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29|回复: 1

清代道咸同贴学之郭尚先祁隽藻赵光三家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 15: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代道咸同贴学之郭尚先祁隽藻赵光三家研究
                                                                               杭州高伟
        我在编著《鼎甲鸿迹——中国状元书画集》《中国书法的形式与内容》《中国书法通史》时,接触了大量的明清书法家的作品,因为心之所好的原因,特别关注清代的三个以贴学为主的书法家,分别就是祁寯藻、赵光、郭尚先,重点收集了他们的书法作品,把他们分别编成作品集,拉出清样,以供自己清玩。
郭尚先 (1784——1832)福建莆田城内书仓巷人,字元升,号兰石,他年少就以“博洽”闻名,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参加福建乡试,榜列第一。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改庶吉士,奏习国书(满文),与后来在广东虎门禁烟中赫赫有名的林则徐同馆学习。两人深得相国卢荫器重,常到卢宅叙谈,相处融洽。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官大理寺卿。郭所任之职多与史官学政有关。为官二十余年,他清正勤勉,鞠躬尽瘁,备受后人尊崇。他博学善文,精鉴别,书似欧阳询,以骨力胜,间作小楷,颇深别趣,平淡而入炉火纯青之境。临摹诸家,悉可乱真。高丽、日本争相购致。生平应酬书,时有不经意处,惟署跋金石,钩稽真赝,手题掌录,恒矜庄研究,不肯率意下笔,独得晋唐无诤三昧。或以泥金尽书每册馀纸,凝厚婀娜,并露毫端。与林则徐、梁章钜同为闽人,而书绝相似。兼工兰竹。其篆刻则古朴浑厚,法度精严,被誉为“深入汉人之室”。郭尚先一生博学多艺,著述甚丰。著《芳坚馆题跋》、《增默庵遗集》《进奉文》、《经筵讲义》、《增默庵文集》、《增默庵诗集》、《芳坚馆题跋》、《使蜀日记》等计二十三卷,并辑有《宋元明诗三百首》等。
       在清代,书法前期因帖学馆阁之风行,崇赵学董盛极一时。但时有“文字狱”,使学者噤若寒蝉,很多人改行致力于金石考据,至嘉庆之始帖学衰微。郭尚先书法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他不仅书法精妙,书评理论也很有深度。
        在书法艺术上,他在当世负有盛名。清龚显曾在《书林藻鉴》中评云:“兰石先生以工八法,名嘉道间,作字甫脱手,辄为人持去,片缣寸楷,咸拱璧珍之。书法娟秀逸宕,直入敬客《砖塔铭》之室,行书嗣体平原(真卿)《论坐帖》,中年以后,几与董思翁方驾驱。”《清史•本传》也云:“兰石工书法,尝为仁宗(嘉庆)所赏识。”康有为在政治上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书法上也堪称大手笔。他喜臧否他人,但在《广艺舟双辑》中写道:“嘉道之间,以赵吴兴软弱,兼重欧阳信本。故道光季世,郭兰石、张翰凤二家,大盛于时,名流书体相似。其实郭张二家,方板缓弱,绝无剑戟森森之气,彼于书道未窥堂户,然而风流扇荡,名重一时,盖便于摺策之体也。”康有为之评语对郭氏颇有求全之意,但实为褒多于贬。
   在书论上,郭尚先给后代人留有一部极为价值的《芳坚馆题跋》。这部书评多采用点评的方式,针对某书家或作品给予品藻,阐述自己的品评观点。有的仅用二三句就品活了要点。他主张书法崇古谈,他评《子游残碑》“结体在《韩敕》、《郑固》之间,东京初年书类如是,观其古谈,足正魏晋以后矫强之失”;又云:“此书纵横跳掷,一洗唐人方整习气,唯未平淡,稍佻耳。”
       郭尚先认为《礼器碑》书法为“汉隶第一,超迈雍雅,若卿云在空,在《史晨》、《乙瑛》、《孔庙》之上。”评唐高宗《景龙观钟铭》书法“气象雍穆”。
       郭尚先对魏晋以来书法持推崇观点。对前人所集王羲之书法,各人评价不一,他在评大雅集王羲之书法成《吴文碑》书法时认为:“怀仁集书于千古绝作,其病在字体衔接太紧,不得纵吝,故香光疑为怀仁自运。盖匀圆整洁止是唐人法,晋人无是也。此碑神观自不及怀仁,而分行稍疏转觉古穆。”对此碑与怀仁集是有区别,这是很有见解的。
       郭尚先眼光敏锐,评书时常常恰到点处。评苏灵芝时他指出:“苏灵芝书盖出自薛嗣通,法备而韵不足。”说唐代李阳冰书法好在“其变动飞腾随手取势”;评张从申的《改修季子庙碑》书法是“侧锋取势,渐近自然”,“温夫则鼓劲为力,为时代为之也”,又说唐人无圆锋,唯此碑是侧锋取态。”
       郭尚先很推崇柳公权的书法,他指出:“柳书香光服其下笔古涩,此非深于此事者不知。好之者以为开朗,病之者以为支离,皆皮相也。《冯宿》、《苻□》二碑字较少于《大达和尚碑》,而魄力雄浑一同,此时何等神力”。明人评说裴休的书法胜过柳公权,郭尚先不服气,他认为裴休书法以整洁为胜,柳公权以圆劲古淡为主,裴休是永远超不过柳公权。足见他评书法以书法艺术本体为主,不以人品而轻易否定书艺。
       王铎先是明朝大臣,后为清代臣子,一个“贰臣传”使他声名扫地,但郭尚先独具慧眼,致力张扬。他十分重视王铎书法,可以说是最早肯定王铎书法的人。他说:“观《拟山园帖》,乃知孟津(王铎)相国于古玩法耽玩之功,亦自不少,其诣力与祝希指(枝山)正同。”他又评说:“京居数载,频见孟津相国书,此卷合作(佳作),苍郁雄畅,兼有双井、天中(皆天下奇观)之胜。亦所遇之时,有以发之,晚岁雍容、转作缠绕掩抑之状,无此风力矣。”他肯定了王铎的书法艺术,又批评王的晚年书法不如早年书法。其原因是晚年的王铎既没有黄道周、倪云路那样杀身成仁,为国损躯的气概,又没有傅山那样“补天乏术、出世无门”的心情。王铎的这种悲哀失意,忧郁病苦倾泻在书法上,便失去了中年王锋的血气。此品评堪力,切中要点。王铎书法首受郭尚先品评而身后倍增声望。
       傅山是个医生,也是个孤臣孽子,他誓死不食清禄,其书法是狂草重性情,强调气势。郭评云:“先生学问志节,为国初第一流人物,世争重其分隶,然行草生气郁勃,更为殊观。尝见其论书一帖,老董止是一个秀字,知先生于书未尝不自负,特不欲以自名耳。”清刘墉被人称为“浓墨宰相”,其书法以浓墨大笔为主,粗重而丰肥。郭也评云:“晋唐元明诸士,  除力全是个静字,须知纯清,大非容易,国朝作者相望,能副是语者,只有石庵(墉)先生”。此评语虽难免夸饰,但也有可取之见解。
       祁隽藻(1793——1866),字叔颖,号淳甫,后避清穆宗载淳之讳改为实甫,又号春圃,自号息翁、息道人,晚号观斋。生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卒于同治五年,享年七十四岁,谥文端。山西省寿阳县平舒村人。从书信看祁隽藻是陈用光的女婿。嘉庆十九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兼撰文国史馆协修,实录馆纂修,累官南书房行走,文渊阁校理,日讲起居注官,会试同考官,广东乡试正考官,提督湖南学政右春坊右中允,翰林院侍讲学士,署国子监祭酒,通政使司副使,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兵部左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提督江苏学政,户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事务,上书房总师傅,协办大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文渊阁领阁事查仓大臣,实录馆总裁监修总裁,管理工部事务,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诰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祁隽藻世称“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寿阳相国”。是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代朝臣,是晋人在清三百年间居官最高最久者,有“半副銮驾祁相国”之称。政绩卓著、举能荐贤,蔚为一代贤相。亦是道光、咸丰、同治三个皇帝的老师堪称“三代帝王师”。道光、咸丰、同治时历朝正直宰相,文人贤吏视为风范,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他提倡学术宋词,书法,工诗词古文,亦通训诂,明义理,著作颇丰,为道光、咸丰年间巨公工诗者、素讲朴学,故根柢深厚,非从事吟咏者所及,在当时学术界影响很大,他殖学稽古,蔚为一代儒宗,更是世人楷模,清廉典范,蔚为一代圭杲,诗坛推他为领袖主持。一生作诗3000余首,“诗以言志、言以心声”、“诗人之诗、学人之诗”,集诗书于一身。他的书法艺术造诣更深,学书由小篆入真行,悉宗柳公权,又学颜鲁公,参以黄庭坚,笔意直追魏晋,师法“二王”,探索书法之韵味,形成了潇洒练达、舒逸遒健的风格。善榜书、对联,长短篇无一不精,用笔和结体得力于柳、颜,筋骨具备,遒健端凝,楷书中偶夹行意,得颜、柳之精髓。在运笔的顿挫上,严遵柳法,给人以筋骨劲健之美感,且中心紧收、四旁开展的结体,又显示出一种潇洒的旷士之风,练达的高人韵致,向帖学的高度攀登。他精研“二王”,博览博学,书外修养甚深,使书法艺术日臻化境,故得“二王”之韵致,不流于柔媚,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熔众家于一炉,开祁派独特书风的先河。人谓:“大书深刻之绝诣为一时之最,人共宝之。”、“祁相国书法冠以当代。”祁隽藻是我国著名诗人、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革新派、对联家、农学家、宋词派、史学家,是我国清代晚期文大臣中的佼佼者。是晚清集政治家、艺术家于一身的重要人物。
        赵光(1797——1865)字仲明,字蓉舫,号退庵,云南昆明人。嘉庆二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转光禄寺少卿,五迁内阁学士。擢兵部侍郎,调户部。工诗文,书法董其昌,笔意凝练圆润,海内知名,谥文恪。与许乃普、祁藻、陈孚恩号称咸同时四大书家。
   文宗即位,奏陈时务,略言:“安民先察吏,州县为亲民之官,秩卑责重。捐例屡开,仕涂益杂。幕友招摇,书役播弄,贿嘱情讬,靡所不至。正供则挪移侵亏,讼案则株连搁压,偶或参劾,辄筹抵制。大吏虑其噬脐,曲予宽容,同僚相率效尤,成为习惯。应请饬令督、抚、司、道,严行举错,以肃官方。国家糜饷养兵,冀收实用,近日营伍将弁,虚文操演,厮役士卒,养尊处优。空名渔利,器械不修,枪炮无准,而水师尤为窳敝。往往居岸自适,风沙水线,都未研习,洋面不靖,盗劫频闻。前者海疆有事,船远距而弹施,敌近前而药罄,束手无策,栗体先逃。凡诸军备,转为寇赍。甚至轨律尽隳,沿途坐索,长官乞哀,乃始进行。军威不肃,一至於此。夫练兵必先练将,材艺迈众,忠勇无前,如昔时杨遇春辈,渺不可得,缓急何恃?应请饬令将军、督、抚、提、镇,整齐营伍,鼓励人才,以修武备。诘奸除暴,莫如保甲,近来直隶、山东盗贼日众,至河南之捻匪,四川之啯匪,广东之土匪,贵州之苗匪,云南之回匪,肆意强横,目无法纪,邪教充斥,名目纷繁。煽诱既众,蹂躏弥多。地方文武,恐滋事端,惟务姑息。胥差既豢贼纵容,兵弁复得规徇隐。干吏严拘,则声息潜通,夺犯戕官,酿成巨患。其愚懦者,但期文过,讳盗为窃,避重就轻,以至匪徒益无忌惮,祸不胜言。应请饬令各直省督抚,认真整顿,奉行保甲,缉捕勤能,据实奖励;疲玩者撤参重处,以戢盗风。直省仓库钱粮,各有定额,州县官如果侭数徵解,交代清晰,何至亏空盈千累万?其致此之由,厥有数端:或纨袴而登仕版,习尚奢华;或庸<目贵>而昵亲随,开销浮滥;或负累已深,官项偿其私债;或交游太广,正款供其应酬。寅支卯粮,东挪西掩,有漕者藉口于帮丁之需索,解库者归咎于粮价之增昂。道府察知,往往碍于情面,曲意弥缝,后任虑招重怨而不敢发,上司恐兴大狱而不敢参,即使查抄,终归无著。是以州县交代,有历数任而未算结者,有合数十州县而未盘查者。前者钦差大臣会同各督抚清查整理,严定章程,亏短各案,业已分别摊赔。第恐旧亏未完,新亏已续,应请敕令各直省督抚督同司道各官详细查覈,交代未清者,停其委署升补,亏那者严参,以清积弊。”疏入,优诏嘉纳。
  三年,擢工部尚书,调刑部。八年,命偕尚书周祖培等督五城团防事宜,历兼署工部、兵部、户部、吏部尚书。四年,卒,谥文恪。
发表于 2010-9-23 12: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17 04:44 , Processed in 0.1493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