在广西举办,是典型的先行一步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表现,必将对相对落后的广西书法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不给剃光头,即使多照顾了几个入展名额,也是很正常的东道主现象,算是中国书协对我们广西书法的“扶贫”吧。

鉴于有了上海展区评审的经验,广西展区的评审工作做得更加有条不紊,除了广西书协主席韦克义为首的书协班子夜以继日地操劳费神,许多志愿者,如承办单位之一的跨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全体人员都担负了重大工作量,为2万多件参评作品奉献了真诚与责任。与往届国展不同,十届国展的评审方式作了较大调整,第一次进国展的作品先提交作品照片,初评结束再通知送交作品原件。书法作品的初评则是依据作品彩色数码打印图片进行,入围后再挂作品原件打分(使用了电子投票器),评委的视觉疲劳会有所减轻,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恐怕不会缩水。感觉最深的是,评审场面非常整洁有序,置身其间,顾盼有情。礼仪公司训练有素的穿旗袍的服务员默契配合,大大降低了评委们的精神紧张程度,身累心不累。

十届国展当然要代表书法国家级先进水准,但即使是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这样的体育赛事不见得一届超过一届,何况是艺术门类的展事呢!关注国展是热爱国展的表现,过于苛求国展一定要达到十全十美的理想境界是对书坛现状的不实事求是。国展水准的下降是不容怀疑的,国展依旧会牵动广大书法家、书法工作者、爱好者的神经也是毋庸置疑的。天才的运动员不可能代代有、届届有,天才的书法家难道会代代有、届届有?科学发展是一代超过一代的,艺术的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却会出现怪异变化:常常一代不如一代。虽然一代不如一代,艺术发展的脚步则不停止。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届了,她应该有她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作为中国书协最重要的工作性展览,她对参与者的最大吸引力就是能参加中国书协。为了参加中国书协可以不择手段、可以铤而走险,出了问题却一味怪罪评委、怪罪书协组织,不太厚道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3: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届国展”广西评审展区观察随感(二)

                          蔡树农

9月21日中午提前离开南宁去山西朔州参加另一个书法活动,没有旁听据説是当天下午举行的全体评委座谈会。而在我预先的非正式采访及观察中,多数评委显然对本次国展的参展入展作品评价不高。有的直接以“新人展”喻之,让评委眼睛发亮的作品基本没有。唯一从似乎一个模子翻造出来的刻字入展作品选定的一件获奖作品《山鸣谷应》引起大家的兴趣。作者是来自东北黑龙江,采用的材料是火车旧枕木或水里的老船板,依形刻制,不过分雕凿加工,体现了新探索的努力倾向。其实,广西并非是书法篆刻的不毛之地,五届国展的“广西现象”迄今影响未绝。其中的代表人物陈国斌、张羽翔一直潜行在中国书法篆刻的前沿地带,不炒作而成标杆,算是一段奇迹。“十届国展”的略显平庸绝对与主办地无关,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与现行评选机制的需要彻底变革有关。否则,越来越细,越来越规范,耗费中国书协,各承办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国展仍然逃脱不了被诟病的怪圈。该委屈的委屈下去,该冤愤的冤愤下去,怎么办?!

怎么办?

有评委提出参考全国美展方式,让政府文化机构掏钱,不依靠赞助商,作品一律退还或有偿收购。选交全国展作品先省里汰选,尽可能发动老作者,实力派作者,新生代有希望的作者积极投稿竞争。在未想出比这现成的参照系更好方法之前,不妨认真考虑一下。另外,中国美协搞的纯投入的全国版画展甚为业内津津乐道,不怎么热门,不大有市场的全国版画展能汇观一批可圈可点、艺术性高的作品和作者,应该拿来好好地借鉴,破坏与建设一定要同步进行。

“十届国展”上海展区一位作者投了270多件作品,结果仍然被“枪毙”,经媒体披露,作者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广区展区一位投了600多件作品的作者很幸运,其中一件被“高中”,但国展的参投作品不限额,一方面降低了国展档次,另一方面基本认定该参投者水平肯定到不了真实的国展标准。大家明白,对具有敏锐判断能力的国展评委(个别除外),一件作品一入眼一秒钟内即可断定好坏,哪需要几百件作品的反复刺激?全能运动员参加多项运动比赛,全能书法家书写多种书体,同一项运动比一次就行,同一种书体评一次就罢,这才是合理的。动辄几百件的参投者至少对评委、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尊重,对一起参投的同行不算礼貌吗?如果不稀罕几元参投费,一人作品超过参投规定数,必须禁止叫停方显公平。

参照书法实际,参投的篆刻的发展一直十分稳健,工整写意各趋极致,边款书体发达多样,印屏设计动足脑筋,南北方差距缩小。进入终评的时候,张挂起来的原件印屏风情万种,这是懂篆刻的评委初评的功劳,再一轮下去稍有遗憾,等获奖作品出炉又高兴又难言。“集权”评选的不利,篆刻是最大的受害者。

广西书协主席韦克义相当谦虚相当看重感情,他对家门口办的国展的态度是热情服务,共同提高。广西展区细心周到的后勤保障赢得普遍好评。中国书协相关工作人员做事也春风暖人,像浙江一位篆刻作者入展公示名单名字搞到宁夏去了,一反映,马上向组委会汇报,组委会立即表示核实记录,最终确认改定。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3: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宁归来话国展(三)

蔡树农
  
2011年10月17日


任何一位被选定担任国展评委的一方书法诸侯基本上还是抱有负责精神的,其中,从学院出来的评委相对又要更胜一筹,怎样看待当今的书法创作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

启功先生去世之后,书法界普遍弥漫悲情情绪:大师时代宣告结束了,连启功是不是书法大师都尚需争论,活着的“小玩意”有什么尾巴可翘呢!

某资深评委提到书法的文气现象。不完全需要古代书法作品,只要是“文革”结束后部分还健在的杰出老书家的普通书法作品,我们现在书坛上再风光的大腕把自己最代表性的作品靠上去一比,一比就死,极少数有几个扛得住比较。为什么没办法比?表象的形式技巧似乎今不逊古,但是一比对,今天书坛的书家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传统书家必备的学养、思想、道德境界综合修行的文气!这种文气难以速成,而是慢慢培养出来的。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章祖安尝言“书法是慢熟之艺术”。慢工出细活,搞书法也像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样搞,肯定自己搞死自己。快是相对的,慢是绝对的,所有的快都是由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欲速则不达”,龟兔赛跑谁是胜者?很多急行军的书法家行进到一定程度根本无法前进,甚至感觉到是倒退。细究原因,除了盲目冒进之外,书法艺术的书外之功的重视不足直接导致书匠的大量产生,书家阵营实际萎缩。“书法是全裸之艺术”,章祖安的奇妙理论又一次点中要害。书法“字如其人”的表现就是其人有多大的能耐,解决了技术层面的要求之后,往往全暴露在点划浓淡的抑扬顿挫中,没有遮羞布。书法要成为书法,是写精神、写信仰、写人格,书法如果是技术的代名词,也不可能走向辉煌,不可能延续香火。搞书法的人不明白个中道理,小者伤害个人书艺进步,大者累及书法大厦牢固,愿真爱书艺者慎之。“学画20年可,学书则需30年功力。”书坛虚火十足,降温迫在眉睫。慢慢行、慢慢写、慢慢看、慢慢悟,慢火炖汤,至味始香。

“十届国展”的另一特色是分设上海、广西两大展区,作品也分开来评审、展示,因为是第一次引进这样的机制,一定会存在各种说法,但其好处则是明显的。首先是促发互相竞争,把评审工作做得更有效扎实,富建设性。如上海展区评审在先,她所发生的一些问题,广西评审工作就加以改进避免。其次是集中力量,提高评审质量。投稿数目巨大,把所有评选项目放在一起评选,评委易审美疲劳,后勤保障牵累更多,或有疏漏。分审制,当能尽量减其弊端。再其次,以上海、广西的联袂,也算是以强扶弱,以弱助强,对两地书法工作、书法创作带来许多福音,而中国书协会大大扩展战略思考,为其他书法活动积累宝贵经验。

包括“十届国展”在内,宣传报道好应该是重中之重。有的时候批评更是一种爱护,打是亲骂是爱,但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批评、怎样批评是要搞清楚的。媒体对国展的报道要有担当,不能不负责任,要实事求是、要言之有物、要主次分明、要客观公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17:08 , Processed in 0.1290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