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149|回复: 73

〖崔伟辛卯迎春书法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8 16: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伟个人简介

      崔伟,1971年12月生,江苏省铜山县人。200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获书法专业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荣宝斋出版社书法篆刻编辑室主任。

    书法工小楷、行草。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二、三届正书大展、渊源与流变•“二王”及帖系书风展、第四届韩中书艺名家招待展、西泠印社首届扇面书法大展、第三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锦龙堂•中国书法精英展之八人展等展览。《人民日报》、《中国书画》、《中华儿女》、《书谱》等媒体曾作专题推介。
曾在《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中华书画家》、《书法杂志》、《中国画研究》、《禅》、《中华儿女•书画名家》、《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著有《中国书法家全集•何绍基》(河北教育出版社)、《从临摹到创作——何绍基》(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法经典20品•行书卷》(安徽美术出版社)、《当代著名书画家全集•崔伟书法卷》(经济日报出版社)等。

    策划编辑图书百余种,如《美术学博士论丛》、《中国书法研究系列丛书》、《历届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当代书法理论文集系列》、《西泠印社》系列丛书、《历代草书集字丛帖》、《篆刻批评•当代卷》、《近现代篆刻名家印谱丛书》、《经典名帖大家临系列丛帖》等。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万源夹道1号荣宝斋出版社
    邮编:100052
     Email:rbzcbs001@126.com
2009年9月荣宝大厦开业庆典,于荣宝斋四合院.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6: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振濂(浙江大学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崔伟书法从赵之谦笔法上述北魏书风,功力深厚,气息高雅,没有时下一般的流行气,更没有故作姿态忸怩取媚的弊端,尤其是对古典的精髓的细腻把握,在同龄人中其理解力属佼佼者。我尤其喜欢崔伟的小楷《兰亭序》、《后赤壁赋》及《桃花源记》这样的书风,技术灵巧而稳健、扎实细腻,尤其是结构的避让进退,有大巧若拙的境界,是其个人风格中的最典范者。建议在保持现有的书法状态的同时,能够广取博收,在行草书和篆隶书之间再加以开拓,使线条的语言在扎实稳健的基础上,能跳荡多姿,增强书法线条与结构的艺术表现力。

2010年3月16日
2005年6月与刘正成、张铁林、范国强先生拜谒镇江南山米元章墓.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6: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惇(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伟君为荣宝斋出版社书画编辑室主任,与其交往多缘著作出版之故,相识久了,交谈之中他常常有许多闪光思想使我获益良多。近获见其真、行、草作品多件,使我从另一方面看到他睿智和天赋。崔伟书法追求高古,取法上选择审美趣味与观念之统一。读其小楷,结字取横势,所谓有隶意者。以锺繇一脉为目标,取古质而去今姸,以获淳厚隽永之味。所临《孝女曹娥碑》及创作之《桃花源记》可见一斑。二者取势虽同,然前者内敛,后者外拓,因发笔而得势,结字疏松相间,有韵致,有情性,而饶有节奏之变化,个性躍出指尖。

其行草因此亦喜横势,扇面《吴昌硕题画诗》尤见此一特色,手法中隐约可察赵之谦魏行踪迹。崔伟小行书横画、“走之”多见波磔,近隶法,或与赵撝叔魏行同调。其另件行草作品《杨宾论书题跋》,虽初观与上论扇面风格有变,但以横向多出波势论之,则可窥一家眷属。其他行书作品行距小而字距大,亦可视为隶书章法之运用也。唯其用笔华而不姸,朴中存妍,又善用长竖与横势对比变化,故如观其人,言语不多,而华采内蕴也。

书法自取法古人到风格彰显,为自然之形成乎?为自觉之追求乎?或二者混融,若影若现焉?我并不知崔伟之初学,仅从其作品而察其自觉追求之意象,惟美、古意、变化。此学古而能化者,非学今而泥今者。古代讯息不畅,因有泥古不化;今日信息传播太速,世人不敬经典权威,而追逐时风,故见师古而不泥今者,焉能不喝彩乎

庚寅谷雨
2005年6月与诸师友寻访招隐寺时山间小憩.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6: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谦慎(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终身教授)

小崔写字

崔伟小我十几岁,我称他小崔。小崔在进入荣宝斋出版社工作之前,曾在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受过系统的书法训练。从汉隶、魏碑、晋唐小楷,到明清名家的行草,他都曾涉猎。在这篇短文中,我想着重谈谈他的小楷和行书。

小崔和我一样,喜欢写小楷。小楷这种书法,从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天才儿子王献之,到唐代的诸名家,元代的赵孟頫,明代中期的祝枝山、文徵明、王宠等都擅长。明末清初,行草书大盛,但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傅山也都能写一笔精彩的小楷。即使是碑学大盛后,文人也多能为此,如何绍基、翁同龢等皆擅此道。但是20世纪下半期以后,写小楷的书家却减少了。细究起来,似乎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科举制的废除。过去考科举,小楷是必要的。没有这个功夫,很难中高第。科举制废除后,人们可以不讲究这个了。其二,小楷多写为册页、手卷、扇面,宜于书斋把玩,但展出效果不及可以张挂的行草条幅。在展厅文化盛行的今天,它受冷落可想而知。其三,在论尺幅卖字的今天,小楷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其四,小楷需要细致和耐心。今天生活的节奏太忙,人们做什么事都比较快。虽说小楷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对于喜爱它的人们来说,主要为的是自娱而非娱人。小崔常年做编辑工作,一本书,读者通常只读一遍,可做编辑的他却要一遍一遍地读,抓病句,找错字,这需要的不是细心和耐心又是什么?所以,喜爱小楷倒也符合小崔的工作性质。

从钟王、唐楷大师、吴门名家,再到晚清碑学诸子,小崔小楷的取法甚广,而其中得力最多的是钟繇和颜真卿。小崔取法钟繇是颇有深意的,因为小楷是楷书,字小,所以通常篇幅较长。反复书写大小相似的字,章法上容易板滞,得“布算”之讥,也容易因熟而俗。所以小崔选择楷书形成期的钟繇小楷,因为它不像后世小楷那样停匀。钟繇小楷的结字偏扁,用笔带有隶书的意味,富于古雅、生拙的意趣。在通篇布局时,小崔有时用界格,但格中之字的结体有欹有侧,有收有放,用笔则加强了轻重缓急的节奏,全篇生意盎然。有时则不用界格,信笔写去,大小相间,错落有致。

下面我再来谈谈小崔的行书。在他的一些行书扇面和和对联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个风格来源:何绍基和赵之谦。何绍基和赵之谦都取法北碑,碑学书法讲究用笔中实,气势雄强。但是,这两位书家在结字和用笔上都懂得怎样做“虚”的处理,这个“虚”就像围棋之做眼,有几处“虚”了,字就生动活泼起来了。小崔深谙此中三昧,在写行草时,也以一些“虚”的处理来取得灵动的韵味。何绍基和赵之谦的结字,都有偏于宽扁,欹斜取势的趋向。小崔的某些行书作品除了这些特点外,还糅入了黄庭坚行书的一些因素,如常以一两笔向外伸展的长画来打破字势的均衡,而这一长画通常又写得很结实,于开张与沉实之间倍添张力。

小崔的性情温和沉静,加之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更养成了温文尔雅的气质,他的书法也充溢着浓郁的文人气息。曾有友人建议小崔写字可以放一些,我倒是觉得小崔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中挤出时间来临池。以他对书法的理解和已经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攀登高峰是完全可能的。至于放还是不放,在我看来并不重要。在如此多元的社会,每个人可以尽量循着自己的性情写去,把属于自己的最为本性的东西,用最清晰、最精确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毕竟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写出像小崔那样儒雅之字的人,实在已经不多了。

                                  2010年3月10日于波士顿云庐
2006年3月,与女儿两周岁时合影.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6: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崔伟兄所临古帖见法度而自出新意。小楷师魏晋、明清,能得结构之变,行草有清末赵之谦笔意。自书作品走碑帖结合道路,多信手写出,率意而有一定规则。如能写碑再求其实,得浑厚之质,写帖再求其雅,得虚和之气,则能更进一层。愿与其一起努力!
2006年春于龙潭湖公园.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6: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天曙(北京语言大学艺术系副主任、书法研究室主任)

崔伟兄长期从事书法专业图书的出版工作,古代法书收罗眼底,眼富也使手上丰富起来。他的书法,小楷取魏碑之体,掺以晋人,多古雅质朴趣味;行书取何蝯叟、吴缶翁,取其意,得其精神。宋人李之仪跋《荆公所书药方后》曾说:“作字为文,初必谨严,于时造语,须有所出,行笔有所自,往往涉前人辙迹,则为可喜,久之以不蹈袭为工。字则纵横皆中程度,故能名家。”崔伟兄文质彬彬,取法前贤,又能化古为我,其书法当能在“古”“我”之间立一面貌也。
2007年于龙潭湖公园.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6: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培元(《书谱》主编、《汉字书法报》主编、香港书谱学院院长、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汉字书法研究会主席)

崔伟君,庚戌冬生于古彭城,寿相。其书古而雅,有若其人,气格洞达,流美清嘉;具太傅精神,隶意纯厚,质朴宽博;行草皆能,膺正书之益而异时流。帖骨碑意,有沉着善下之致,得之“仲尼观洪”启示乎?
2008年与家人于中山公园.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6: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肖文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理论研究部主任)

崔伟兄的书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小楷,胎息于钟繇,用的是魏晋笔法,又加入了魏碑笔意,摆脱了唐以后楷书程式化的习气,散淡中见朴厚;行书取法于何绍基、赵之谦,碑帖融合,寓巧于拙。正如其人,崔伟兄的书法温雅醇厚,一派君子之风,正所谓雅人深致。崔伟兄研究与创作并举,艺舟双楫,如此,怎能不令人生更多的期待
2009年8月于台湾赈灾书画捐赠笔会.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6: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志平(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观崔伟兄书作有感四首

一纸《曹娥》千岁书,
《黄庭》、《乐毅》总不如。
惊寒雁字空折翅,
落笔何人到魏初。

几点梅花屋壁诗,
空山姑射偶得之。
闲来漫把钟王笔,
我道君心似旧时。

晋字唐诗大手临,
廿年光景日趋新。
一朝悟罢碑如帖,
天马云龙远自行。

百花齐放好时光,
万卷诗书用心臧。
不比狂花生客慧,
始知育德贵含章。
2010年秋于北京植物园.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6: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明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五年前,因出版拙著《簠斋研究》,得幸与崔伟相识。崔伟君面容清秀,儒雅谦和,十足的文人气质,当时想:“如此尊容,肯定抵挡过不少多情女子的追趋。”及至与他来往多了,并拜读了他的文章与著作,对他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最先看到崔伟的书法,是他的小楷作品,令我双眼一亮,真可称作是“赏心悦目”。当代书家工于小楷者颇多,却少有能入目者,不是停留在追仿古人的层面上,即是坠入了俗格,难有经得上品味者。而崔伟的小字,取法于钟繇、二王及六朝墓志等,但能融化经典于个性中,结字疏朗,正欹相间,点画精到而劲健,古雅而见新意,且气格充盈。而他的手札形式的行书小字,也爽峻清丽,意趣茂密,有挺然出尘之感。其行草书取法较广,在雅正的基础上求变化与个性,俱见腕底之功,散淡自然,而无作意之态,也没有沾染不良的时习,作品富有内涵,耐人寻味,散发着书卷之气,体现了其学养与对书法的敏锐的感悟与表现能力。崔伟君一直走着治学修身之路,具有全面的修养,是书界中的年轻才俊,以他的实力与才情,定会受到书界同仁们的关注。
与方宗珪先生一同签名售书.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5 12:55 , Processed in 0.3157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