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156|回复: 14

[李廷华]漫漶无稽的“大国学”——《季羡林口述历史》读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4 00: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漶无稽的“大国学”
——《季羡林口述历史》读后


李廷华


       编者按  这是李廷华先生在《书屋》2011年首期发表的评论有关季羡林的文章,可见现在学府教授于文化常识之欠缺。本站转贴于此,庶几有益于端正当下的泡沫学风。


        在版权页上标明于2010年10月出版的《大国学》,早在9月初就上架北京各大书店。距季羡林先生去世刚刚14个月,成书速度堪称迅疾。据此书整理者蔡德贵先生说明,在从2008年10月13日至2009年6月16日的十个月期间,在解放军301医院,季羡林先生和他有过七十五次谈话。季先生专门请曾经写作《季羡林传》的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蔡德贵前来北京,开宗明义就是记录并写作他的口述体自传,并且为此出具了委托书。遗憾的是,季羡林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面世就离开了人世,对于此书的一切褒贬他是无法得知了。

        我在拿到此书的第一时刻,就瞥见护封上的黑体大字:“这些口述历史是国学大师季羡林留给我们的最后箴言”。季先生不是在生前专门声明他绝不接受“国学大师”这顶桂冠,必须取下才得安心吗?当初看到这个声明,我并不认为是季羡林先生矫情,作为一个资深学者,他知道桂冠并非越多越好,倘尺寸不对,风吹落帽,空遗孟嘉之嘲,亦非其愿。显然,这个“国学大师”是“实录”整理者的追加,并非季羡林先生自认。

        整理者将书名定为《大国学》,以宽泛之名避指实之嫌,用心可悯。季羡林先生不承认自己是国学大师,并非自认与国学无涉,如果以“有关中国的一切学问”定义,那么,这个“大国学”是很多中国人都可以谈的。这里,我们不妨从常识的层面看看这部《大国学》的内容。

        季羡林先生在和蔡教授谈话之初,就确定此书宗旨为“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读者当然希望看到季羡林先生在生命最后时刻说了些什么。通读之下,最显豁之处,此书比较以前季羡林先生诸多回忆性文字,是将他心目中的几位老师作了最后定位。早年在济南读书时和在国外求学时的一些老师,早已逸出一般读者视野,最让季先生多次谈及并且反复斟酌,他认为自己的恩师为三人:陈寅恪、汤用彤、胡适。季羡林是陈寅恪介绍到北京大学的,在东方语言学研究方面,他们的学问路径也接近。汤用彤则是任命季羡林为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的主要决策人,以后,季羡林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也应该算是文科教授在这一位置的传人。至于胡适,曾经对季羡林的文章有过评价,在其北京大学校长任内,与季羡林相处和谐。这三位都是前辈,在季羡林先生最后的日子里,感念之倾,奉为恩师,当属人情之常。蔡教授听季先生谈恩师时,专门问了一句:“那么吴宓算不算?”季先生说:“不算。”后面有一段省略号,可能是季先生还说了些什么,也可能属于“真话不全说”的部分。反正吴宓在季先生的最后时刻未能与陈寅恪、汤用彤、胡适共列于没齿不忘。

       关于吴宓,季先生历年来曾经有过多次评论,最早见于1978年吴宓去世不久,季羡林与朱光潜、冯至、李赋宁等多位外国文学研究学者向中共中央统战部写信,要求为吴宓平反。季羡林还在《第一次吴宓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的序言里回忆自己以前以进步学生自居,批判过吴宓先生的保守主义,经过多年运动折腾之后的反思,认识到先生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是正确的,错的是自己。就在临终前不久声明自己不是国学大师的那篇文字里,季羡林还谈到,“真正的国学大师应该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以笔者看来,吴宓的学术成就,还不能与王国维、陈寅恪两位相提并论,季先生对吴宓的这次评价,可视为一时兴到语,完全有修正或收回之权利。但是,吴宓一生于真理学业的从善固执,对中国传统文化护卫的不遗余力,可以说是一个文化行为的大师。余英时先生在读过《吴宓日记续编》之后评价说:“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陆知识分子中真正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应该是陈寅恪和吴宓。”这应该是肯綮之言。季羡林先生享寿亨泰,于前辈学人凋零之余,以其人望,对社会文化诸端颇多建言,其中关于改变学校教育中重理轻文趋向的建议,直接面陈于高峰,并得接受。晚年更以倡言“天人合一”、“和谐论”与治国经纶吻合,饮誉独高,一时有“国师”之谓。以知识分子的代表而受优渥,先生固可以自慰。翻检前籍,不难发现,正是吴宓先生,在其早年受学于美国人文主义学者白璧德时期,就对中西文明多所比较,在以后几十年学术生涯里,虽经颠顿崎岖,坚持认为中国文化之优秀部分,正是改变已然弥漫全球以物质至上为显鹄的社会发展弊端的良方。以后,吴宓与陈寅恪的多次通信交谈,对中国文化和社会面临的问题危机,阐述侃切,特别是1961年吴宓从重庆往广州,与陈寅恪夤夜长谈,指出中国社会及文化之出路关键在摆脱苏、美两敌对阵营之桎梏,以本国文化为基础,走自己道路。这样近乎“老成谋国”之言,虽然只是两位学术老人的私语,也可以看作中国有良知的文化人的共识,且已在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衍中证实其先见。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几乎一个世纪以来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文化良知和心灵智慧的先知先觉。季羡林先生晚年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表述,其实正是两位老师濡染所致。如果说,进入清华大学,是季羡林一生命运的转折;胡适、汤用彤应该是他就业后的同事和上级,陈寅恪可谓其私淑。在整个大学期间,吴宓一直是季羡林的业师,而在辞世之前,季羡林不以吴宓与三人同列,他人自难置喙,但其中幽微,也颇可发撷。吴宓先生当年所处的话语环境,和今天难以比较,但是,《吴宓日记》及续编,则是真话全说,全无顾忌。他评价过几乎有闻有感的一切事物和人物。以汤用彤为例,他们是留学美国期间最好的朋友,又是以后创办《学衡》的同道,吴宓在日记里详细记述过汤用彤在他遭遇婚姻烦恼时的侃切劝告,宛然一忠厚长兄。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汤用彤做了北京大学副校长,还是全国人大常委,可谓与时共进,吴宓则对很多世事有烦言,对于缘时际会者流,也在心里瞧不起。1961年他在广州与陈寅恪长谈之后,又乘火车到北京,这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吴宓首次回返北京,与很多同事及学生见面畅叙别情。其间,汤用彤让儿子汤一介来请吴宓去家里吃饭,吴宓竟未去。以多年故友论,吴宓此举近乎绝情。几年后汤用彤在医院逝世,吴宓远在重庆,他记下了从报纸上看到的汤用彤追悼会的隆重。几天后,他又记下了从友人处得知的汤用彤的死因,是在住院时听得外面游行队伍高呼口号,汤先生也从病床上起来跟呼,一时心脑血管病发而不治。《吴宓日记》及其续编,已经是问世多年的公开出版物,其中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可谓现代学术人物之绘声留影。其最宝贵处,还在于下笔之倾,不以时风为权衡,全任精神之驱遣。比较《大国学——季羡林口述历史》,何为狂狷,何为乡愿,岂待细择耳。

        季羡林先生曾经不无感慨地说过,生活把他变成了一个社会活动家和到处出场的演员。他曾经意识到自己学者品行的异化却没有真正抵制,而是随波逐流甚至优哉游哉。在《大国学》一书里,随处可见大言漫漶的“海行言语”,比如:该书36页,季先生说:“孟子不是个思想家,……我觉得朱子比孟子伟大,孔子之后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就是朱熹。”朱熹当然有伟大之处,但其如何就比孟子伟大,季先生有多少知解呢?先生自谓:对朱熹文集也就是“大体翻了翻”。这让后学小子额头沁汗,季先生尽管确实不是什么国学大师,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一贯有朴质严谨之名,在谈到中国思想学术如此重大问题时竟如此轻率,这将造成怎样的文化影响? 还有一些话题,比如,在该书396页记录2009年第六十六次口述时,回答蔡德贵的问题:“为什么不愿去美国呢?”季先生说:“我瞧不起这个国家,我认为美国没有文化。”这也突兀过甚。季先生最为朝野称道的理论,其中有谓:“用人文精神解决人际关系”。这个人际关系,难道不包括群族关系?不同文化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一个“瞧不起”概而言之,那个人文精神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一言以概的绝对化而非探幽索微的科学化,在这部《大国学》里比比皆是。人之好坏,本来在不断变化中,也难言绝对之好坏。季先生则说:“我活了100年了,从坏人变好人,我没有碰到。好人变坏人,老实说,也没有碰到。”(192页)季先生屡屡谈及尊孔甚至祭孔之重要必行,孔夫子和季先生同为终生教育家,传播孔子思想千百年的《三字经》开言即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讲的就是教化的作用。当代话语也有谓:“好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坏制度可以让好人变坏。”季先生在大谈“用人文精神解决人际关系”的同时,又根本否定在复杂的人间社会里人的精神即“好坏”的变化。这着实让人读出悲哀,先生到底还有相信的什么呢?绝对化观念之下的对于人类的悲观,在季先生的最后口述里,触目可见:“文革……参加的人都是中国人中间的败类。”(285页)中国参加过“文革”的大概有亿众之数吧,季先生自己,难道没有“参加”么?在读到这些之时,对季先生的思想,有了一个印象,在朴质的外表之下,在好好先生一般的温和之下,先生精神里其实颇多与世沉浮的实用主义因素。考其由来,季先生曾经多次谈到:他的留学德国,主要原因是运气,而要取得博士学位,以后有口好饭吃,则是内在动机。这些话,固然有朴实无华的一面,但比较胡适、陈寅恪、吴宓这些为精神追求而经磨历劫的学人,犬儒主义也忒明显。所以,季先生有农民的勤劳,却缺少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他也经常讲一些实话,却从来不曾为此付出代价;他一生都在写作,“拾进篮子都是菜”,却难以给人提供真正呕心沥血而出的精神食粮。

        即使在知识记忆层面,这部《大国学》也是错漏百出,这里面,有些是被奉为国学大师的季羡林先生之误,有些,则是实为博士生导师的蔡教授之误。姑举数例言之。

        24页注释4:“吴宓生于一书香门第,其嗣父吴建常曾任靖中军秘书长”。靖中军应为靖国军,此或为手民之误,可置不论。

        61页,蔡德贵问:“他是鲁迅的第几个儿子?”季羡林:“就这一个儿子,许广平生的。”鲁迅唯有一子,不是秘闻。蔡教授不知,其常识远逊于一般文学爱好者。无独有偶,315页季羡林谈到北京大学的“三沈”,蔡教授就主动接话:“三沈还有沈从文?”,这次是季羡林纠正说:“(那时)沈从文还不是教授,他到不了。”曾经出版过《季羡林传》的蔡德贵教授,连新文学运动时期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沈尹默兄弟与后来因小说写作成名而入大学教书的沈从文尚分辨不清,这个学人传记能写出什么味道来呢?以后,蔡教授还提出过更加可笑的问题,359页:蔡问“中文系还有个王瑶,他比王力资格老吗?”季老真正好脾气呀,对这个博士生导师循循善诱,说“王力是老前辈啦”。若教钱理群、陈平原这些王瑶弟子看见,是该笑还是该哭呢?这是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教授级传记作者在和他们北京大学的头牌教授季羡林谈该校历史人物啊!所谓名师出高徒,此际恰成讽刺。季羡林先生在实录里还屡屡强调北京大学的全国最高学府地位,其实学府不论最高次高哪怕不高,学府里出来的教授学者写文章谈问题要追求准确,庶几传道授业解惑。蔡教授之颟顸,或者还真出于季先生之漫漶。  

        340页,季先生说:“刘文典当过安徽大学校长,蒋介石打过他一个耳光子。”蔡教授接道:“这个校长够窝囊的。”他们不是才在感叹中国知识分子的士气吗,季先生反复谈到祢衡的击鼓骂曹,蔡教授也在注释里一注再注,到底什么是 中国文人的“士气”,显然闻之甚稀,难免说之未恰。刘文典还曾经当面骂蒋介石是新军阀呢,如此好例,怎么就这样糟蹋掉。

        376页注释2:“1948年2月20日林彪、董必武、罗荣桓、薄一波、聂荣臻、叶剑英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大集会,招待在北平的各界民主人士。”这样的注释,不惮篇幅,却把日期写错,1948年2月,北平还在傅作义占领下呢。季羡林先生说在中国学问里,他最喜欢的是考据。所谓考据的要义就是对事物表述的准确要求,《大国学》里随处可见的知识讹误,全然有悖于考据精神。

        404页:季先生和蔡教授谈到自己吃很多东西过敏,扯到“文革”期间,“那个芒果和毛主席什么关系啊!”蔡教授立即接话:“老挝给毛主席的礼物。”季羡林说:“对,就这个东西。”那时候全中国各大城市,敲锣打鼓迎接毛主席转送北京工人宣传队的巴基斯坦总统赠送给他老人家的芒果,吾辈那时候已经上山下乡,不知道算不算还在参加“文革”?但是,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总还记得。“文革”固然该反思,但记录应该准确吧?季羡林先生多次感慨国人健忘,“文革”那样的历史灾难怎么就再不提。如果连毛主席转赠芒果这样的显例都要弄得扑朔迷离,费后人考据之功,那个真正的精神反思又从何谈起呢?

        279页:季羡林说:“毛主席啊,背的古诗不少,他喜欢三李,李白、李商隐、李煜”。老先生记忆或有误,但蔡教授一任其误,毛主席诗词里“天若有情天亦老”直接来自李贺,怎么变成了李煜?也偶尔有季先生错而蔡教授纠正的,如吕伯奢被误记为黄伯奢。但若207页季羡林说:“唐伯虎因为王后死了,他还在喝酒,被杀死了。死前还在高喊,杀头至痛也。于无意中得之,不亦乐乎?”接着季羡林就又提到祢衡,说:“中国的士很不简单,士可杀,不可辱。祢衡骂曹,那就是中国的士。”显然,师生二人都没弄清楚,哪有个临杀称快的唐伯虎?那不是金圣叹吗。就是对祢衡,究竟怎样评价,二人亦并无的见。蔡教授对祢衡词条作过两次注释,第一次在第4页注2说:“事实上,原本脾气火爆的祢衡就是因为动不动骂人,而使他更难控制自己,最后还因此丧命。”在223页的 注释里又将祢衡故事讲说一遍。词费如此,究竟这个祢衡算是个什么人,也还在莫衷一是。

        臧否人物在这本《大国学》里占了很大分量。季先 生在开谈之际就说,这里有很多以前他没讲过的东西,其实,多是些对去世人物的皮相之论。比如谈到李一氓,仅以一次共同出访时的印象,说他“从来不笑,不让人喜欢”。这样不着边际的闲话,也标目为“箴言”,未免轻率吧?言及丁玲,说她“身体挺胖的,胡也频结果成了她的手杖了。”人家夫妻扶持,有何奇怪?这却成为季先生对丁玲反复说道的由头。以后又大谈对女性美的鉴赏标准是“白脸、细腰、长腿。”季先生以前正襟危坐,很少谈女性,此番“最后箴言”,却一任滔滔,说这是两个趣味相近的老头闲暇聊天驱遣无聊固可,“国学”何辜,被其亵渎乃尔。

        再看62页,季羡林说:“钱钟书比我早一年,五级的。他就是装模作样,脑袋瓜是灵。那个上海那一带的,脑袋瓜比北方的灵。可是也没有他自己认为的就是天才。所以我们在学校,不但没有来往,也没有讲话。”钱钟书去世十多年了,季先生还如此说之,出于什么心理?其实,钱钟书除却才高人忌,何曾“装模作样”。吴宓早在钱钟书入清华大学后不久就说过:“总新旧中西学问而论,中国今天最博学者,老辈是陈寅恪,年轻一辈就是钱钟书。”以后几十年的事实也证明了吴宓的评价。相比之下,就中国传统文化学问亦即“国学”而论,季羡林与钱钟书,相距岂可以道里计。正是钱钟书的远去,才落得一班矮人作场。作即作矣,还要唐突贤者,几十年欲吐难吐之一腔酸哇,仰天而喷,落秽蒙羞者是谁呢?

        通览《大国学》,很难从中发现真正有益于读者的精神营养,多的是无谓闲扯,且暴露如此明显的知识性硬伤和思维欠缺。季羡林先生已经作古,对一部未经他最后审阅的著作是不能承担责任的,而记录整理并最后成书的蔡德贵教授,则应该正视。不论怎样,知识的事情归知识,我写这篇文字,正是基于《大国学》传播之迅速,提出这些问题,是希望我们的图书市场在炒作大师、炒作国学方面能降点温,把力气花在对真正有价值的著作的推广方面。学府教授在出书作文时亦当自重。
发表于 2011-1-14 01: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廷华兄又一高论!匆读之后,我先浅谈两个看法:

      1、季先生口述,未经季先生审阅,所论末必季先生。在下听季先生的学术淡话也有三、五次,包括私下闲聊,谈话声细小短促,尖锐直言,如批评毛译东,但是很缜密,很少有离谱的话。如果记录人真正忠实无误,这季先生还靠谱吗?我不太相信。

      2、关于北京大学的评价,必须在时空关系上有分別,那就是有两个北京大学:1949年以前的北京大学和1949年以后的北京大学:虽然地点未变,教授、教学宗旨、教学理念大变了!北京大学最强的是文科,胡适之、傅斯年这样的人物已去,究竟有好教授,也没有领袖人物引路了,如未名湖畔陈寅恪在悼王国维之碑上所称的“独立之意志,自由之思想”,已烟消云散,这还叫北京大学吗?那天看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刘晓庆做嘉宾,结束前主持人请了男女老幼天南地北各个民族共10个名叫“刘晓庆”的嘉宾出来,与影后并排站立令人捧腹,便是此义。你看看,现在全国各地有多少大学在办人文学院,而北京大学的中文、历史、哲学三科仍然叫系,不叫院,何其凋敞乃尔。笔者最近去了台湾暨南大学讲学,让我感觉与同名同姓的广州的暨南大学大异其趣。例如台湾有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等,实在令人有真假李逵之虑。
发表于 2011-1-14 07: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廷华先生的文章写得及时!刘正成先生补充得好!未经季羡林审阅的“口述自传”可信度不高!
发表于 2011-1-14 07: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廷华兄又一高论!匆读之后,我先浅谈两个看法:

      1、季先生口述,未经季先生审阅,所论 ...
刘正成 发表于 2011-1-13 17:00

言之切!
发表于 2011-1-14 07: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书法在线

廷华先生,未经许可,转载了。
可以吗?
发表于 2011-1-14 10: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廷华先生妙文高论,值得读后三思。
刘正成先生也一语道的,读之称是。
另:陈寅恪悼王国维文碑现立在清华大学,未名湖没有,北大何处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呢?
发表于 2011-1-14 10: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明兄:已经公开的文章,感谢您转载.
发表于 2011-1-14 10: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季老以前不乏侃切之言,若对老同学胡乔木建言正确对待1986年学潮.1989年之后说现在分辨好人坏人有个标准,倒霉的多是好人,升官的多是坏人.那时他心中有个标准,就是民主和正义.以后的东方文化主导论,本继承于泾阳义宁二先生,但时移势易,已趋别解.宵小辈本不识文化保守主义之精义,假季老以售其私.则当今学术泡沫之甚也.
发表于 2011-1-14 11: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寅恪写的悼念王国维的碑,也就是王静安先生墓碑,现立在清华一教北侧,小山包下。此碑由梁思成设计、陈寅恪撰文、马衡篆额、北大林志钧教授书丹,虽然被誉为“四绝”,列为“宝”,但亦冷清更被遗忘。
但我们不应当遗忘: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已。其弟子手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
     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发表于 2011-1-14 15: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读了正成老师访问台湾的系列文章,文学气韵、学术风骨兼具,又点出了国内学术界、书法界存在的很多问题,这样的水准,太多人文学科的教授都不具备。
深表敬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06:26 , Processed in 0.1678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