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02|回复: 3

郑板桥的人格变态 高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7 13: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板桥的人格变态
                                                                                       高伟
      郑燮(1693.11.22——1765.1.22),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卒年七十三。
    原先郑板桥在我的心目中,是很崇高的,就如上面的简介所说。但是我不太喜欢郑的书法,我认为其书体太做作,太变态,总体格调不高。其画竹也是外强中干,走的不是正途。
他的诗写的很高慢,像《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杆。”
      另外一些民间的传说都好像说郑板桥是傲骨铮铮的,极具操守的文化名流,甚至是我们心目中的道德楷模。他的名言是“难得糊涂”,好像是完全不食人间烟火,跟世俗完全没有关系。
  但是我最近看到了一些相关的材料,才发现事情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他在44岁之前,也就是中进士之前,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充其量是在扬州那个地方的一个混混的文艺青年而已,今天到这个达官贵人的家里,明天到那个盐商富坤的家里混一顿饭吃吃,随手写两首诗,拍拍马屁。明清扬州这样的人非常多,因为那里的水陆交通比较发达,经济也比较发达,所以文人墨客特别多,再加上盐商、富豪特别喜欢养一批文人。他当时充其量就是靠读书、卖字画,附庸风雅混混饭吃的文艺青年。
  到40岁时他考上了举人,按照清朝的规定,那时就可以做县令了。但是,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啊,官场上人家都霸住位置,年年都在科举,但是科举以后都没有办法给你安排,所以他就蹲在家里等着补缺,实际上永远都是没有位置的,很多人可能等几十年都等不到位置,中了举人白中了。就象我们现在的硕士一样的,觉得毕业以后可以找到工作,结果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呢?那就等吧,不行就再考博吧,他也是属于这一种。于是他再考,考进士,举人可能太小了一点,再考大一点,可能好找工作一点。然后他考了一个进士,四年之后考上了,他很得意了,做了一首诗自我表扬了一番“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自我感觉特别好,心想这一下子找工作估计问题不大了,至少降低一点要求,可以弄到一个县令吧。结果没有想到,又是一等好多年。
       他本来是44岁考中进士,结果49岁还没有做官。怎么办呢?于是他跑到北京,几经周折,托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约某某人出来吃一个饭,好不容易约到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慎郡王才二十多岁,几年前曾经在扬州的烟花场上相识,跟郑板桥有一面之交的。慎郡王是一个有权力的人,结果终于把这条线搭上了,总而言之第二年获得山东范县县令一职。
  郑板桥一当上县令,为了感谢慎郡王,开始张罗着为郡王编刻诗集,像《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印刷很方便,往印刷厂一丢就出来了,那时要刻板、印刷,还是很费事的,而且郑板桥还亲自给他写跋文,那个跋文我是看到了,真的是吹捧文章,吹捧到肉麻恶心的程度,将二十多岁的年轻诗人与杜甫、韩愈等等全部比上了,比他们还高。
       郑板桥把这两部诗集印好,把他自己的这篇吹捧文章印在前面,我估计也是动用公款,因为他当了县令嘛,然后拍慎郡王的马屁。他自己上任之后,也搞了一些劫富济贫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时间,他在那儿当县令就是写诗、喝酒,“拾来旧稿花前改,种得新蔬雨后肥”,自己在衙门府里搞一块小地种种蔬菜、喝喝酒,过悠闲的生活。他一共当了12年官,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把自己的诗集全部编印成册,而且动用公费出版,那时候雕版印刷是很贵的。现在看到的《竹枝词》有四大卷,都是那时候做的,一个县令经常搞一点书画卖钱,自己搞一点小酒喝喝。
       文艺非常适合作家表达自己内心中的一种理想人生,一种渴望实现而在现实之中又难以实现的人生状态。现代一些学者从发生学、心理学方面来研究作家,分析他们写某一类的作品,其实就是对自己自我人生的一种弥补,人生在某些方面没有达到,就想在小说中痛快淋漓的达到。比较典型的,像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都是模式化的,大家都很愿意看,郎才女貌、才子佳人,才子通常都很穷的,佳人通常都是很富的,然后一波三折,才子终于娶到佳人,大家都心里很高兴,希望自己某一天也可以变成某一个才子或者某一个佳人,这是弥补人生的一种渴望。浪漫主义的小说也是这样。一个卑微的人,可以渴望崇高;一个自私的人,也可渴望崇高、美好,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映他的另一种人生,也就是他理想中的一种人生,这是对他自我人生不满的一种弥补。
       这种人生也是一个很正常的人生,但是他的人生跟我们所理解的他的文学作品里,包括他的艺术作品里体现出来的人生完全不一样,他一天到晚说“难得糊涂”,其实他心里一点也不糊涂,非常清醒。我用一句可能刻薄的话说,郑板桥这个常常以兰、竹、石自喻的江南文人,看似倔强不驯,推崇“糊涂”哲学,其实自己却从不糊涂,而且始终保持着异常狡猾的世俗心态。
      当然郑板桥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因为我们现在不以人废言或以言废人,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我们可以通过其作品分析其背后的动机和人格。
发表于 2010-4-27 21: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高
这个偶赞同
分析很到位
发表于 2010-4-28 23: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先郑板桥在我的心目中,是很崇高的,就如上面的简介所说。但是我不太喜欢郑的书法,我认为其书体太做作,太变态,总体格调不高。其画竹也是外强中干,走的不是正途。
::gif88::gif ::gif88::gif ::gif88::gif
发表于 2010-9-23 12: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板桥是我比较敬重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书法家,其实主要是他的人格精神。他为官清廉,心中有民,这在当代社会都很有现实意义,是清代的孔繁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23:00 , Processed in 0.154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